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學習心得(精選4篇)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學習心得 篇1
此前在自動化碼頭領域,四家歐美工業巨頭形成了行業聯盟和技術壟斷,世界上所有的自動化碼頭,都是這“四大聯盟”聯合提供技術,并且,必須是捆綁銷售。當年為建好碼頭,項目組曾到國外考察,但國外同行們拒不提供任何數據和技術規范,甚至連到現場近距離觀看都不讓。
面對核心技術的封鎖,“連鋼創新團隊”表現出了精益求精的志氣和改為天下先的勇氣,硬是憑著一股拼勁和鉆勁,翻爛了一本本行業書籍、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打響了一場自主創新建設全自動化碼頭的攻堅戰役,他們銳意推行流程再造,對項目組織設計大膽實行“并行協同”,實行規劃設計、建設集成和商業運營“三位一體”,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把國外常規設計工時壓縮了三分之二,進一步推動了自動化碼頭系統集成創新,徹底_了自動化碼頭的核心技術。也因為掌握核心技術,開港作業至今,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根據生產實際幾個主要系統累計升級173次,優化功能20__多項,已經成為一個有靈魂、會思考,可智能決策、系統管理的“最強港口大腦”。
與此同時,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還首創了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扭鎖,世界最輕、自動充電、續航時間無限制的自動導引車,軌道吊“一鍵錨定”系統等一批世界領先的最新技術,攻堅了一批世界級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如,ECS設備控制系統是碼頭的“小腦”核心,為了徹底擺脫國外技術壟斷掣肘,“連鋼創新團隊”毅然放棄與國外唯一供貨商的合作,自主研發,歷經數月封閉攻關、艱難探索,最終成功上線運行,被業內稱為“徹底改變了全球自動化碼頭的行業格局”;在全球率先創出AGV自動導引車充電新模式,打破了之前全球通用的鉛酸電池方案技術壟斷,被業內譽為“自動導引車充電模式重大革命”等等,實現了從“掌握核心技術”到“創造核心科技”。
截至目前,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受理和授權專利107項,其中發明專利64項,實用新型專利43項;發表論文70篇(核心期刊14篇);軟件著作權4項;科技成果15項。獲評“全球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杰出成就獎”,“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中國港口協會、中國航海學會等科技進步特等獎等海內外大獎30多項,贏得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學習心得 篇2
自動化碼頭建設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它融合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多項前沿技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被譽為“大國重器”,或者說“貴族碼頭”。在建設之初,全世界投入運營的全自動化碼頭整個亞洲一個也沒有,對于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大膽嘗試,業界充滿了質疑。
“能建設中國自己的一流全自動化碼頭,此生不算虛度!”在“連鋼創新團隊”成立之初張連鋼就對自己這樣說。“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他的整個團隊也始終秉持著這種信念執著前行。整個團隊就像一團火,不斷釋放著激情、激揚著斗志,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不怕難的勇氣,一門心思撲在項目上,一遍遍地試,一點點地改,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和挫折。他們從不氣餒,從未妥協,越挫越勇,向難題挑戰,向權威叫板,把國外專家認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不斷實踐中登上全球自動化碼頭建設發展最高峰。
作為團隊帶頭人,張連鋼的“拼命”確實到了“忘我”的地步。“不能熬夜、不能勞累”的醫囑統統被拋在了腦后,黨員領導干部實干在先,他帶領整個團隊忘我拼搏、奮勇向前。團隊IT組負責人李永翠,每天就是一臺筆記本電腦陪伴著上下班,為了方便與國外專家技術交流,曾連續一年多的時間經常下半夜起來工作;負責網絡系統的徐永寧,在碼頭數據中心調試的關鍵時期妻子確診癌癥,在妻子生命最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他白天上班,晚上陪床,從沒有耽誤過工作;堆場組的管廷敬,在最后攻堅決勝階段,連續一個月顧不上回家,甚至在母親去世時,都沒能趕回去見上最后一面……在自動化碼頭的建設中,一直在上演著這樣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事例,深刻詮釋著“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
靠著忘我拼搏奉獻、擔當時代使命的崇高境界,他們開創了低成本、短周期、高起點、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先河,讓高高在上的“貴族碼頭”走下了云端,變成了可復制、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平民碼頭”。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學習心得 篇3
今年6月,早報曾對“連鋼創新團隊”事跡進行大篇幅、全景式報道。昨晚9點,記者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辦公樓,再次采訪了“連鋼創新團隊”帶頭人、山東港口高級別專家張連鋼。
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誕生,對于“連鋼創新團隊”來說,是值得含淚紀念的時刻;對于我來說,也是實現了畢生的夙愿。 ——張連鋼
張連鋼告訴記者,為了能夠建設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他們團隊在碼頭上“安家”,走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付出無數心血。張連鋼回憶說:“剛接到任務時,我既興奮又有壓力。興奮的是,建設我們國家自己的自動化碼頭是我20多年的夙愿,即使是在病休期間,我也一直在跟蹤研究世界行業動態,而這一天終于來了!壓力是,在發達國家,全自動化碼頭大多是‘貴族碼頭’,而且多數都是半自動化或局部自動化。全自動化碼頭無疑是全新的、更高風險的挑戰,對我們來說將面臨很多無法預知的困難。”
全自動化碼頭不是西方人的 “專屬”,他們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張連鋼
20__年10月,張連鋼帶領團隊吹響項目“集結號”。在接下來的15個月時間內,張連鋼帶領大家先后奔赴荷蘭、英國、德國、西班牙等自動化碼頭考察“取經”,但跑了一圈卻沒有求得“真經”。“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要成功還得依靠我們自己!”隨后項目組千方百計搜集信息,惡補自動化碼頭專業知識。每個專業都形成了上萬字的考察報告,召開了數千次專題分析論證會,用計算分析、逆向推導等方法艱難推進。萬涓成水,終于匯流成河。隨著信息的匯總和無數次的討論碰撞,碼頭輪廓在大家腦海中一點點成型,信心也在一點一點增強,靠團隊協作,靠“啃硬骨頭”的精神,“連鋼創新團隊”硬生生把國外3年的設計工作在1年內完成。
這些年,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人。沒給愛人、女兒應有的陪伴和照顧,一直是我最大的遺憾。 ——張連鋼
20__年3月15日,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首船測試成功。張連鋼說:“望著行云流水般運轉的堆場,望著全程僅用13分鐘就完成了集港作業的集卡車輛,項目團隊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回望過去,張連鋼和團隊成員因為有家人的支持,才能有信心奮斗在一線。談及未來,張連鋼告訴記者:“明年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將進入下一個升級目標,港口的吞吐量、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碼頭自動化技術將再上一個全新的臺階。”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學習心得 篇4
“要干,就要占領世界自動化碼頭技術的制高點;要干,就要引領世界未來港口的發展趨勢;要干,就要干出百年不朽之作,給后人留下寶貴的財富;要干,就要讓夢想在我們的手中變成現實。”這是張連鋼在二期碼頭建設動員會上的話。在建設自動化碼頭的過程中,山東港口“連鋼創新團隊”弄潮兒向濤頭立,精誠協作、追求極致、眾志成城,打造了一支有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的鋼鐵團隊、勝利之師。盡管自動化碼頭一期已經是世界最先進、最高效的自動化碼頭,但在二期工程建設中,“連鋼創新團隊”沒有簡單復制一期方案,而是握指成拳、勠力同心,始終瞄準持續領先的目標持續創新,不斷突破自我。
20__年8月,“連鋼創新團隊”吹響了自動化碼頭二期建設的號角。靠著眾志成城圖強、誓立時代潮頭的團隊精神,20__年11月28日,短短15個月,集合了全球首創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全球首創運用5G+自動化技術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二期項目投產運營,領軍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科技水平,再次以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向全球港航業奉獻了“中國方案”將世界高科技碼頭的王冠攬入懷中,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德國工業4.0提出者門蒂斯參觀后表示,“4.0的精髓是系統整體的自動化,人與系統之間要能無縫對接,系統與系統之間能有效交互,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約翰·沃爾特表示:“ISO希望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標準化推廣到全球。”
一次又一次攻堅,一輪又一輪超越,讓這座碼頭的存在,擁有了遠遠超越碼頭本身的意義。“時代創造楷模。每一個脫穎而出的楷模,一定是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到滾滾的時代洪流,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連鋼創新團隊’就是這樣的楷模。他們順應時代要求,勇擔歷史使命,依靠自主創新,攻關核心技術,打破西方技術壟斷,建成了全球領先、亞洲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山東港口青島港黨委副書記、青港國際總經理王新澤說,這個碼頭的誕生,標志著我國擁有了港口集裝箱裝卸的世界最高端形態,體現了國家的港口綜合科研實力和現代化水平,裝卸效率全面超越傳統人工碼頭,連續5次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和運營更為全球“智慧生態港口”建設貢獻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零排放、可復制的“青島模式”“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