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柴生芳先進事跡材料(通用4篇)
學習柴生芳先進事跡材料 篇1
柴生芳同志因公殉職后,先后有《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甘肅日報》、甘肅廣播電視臺、《定西日報》、定西電視臺等34家媒體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宣傳報道,引起了強烈反響。短時間內,網上輿情從部分懷疑到多數肯定、從充分肯定到普遍贊揚、從一致贊揚到高度認同,呈現出群眾自發悼念、干部競相學習的感人場景。
8月28日,根據中央領導批示和省委領導的指示,按照中宣部通知,省委宣傳部分管領導帶領定西市、臨洮縣相關負責同志,赴中宣部就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學習宣傳情況進行了專題匯報,并聽取了中宣部及相關部委有關負責同志對該典型下一步宣傳的意見。作為臨洮縣的代表,我也參加了會議。
這次匯報對接會于28日上午在中宣部召開。中宣部宣教局局長陳瑞峰、副局長常戍,中央群教辦宣傳組成員、中宣部新聞局三處副處長羅林,新聞局一處處長申展利,中組部新聞辦副主任葉延祿出席會議。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社科院黨委書記范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美萍以及其他業務處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省委宣傳部向會議提交了《甘肅省委宣傳部關于將柴生芳同志列入全國重大典型進行宣傳的請示》、《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宣傳工作方案》兩份文件和《黨的群眾路線的忠實踐行者》、《人民的好縣長柴生芳》兩份事跡材料。
會上,范鵬同志向中央部委有關負責同志匯報了柴生芳同志的感人事跡、甘肅省委對學習宣傳的部署及目前宣傳進展、下一步打算。就柴生芳同志的事跡,范鵬同志從知民意暖民心的海歸博士、實打實破難題的實干縣長、拒濁富守節操的人民公仆等幾個方面作了全面介紹,認為他是全省廣泛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涌現出的基層優秀黨員領導干部典型,是新時期焦裕祿式的好干部。關于甘肅省在學習宣傳的部署方面,范鵬同志作了詳細匯報。省委書記王三運在第一時間做出重要指示,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連輯,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吳德剛,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李建華及時傳達王書記的指示精神,迅速部署,分頭安排,核實事跡,抽調省內媒體開展宣傳。8月26日省委常委會研究追授柴生芳同志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關于下一步深入宣傳柴生芳同志事跡,范鵬同志也作了匯報,提出認真落實中央部署,建議將柴生芳同志作為全國重大典型,納入“時代楷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干部”宣傳計劃,在全國大力宣傳;在北京舉辦主場報告會,在省內及天津、湖南、青海等地舉辦巡回報告會;編輯出版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圖書、制作播出電視專題片;組織創作反映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的文藝作品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美萍和我從典型定位、新聞宣傳、網絡宣傳等方面作了補充發言。
在聽取匯報后,會議傳達了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精神,中宣部宣教局局長陳瑞峰等先后講了意見,對柴生芳同志的事跡給予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省、市、縣前期所做的工作,并對下一步在全國層面大力宣傳這一典型提出了具體意見。
會議認為,要按照中央領導批示精神做好工作。8月22日,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第3531期上批示:“奇葆、樂際同志:請商甘肅省委,很好宣傳柴生芳同志事跡,可否作為重大典型推出,請研究。”隨后,劉奇葆同志批示:“請世明同志會同商辦,提出方案”。趙樂際同志批示:“陳希、選民同志:請按云山同志和奇葆同志批示要求,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中央部委有關負責同志在講話中認為,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是過硬的、立得住的,他的事跡感人,體現了為民、務實、清廉的精神,是踐行“三嚴三實”的典范。最近一段時期以來,關于基層干部的負面信息較多,有很多基層的干部辛勤工作、無私奉獻,卻都被湮沒在這種負面報道中,所以非常需要正面報道。當前,甘肅涌現出柴生芳同志這樣的典型,意義非常重大。
中央部委有關負責同志認為,甘肅對柴生芳同志的先進事跡已經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從柴生芳同志8月15日去世到今天,在兩周左右的時間里,省、市、縣的前期宣傳已很充分。這一典型符合中宣部對重大典型宣傳的推出條件,同意將柴生芳同志作為全國重大典型進行宣傳,可以考慮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干部”第一個重點推出。
開會結束返回后,我反復考慮,覺得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的宣傳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堅持以新聞宣傳為主,社會宣傳、文藝宣傳等多種宣傳方式相配合,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柴生芳同志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營造學習先進典型、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濃厚氛圍。
一是新聞宣傳。在已有報道的基礎上,組織專門力量,深入柴生芳同志學習、工作、生活過的地方,廣泛挖掘感人故事,搜集生動細節,積累新聞素材,為各級媒體集中采訪報道做好了鋪墊。在各級媒體集中刊發報道后,縣廣播電視臺、臨洮黨政網等縣屬媒體及時轉載重點報道和重要評論,并在“臨洮新聞”等欄目中,采取通訊、特寫、側記、述評、圖片等多種方式,繼續刊播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系列報道和深度報道。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利用微博、微信、微視頻、新聞客戶端等平臺,傳播柴生芳同志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放大主流媒體聲音。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及時了解群眾思想動態,積極開展具有網絡特點的宣傳引導,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同時,建立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宣傳工作新聞通氣會制度,每周召開兩次,通報學習宣傳進展情況及需要重點宣傳的事例,提出對重要采訪活動的宣傳要求,提供新聞線索,并組織實施。
二是社會宣傳。舉辦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在中宣部和中央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領導下,省委宣傳部牽頭,定西市、臨洮縣配合,成立由柴生芳同志家屬、同事、同學代表以及群眾和媒體記者代表組成的先進事跡報告團,結合教育實踐活動進程,在甘肅各地作巡回報告,并在北京作主場報告。報告團成員從不同角度做好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宣講工作,同事主要從工作方面入手宣講,下屬主要介紹精準扶貧和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先進事例,家屬主要從生活方面入手宣講,同學好友主要介紹求學、為人等方面的事跡,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的、從細節方面入手宣講,群眾代表主要介紹柴生芳深入群眾當中為民辦實事、解難題、解決群眾訴求及“雙聯”行動等方面的先進事跡。在此基礎上,積極配合省、市宣傳部門,推薦柴生芳同志入選甘肅省第二批“最美人物”,在中央媒體集中報道期間予以發布,同時參加“感動甘肅·2019十大隴人驕子”評選。協調省、市委宣傳部,以甘肅省委名義,向中宣部匯報,推薦柴生芳同志為“時代楷模”。同時,積極向“全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踐行群眾路線的好干部”等宣傳平臺推薦,最大限度地擴大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示范效應。
三是文藝宣傳。在中宣部、中組部和中央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指導下,配合省、市委宣傳部,編輯出版《踐行群眾路線的好干部——柴生芳》,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組織縣電視臺拍攝反映柴生芳同志兒時、學習、留學、工作以及犧牲后群眾反響的專題紀錄片。組織創作反映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的文藝作品,以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為原型,創作一部報告文學、拍攝一部電影、推出一部舞臺劇,以文藝形式生動宣傳柴生芳同志一生體現的優秀精神品質。組織縣四大班子領導、各鄉鎮各單位黨員干部,撰寫一批向柴生芳同志學習的心得體會文章,在市級以上報刊及“臨洮黨政網”刊登。縣教體局組織學校師生撰寫向柴生芳同志學習的心得體會文章。組織全縣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深入挖掘柴生芳同志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夙夜在公、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勇挑重擔、敢于擔當的優良作風,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創作出一批小說、詩歌、散文、快板、花兒等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
學習柴生芳先進事跡材料 篇2
我叫龔彩琴,是臨洮縣辛店鎮茍家山村的一位普通農民,也是柴縣長的“雙聯戶”。這些天,雖然柴縣長不在了,但是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想起他來我家噓寒問暖、關心我們的一幕幕往事。
記得是2019年上半年的一天,我正在院子里收拾秸稈,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走進了我家院子。“你是龔彩琴吧,我是你家的聯系干部柴生芳。”他和藹可親,聲音洪亮,讓我一時間不知道怎么回話,只是小聲地答應了一聲。在村干部的介紹下,我才知道,這個人是我們的縣長,我家是他的聯系戶。
我站在那里,一時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因為說實話,我們茍家山村是一個非常偏僻、貧困的村子,縣長到我家做什么來了?我有些驚訝,又有些緊張。柴縣長很隨和,他在院子里看了看,就走進了廳房。看到臥病在床的婆婆,他走上前拉著她的手說:“大娘,我是你家的聯系干部柴生芳,是專門來幫助你的。”婆婆激動地連聲說:“好!好!”
我趕緊整理了一下家里的沙發,讓柴縣長坐下。柴縣長一邊坐下,一邊耐心地介紹“雙聯”行動的內容。他仔細詢問了我家的情況,一邊問,一邊取出筆記本,放在腿上寫寫畫畫。他一點也沒有架子,就像一個普通人,跟我們聊著家常。很快,他的親切打消了我內心的顧慮和緊張,我仔細地向他說了家里的情況。
聽到婆婆常年患病,他就更加詳細地詢問婆婆的病情,問我經濟上還有什么困難,讓我大膽地說出來,他想辦法幫著解決。柴縣長拉著婆婆的手,深情地說,“大娘,你好好治療,你的病一定會好起來的。你有這么一個孝順能干的兒媳,是你們家的福啊!”婆婆激動地說:“是啊。要不是她,我們家就撐不下去啦!”
柴縣長問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心里沒底,說:“想著種幾畝藥材,又害怕種了沒價錢,賣不出去。想養幾只羊,家里又沒錢。”柴縣長聽了對我說:“你的想法很好,很符合實際,你放心大膽的種藥材,現在行情不錯,一定能賣上好價錢。”聽到縣長的支持,我的心里頓時踏實了許多。
隨后,我帶著柴縣長在院子里看了看,羊棚、牛圈、自來水……他看得很仔細。當看到快要倒塌的院墻時,他很嚴肅地說:“這墻不行了啊,有危險,一定要修一修”。我點了點頭。他又鼓勵我說:“你這院子挺大的,可以再蓋幾間房子。我還可以給你聯系一下,看你家條件符合不,給你爭取點危房改造資金。”
轉眼快一個小時過去了,柴縣長說他得走了,因為他還要去看望其他幾家貧困戶。時間已近中午,我說柴縣長,吃完飯再走吧。他說:“再不打擾了,你們好好努力,把生活過好,下次來了再吃。”就這樣,他連口水沒顧上喝就走了。臨走時,柴縣長懇切地對我說:“你挺能干,也很堅強,是個孝順的好兒媳!要是有什么困難就給我打電話,我會盡力幫助你的,這個家需要你啊!”
聽著柴縣長的話,我的眼淚不由得流了下來。我今年40歲了。對于很多農村人來說,40歲正是兒女已經長大、家庭條件最好的年紀。然而對于我來說,卻面臨著一大堆的困難:丈夫和公公因病去世,婆婆常年臥病在床,一雙兒女讀書急需用錢……所有擔子壓在了我一個人身上,我覺得太苦了,在很多個夜里,當我勞累了一天,腰酸背痛地躺在炕上的時候,我常常想,這就是我的生活嗎?除了一次次承受打擊和苦難以外,我還有什么呢?
柴縣長的到來,他的鼓勵,讓我重新找到了精神依靠,我的生活又一次充滿了希望。
柴縣長走后,我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柴縣長的期望,把日子過得更好一些,不讓他擔心。今年初,我按照柴縣長的建議,種了6畝藥材,現在長勢非常好。5月份,我用賣藥材攢下的一萬多元,重建了3間東房,修建了院墻,院里一下子整齊了許多。
我把家里的變化,跟柴縣長在電話上說了一下,柴縣長聽了非常高興。他還告訴我:我家符合危房改造條件,已經列入了補助范圍,估計年底能補助1萬多元。真沒有想到,柴縣長會把一個普通老百姓的事情裝在心上!我說把院子完全收拾好了,再請你到家里看看。
2019年,臘月二十三“小年”的一天,那天天氣很冷。村里人忙碌著,準備過年,我也在忙著收拾院子。突然,我聽到“咚咚”的敲門聲,轉身望去,一個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我的眼前。“柴縣長!”我激動地迎了上去。
“彩琴,過年好啊!”柴縣長遠遠地伸出了手。我趕緊把沾滿土的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柴縣長笑著說:“擦什么擦啊,我也是農民,沾點土沒關系的!”他握著我的手說,“快過年了,我來給你和大娘拜個早年,看看你們的年貨備齊了沒有?”柴縣長又是問候婆婆的病情,又是鼓勵我,讓我好好操持家務,務好莊稼。還是和前幾次來我們家一樣,他連口水都沒喝,留下了帶來的幾樣年貨,就走出了大門,很快消失在冰天雪地中。
柴縣長不僅關心著我們貧困戶,村里的發展也時刻牽動著他的心。記得有一次,柴縣長在“雙聯”會議上說:“當前茍家山最急迫的是修路、建橋、打壩,還有把學校、衛生室、文化室建起來,這是茍家山這兩年的六件大事,一定要抓好”。如今,在柴縣長的幫助下,困擾了全村幾十年的泥土路終于變成了水泥路,漂亮的太陽能路燈把整個村子裝扮得面目一新,新建的“民心橋”方便了鄉親們出行。
忙完了修路、建橋,柴縣長又忙著幫我們建學校、建衛生室、建文化室,還和我們一起想辦法,派人教我們種藥材百合、發展養殖。在柴縣長的引導下,我們村上新建了很多養殖暖棚,家家戶戶開始養羊、種藥材。茍家山村的生活條件,開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鄉親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明顯的改變。
然而老天爺卻是那樣的不公平,當我在柴縣長的鼓勵下,對生活充滿信心的時候,當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老天爺卻奪走了柴縣長寶貴的生命。我家的新房子,他沒有看到;新硬化的道路,他沒有看到;正在建設的學校,他也沒有看到……他答應過道路修好后,要來茍家山看看,然而他沒有來。
8月17日那天,當我得知柴縣長離去的消息,我突然覺得我的精神支柱瞬間倒塌,我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悲痛,一下子淚流滿面。
柴縣長,你為什么這么匆忙地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走得那樣讓人心碎。我想念你,想請你到我家的新房子里坐坐,讓我為你倒一杯,總是沒有機會倒的水;柴縣長,我想念你,想請你到我的中藥材地里看看,那里有你為我播種的希望。柴縣長,我們的好縣長,你給我們帶來了希望,我們懷念你,永遠也不會忘記你!
學習柴生芳先進事跡材料 篇3
他的離去,讓一個默默無聞的縣長世人皆知;他的離去,為臨洮縣所有黨員干部樹立了新的標桿;他的離去,給家人親朋及所有關心他的人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痛,卻給臨洮縣的歷史留下了光榮的一頁。就像焦裕祿、孔繁森……他留下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們不菲的精神財富,他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就是臨洮縣委副書記、縣長柴生芳。
學習他的價值觀、人生觀。一個80年代的北大生,一個留洋博士,為什么拒絕了舒適而高薪的工作,偏偏回到貧瘠的家鄉,來到這個貧困縣甘當縣長?“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他不正是想盡自己的力量為家鄉的父老鄉親謀幸福,用自己的所學來回饋家鄉嗎?他曾說過:“看到貧困鄉親,就會想起自己早早去世的母親,想起仍在農村受苦受累的父親”,這種視鄉親如父母的情懷,不正是一方父母官最難得的精神品質嗎?習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講,要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的問題,柴生芳淡泊名利、心系群眾、執著于事業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是我們許多黨員領導干部學習的榜樣。
學習他的勤奮好學。經常研讀《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等理論書籍、案頭常有《求是》《中國經濟周刊》等時事期刊、辦公室的燈常常亮至深夜、8年間記錄30本工作日志……一個博士縣長,在常人看來已經博學,但他依然堅持隨時隨地地學,并以自己的良好學風不斷影響著身邊的人。凡是他到過的村子,其地理位置、產業狀況、民情風俗等,他都能過目不忘,想必不僅僅是記憶力強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用心,用心下基層,用心向基層學習。學無止境、學而不厭、活到老學到老,體現出的是一個共產黨人的先進性,一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一個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
學習他強烈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三歲的女兒過生日,因為工作,他都沒有去,遺憾的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年輕的妻子、年老的父親。在他倒下的前一天,工作長達近18小時。也許有人會說,他是縣長呀,當然,他是縣長,他的肩上擔負有更大更多更重的責任。可是不要忘了,我們的一般干部以及其他領導干部,同樣擁有著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同樣肩負著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同樣接受著黨和人民的恩惠。心系群眾、一心為公、無私奉獻,是每一個共產黨人都應具備的優秀品質,無論身處哪個崗位,我們都應以強烈的事業心去敢于擔當,大膽干事,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首位。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在父親、妻子、女兒眼中,也許他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但他一定是黨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兒女,是我們的好榜樣。
最有說服力、最具教育意義的莫過于自己身邊的事、身邊的人,作為一縣的父母官,柴生芳同志以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學習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踏實學風、端正作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投入質監事業,為臨洮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必將成為臨洮質監人新的思想高度。
學習柴生芳先進事跡材料 篇4
一心為民,服務群眾之門永不關閉;求真務實,三年足跡踏遍全縣281個行政村;清正廉潔,平時常穿的2件衣服,磨破了也不舍得扔掉。這個人就是群眾的好干部——柴生芳。他一生都以為民、務實、清廉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的離世將會如同其名,百世流芳。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柴生芳用生命將這個八個字書寫在了那片他曾經工作過的黃土地上。有人這樣評價他,“他就如同一個停不下來的陀螺”。的確,柴縣長就如同陀螺一般,在不停的工作,不停的旋轉,而他的圓心就是人民群眾,他旋轉的半徑就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了更好的服務群眾,掌握群眾困境,解決群眾難題,柴生芳每天都在超負荷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或許,他也如同一只燃燒的蠟燭,直到燃盡自己,都在照亮別人。我們每個人對于生命的意義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們有一個共識,即是生命的價值不在于你活了多久,而在于在有限的時間內,你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情。柴生芳在短暫的一生里勤勤懇懇、盡心盡力,用行動踐行著對人民的承諾,用生命拓展著對人民的事業。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呂氏春秋·忠廉》中這樣說道:“臨大利而不易起義,可謂廉矣。”作為縣長,相信擺在柴生芳面前的誘惑自然是不少。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令人震驚又感動的場景,腳趾頭破了洞的襪子、袖子爛了的衣服、沒有像樣家具的辦公室等等。這些場景在無聲地向我們訴說著他的清廉。在大利面前,他并沒有失去自己的本心,沒有忘記肩上的責任,沒有卸下自己的重擔。他為官一生,廉潔奉公、剛直不阿,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來要求自己,警醒自己,從不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取私利。“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柴生芳為官清廉,為各級黨員干部起到了表率作用,也是我們學習的典范。
一心為民,百世流芳。作為一名官員,自己的工作做得成功與否,似乎也不再是看那些可觀的gdp數據,也不再是看那些耀眼的政績工程,最關鍵的是看我們贏得了多少百姓的愛戴與尊重,這才是檢測一個合格官員的最高標準。8月18日,洮河含悲,臨洮縣城萬人空巷,老百姓自發送別他們的好縣長最后一程。那一副副動人的挽聯,是對柴生芳畢生工作的肯定與回報。他雖然走了,但是他的名字卻不會停留在這一天。
心中裝著群眾,一心為了群眾,這是柴生芳的公仆情懷。在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以柴生芳同志為榜樣,牢記黨的宗旨,加強黨性修養,以優良的作風、扎實的行動,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在本職崗位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爭做“四講四有”的合格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