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支部書記事跡(精選3篇)
黨支部書記事跡 篇1
我從事基層黨務工作已有x個春秋,算得上是黨務工作上一名老兵了。1976年7月我就開始在農村所插的大隊擔任過黨支部副書記。后來招工進了鐵路,先后在車務段、車務段、車務段30多年的鐵路生涯中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當過團委書記、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辦公室主任、黨委宣傳室主任等,在后14年中,又在x鎮等車站擔任黨支部書記一職。
我這一生可算的上平淡清白、平凡無華,可講德踏實是我最大的追求。德是做人之魂,“德正則民風淳”。實是做人之本,“實事求是”才能踏實做好每一件事。我始終牢記訓言:做人,身先立德,做老實人;做事,以德從政,廉潔勤政;“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這是我的座右銘。今天面對諸位,我坦然地對大家說:我做到了這一點。
多年的磨礪,我取得了不少的豐碩成果,也有過許多挫折和指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當今新形勢面前,要克服重重困難,除了一定要做到政治工作融入到安全運輸生產這個中心工作之外,主要是通過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高超的領導藝術,來體現和達到一種精神境界和目標最高追求。我們做黨務工作的實際上都是實現和超越自我的實踐者,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即責任重大,又賦有挑戰性。
我當支部書記最深的體會是:要有堅定的信念,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過硬的工作作風,恪盡職守辛勤工作奉獻精神,不然你是不會完成黨組織所交辦的各項任務的。
一、堅定的信念,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強大動力
在我這個年齡中,最難忘的經歷是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真理大討論,這么多年我堅定維護黨的利益,我始終堅信共產黨是先進的組成、先進的代表。先進就是一種追求一種超越。所以我始終做好先導宣傳作用的發揮,用宣講、標語、圖片、宣傳陣地,牢牢把握政治工作的主動性。信念的追求,促使我在政治工作中形成了獨到特色,政治工作有制度,安全屏障有載體,宣傳引導有陣地,融入中心有結合。
二、高度的責任,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堅強后盾
我不管是從事宣傳工作還是做基層黨支部書記,都做到了高度負責,一心為黨。在從事宣傳思想工作中,曾創下了上稿率最高優秀業績,被評為局級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蔡家坡車站,用創一流的精神境界,創造了車站歷史項目最好水平,被鐵道部評為先進中間站。在武功車站,我克服重重困難,頑強拼搏,改變了過去混亂不堪的落后局面,甩掉了過去落后的帽子,被路局評為安全先進集體。在楊陵鎮車站,忘我的工作,追求崇高思想境界,取得示范區最佳單位的稱號。當然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我也遭受到一些指責,也有過一些思想迷茫,可我就是抱著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不做依附品,不當中庸人,一樣干出了大作為。
三、過硬的作風,是做好政治工作的比備本領
勤于學習、自覺錘煉,我認為是黨務工作比備的一個能力。注重知識的更新,不斷傳播和繼承馬列主義理論、“三個代表”的實踐、“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運用,是黨支部書記首要任務,不斷帶領黨員職工了解新形勢,學習新理論、學習新知識。并在所開展的“創先爭優”“五個到一線”“安全屏障”活動中,廣泛進行調查研究,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
黨支部書記事跡 篇2
做班子團結的帶頭人。上任之初,就把抓好班子團結作為凝聚各方力量的前提,工作上經常征求其他村干部及群眾代表的意見,不搞“一言堂”,對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事情,一律按照“四議兩公開”進行操作,確保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比如,通過實行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不僅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還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做發展經濟的引路人。我堅持“帶著村民干,干給村民看”,以現身說法,帶領村民發展產業,拓寬致富門路。近兩年來,多次組織村“兩委”成員和黨員、群眾代表赴外地學習參觀,全村新發展茶園500畝,桑園300畝,養殖大戶4戶,并成立專業合作社,與種養殖戶簽訂反租倒包合同,向種養殖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同時,組織剩余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安排到本人在縣工業園區創辦的天德重工企業務工,先后吸引100多位村民返鄉就業。
做聯系群眾的貼心人。在任村支書不到半年時間里,對全村有多少困難群眾、有多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有多少五保戶和低保戶、群眾有哪些要求、適合發展哪些產業等問題,我都清清楚楚,心中有數。一年多來,為全村178戶低保、五保和困難戶解決生活資金及大病救助16余萬元,妥善解決了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對全村39個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安排村“兩委”成員包片負責,保證他們生活有人管、學習有人問。同時,想方設法爭項目跑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群眾辦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先后硬化村組公路10公里,新建一棟700多平米的標準化村級小學,對兩座小二型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建設新農村點4個,全村戶戶用上自來水。
做良好形象的代言人。始終做到三點:一是講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上級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執行黨的政策,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貫徹落實到位。二是樹正氣。為人正直,處事公道,不優親厚友,特別是處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時,堅持按原則辦事。比如,在確定農村低保時,我首先做通自家親戚的工作,不占一個低保指標,公平、公正的進行評選,村民對此口服心服。三是做表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帶頭示范,言傳身教、令行禁止,把立言與立行統一起來。
黨支部書記事跡 篇3
——記當涂經濟開發區秦河村黨支部書記劉國金的先進事跡
劉國金,男,1945年2月生,漢族,1998年3月入黨,從1998年4月至今,任當涂經濟開發區秦河村黨支部書記。自擔任秦河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劉國金就以忘我的精神與村兩委一起,帶領群眾努力工作,大膽創新,克服重重困難,努力為秦河村老百姓干實事、辦好事。
如今在農村,征遷拆違已取代計劃生育,成為“天下第一難”。然而征遷拆違在隸屬當涂經濟開發區的秦河村卻不是什么難事。
當涂經濟開發區秦河村管委會副主任李思軍介紹,有個項目看中秦河村地塊,占地105畝,涉及28戶。今年6月項目簽約,到7月底,該村就和所有農戶簽完征遷協議,8月15日就可以拿到凈地。這樣的征遷速度連心急的投資商也豎起了大拇指。
自20xx年劃入開發區以來,已有14個項目落戶該村。全村原有總面積3600畝。幾年來,包括農田、水塘、道路在內,被征用2350多畝,涉及196戶。每個項目都能按節點拿到凈地。
奇跡還在于,就是這樣一個“即將消失的村莊”卻不見“一夜樓”等違法建筑。更沒出現因征遷引起的上訪事件。
“劉書記來了就簽約”。到了簽約的最后關頭,村里的不少拆遷戶竟然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開發區派來協助村里開展征遷工作的趙鵬每次聽到這樣的要求,對村支部書記劉國金的敬意便油然而生。趙鵬還說,到秦河村做工作,難度小多了,村民們能和顏悅色的接待你,還遞煙敬茶。
其實,不用劉書記到場,也會秉公辦事。村里的公開欄里拆遷標準赫然在列,村民們可隨時隨地到村里查賬。但村民們依然會提這樣的要求。為什么劉書記在村民們心中的分量會有那么重?幾位拆遷戶樸素的話語道出了實質。
晉能金說,前年夏天,兒子開車出了交通事故,撞死了1人,大禍臨頭,全家人慌了手腳,兒子被拘留。劉書記知道以后,以肇事方代表的身份,參與事故鑒定,上法院,談賠償。兒子拘留期滿釋放的那天晚上,劉書記親自到拘留所去接,當時全家人感動的都哭起來了。
張耀華說,一天凌晨,還未到預產期的兒媳婦突然大出血,全家人急得團團轉,想來想去,只有找村里的主心骨劉書記,劉書記二話沒說,立即讓做生意的兒子開上私家車,講孕婦送到縣醫院急救。由于搶救及時,挽救了兩條人命。最后,連汽油費都不肯收。
今年7月28日,在馬鞍山市區打工的劉旺平騎摩托車時被撞,一條腿嚴重骨折。兩眼一抹黑的家人找到劉書記,劉書記立馬到馬鞍山幫助協調賠償等善后事宜。因項目落戶,劉旺平家拆遷在即。劉旺平的家人表示,家里再出什么事,也不能拖全村的后腿,不能給劉書記臉上抹黑。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對此劉國金的理解是,作為村里的領頭人,不僅要幫助村民解決一時之難,更應當以維護村民的核心利益為己任。
20xx年前,劉國金一手創辦的鐵路工程隊順風順水,財源滾滾,當時村里負債40多萬,新橋鄉黨組織要他回村當書記。盡管明擺著是“米籮里跳進糠籮里”,他還是回來了,吧鐵路工程那攬子事全部托付給了兒子。
在他的帶領下,秦河村變樣了。電路改造了,村民不再為電壓不穩而煩惱;公路修通了,村民們不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自來水通了,靠著長江吃水難已成為歷史了。總投入100多萬元。
如今,由于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延伸到村里,村民們已能享受到和城里人毫無二致的生活。
盡管已成為即將消失的村莊,但村民們并不擔心未來的生活。全村2200多人已有近1000人在企業打工,去年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100元。所有拆遷戶都享受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農合參保率100%,新農保參保率80%。
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劉國金能嚴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要求他人做到的,他自己率先做好,具有奉獻精神,從不圖個人得失,清正廉潔、秉公辦事,急他人所急,處處為他人著想,關心群眾疾苦,原則性的事不放松,領導有方,是我村的一個好帶頭人。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村兩委一班人會再接再厲,振奮精神、扎實工作,把秦河村建設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