大學生優秀宣傳工作者事跡(通用3篇)
大學生優秀宣傳工作者事跡 篇1
一、愛是我工作的源動力。
熱愛學生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我是一位母親工作中我也像媽媽一樣愛我的學生用情感去打開她們的心靈之門啟迪他們的聰明才智激勵他們的進取心使他們茁壯成長。我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習成績的優劣家庭的貧富。學生之間發生了摩擦學生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問題他們總是第一個找我尋求解決辦法我總是認真傾聽盡力幫助因為我知道ldquo教育無小事。同時我也總是提醒自己允許孩子犯錯誤要及時給予具體的幫助與指導。在孩子的進步中我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在孩子的變化中我深受家長好評。
二、在中隊開展豐富多樣的少先隊活動。
我校很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常常組織各種活動。每次活動、每次競賽我都非常重視因為每一次活動對于學生來說都有是一次提高的機會軍訓比賽、合唱展示、運動會訓練無不是對學生的意志、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的鍛煉。除了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還在班級中開展一些符合學生特點的中隊特色活動從而豐富孩子的生活提高學生的能力。通過每日一句名言、每人一句英語等積累讓孩子們明理、博學通過開展對手賽、優秀小隊選舉、小組加十賽等活動使孩子們自律、向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節目會演、藝術節使孩子們更加自信、樂觀。這些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提高素質的平臺塑造健康人格的空間。
三、培養小干部讓中隊工作如虎添翼。
要建設一個優秀的團隊光靠中隊輔導員孤軍奮戰是不行的。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讓我知道培養一支強有力的中隊骨干是建設優秀團隊的工作核心。因此我每帶一個中隊都特別注意培養中隊干部。而我所帶過的班級人人都是班干部通過申報、選舉等過程為每個中隊成員確定工作崗位然后進行培訓并與平時活動相結合隨時隨地進行指導。這樣使每一個中隊干部、每個中隊成員提高了工作能力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同時調動了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學生們也越來越變得更加自信、更加陽光。
四、構建合理可行的中隊制度
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經驗告訴我要想使中隊像一臺機器一樣運轉起來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中隊制度。每帶一個中隊我都要和中隊干部即全體中隊成員共同制定我班的制度---班規。如班干部停職制度、班干部輪換制度、小組長記分制度等這些制度與學習成績好壞沒有必然聯系在我班中隊很少有孩子學習成績不佳或某一方面學習不好而撤職如果因為沒干好可以暫時先停職一段時間經過培訓鍛煉后再恢復崗位讓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保護。班干部負責制使我班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局面增強了我班中隊的活力和凝聚力。
少先隊是一座舞臺讓我體驗各種角色少先隊是一個熔爐使我連救出一身本領少先隊還是一所學校讓我的智慧在這里碰撞能力在這里提升。
大學生優秀宣傳工作者事跡 篇2
一、 重學習,強素質
周根盛同志時刻把理論學習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始終認為要精通黨務工作,學習和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理論和法律法規是重要的前提。特別是擔任井字鎮宣傳委員以來,他認真學習了《黨章》及黨的各項理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文件,學習了《憲法》、《公務員行為規范讀本》、《“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科學發展觀等,寫了學習筆記達2萬多字,心得體會10多篇,在全市組織的宣傳理論學習班上,獲得理論學習競賽二等獎。在加強自身學習提高素質的同時,他積極協助黨委書記把狠抓黨委中心組和干部職工理論學習,
每年都認真制定了全年學習計劃,安排集中學習時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學習制度。特別是在創新學習教育機制和方法方面,顯示出了自己的特色。幾年來,先后創造性開設了“井字講壇”和“知識講座”兩個學習載體,并借助“農家書屋”,在若干村探索了農村黨員、農村學生“假期充電室”學習方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在該鎮同豐村自開展“假期充電室”以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學習熱情日益高漲,農家書屋書籍流動量從每月幾本上升至每周幾十本,農家書屋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 重落實,樹先鋒
周根盛同志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善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全面抓好宣傳思想工作,當好黨的“喉舌”。他注重結合中心工作,抓好政策理論宣傳,每年都在全縣率先圓滿完成了黨報、黨刊和各種學習材料的征訂任務。努力抓好鄉鎮宣傳隊伍、宣傳陣地建設,健全宣傳網絡,如建立了鄉鎮宣傳網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通訊員、信息員,每年在國家、省、市、縣各級報刊、雜志、網站上發表通訊信息、新聞報告數百篇。積極參與組織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如組織本鎮民間打擊樂隊積極參與全省比賽,組織機關干部和村干部開展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村干部風采大賽”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暨創先爭優迎國慶文藝活動,并選出優秀選手參加全縣村干部才藝比賽。積極組織轄區內各類體育比賽12次,開展好文明家庭、文明個人評選活動。積極組織了“五下鄉”活動,得到了人民群眾得到一致好評。
三、重本職,促發展
不論工作多么艱難,事務多么繁忙,周根盛同志都時刻保持著勤奮不息的工作精神,牢記自己的職責,努力爭創一流的工作業績。20xx年,他分管武裝、勞保工作,征兵工作是歷屆分管武裝的心頭難事,但在他手中,20xx年的征兵工作不僅順利超額完成,而且為部隊輸送的兵都得到了部委領導的一致好評。幾年來,他克服各種困難,犧牲許多休息時間,想方設法為居民辦實事200多件,為鄉鎮企業排憂解難30余次,解決再就業人口100余人。他常說,為民辦實事,就是我的工作職責。20xx年該鎮的武裝工作和勞保工作也被縣部門單位評為年度先進。
周根盛同志不愛放假,因為他常說自己一放假就覺得心里落空,他喜歡工作,喜歡工作的氛圍。他團結同事,愛護下屬,是大家心中最可親可敬的盛哥。
大學生優秀宣傳工作者事跡 篇3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時光飛逝,轉眼間,為期三個多月的實習支教工作已經結束了。在烏蘇市哈圖布呼鎮中心學校實習的三個多月里,我深深體會著教學的壓力,體會著生活工作環境的調整與角色的轉換,領悟著支教的快樂與充實。在支教期間,我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宗旨;以四好老師的標準“做有歷史責任感的好老師,做為人師表的好老師,做立德樹人的好老師,做專業過硬的好老師”為原則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完成校領導交給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團結支教學校老師,做到愛支教學校個愛自己學校一樣。全心全意搞好教學,言傳身教,教書育人。教學思想端正,工作態度好。自從我踏入校園那一刻起,以高度負責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個支教日子里辛勤付出。首先,服從領導工作安排,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曠課,有事先請假,按時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
一,教學方面
1. 全面了解班上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
我被分到哈圖布呼鎮中心學校八年級組,負責協助懷孕在身,身體不適的孫娜娜老師教授八三班和八五班兩個班的英語,并跟著八五班班主任丁偉偉老師學習班主任工作,協助管理八年級五班。我全面了解了每位同學的生活學習情況。全班38人,由哈圖布呼鎮各個大隊以及一些百泉,西大溝的學生組成。一個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住校。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有的家里重視孩子學習,孩子自己也學,成績就好。有的孩子家里根本不重視,家里的觀念是讓他們趕緊念完小學初中就回家種地,學習成績可想而知,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習成績懸殊很大。
2. 積極聽課上課,充分認真備課 怎樣上好每一節課,是整個實習過程的重點。在實習期間,前幾周主要是聽課,學習其他優秀老師如何講課。聽課時,我會認真做好筆記,注意老師上課的方式,特點,思路,同時注意學生的反應。課下認真積極反思,吸取該上課老師的優點。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在實習期間,我備課前會查閱很多相關資料,以及一些優秀教案,然后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編寫教案,最后請指導老師審核,進行修改。在每堂課結束后,我都會虛心聽取指導老師對本堂課的建議。針對出現的問題,課下我會認真反思,吸取經驗教訓。
3. 學習班主任 實習以來,我跟著八年級五班的班主任丁偉偉老師學習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擔任著八年級五班的副班主任的職務。與八年級五班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收獲了很多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心得與體會。
二,學習生活方面,
1. 積極與學生交流
和學生積極交往的一個方面是與生同樂,參加他們的集體活動。比如班會和運動會,積極和學生探討班級建設的方法。學期中運動會,廣播操比賽和藝術大賽我都積極參,與為他們鼓勁加油。
2. 與學校同事的交往
在與學校同事的共同工作,我也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關心與愛護以及對我們的誠意與幫助。由于我們連大學都還沒有畢業,沒有什么工作經驗,尤其是對學生工作,知之甚少。初來乍到,指導老師和辦公室的同事熱心的幫助我們這些還很年輕的實習生。這些幫助,不僅是教學上,還有為人處事,生活上的幫助。他們經常與我們交流,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方法,以及教學心得。使我們很快在新的環境中適應過來,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面對學生的不理解時,辦公室老師也會主動的提出建議,使我能夠克制自己的情緒,合理的處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問題。在生活上,很多老師熱情地給我們提出很多建議,比如告訴我們蔬菜水果市場的地點及一般價格,早餐我們有時太匆忙他們就把自己的食品塞給我。。。種種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上很快適應過來。我與幾名河西學院的實習生相處的愉快,經常交流探討教學問題,還在生活上彼此關心互相幫助。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我的支教工作在充實辛苦中走過了三個多月,和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的日子,感覺過的非常充實和有意義。和教師們一起探討教學問題,一起聊聊教師的生活。在工作中,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努力,是以為嚴師。在生活中,我是一位大姐姐,學生們相信我,依賴我。在同事們眼里,我是一位認真努力的實習生,他們信任我,愿意與我分享他們的心得與教學經驗。
以上就是我在烏市哈圖布呼鎮中心學校3個多月以來的生活和學習上的主要內容,在此申請實習支教先進個人,望領導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