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環保先進事跡(通用4篇)
個人環保先進事跡 篇1
__,__年畢業于____大學,作為______公司的環保主管。自任職以來,他嚴格遵守國家及各級環保部門的相關要求,認真梳理企業環保管理職責,積極推動企業環保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積極宣傳節能減排法律、法規知識,營造領導重視、全員參與的濃郁氛圍,確保思想認識到位。
作為公司環保體系建設的負責人,__積極鉆研環保的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公司會議、網絡、報刊等對主要領導人和全體員工進行宣講,幫助廣大干部員工清楚掌握環保方面的相關法規要求。他積極策劃環境保護日等活動,在公司范圍內營造了較好的環保減排氛圍。
二、完善管控體系,強化目標管理,確保節能減排領導到位、組織到位。
為保證公司環保減排工作的有效推行,__修編完善了綏電公司環保減排管理體系,成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建立定期例會制度,定期盤點環保減排指標和體系運轉情況。同時建立技能指標考核和獎懲制度,通過量化指標和目標,明確各單位、各部門節能減排職責,并將節能減排指標納入到年度生產經營目標責任書中,在年初工作會議上逐一與各部門負責人簽訂責任狀,做到單位有目標、部門有指標、崗位有任務的良好態勢。
三、認真鉆研專業知識,積極撰寫專業論文
__認真鉆研環保專業知識,潛心研究環保減排政策。業余時間,他查閱國內其他火力發電廠一流的環保管理經驗,并積極在日常工作中舉一反三。他撰寫的論文《百萬千瓦機組脫硝技術的應用》獲得___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SCR脫硝系統對鍋爐設備的影響及對策》被《電力環境保護》專刊收錄發表。
__是企業一名環保減排工作者,他是社會大家庭節能減排的先鋒者,他用自己的意識和行動影響、感動身邊的人。他為新形勢下,更好地實現公司綠色環保型企業的社會使命做出著持續的貢獻。
個人環保先進事跡 篇2
低碳生活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肯做,只要我們堅持,人人都是環保家,例如:洗好手,就把水龍頭擰得緊緊的,不讓水逃出來;洗臉的水可以用來洗腳,洗衣服的水也可以用來檫地板,然后這些廢水還拿來沖馬桶等等。在金河路社區,就有這么一位大姐,她就是這樣堅持的,她就是這樣成為一位“低碳環保家”的。
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電。以前,家里的小孩看完電視就隨手用遙控器關了,她就對兒子說:“你用遙控器把電視關上,其實還在耗電,只有把電視上的開關關上,那電視才沒有用電。”兒子聽了她的話,就急忙把電視的開關關上。從此以后,兒子看完電視,都會把電視的開關關上,從此兒子也學會了“低碳生活”了。劉大姐將家里地燈具統統進行了全面改造,將家中所有照明燈具全部改用優質節能燈,另外長時間不使用電腦,可以將電腦的主機和顯示器關閉;短暫休息期間,盡量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關機后,一定要拔掉插座。盡量與家人做到節約能源,低碳環保的生活。
二、家里的水都是一水多用。淘米水可以用來洗菜,同時有利于去除蔬菜表面農藥,洗菜水亦可用于澆花;淘米水也可以留下來洗臉,即可節水又可美容,省下了一些買化妝品的費用。平時洗菜時,可以把所有的菜擇好后,先洗干凈一些的菜,比如蔥,蒜,西紅柿,蘿卜等,再洗較臟的菜,比如青菜,最后一遍洗菜的水還可以用來刷碗,天長日久可以節約不少水。洗衣時不管是手洗還是機洗,一定要先用少量水加肥皂或洗衣粉等要泡一段時間,先洗去污漬,再用清水洗若干次。機洗時水位不要定得太高,一般剛淹沒衣物為宜。而且要適量配放洗衣粉,過量的洗衣粉不會使衣物干凈多少,只會增加漂洗難度和次數。漂洗時要注意增加洗次數,每次洗水量宜少不宜多,也以基本淹沒衣服為準,每次漂洗完后,盡可能將衣物擰干,再放清水。留用洗衣服的水沖廁所。
三、節約用紙。兒子的家庭作業本,她都讓兒子正面寫完了反過來再寫;家里的廢紙、飲料瓶等從來不扔,都是收集起來,要么賣給廢品回收站,要么用到別的地方,基本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去超市買東西,都會自帶環保袋購物。上下班基本不開車,不乘公交,盡量騎自行車或步行上班,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量。
有些人或許覺得這些事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或許會不屑一顧,但是積少成多,就是大能量,名言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能將小事都做到,并能一直堅持,就成了大事,低碳生活也就是這些點點滴滴小事匯聚而來的,讓我們一起跟著劉大姐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地球恢復原來的面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個人環保先進事跡 篇3
呂淑梅,70歲,是馨園社區一名普通家庭婦女,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兩個孫子。她家住鑫佳路,鄰居們都稱贊呂淑梅家庭是真正的綠色之家。
一、從生活點滴,厲行節約
呂淑梅她平時很節約,從不浪費一點糧食,充分發揮了舊物利用。她家的清潔工具拖布從來不買,都是用純棉的舊衣物改的,她做的拖布又大又厚,吸水又強,比買的好使多了。做的多了,呂淑梅就經常把它送給鄰居使用。在她的家中,生活中的小竅門很多很多,看起來沒有利用價值的東西,她就能把它變得有價值,既節約了能源又減少了污染。
她家的用水從三個方面節約,廚房用水,個人衛生用水,和廁所用水。廚房用水,她家的淘米水和洗菜用剩的水都利用得恰到好處,她家用干凈器具把水接起來清洗衣物或其他物件,洗完衣物的水用來澆花。廁所用水一般都是把各種用剩的水儲起來沖洗廁所或拖把,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讓每一滴水都變的有價值。在生活細節上,她也十分注意方法。外出購物買菜一般自帶購物袋,不用一次性筷碗。家用照明電全部使用節能燈,并且出門養成隨手關掉水電開關的習慣。雖說孩子現已成家立業,但她經常言傳身教地教育子孫不要鋪張浪費積極參與節能低碳活動。
二、變廢為寶,美化家庭環境
變廢為寶是呂淑梅的生活理念。她利用很多廢舊物自制了多種蓄水用具。走進呂淑梅家的院子,多種花草枝繁葉茂隨風搖曳,散發出不同的清香。自制的蓄水用具有玻璃制作的,鐵皮制作的,壞舊的陶瓷缸制作的等等,一到雨季就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景觀,這是收集自然雨水的最好途徑。呂淑梅種花養草一般都引用自然肥料,淘米水發酵,雞蛋殼搗碎,家禽糞類回收等等。既廢舊利用節約了資源又美化了環境。呂淑梅家種養的花草根雕每年都迎來了各方愛好者觀賞借鑒。
呂淑梅家中的'每一個家電的選擇也都從節能、省電、等入手,在家庭中樹立節能減排的科學觀念;提倡文明健康、節約環保的生活方式,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低碳環保理念,用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來履行環保承諾。向社區居民及周圍同事、親朋好友宣傳環保的重要意義,從而達到踐行節能減排行動,樹立環保理念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能量的消耗。
三、倡導健康文明,引領時尚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呂淑梅總是要求家庭成員,要樹立節能減排的科學觀念,倡導文明健康,簡約環保的生活方式,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呂淑梅家庭陳設古樸簡單,干凈整潔,通風采光。雖說他們都有退休工資,生活還算不錯,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始終保持。用她的話說;并不是我們吝嗇小氣,舍不得花錢,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若是地球上有一天沒有水源,那么一切生命將會停止。我們要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呂淑梅常說,當今科技的。飛速發展導致了人類一些懶惰思想的滋生。我們的天空不藍水不清,森林被破壞了,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失去平衡。目前綠化和低碳節能減排是當務之急,希望能用我的行動影響一大批居民朋友,并積極參與我們的行列,從點滴入手,科學生活成為現代節能家庭。全家人在她的帶領下在讀報看書看電視中增強環保意識,從思想上營造綠色氛圍,形成節能環保人人有責的“綠色”意識。全家堅持綠色出行、在小事中注重節能減排,做到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平時在社區中主動宣傳,爭做節能環保的“綠色”使者,利用自身有利條件,積極在社區、鄰居、親友、同事、朋友間開展節能環保綠色宣傳,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傳達給更多的人。
個人環保先進事跡 篇4
環保精神就是今天的雷鋒精神,今天的雷鋒精神就是可持續發展的精神。“這是袁日涉大姐姐的心聲,也是環保好少年葛曉勇同學的行動指南。
葛曉勇,11歲,現就讀于來安縣實驗小學四(5)班。一個優秀的小男孩,一個令老師同學都無不稱贊的好學生。現任四(5)班宣傳委員,兼任四(5)中隊的”一張紙小隊“隊長,本學期被學校大隊部授予”雷鋒式好少年“光榮稱號。
熱愛勞動的他,自小養成了勤儉節約,講究衛生的好習慣;上學后的他,不光光是自己懂得愛護環境,而且還積極組織和參加生態環保宣傳,以及保護環境的各項公益活動,成為學校”環保學雷鋒“的典型。
_年,他剛升入三年級的時候,愛上網的他就在袁日涉的個人網站上得知了袁日涉環保學雷鋒的事跡,從而激發了他學習袁日涉精神的熱情。(袁日涉,原北京市東高房小學”一張紙小隊“的隊長,現就讀于北京市第_中學,從小學一年級起便開始環保學雷鋒,最早成立全國第一支”一張紙小隊“,開創了全國小學生環保學雷鋒的先河。為了宣傳環保,開通了容量高達100兆的獨立網站的袁日涉紅領巾環保網,成了全世界第一個兒童環保網的小小CEO。她的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過,成為全國少先隊員學習的楷模。幾年來,她的環保活動與時俱進,先后為”申奧“、”抗非“等活動作出杰出貢獻。
于是,_年10月,由他發起并組織的原三(5)中隊的”一張紙小隊“正式成立,共有成員八人。所謂”一張紙小隊“活動,就是把一面用過的紙,翻過來再用,每用5000張就是保護一棵3米高的大樹。(是按照再生紙的方法計算出來的)
為了我們的社會能夠持續發展,就要加強環保節約資源。葛曉勇說:”看見有人把一面用過的紙隨手扔掉,我覺得太浪費,隨手亂扔太不環保了“,他覺得不管節約多少張紙,都要從一張紙開始,所以他便從號召同學們”兩面用紙,節紙護樹“開始。自”一張紙小隊“這個特色小隊成立以來,他們共節約用紙15000張,相當于保護3棵3米高的大樹。他們還在把兩面都用過的紙收集起來,放在教室后面的一個紙箱里,攢多了就賣掉用于環保,他們把這個紙箱子稱為”綠色銀行“;另外,他們還在教室后面多放了兩個紙箱,一個回收”可回收的廢舊物品“,另一個則回收”廢舊電池“。至今,他們的”綠色銀行“共”存入“了200多元錢(這些錢大都用來為班級添置衛生工具和花卉等),回收廢舊電池上千節。雖然他們的行為遠不及袁日涉大姐姐那樣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他們正是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來證明
他們學習雷鋒叔叔的”螺絲釘精神“,節約好多好多的單面紙,做成環保本,送給大家作為”筆記本“或”草稿本“;在教師節、兒童節里,他們用廢舊材料作賀卡,不買傳統賀卡來節約紙張,給老師和同學們寄上一份特殊的”賀卡“。他們準備在學校里發動更多的隊員參加這項活動。
為了宣傳環保,作為宣傳委員的他利用黑板報和櫥窗等渠道,羅列了可以從身邊做起的一百件小事,如:
1、使用布袋;
2、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3、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4、修舊利廢;
5、雙面使用紙張;
6、回收廢電池;
7、舊物捐給貧困者……等等,讓大家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把”學雷鋒“活動化為我們日常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像雷鋒叔叔那樣的人。他曾這樣說過:”不管將來長大后工作在哪個崗位上,都一定要向袁日涉大姐姐那樣:‘與時俱進學雷鋒’,做一名對祖國和人民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