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燕優秀事跡觀后感作文(通用5篇)
黃詩燕優秀事跡觀后感作文 篇1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當向黃詩燕告別的時候,我的腦海總是浮現《有的人》這首詩。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做馬;有的人活著,是為了更多人更好地活;有的人,甘愿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黃詩燕就是這樣的同志,為了炎陵人民脫貧奔小康,為了建設美麗幸福新炎陵,他情愿當牛做馬,甘愿做一株野草,將自己生命最后的9年時間,都奉獻給了炎陵的山山水水,奉獻給了炎陵的父老鄉親,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甘愿做野草的,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都是青青的野草。黃詩燕,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人民必將永遠記住他,群眾必將把他抬舉得很高,他的精神也必像這春天青青的野草,春風吹到哪里,就在那里傳播和生長。
黃詩燕優秀事跡觀后感作文 篇2
黃詩燕的一生是簡單的,也是不簡單的。
做人,他簡簡單單。對待工作,他風里來,雨里去,不言苦;對待生活,他勤儉樸素,住平房,愛看書;對待身邊人,他嚴以修身,以德服人,不搞特殊照顧。正如他所喜愛的“歲寒三友”,他就像松一樣,傲寒不傲天;他就像竹一樣,扎根不松根;他就像梅一樣,報春不爭春。他用不朽的革命精神與人格魅力,樹立了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光輝典范。
做事,他從不簡單。他在炎陵的9年,是勤勉奮斗的9年,是率先垂范的9年,是克己奉公的9年。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已經刻在了他的臉上,不離不棄;這些年的豐功偉績,已經刻在人民心中,不失不忘。正如他常說的,“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但脫貧功成,務必在我”。他的為民之情扎根在那片紅土地,愈來愈濃;他的赤子之心始終不渝,越來越深。
簡單點,做人的方式簡單點;扎實些,做事的作風扎實些。讓黃詩燕精神住進我們心里,思念、歌唱、奮斗、前進。
黃詩燕優秀事跡觀后感作文 篇3
仲秋時節,老區炎陵瓜果飄香、五谷豐登。又迎豐收年,人們更加懷念帶來巨變的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
炎陵縣地處羅霄山深處,20__年5月納入羅霄山片區國家級貧困縣。當年6月,黃詩燕就任炎陵縣委書記。他九年如一日,扎根扶貧一線,帶領20余萬老區人民脫貧奔小康,直至20__年11月29日因公殉職,年僅56歲。
近日,黃詩燕被追授為“全國脫貧攻堅模范”、敬業奉獻“中國好人”。
最后一道脫貧攻堅“戰斗令”
20__年11月29日上午,炎陵縣召開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會議。黃詩燕臉色憔悴,但堅持作了20多分鐘講話。他說,全縣上下要進一步提神提勁,克服“疲勞、松懈、麻痹”情緒,把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作為頭等大事抓實抓好。
這是黃詩燕作為炎陵脫貧攻堅“一線總指揮”發出的最后一道“戰斗令”。當天下午,因多日勞累,他驟然倒下。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但脫貧功成,務必在我。”黃詩燕在炎陵工作期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黃詩燕初到炎陵任職時,該縣貧困發生率19.5%,農民人均年收入2970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老百姓渴望脫貧,黃詩燕深感重任在肩。為爭取招商項目,他有一次清晨5時從炎陵出發,汽車在高速上滑行100多米后撞上護欄,所幸有驚無險;為辦好在長沙、深圳兩地的招商活動,他一天連續工作16個小時;企業訴苦說招工難,他安排工作人員帶著招工信息直接進村入戶;為推廣炎陵黃桃,他帶病為“黃桃大會”站臺,跑遍每一個城市推廣點、每一個鄉村展臺……
9年脫貧攻堅,老區換了模樣。在黃詩燕履職的20__年至20__年間,炎陵縣經濟總量增長199.3%,貧困發生率從20__年的16.57%下降到現在的0.45%;炎帝陵景區成功晉級國家5A級景區,炎陵相繼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縣城”“全國最美生態旅游示范縣”等稱號,全縣旅游經濟效率和質量增長均躋身全省前十。
“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
黃詩燕“生在普通農家,長在田野山坳”,堅信“農業做好了,農民才能真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0__年,他提出建設全縣農業“一帶八基地”,即生態休閑農業風光帶和特色水果、無公害蔬菜、炎陵白鵝、茶葉、油茶、筍竹林、藥材、花卉苗木基地,縣財政每年投入500萬元獎勵扶持種植大戶,以炎陵黃桃為突破口,帶動群眾脫貧增收。
“農業見效慢,從‘種子’到‘票子’,少則3年,多則6年,怎能快速致富?”“縣財政本來就困難,黃桃產業看不到稅收預期,每年拿錢去貼,值嗎?”“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品質如何保證?”……一連串的質疑接踵而至。
面對質疑,黃詩燕看準路子,一干到底。在他的主導下,全縣砍掉劣質果樹苗,培育5個優質高效示范點,扶持171個科技示范戶;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戶+電商”模式,及時提供良種苗木、技術培訓、農資供應、銷售渠道等服務……
黃詩燕是炎陵黃桃的“頭號推銷員”。每年的桃花節、黃桃大會,他都出面“站臺”吆喝;北京、廣州等地的供銷對接會,他現場促銷;央視推廣“炎陵黃桃”,他琢磨出推廣語“炎陵黃桃,‘桃’醉天下”,為樹立“炎陵黃桃”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撐。
有人好心建議他“低調”,他坦然道:“為老百姓脫貧站臺,我怕什么?”
“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如今,炎陵黃桃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出口新加坡、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炎陵60%的貧困人口通過種植黃桃實現穩定脫貧。今年,炎陵黃桃采果面積5.2萬畝,總產量達5.18萬噸,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20.6億元。
黃詩燕去世后,人們說,他就像一頭老黃牛,為老區脫貧耗盡了自己的最后一絲氣力。
黃詩燕優秀事跡觀后感作文 篇4
國慶、中秋佳節將至,9月30日,省委書記杜家毫先后來到株洲市、懷化市,看望慰問株洲市政協原副主席、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和懷化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溆浦縣委原書記蒙漢同志的家屬,代表省委和全省黨員干部向他們致以節日問候和崇高敬意。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張劍飛一同看望慰問。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何朝暉參加株洲看望慰問。
來到黃詩燕的家中,杜家毫與他的妻子、女兒親切交談。杜家毫說,黃詩燕同志常年工作在革命老區脫貧攻堅一線,帶領炎陵縣 20萬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優秀同志感到悲痛和惋惜,組織和群眾永遠不會忘記他。得知女兒黃心雨大學畢業已走上工作崗位,杜家毫勉勵她化悲痛為力量,繼承父親遺志,扛起家庭重任,錘煉堅強意志,以自己在學習工作中的優異表現和成長進步來告慰父親。
杜家毫還到蒙漢家中,看望了他的妻子和女兒。
在與黃詩燕、蒙漢同志家屬告別時,杜家毫反復叮囑當地負責同志,黃詩燕、蒙漢同志是用生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優秀共產黨員,是我省脫貧攻堅一線涌現出來的優秀領導干部代表,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特別是把廉潔自律作為生命線,嚴格要求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如今他們因公殉職,我們要切實關心其家屬子女,用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杜家毫指出,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黃詩燕、蒙漢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們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擔當作為的工作作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廉潔自律的道德操守,立足各自崗位,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中當先鋒、作表率,為譜寫湖南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堅決落實全面加強基層建設“1+5”文件精神,在激勵基層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同時,更加關心關愛基層一線干部,堅持和完善健康體檢、健康療養、關懷幫助等制度,切實保障廣大基層干部身心健康,營造重視基層、加強基層、支持基層的濃厚氛圍。
黃詩燕優秀事跡觀后感作文 篇5
黃詩燕,生前系湖南省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20__年11月因公殉職,時年56歲。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根基層一線,勇挑工作重擔,9年如一日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農民增收,解決民生難題、提升幸福指數,不斷解決問題、解決難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為脫貧攻堅事業鞠躬盡瘁,帶領炎陵縣成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后面貌,用工作實績踐行了新時期好干部標準,以苦干實干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用寶貴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被追授為“全國脫貧攻堅模范”“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毛相林,現任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干實干,帶領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他培育“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游,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志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鄉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后面貌,過上了富裕文明生活。他艱苦卓絕、打通絕壁,帶頭引路、誓拔窮根的平凡壯舉,造福了廣大村民,傳遍了全國各地,贏得了廣泛贊譽,樹立了脫貧攻堅一線黨員干部的光輝榜樣,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
黃詩燕、毛相林同志的先進事跡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認為,黃詩燕、毛相林同志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扎根基層一線的脫貧攻堅楷模。他們牢記忠于黨和人民事業,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努力實現鄉村振興,靠苦干實干改變貧困落后面貌,靠執著堅守鋪就幸福生活道路,靠高尚風范贏得群眾廣泛信賴,展現出忠誠的政治品格、強烈的責任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崇高的精神境界。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心同德,頑強奮斗,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上譜寫“兩大奇跡”新篇章。
“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授予黃詩燕、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黃詩燕、毛相林同志先進事跡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分別為黃詩燕同志親屬代表、毛相林同志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牌和證書。國務院扶貧辦、湖南省委、重慶市委有關負責同志,“時代楷模”親屬、同事和當地干部群眾代表等參加發布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