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先進事跡材料題(精選3篇)
高速先進事跡材料題 篇1
從20年12月1日起,我來到了XX高速管理處擔任一名監控員。近一年以來,在青銀各領導以及同事們的支持和幫助下,我較快的適應了工作,虛心學習,認真履行了工作職責,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務。現將工作情況作以下簡要匯報。
一、加強學習,提高了政治理論和崗位知識水平
具備良好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參加工作之初,正值我處“爭先創優”活動開展之際,全體監控中心的同事在領導的帶領下,進一步學習管理處下發的各項文件規定、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建立《監控中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積極準備迎接20年國檢、開展黨員群眾牽手結對子等活動。做為監控中心的一員,在開始的學習工作中,我勤學苦練,不懂就問,很快就能熟練掌握監控員的業務知識與設備操作技術。同時,為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時刻與管理處、各站、稽查、路政積極配合,遇到問題及時請示及時匯報,出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解決,有效地降低了錯誤率。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崗次數的增多,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二、擺正態度,做好服務工作工作中,我隨時提醒自己擺正態度,樹立良好工作的服務意識,做好“四個服務”。
對內,所接的每一個來文、來電、來訪總是爭取在第一時間內向領導匯報,使領導及時掌握最新情況;對外,我們的形象代表了整個青銀的形象,所以每次都按要求著裝,整齊上崗,使用文明用語。監控部門與收費部門一樣都是窗口行業,接觸司機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當然有很多司機是理解與配合我們工作的,但也有個別司機是一肚子怨氣,滿腹牢騷、怪話,更有的是罵罵咧咧,遇到這些出口不遜的司機,我都忍住,不發脾氣,用禮貌的語言去解釋,用善意的微笑去化解,使他們能夠理解我們的工作,從而配合我們的工作,順利解決問題。
三、團結同事,努力工作
平時的工作生活當中,我注意團結同事,寬以待人,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與同事爭名利、爭長短,任勞任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嚴于律己,不把小事當無事,不把小錯當無錯。時時、處處以大局為重,講團結,講正氣,講原則。監控工作紛繁、瑣碎,經常容易出現錯誤、失誤。在日常工作中,我樹立了監控室與各部門是一個整體,分工不分家的理念。自己出現了錯誤,我從不推卸,立即改正;同事們出現了失誤,我也總是給予他們寬慰和鼓勵,幫助解決問題。
在近一年的學習、工作、生活當中,幾位參加工作多年的大姐們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對我言傳身教,使我受益匪淺,得以迅速之成長。
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雖然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政治理論水平不夠高,理論指導實踐還有欠缺;
二是服務質量不夠高,存在粗枝大葉現象,主要是自覺服務的意識不夠,細節上做的不周到;
三是長時間繁忙工作時容易松懈,持久的緊迫感稍有不足;
四是工作主動性還不夠,工作預見性有待提高;
五是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需要提高;
六是對一些工作關系的處理欠妥,直接影響了工作的進度和質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進一步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觀念,擺正一個窗口服務工作人員的位置,去掉學生氣,嚴格要求自己。同時工作中還要繼續加強學習,戒驕戒躁,努力工作,不斷提升服務意識,為我青銀的建設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高速先進事跡材料題 篇2
對功名利祿看得很輕的陳陸,卻對原則性問題看得很重。
陳陸有個朋友在20__年開了一家火鍋店,火鍋店的操作間設置在地下室,但只有一個安全出口。陳陸檢查后,要求其必須增加一個出口,否則不允許營業。朋友給他送煙,不要;倒茶,不喝。最后,只有整改。
“教導員在開展防火檢查、服務群眾方面,原則性很強。他說只要是原則性問題,不管是誰,必須整改。”方銳說,廬江縣政府要發展民宿,但既沒有規劃,土地使用性質也不符合規定。陳陸建議政府開會研究,否則他不予審批。次日,廬江縣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商定民宿發展事宜。“政府上午開完會,下午教導員就批了。”方銳說。
20__年4月,廬江縣建設的安置房急需交付使用,那是廬江縣重點項目,但在驗收時發現因一期水泵房損壞導致二期水泵房無水,陳陸堅決不同意驗收合格。“教導員讓項目負責人必須簽一份整改承諾書,承諾9月之前完成整改。”方銳說,等他們8月去驗收的時候,該項目通過了驗收。
“教導員總說,‘原則性問題,你找人我也不給你辦;不是原則性問題,你不找人,我也給你辦’。”方銳對此記憶猶新,在檢查一家賓館時,他們發現大的問題沒有,只是應急照明燈不太亮。陳陸讓賓館負責人抓緊時間整改,第二天就發放了相關證件。
20__年8月,在處置一起砂石車起火事故時,因為司機沒買火災險,保險公司不予賠償。陳陸現場勘驗發現,是車輛爆胎導致的摩擦起火,即先發生交通事故,后發生火災,保險公司應該賠償。事后,保險公司多次找陳陸,希望其改變勘驗結論,變為先發生火災,后發生交通事故,但陳陸始終堅持自己最初的結論。
陳陸不僅對外講原則,對內同樣剛直不阿。“教導員說,我們來自人民,一定要給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方銳告訴記者,陳陸要求文員受理材料時,必須一次性受理結束。“我們受理材料后,絕不會超過3天,肯定去現場進行驗收。”
當陳陸發現有的隊員在班里沒人時也不關空調的現象后,他專門召開會議討論,并對不關空調的隊員進行批評教育,要大家厲行節約,不能浪費資源。現在,班里沒人還開著空調的現象已經杜絕。
盡管陳陸事事講原則、處處守紀律,嚴肅凜然、剛直不阿,但在隊員們心中,他卻是個無微不至的“大哥哥”。隊員們出警歸來,無論多晚,他辦公室的燈一直為他們亮著;外出吃飯,必定打包,帶回來給值班的隊員……一件件小事溫暖著隊員們的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陸發現大隊文員在午休時只能趴在桌子上睡覺。他關切地問道:“你們平時睡覺就這樣嗎,沒有睡覺的地方嗎?”對方回答:“沒有。”
陳陸當機立斷,經過積極協調,在大隊二樓設立了文員宿舍。文員們終于擺脫了冬冷夏熱的窘境。一名叫方晶晶的文員在工作體會中寫道:“我感覺他(陳陸)不是個領導,而是個熱心腸的前輩。”
王璇說,有一天凌晨2時,陳陸的鬧鐘忽然響了。王璇大惑不解,陳陸告訴她,那是他去查崗的鬧鐘,看隊員們是否睡得安穩。“他說別的父母把孩子交給他,他要照顧好他們。”王璇說。
廬城消防救援站二班戰斗員徐廷超說:“教導員像大哥一樣,引導我們把工作干好。有他參加的任務,不管多危險,他都沖在最前面,讓我們也變得更加勇敢。”
方銳曾和陳陸探討,認為教導員是大隊的主心骨,不要輕易以身犯險。但陳陸告訴他,他在基層工作的時間長,作戰經驗豐富,跟他去戰斗的都是他的小兄弟,他不能對不起那些把孩子交到他手里的父母,他自己受傷沒關系。
每次救援告一段落的時候,陳陸總會提醒隊員們停留在離岸近的地方,以便可以上岸休息調整一下,而他自己卻選擇離岸最遠的地方。想起陳陸犧牲前的救援情景,李俊杰極力克制著悲痛的心情。在陳陸的遺體找到前,李俊杰一直覺得他們的教導員肯定是游到了哪個地方,在那里等著他們。
高速先進事跡材料題 篇3
從拿起焊鉗的第一天起,盧仁峰就立志當一個最優秀的工人,哪怕只能用一只手
他36年如一日,用一只手堅守在平凡的焊接崗位上,練就了卓然不凡的絕技;他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攻克了一個個焊接技術上的難題;他用自己執著的追求和無悔的焊花情,演繹了一名軍工戰士立志、成長、成才、奉獻的“最美”人生,他就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一機集團大成裝備公司焊工高級技師——盧仁峰。
從拿起焊鉗的第一天起,盧仁峰就給自己樹立了目標:“當工人就當最優秀的工人,干電焊就要干成最有水平的專家。”從此,他開始拼命地學習焊接技術,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他都把筷子當成焊條、把桌子當成練習試板。
然而1986年的一次意外,險些讓盧仁峰徹底失去了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被勉強縫合后,左手基本上不能再工作。面對無情的打擊,盧仁峰也曾徘徊和退縮過,最終選擇了堅持。住院期間,他把病房當成了書房,把家里所有的焊接書籍都搬到醫院里。回到工廠后,他給自己定下了每天練習50根焊條的底線,一蹲就是幾個小時,一連幾天吃住在車間。別人一次能完成的活兒,一只手殘疾的他卻要兩次、三次甚至數次才能干完。就是憑著這股不服輸的勁頭,盧仁峰掌握了單手進行焊條電弧焊、氬弧焊等十幾種焊接方法,完成了《短段逆向帶壓操作法》《特種車輛焊接變形控制》等多項成果。勤學苦練,讓盧仁峰焊接技藝大漲,他多次代表公司參加全國、行業、自治區等各種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分別獲得過中華技能大獎、國家級技能大師及中國兵器首席技能大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盧仁峰的帶動和影響下,他的妻子、兩個弟弟、妹妹、妹夫還有嫂子全部選擇了在一機集團從事電焊工作,成為名副其實的焊工之家。逢年過節,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聊得最多的是焊接技術。對于盧仁峰的這種執著追求,同樣作為焊工的妻子也非常理解支持。在一次某重點軍品任務焊接技術攻關中,盧仁峰和同事們天天從早到晚泡在現場進行焊接實驗,忙起來經常顧不上吃飯。妻子得知這一情況后,索性把電磁爐和鍋碗瓢盆搬到單位給大伙做飯,讓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攻關中。
盧仁峰出名了,成為了行業內有名的專家,可是他沒有把這些作為炫耀的資本,反而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20__年,內蒙古一機集團承擔了“9·3”閱兵裝備的生產任務,盧仁峰所在的車間承擔了輪、履兩大系列5個品種的閱兵裝備產品焊接任務。在某輪式戰車焊接蝸殼部位過程中,由于新型裝甲材料的多項特點,使焊接過程難以控制。
盧仁峰再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從焊絲的型號到電流大小的選擇,他和工友們對每個細節反復推敲、試驗。最終,他采用正面焊接完再進行反面焊接的“正反面焊接,以變制變”的操作方法,使該閱兵裝備外觀質量得以保證。閱兵式上,當看到自己和工友們親手焊接的裝備,威武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時,盧仁峰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成為高級技師后,盧仁峰把很多心血花費在了帶徒弟和團隊建設上。十幾年間,盧仁峰帶出了50多名徒弟,個個都成了技術上的骨干。為了不讓徒弟重走自己因理論知識匱乏而走的彎路,他歸納提煉出《理論提高6000字讀本》,要求徒弟們死記硬背,然后在實踐中理解消化。為了提高徒弟們焊接手法的精確性,他要求徒弟一年內每天必須進行5塊板、30根焊條的“定位點焊”。為了能將自己所掌握的焊接技巧傳授給徒弟們和更多的青年工人,他把自己的焊接技巧總結成一本小冊子,成為全公司焊工學習的“寶典”。他先后總結提煉出了“三頂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帶水帶壓焊法”等一批操作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成為青年焊工公認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