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跡材料1000字(精選4篇)
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跡材料1000字 篇1
陳昌世,咸寧陽光助困協會會長,咸寧市供電公司普通員工,是一個話語不多、質樸誠懇的53歲男人,在咸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卻處處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40多天來,他一刻不停歇,帶領協會志愿者們用心用力用情守護著咸寧這座城。
一片口罩一片心 免費發放口罩
鐘南山院士公布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后,陳昌世的心也緊張起來,他立即召集協會骨干商量,為咸寧市民免費發放醫用口罩預防病毒。1月22日、23日,他帶領會員走上街頭,將協會通過多渠道購買的1萬只口罩發放到市民手中,并向市民宣傳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2月1日,協會又自籌資金購買1萬只口罩捐贈給城區垃圾分類公司、高新區桑德環衛公司、咸寧桑寧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的環衛工人。
一份物資一份情 為醫護人員提供保障
1月底,一省包一市的云南醫療隊支援咸寧,他帶領協會后勤部購買了2萬余元的水果、干糧、尿不濕、電熱毯、熱水袋、衣架、指甲鉗、啫喱水、護手霜等生活必備品,分裝后送給云南醫療隊的100多位醫務人員,暖心的舉動得到了云南醫療隊員的一致好評。
1月30日,得知一線醫院急缺醫療物資,協會將內部募捐到的5萬多元,通過不同渠道購買了防護服300件、護目鏡200個、醫用口罩、N95口罩4萬只、84消毒液300瓶、水果、干糧及生活必備品等急需物資,捐贈給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咸寧市中心醫院。
1月28日起,他組織協會志愿者陸高明、劉耀先為一線醫護人員所住的酒店提供后勤保障服務。截至目前,協會2名志愿者犧牲過年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已為云南醫療援助團隊、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200余人提供了6天的后勤保障服務。
一路跋涉一路歌 協助物資轉運
2月初,社會捐贈物資逐漸增多。陳昌世組織協會成立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突擊隊,隨時聽從號令。參與突擊隊的154名志愿者沖在一線,協助市防控指揮部社會捐贈專班做好捐贈物資的轉運、分配、發放等工作。15天的應急突擊隊活動、累計118小時的長途跋涉,無論風里雨里雪里,志愿者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將承載著愛心人士深厚情誼的生活物資,順利轉運到咸寧城區及六縣市區的醫院、單位、企業、社區、居民小區和其他地方。
一次義剪一綹愛 解決市民“頭”等大事
2月26日,第一批云南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到咸寧已一個月。陳昌世在協會群里招募三位理發師志愿者,為云南援助醫療隊及隔離點的60多位工作人員剃了個“滿月頭”,解決了醫護人員“頭發長了很熱”的煩惱。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理發成了一大難題。協會志愿者先后為20__余名醫院防控人員、單位疫情防控值守人員、生活困難老人理發。簡易的工具,配上嫻熟、精湛的手藝,志愿者們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亂蓬蓬的頭發修理的服服帖帖,還大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
一場消殺一場凈 迎接勝利曙光
咸寧確診新冠病毒患者已連續多日零新增,抗疫即將接近尾聲,陳昌世卻絲毫沒有松懈。他通過多方渠道,籌集到10臺彌霧機,帶領18名志愿者到溫泉城區岔路口社區、馬柏大道、中央城小區、鄂南高中、咸寧東方外國語學校等地對樓道、垃圾傾倒點、衛生死角等處進行全方位消毒殺菌。每到一處,陳昌世和志愿者們先調好藥液,分好區域,再背著70斤重加滿藥液的彌霧機噴灑,平均一個小時噴灑3桶。一天下來,消殺“戰役”雖然累的腰痛、胳膊酸,可是他們卻沒一個喊累。目前,已堅持消殺了9天,消殺面積達20萬平方,他們默默無聞地為市民創造干凈的環境、為學校開學做好保障。
陳昌世說:我沒想過當英雄,所做的一切,只希望自己的家園能很快戰勝病魔,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只有大家萬眾一心齊努力、同舟共濟克病毒,才能早日戰勝疫情,希望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攻堅戰助力!
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跡材料1000字 篇2
張__,女,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現為__市__縣__鎮__村村醫。
村醫是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是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人”。張__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25年,疫情防控以來,今年52歲的她一直蹲守在疫情防控的后方戰場,以護佑生命的大愛和舍已為人的奉獻,筑起了守護全村百姓安全的“防護墻”。樺南縣樺南鎮雙合村有常駐人口518戶、1346口人,這次共排查出12名武漢返鄉人員。__年春節,這12人成了張__最牽掛的人,從武漢返鄉回來的12個務工人員,盡管隔離在家,但剛開始還是在村里造成了恐慌,為了不讓村民擔心,保障大家的安全,張__每天穿著防護服,拿著聽診器、溫度計和“返鄉人員情況摸排表”,穿梭于村中,為返鄉人員測體溫、錄數據,給村民宣傳防護方法。期間,武漢返鄉人員吳某某找到她,說自己咳嗽幾天也未見好轉,讓張__幫忙來看看。聯想到近日在網上看到的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新聞,醫生的敏銳性告訴她,這件事必須引起重視。在缺少防護物資的情況下,張__顧不上那么多,多次往返吳某某家中,量體溫、看癥狀,并第一時間向鎮衛生院報告,鎮衛生院立刻協調縣疾控中心為吳某某診療診斷,最終確定其未感染,是慢性肺炎引發的咳嗽。事后,大家都問張__:“你不害怕么?”張__說:“怕,怎么不怕,但我是醫生、是黨員,群眾需要我,我必須上,這是我的責任”。全村12名武漢返鄉人員隔離14天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經縣鄉衛生部門同意,村里對這12名返鄉人員延長隔離時間7天。本來就已經很煩躁的這些人,延長后部分人開始出現焦慮和不穩定,總提出要出來見親人和同學。張__發現這一苗頭后,逐戶進行心理疏導,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反復勸說,與此同時,張__為了得到他們的理解,開始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由于隔離時間長,有些人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出現短缺,她就主動提出為其購買和運送,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除武漢返鄉人員外,全村百姓的安危也是張__一直放不下的事。疫情防控以來,雙合村村干部立即進行返鄉人員排查,張__也投入一線開始緊張的監測工作。雖然村子戶數較多,但她從不漏走一戶、漏登一人。有的村民勸她,在家里打電話問問情況就好了,她卻說:“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啊!我是醫生,會保護好自己,我得讓村民知道有人在照顧他們,密切關注他們”。
盡管張__這樣盡職盡責地看守著大家,但還有個別人有抵觸情緒,說些刺耳的話。“我也不是外地回來的,也沒有接觸武漢回來的人,你干嘛就不讓我出門出村,你就看好那些武漢回來的人,少管我們。”面對鄉親的指責,她只能把委屈放在心里,把眼淚流在人后,依然用微笑和柔情進行勸阻和勸說,直到他們理解。有人問張__,這么堅守圖個啥?她說:“身前是疫情,身后是鄉親,這個關鍵時刻雖受盡委屈但我不能轉身!”張__的母親居住在縣里面,已是古稀之年,一直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陳舊性腦梗塞,而且有新發病灶,自己是名醫生,自然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所以母親的病一直都是她在親自照顧。疫情防控期間,每天忙忙碌碌的她根本顧不上母親的病,有時通過電話進行詢問,得知母親哪里不舒服,自己又不能親自在床前照顧,她總是在電話這頭偷偷地流淚。
不光是母親,自己的女兒在外地上大學,只有假期才能和家人團聚,然而,張__白天入戶走訪,夜間測體溫監測,一家人吃頓飯都成了奢望。女兒雖有些不高興,但看到百姓安全了,她在心里開始心疼和理解媽媽了。當被問到你這么做不覺得虧欠家人么?張__哽咽說:“我自己內心肯定是覺得虧欠了家人許多,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虧欠’那12名返鄉人員和全村的百姓呀,他們的健康是我這名村醫最大的責任和使命。”
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跡材料1000字 篇3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__路街道全體人員取消春節休假,逆行而上,沖鋒在前,團結一致,全身心投入到抗擊疫情蔓延的防控任務中來,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和宣傳等各項工作。在這期間,奮戰在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涌現出了許多感人的典型事跡。
__里社區就有一位美麗的社工,她與母親同是社區工作者,現在都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家中一歲多的孩子只能留給爸爸一人照顧。1月29日下午,她接到大港某社區來電,反映居住在__東里7號樓的__女士_在大港區與武漢人有過密切接觸史。得知消息后,她馬上與__女士取得聯系,詳細關心__女士的身體及情緒現狀,并幫助__女士回憶在從大港回到居住地的過程中的軌跡以及接觸的人,添加了__女士微信勸其自我隔離,并進行24小時的監護。之后,該社工加班把該戶情況及運動軌跡詳細記錄報有關部門,便于必要時通知相關接觸者自行隔離。第二天剛上班,帶齊防護裝備后入戶為__女士送去溫度計,并主動關心生活情況……這就是社區工作者,時刻沖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為大家舍小家,義無反顧,義不容辭!
__花園社區副主任雖然已經52歲,但干工作的勁頭絲毫不減。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將自己的小孫子送回到了姥姥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真正發揮了老同志的榜樣示范作用。她在疫情防控排查過程中,得知一戶居民近期從外地返津,馬上聯系該居民督促進行家居隔離,反復確定一家人是否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并每日電話詢問身體情況。在疫情防控排查十分忙碌的期間,有一戶居民反映樓下燃氣熱水器排氣系統有問題,廢氣直接排到自己家中,該同志主動協調物業對排氣系統進行檢測,并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陪同派出所民警和物業一起協商解決,真正做到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中。
__小區父子兩人從武漢返津后家中自行隔離,居委會主任排查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進行了上報,并每天堅持詢問父子二人身體情況,主動為其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思想上的疏導。初五,天津人有包餃子的習俗,社區主任主動聯系該戶并按照其列出的清單,一大早連跑了兩家超市進行采購,八點半之前就將居民所需的肉餡、韭菜餃子皮、冰糖桔、可口可樂送到了居民家門口,讓隔離的群眾不隔心,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疫情爆發以來,__社區黨委書記堅持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每天拿著小喇叭輾轉在社區7個自然小區中,看到居民就提醒一句加強個人防護,看見不戴口罩的居民就囑咐帶上口罩。1月30日上午,昔陽東里的獨居奶奶找到居委會,說最近腰疼,兒女都不在身邊,這個時期又不想麻煩鄰居,想要社區工作人員給自己貼上膏藥。書記沒有一點猶豫和遲疑,給自己消毒后,細心地給奶奶貼上了膏藥。奶奶能到社區貼藥,就是對社區工作者的信任,而主動地幫助別人,更是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大年三十晚上,__社區黨委書記書記放棄和家人團圓的時間,立即排查從武漢回津人員情況,一直堅持到晚十一點左右才完成了核查任務。大年初一,在5名網格員因特殊情況未到崗的情況下,書記帶領在崗10名社區工作人員同心協力對居民逐一進行排查,加班加點,如期順利完成排查工作。這個春節,社區黨委書記幾乎每一天都在緊張忙碌中度過。
__社區黨委書記和延長里社區黨委書記從疫情爆發開始,放棄休息時間,堅持加班加點,身體力行,親自帶頭進行網格走訪排查,挨家挨戶發防疫知識宣傳材料,帶領工作人員高標準的完成轄區常住人口摸排工作,筑牢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雖然說,他們都是干的小事、平凡事,但在疫情防控戰線上,點點光亮匯聚的光亮可以照亮黑暗,那點點光亮,便是全體工作人員的擔當和奉獻。
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跡材料1000字 篇4
李__,女,__年5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現任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銅興街道梵凈山社區居委委員。20__年1月參加工作,一直擔任該職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__年1月24日晚(除夕),李__接到社區工作群消息“因疫情情況緊急,請社區兩委所有成員立即回到社區上班”后,李__義無反顧地沖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線。然而此時的李__,已是一位懷孕四個月的孕婦。
從那天開始一直到在她分娩之日的前幾天,她一直奮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并沒有因自己孕婦的身份而要求區別對待。在疫情防控剛開始時,她和同事們挨家挨戶地入戶進行外地回銅人員排查登記并宣傳疫情防控方法,面對很多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她都耐心地解釋政策和為居民們做思想工作。設置卡點執勤后,考慮到她孕婦的身份不能久坐,社區并沒有為她安排工作,然而李__自己主動請纓去做抗疫后勤保障工作,為在卡點上日夜執勤的抗疫戰士們送飯送水。有些卡點缺乏物資,她積極與辦事處對接,并主動開車到辦事處領取后又送到卡點上。卡點上登記表沒有了,她又開車到辦公室打印好,送到需要的卡點。社區共設置有19個卡點,給每個卡點輪流送餐一次下來起碼兩個小時,李__就這樣每天從早上8點30分開始開著車在轄區內來回穿梭,直到下午6—7點每個卡點的戰士們都吃上熱氣騰騰的盒飯后才回家。都說懷孕的孕婦是大熊貓,但是她一直和前線抗疫戰士并肩作戰,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孕婦的身份而懈怠,反而打起更多精神投入抗疫工作中。有人曾問李__為什么在懷孕的時候不好好休養身體反而這么努力的工作,李__回答說“看到同事們都這么辛苦的工作,如果我就這么休息著我心里會感到不安”。
有段時間李__孕吐反應嚴重,但卡點上人員緊張,很多同事都是連軸轉,甚至剛值完夜班后第二天又要值白班,為了讓值班的同事休息得更好,她沒有請假,而是強忍著不適把東西送到需要的同事手中。李__還主動幫同事承擔在電腦上錄入數據的工作,孕婦不能久坐,而她卻為了疫情防控的任務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讓被她幫助過的同事們十分感動。
李__就是這樣一個熱愛社區工作、敢于擔當的社區工作人員,她平時工作中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疫情防控這種特殊時期更是如此,不因自己特殊情況而講特殊,從1月開始到6月份生產的這5個多月的時間里克服懷孕帶來的各種不適,堅持投入工作,團結同事。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如今疫情防控的工作暫時緩和下來了,但她在疫情防控期間所表現出的舍己為人、敬業愛崗的精神,讓群眾們看到了一個社區居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李__為疫情防控所付出的努力,也讓身邊同事們對這個帶著身孕堅持工作的女同志感到由衷地敬佩,李__身上的堅韌品質與不畏苦不怕難的光輝形象,也一直鼓舞著身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