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謝文琴先進事跡材料(精選3篇)
優秀教師謝文琴先進事跡材料 篇1
6月3日,浙師大附屬金山小學工會組織全體教師集中觀看了《謝文琴老師先進事跡報告會》視頻微電影。
報告會前,工會主席韓新宇介紹謝文琴的精彩感人事跡。衙前農村小學校謝文琴老師心愛學生、行為師范,長期潛心工作、默默耕耘,身處困境依然坦率、樂觀、積極地用愛面對生活,面對工作,用平凡的生命鑄就著點點滴滴的感動,為教師樹立了美德典范,榮獲“感動杭州十佳教師”光榮稱號。受到了市委宣傳部的表彰獎勵,受到了區教育局通報嘉獎。
大家觀看了介紹謝老師的視頻,認真學習了謝老師的先進事跡,都不由得被她的事跡所感動。學校工會也倡議全體教師向謝文琴老師學習,每位教職工都要參與到“師愛感召,尋找身邊的感動”活動中來,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樹立師德典型,激發廣大教師在平凡的工作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
優秀教師謝文琴先進事跡材料 篇2
見到衙前農村小學校的老師謝文琴時,她正和班里的孩子們親熱地聊天,聲音帶著老師標志性的沙啞。難以想象,眼前這位精力充沛的女老師,2019年時就被查出患了腦腫瘤,進出手術室兩次的她說,經歷過生死才明白什么最重要。
在同事們眼里,謝文琴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她2019年教師節時就被查出患了腦腫瘤,但當時為了保證給孩子們正常上課,她一直隱瞞病情,直到有一天被送進醫院,我們才知道實情。”同事俞金錦說,“記得有一次,謝老師在上課時,鼻血突然奔涌而出,把大家都嚇壞了,但她塞上餐巾紙,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又去上課了。”
2019年,她第一次被推進了手術室。此后,她每月都要去復診。2019年12月,她的視力明顯減退,通過診斷,原來是腦腫瘤再次“卷土重來”。但當時,孩子們還在期末復習,謝文琴再次隱瞞病情,一直拖到2019年3月份,才再次動手術。那次醒來時,她握著爸爸的手,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還可以教書嗎?”
時間的年輪跨越到了2019年,當時,年級組的兩位語文老師先后因車禍及身體原因請了假,兩個班的語文課懸在了半空。學校心急如焚,一方面協調著老師們的課務,能頂一節是一節,另一方面忙著找代課老師。但是在這個時間段,要找到合適的代課老師也并非易事。三天下來,家長們也急了。謝文琴當時已經懷孕7 個月,她主動找到領導,堅持接下了那兩位老師的語文課。
距離預產期還有一周時,謝文琴去做產前檢查。醫生建議其入院待產,但第二天,孩子們就要期末考了,放心不下的謝文琴簽下了“責任自負”的承諾書后,再一次回到了講臺上。
為什么得了腦腫瘤,卻還堅持在教育崗位上?謝文琴說,因為舍不得孩子們。在孩子們眼里,這位老師不但風趣幽默,勇敢堅強,還像媽媽一樣照顧著班上的每一個人。今年3月8日,全班孩子為謝文琴準備了一份禮物。他們平常偷偷練習吹笛子,在三八婦女節那天,把練了很久的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獻給了他們最喜歡的老師。說起這一幕時,謝文琴的眼神亮亮的,聲音有些哽咽。“不要總說我為孩子做了多少,他們也是支撐我堅強面對一切的動力。那一天我覺得,活著,真好。還能為這些孩子上課,真好!”
優秀教師謝文琴先進事跡材料 篇3
人們永遠難忘王紅旭這樣的崇高生命姿態——面對江水湍急、暗流涌動,王紅旭心懷大愛、縱身一躍,用舍己為人的犧牲,培育了愛、激發了愛、傳播著愛,詮釋了“為人師”的真正內涵。
9月16日,中宣部決定授予王紅旭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發布廳內,掌聲因敬仰而響起;電視機前,無數人的淚水因感動而流淌。我們惋惜——王紅旭的一生,實在太短了,短到來不及看著兒子長大。但我們也深知,他的精神陪伴會長遠,他散發出的光和熱,定會持久地照亮孩子們前進的路。
“楷模”一詞,實至名歸,當之無愧。一位普通教師的不凡舉動,成就了師風,撐起了師德,標注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精神高度,樹立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典范。當我們緬懷逝者時,我們也在思考——應該向時代楷模王紅旭學習什么?
向王紅旭學習,就要學習“師者之愛”。江水前那一刻,面對兩個素不相識的孩子,王紅旭沒有一絲猶豫,縱身入水。堅決背后,是這位小學教師留給世人的“最后一課”。平日里,王紅旭以愛為犁,默默耕耘,關注每個學生的閃光處,堅持“成績重要,成長更重要”;危難時,愛生如子的本能,讓王紅旭臨危不懼、甘當人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紅旭的師者人生,蘊藏著一種偉大而樸實的教育感召精神,詮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崇高境界。
向王紅旭學習,就要讓家風代代相傳。三代為師的經歷,讓至誠至深的教育情懷深入骨髓。王紅旭的爺爺,堅守講臺40多年,直到離世前一刻還在上課;王紅旭的奶奶,長期擔任村小教師,每逢雨天都要把孩子們一個一個背過河……“教良心書,教清廉書,教公平書”,這是王家家訓,更是家人們在王紅旭心里播下的種子。良好的家風,是大愛無聲的源頭,更是勇敢抉擇的底氣。正是這樣深篤的家風,滋養了“師者仁心”,鑄就了“英勇無畏”,讓一份普通的職業變成了無悔的事業。
向王紅旭學習,就要讓大愛延續。王紅旭教過的學生,含淚告慰他,“我們的體育成績可一點沒有落下”;王紅旭的結發妻子動情地說,“看似你把愛留給了別人,但你走后,別人也把愛傳遞給了我們”。這樣的愛心接續,滋養著重慶的城市精神,也不斷孕育出城市英雄和時代楷模。從馬善祥、楊雪峰、毛相林,再到王紅旭,重慶的各個領域,涌現了大量優秀人物。他們的出現,絕非偶然,而是城市精神勃發生長的生動體現。在這座城市里,愛與溫暖持續釋放,匯聚起強大的正能量,讓每個人都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撐。
旭日東升,救命之恩難忘;光陰流轉,授業之恩永存。第37個教師節剛剛過去不久,育才小學的操場上,至今仍懸掛著紀念王紅旭的橫幅。此時此刻,對王紅旭的緬懷之情,正在升華出更為深刻的意義——那就是激勵廣大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拼搏,以忠誠干凈擔當的實際行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