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期間感人的典型事跡(通用3篇)
抗擊疫情期間感人的典型事跡 篇1
20__年,注定在歷史上寫下不凡的一頁,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奪走了春節的熱鬧與喜慶,對病毒的不安,在防疫中隔離成了過新年的常態,但與此同時,有這樣一批逆行者,他們毅然走出家門,用平凡的肩膀擔負起不凡的艱難使命,用“身體”為群眾搭建起了一堵防護墻,他們就是社區工作者,李__便是他們中的一員。
年輕的“老社區人”
李__,男,31歲,中共黨員,20__年考入城西街道以來,先后在城西街道高溪社區、城西街道綜治辦、城西街道未來城社區、城西街道龍溪社區工作,常年的基層工作,讓他練就了“輕松愉快地和居民群眾打交道”的本領,他有時開玩笑說“我要把城西街道4個社區都服務到,老社區人了”。20__年春節,疫情爆發之際,李__正就職于未來城社區黨政辦,也正是在這時,他“遇到了湖北返凱重點人員”,并堅守疫情防控一線,與同事并肩作戰,化險為夷,為凱里新冠疫情防控迎來“春暖花開”。
一條通知匆匆返崗:“寶寶,跟爸爸說再見”
“全體干部立即到崗到位……”。時值大年初一,萬家團圓的喜慶正濃,一條工作通知在城西工作群閃動,李__立馬整理行裝,告別他異地工作才見面2天的妻子,和一對牙牙學語的龍鳳胎寶寶,踏上返崗行程。
“你放心去吧,爸媽和寶寶我會照顧好”,臨行前,妻子不舍地抱著兩個孩子送他上車。
“喂,您好,請問近期您和您的家人有湖北旅居史嗎?”,一返回社區,李__就投入了全轄區地毯式摸排,這句話每隔一分鐘便在李__的口中說出,社區電話排查人手緊缺,座機不夠,他就用自己的手機,餓了,就與同事一起吃泡面,就在一次次詢問,一次次排查,一次次解除警報中度過了春節“假期”。
“我們轄區有5戶湖北返凱重點人員”
20__年1月26日下午,在凱旋廠片區開展排查時,得知廠區內有5戶湖北返凱人員,廠區的氣氛惶恐凝重起來,李__壓著緊張的情緒立即聯系醫護人員排查了解,并詳細記錄相關人員的基本信息。李__向他們宣傳凱里相關防控政策,叮囑他們做好每日體溫監測,得知有一戶湖北返凱人家沒有體溫計后,李__便立即跑往就近藥店為其購買體溫計,并送到他們手中,同時一再囑咐他們做好居家隔離觀察。
“爽約的爸爸”在堅守疫情防控線
20__年1月29日這天是李__的一對龍鳳胎寶寶的周歲生日,說好在晚上9點前趕回家陪伴孩子過生日的他,這次又“爽約”了,他說類似的“爽約”已記不清有多少次了,看到愛心企業送來的水和方便面,看到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決心,看到全體同事們頂著熊貓眼在各卡點、各小區奔走,他把對家人的愧疚藏在心中,用消瘦卻堅實的肩膀,扛起一名黨員干部、一名社區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在20__年1月29日這天下午,他投入到動員凱旋廠5戶湖北籍返凱人員到凱里市指定的集中隔離點隔離工作中。然而,動員工作并不順利,有兩戶人家始終不同意前往集中隔離點,從下午四到晚上九點,電話里磨破嘴皮子也依然不見效的李__和同事們,陷入了不知所措中。
“大家跟我走”,街道黨委書記周益民的一句話打破了凝固的空氣,就這樣,大家共同大踏步走向了“釘子戶”,此時什么病毒、危險、防護服等統統拋在了腦后。最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通過長達6個小時的思想工作,當日晚上10點終于將這5戶人員全部安全送到凱里市集中隔離點。回到家中已近凌晨12點,孩子們都睡著了,但回想起能夠順利將5戶人家送往集中隔離點,便也無遺憾了。
此后,在這5戶人家中有2人被確診。然而,正是通過前期一系列政策宣傳、思想動員、隔離防護等工作,才避免了疫情蔓延,為轄區甚至為凱里市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強哥,還有菜沒?今天需要點啥?”。20__年3月,經過醫療部門多次鑒定之后,湖北返凱5戶家庭中未確診且達到居家隔離條件的回到了廠區居家隔離,隔離期間他們不能出門,吃飯購買居家用品成了難題,這時,李__又得忙碌起來,他每天除了通過電話微信了解他們的身體情況外,還了解他們的“吃飯”情況,只要他們“有求”,李__同志必定“有應”,直到疫情緩解。
疫情反復 責任不緩
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后,疫情防控宣傳、重點來凱人員、重點場所排查及疫苗動員接種又成了日常工作,李__堅持一次次深夜入戶排查,一次次解除“警報”,始終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做到第一時間核實、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反饋,盡職盡責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20__年8月,國內疫情多點爆發,此時,“警報”再次拉響。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戶走訪又成了日常工作,“您好,請問您及您的家人都接種疫苗沒?”這句話一天不知道要重復多少次,從1樓走到頂樓,又從頂樓下到1樓,不斷的重復著就是為了能夠摸清轄區人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并在其身體符合接種條件的情況下積極動員接種,為建立好疫情防控屏障貢獻自己的力量。幾天奮斗下來,李__同志所負責的片區累計排查982戶2448人。
自疫情發生以來,李__走街串巷,逐個樓棟排查,挨家挨戶宣傳動員,累計共排查4000余人次,跟蹤監測重點對象500余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__始終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恪盡職守,將轄區居民群眾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護在身后。當疫情暫緩,看著久居家中終于出門踏青的人群,看著只能遙寄相思到團圓相聚的居民群眾,從惶恐不安到回歸正常的生活,深感欣慰,他在心里默默告訴自己“這一崗,我站好了”,他深知,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是無數個和他一樣的基層黨員干部,攜手并肩,給他力量!
抗擊疫情期間感人的典型事跡 篇2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治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相關決策部署,嚴格執行上級行針對流通中的現金防控工作要求,人行萬安縣支行本著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疫情防控與現金服務“兩手并重”,組織督促轄內金融機構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民幣現金服務工作。
落實現金收付安全,做好疫情服務。支行在第一時間將上級行現金服務工作的具體要求通過微信工作群及電話聯系等方式傳達到轄內金融機構,做到柜面現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原則上只投放原封券,對回籠的現金通過紫外線+臭氧的人民幣消毒柜等消毒設備進行消毒,并關閉存取款一體機循環工作,確保客戶存入的現金不再直接流通出去。同時,各金融機構還為一線網點員工配備了口罩、酒精、手套等消毒防護用品,對進入網點的客戶進行體溫檢測,做到了柜面及大堂員工全部佩帶口罩上崗。建行萬安支行還在網點的“勞動者港灣”配備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為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交警等戶外工作者提供貼心的防疫服務。
開通綠色快捷通道,保障現金供應。為配合萬安縣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現金供應“不斷線”,轄內金融機構全部開通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做到特事特辦,為政府機構、防疫相關企事業單位提供緊急取現、資金劃轉等應急金融服務。萬安農商行、建行萬安支行等金融機構主動與醫院、商超、加油站等企事業單位聯系,了解其現金需求、券別需求,提前做好準備供應工作,切實保障現金的正常且及時供應。
加強疫情防控宣傳,提升防疫意識。為配合萬安縣政府防疫工作部署,強化疫情防范知識教育,提高全員自我防控認識,支行組織轄內金融機構通過LED屏滾動播放防疫小知識,并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等方式引導廣大客戶尤其是農村客戶全面增強防控意識。建行萬安支行還依托“裕農通”鄉村服務點,做到讓當地村民足不出村就可辦理銀行基本業務的功能,結合線上、網絡等遠程溝通渠道做好客戶業務咨詢解答,切實減少人員流動。轄內金融機構積極利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等方式宣傳,倡導社會公眾盡量選擇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掌上銀行等“非接觸式”自助途徑辦理現金流通周轉業務,減少現金流轉可能帶來的病毒傳播。
抗擊疫情期間感人的典型事跡 篇3
今年的春節,是最不同尋常的;今年的春節,是最揪心的;今年的春節,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和不一樣的味道。不同尋常,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肆意妄行;說它揪心,是因為疫情形勢嚴峻;而這次疫情,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可怕和恐慌,而是團結一心,是眾志成城,是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在困難面前的永不退縮,頑強拼搏!
在新型冠狀病毒剛剛出現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還在外地旅行。我們去南京的總統府,爸爸給我講總統府的歷史,“滄桑國府,金陵一夢”。它見證了歷史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進步、不斷地走向輝煌。而這輝煌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想起了主席的一句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也知道了什么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然而,正當我們一家人參觀總統府的時候,爸媽得知形勢非常嚴峻,必須要停止旅行,馬上回家。剛開始,我心里特別委屈,盼了很久的旅行怎么說結束就結束了啊?吵鬧著不想回家。后來,媽媽給我講了鐘南山爺爺的事跡:鐘爺爺84歲高齡仍義無反顧地沖到武漢,就是要和這次疫情抗爭到底。鐘爺爺對全國人民的告誡,讓我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不再任性和吵鬧,乖乖地跟在爸媽身后。而此刻,“鐘南山”這三個字在我小小的心靈里落地生根。他告訴我什么是“擔當”和“責任”,什么是泰然自若,什么是視死如歸,我們國家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鐘爺爺是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我還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獻給為人民群眾的安危,奮不顧身的白衣天使們;獻給大年三十,不能與家人團聚,仍守在自己崗位上的舍小家為大家的人民戰士們;獻給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敢于逆行的全國各地的支援者和志愿者們……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對勇敢頑強的中華民族來說,僅僅是一次考驗,絕不是命運的終點。強壯的東方雄獅絕不會被這小小的病毒打敗!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普通百姓做好隔離,做好防護;只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中華兒女,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小小的病毒就只是一只紙老虎,推倒它的日子指日可待!
加油吧,武漢!加油吧,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