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聽證申請書的范文(精選5篇)
信訪聽證申請書的范文 篇1
申請人: 工作單位:
吉林省吉林市郵政局
聯系電話:
申請事項:請求吉林省政府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對申請人20xx年1月16日提出申請復核事項舉行公開聽證。因為我們的退休養老金計發涉及面絕非是個例,社會影響重大,問題復雜。我們與吉林省郵政管理局、吉林省郵政公司、吉林市郵政局的分歧是涉及廣大職工一生養老保障的重大原則問題,是企業是否按依據國家法律和相關法規政策計發退休養老金、和正常退休的原則問題。我們需要辨明事實和公開聽證。
復核請求:申請人不服吉林省郵政公司20xx年10月22日的復查意見,請求吉林省政府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對被申請人、第三人20xx年10月22日、20xx年9月6日《關于徐偉萍、于桂香同志來訪的答復意見》書處理結果進行復核,并申請公開聽證,依法保障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請求事項:
一、確認被申請人、第三人分別于20xx年10月22日、20xx年9月6日作出的信訪答復意見與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侵害了申請人的合法權利。請求國家上一級行政機關吉林省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審查并糾正恢復申請人的在崗期間、退休養老金計發的合法待遇。
申請復核確認我們被逼迫內退期間降低工資標準(崗位工資、工齡工資、工資總額,降低繳費基數的法律依據?(我們被逼迫內退,并沒有看見過任何協議內容,屬于企業單方面的違規行為,此前已經多次向省郵政公司人力資源部領導闡述)要求公開個人“內退協議”“個人申請”書。
二、申請復核1997年法定封定的檔案工資為什么一再降低,法律依據和執行標準?
三、請求省信訪復核徐偉萍社保信息空白原因,請求復核調取徐偉萍的個人社保權益信息清單,責令省、市郵政局補錄20xx年以前退休職工的個人繳費情況信息, 依法“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之本人。”經過職工簽名確認。
四、請求復核徐偉萍退休審批表個人賬戶存儲額是依據什么統計的?1995-1997年三年繳費工資指數、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依據。
五、請求復核內退后繳費基數連年降低,導致計發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減少,執行標準的法律依據?
六、吉林市郵政局從1997-20xx年開始連年降低、崗位工資、少報工齡工資、取消工資總額,(醫療補貼、獎金、各種補貼等)只降不漲執行的法律依據?
七、請求復核1995-1997三年繳費工資指數是根據什么工資標準計發的?我們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依據。并責令公開1995-20xx年行業工資人均額和個人工資單保留工資、郵政代繳和繳費基數數據信息。
八、要求省信訪領導責令省、市郵政局依據國務院、勞動部、省政府等相關法律法規,依據郵電部《郵電企業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暫行辦法》吉勞社函字【20xx】7號文件 行業上年度本企業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養老金。我們申請公布1997-20xx歷年行業(省郵政業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和繳費基數)
九、申請復核在計發退休養老金過渡時期,試點辦法和新辦法過渡時期“中人”吉林市郵政局執行“就低不就高”的法律依據?十、要求省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責令被申請人、第三人吉林省郵政管理局、吉林省、市郵政公司依法改正計發納入省統籌月基本養老金、確定繳費基數,追繳補繳各項社保基金。補發因違規計發所欠養老金,補發因違法內退期間所欠全部工資和漏漲工資,補發因內退單方變更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賠償因吉林市郵政局違法強迫實行內退期間所造成的精神傷害,信訪期間的交通、食宿、誤工、復印、郵件所有造成的所有經濟損失。
簽名:diyifanwen.com
日期:年 月 日
附件:
1、請求吉林省人民政府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復核申請書依據、事實與理由全文
2、吉林省、吉林市郵政局書
3、身份證、(復印件)
4、1998-20xx-20xx年工資單
5、吉林市郵政局社保繳費、代繳和省社保繳費比例對比表
6、個人工資、省、市在崗平均工資、郵政行業工資與繳費基數對比表
7、吉林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退休審批表》
8、依據法律條款參照退休審批表說明
9、個人社保繳費空白信息(二份)
10、吉林市郵政局欠繳社會保險金信息
11、政策法律依據吉政發【1998】22號 吉政發【20xx】28號 《郵電企業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暫行辦法》 吉勞社函字【20xx】7號《關于原郵電行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中指數化月平均工資計算問題的復函》等相關法律文件索引 (復印件)
信訪聽證申請書的范文 篇2
申 請 人:騰達西鐵公司亢其華等1169名內退職工(已簽名800余人)名單附后。
代 表 人:亢其華、王春田、金秀云、宋立功、陳作來、王杰章、阿蘭秀、張蓮芝、王本讓、何學福、徐世全、彭正福。
委托代理人:亢其華,騰達公司內退職工,電話:
申請人不服甘肅省人民政府甘政信復字(20xx)11號復核意見書,現依據甘肅省信訪聽證辦法相關條款,再次請求依法聽證 。
請求事項
1、請求通過依法聽證,依據事實和法律法規及政策的相關規定,依法撤銷“甘肅省國資委復查意見”和“甘肅省人民政府甘政信復字(20xx)11號復核意見書”。責令騰達西鐵公司依法糾正自己的錯誤,支付申請人企業改制銜接費、身份置換金(股份)和在此期間的分紅或利息6000萬元。
2、請求騰達公司承擔與本案有關的一切費用50000余元(20xx年至今上訪費用)。
事實與理由
申請人亢其華等1169人,均屬1985年以前參加工作的原西北鐵合金公司國有企業職工。20xx年7月,由于企業虧損嚴重,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導進入“政策性破產”程序。
按照國家關于企業改制的相關政策規定和騰達公司企業改制實施方案規定:用破產企業的凈資產1億3000萬元,對國有職工進行身份置換,工齡計算截止20xx年12月31日。身份置換辦法、標準及管理方式是:身份置換金由基礎股和工齡股兩部分組成,即3000元+1550元工齡,以資產形式量化到員工個人名下,作為員工在企業的個人股份,由新公司“騰達西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員工持股會管理,員工成為新公司的股東,參與股利分紅。“職工個人股,可以轉讓、繼承,不允許退股”。還規定:距法定退休不到五年的職工,不參加身份置換。
20xx年6月26日,企業改制完成,重組公司“騰達西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國有公司)”依法注冊并正式運營。
至此,由政府主導的“政策性破產”企業改制已經完成。申請人按照改制政策的規定均自愿參加身份置換,填寫了《員工身份置換申請表》,與新公司騰達西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新的勞動合同,成為騰達公司員工。按照文件規定,經公證部門公證,申請人依法持有股權,成為新公司股東。
20xx年6月27日,省高院對西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的“政策性破產”,作出(20xx)甘民二初字第55—11號終結破產程序民事裁定書。之后,騰達公司修改了已生效的改制文件,將原已生效的改制文件規定的“職工個人股,可以轉讓、繼承,不允許退股”修改為“股轉債”。于是,20xx年6月27日之后退休(改制時距法定退休不到5年)的職工領取了股金(身份置換金)。未領取的按時支付股息分紅。對20xx年6月27日之前內退距法定退休5至20xx年的申請人正退后卻不予支付股金和股息分紅。因此,申請人和騰達公司發生爭議,遂以改制程序不公平等問題向省國資委多次提起申訴,國資委久拖不決。
20xx年5月2日,國資委作出復查意見稱:“你們這部分職工未與西鐵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你們的安置費并未投資到重組公司,因此內退職工不擁有重組企業的股權或債權。我委對你們享受騰達西鐵公司股權或債權的要求不予支持。”
該復查意見用一句話來歸納:“凡是內退的,就是和西鐵公司(破產企業)未解除勞動關系”,因此不能享有“股權或債權。”
申請人認為,該復查意見嚴重違背客觀事實,并且與改制政策相悖。依法申請甘肅省人民政府復核,省政府作出甘政信復字(20xx)11號復核意見書敷衍了事,極不負責任的維持了國資委的復查意見。申請人不服,依據事實和法律以及信訪條例的相關規定,多次向甘肅省人民政府申請請求舉行聽證會,至今未作任何答復。其行為嚴重違背了《信訪條例》的相關規定和《甘肅省信訪聽證辦法》的相關條款。
因此,申請人再次向省人民政府、省長提起申請,強烈要求按照《甘肅省信訪聽證辦法》第六條的規定舉行聽證會依法聽證。理由是:
一、省國資委“復查意見”在認定事實上存在嚴重錯誤。
1、復查意見對申請人不屬于騰達公司職工的認定錯誤。
(1)、西鐵公司從20xx年7月改制,20xx年6月26日重組公司“騰達公司”依法注冊并正式運營。騰達公司在已經歸檔的生效文件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記載了內退人員狀況:“現有內退職工1169人,其中西鐵公司(破產企業)l77人,重組公司(指騰達公司)992人,男704人,平均年齡51.57歲,女465人,平均年齡43.37歲,男女平均距法定退休年齡7年”。
以上事實,被申請人騰達公司是認可的。甘肅省國資委的“復查”為何刻意回避?
(2)、騰達公司于20xx年6月26日實現重組,已經正式注冊并依法獨立運營。按照 859號和21號等相關政策規定,騰達公司應該在30天內,即20xx年7月26日前,和原西鐵公司自愿參與改制的所有職工,整體變更勞動關系,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3)、騰達公司和西鐵公司不存在隸屬關系。
眾所周知,騰達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原虧損高達14億元的破產企業法定代表人,任職明顯與法律相悖。
在此次先重組、后破產的企業改制中,騰達公司既得利益集團一手拿著“矛”一手拿著“盾”,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既是破產企業法定代表人,又是重組人,雙重身份。對他有利的時候,他是“運動員”。對他不利的時候,他是“裁判員”。這一點,省國資委是清楚的。因此,申請人認為,省國資委對“你們這部分職工未與西鐵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認定沒有政策標準界定,加之“裁判員 ”又是既得利益者,相關規定又是20xx年6月26日既得利益集團實現重組后,在已生效的改制文件的基礎上修改制定的,應當依法認定沒有法律效力。
(4)、在企業改制中,整體變更勞動關系,是政府政策做主導,司法程序不能越俎代庖。
該“復查意見”把職工勞動關系的處理,依賴于司法程序的終結,以“破產終結”為前提條件,實屬無法可依。明顯與政府859號、21號改制政策關于職工勞動關系處理的條款相悖。
(5)、省國資委認為,“只要內退的,就是與西鐵公司沒有解除勞動關系”就是政策規定的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該項認定明顯與事實不符。
申請人認為,如果按照省國資委的邏輯:騰達公司從20xx年起到20xx年是長達6年的改制重組,20xx年6月26日依法注冊不算數,20xx年6月27日破產后企業改制才算完成,1169名職工沒有和西鐵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把近20xx人踢出去才算改革,騰達公司可以搞馬拉松式的改制,也可以創造企業改制的吉尼斯世界記錄?
試問,政府政策規定的30日內處理勞動關系是否算數?改制文件中的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界定應該從何時算起?是20xx年7月還是20xx年6月?企業改制應該是多長時間?
騰達公司既得利益集團實現企業重組后,于2OO3年6月26日依法登記運營。之后,職工參與身份置換,資產量化,和騰達公司簽訂了新的勞動合同,均系改制政策規定的20xx年12月31日的在冊職工,毫無異義,應當屬于騰達公司職工。如果不屬于騰達公司職工,騰達公司為何簽定勞動合同?為何變更勞動關系?
申請人認為,即便是騰達公司在改制中,操作程序不規范,勞動關系處理不徹底,其過錯責任不在于弱勢群體(申請人)。
根據注冊時間和正式運營的時間看,應當依法認定:2O20xx年7月26日之后的內退,是騰達公司的企業行為。因為改制文件中有明確規定。騰達公司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2、“破產清算時根據‘統一標準,重新選擇’的原則,自主選擇內部退養”之說與事實嚴重不符。
“破產清算時”是什么時間?到底有多少人在此期間“選擇了”內退?騰達公司和國資委、督查處沒有證據證明是1169名職工在此期間“選擇了內退”。
申請人認為,該“復查意見”引用了政府合法文件,掩蓋了企業的違法行為。是國資委和督查處民意!
(1、)事實是:20xx年6月26日,騰達公司實現重組正式運營之后,采取掩耳盜鈴之術,企圖占有申請人6000萬元的股份。派出“宣講團”開始給已參加身份置換的老職工制造各種精神壓力,大會動員,小會報告,廣播電視天天講。很明確,矛頭直接指向老職工。老職工工齡長工資高股份高,成本高,老職工必須內退。同時,二級單位的頭子,帶著“硬”指標大呼小叫。大肆宣講“我們要堅決貫徹執行楊志明副省長鐵面孔、鐵手腕、鐵心腸的指示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老同志要犧牲自己,積極為新公司做貢獻,減輕新公司的壓力”,“要認清形勢,轉變觀念”,“年齡大的要退,只要退,什么都不影響,包括將來企業效益好了,分紅和利息都不影響”,“將來企業搞好了,是不會忘記你們的”,“40歲以上的女同志,你們當小姐嫌老,當奶奶太年輕,如果不退,到時候別后悔”,“我肯定用年輕的不用年老的”,“這可是最后一次機會”。
在此期間,既得利益集團為達到自己的目的采取了一切不法行為,對申請人實施勸退、誘退、逼退,“一刀切”、“限期”內退、“限期”調離、“拆廟送神”、“拆崗并崗”、“崗位減員”、“自己找單位、”“同工同酬”、“崗位聘約”、“優化組合”、集中“查”崗、“調”崗、“換”崗、降工資、工段之間相互打分、班組之間相互打分、職工內部采取抓鬮、相互打分等等。惡意制造內訌互相殘殺,制造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一段時期內搞全員(3000余人)下崗、輪崗,大辦失業證、待業證,就連拖兒帶女的寡婦也不放過,一片“白色恐怖”,在改制企業內部造成不穩定不和諧的負面影響。部分職工對上述行為向騰達公司的頭子反映,答復是:“這就是改革”!
在此形勢下,申請人無奈,只有違心的“為新公司做貢獻”,“犧牲自己”“ 減輕新公司的壓力”,逼迫距法定退休年齡6到20xx年“內退”。
申請人內退后,只能靠每月300到400元的生活費苦苦度日。
綜上,既得利益集團如此宣講、實施“內退”政策,長達五年。改制文件中所謂的“統一標準,重新選擇”,就是在上述情形之下的民意!不是申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
(2、)騰達公司強迫超出法定退休5年以內的在崗職工內退,嚴重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違背了政府法令和相關改制政策。
國務院《國有企業富余職工安置規定》(1993)111號令第九條規定“職工據法定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準,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該文明確規定了職工提前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的4個條件:(一)、必須是企業富余職工;(二)、必須是據法定退休不到5年的;(三)、必須是經本人自愿申請;(四)、企業根據前兩個法定條件,審查作出是否可以內退的決定。
勞動部《關于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辦理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問題的通知》(1994)259號文規定:國務院(111號令)頒發后,對于規范企業妥善安置富余職工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企業在分富余職工時,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對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職工,強迫退出崗位休養,剝奪甚至侵害了職工的正當勞動權利,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企業對距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職工,應經本人提出申請,企業領導批準,方可辦理退出工作崗位休養。(二)、企業對在改革中精簡下來但又不符合“內退”條件的人員,應該積極為他們創造或推薦新的崗位,也可以提供轉業培訓,在采取這些措施以后,對部分人員可以引向社會或作為企業內部待崗人員,但不能辦理“內退”。(三)、對未到達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無論是辦理了“內退”或是其他富余職工,企業都要根據有關規定辦理發放基本生活費,標準不得低于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對確實有困難并已足額交納失業保險金的企業,經勞動部門批準,可以用失業保險金予以補貼。職工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需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凡參加養老保險統籌的,轉由社會保險機構發給養老金。四、各地勞動部門對企業貫徹國發(1993)111號令要做好指導監督檢查工作堅決制止企業超出國務院規定辦理“內退”的做法。今后,對企業的此類行為要及時糾正,并嚴肅處理。
甘政辦發(20xx)24號文件規定“對于破產企業中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內,符合退養條件、實行內部退養的職工可有重組公司托管”。該文明確規定,在破產企業中距法定退休5年內,符合內退條件的內退職工由新公司“托管”,并未規定重組公司內退的職工也叫‘托管’。
甘經貿企業(2O02)246號文規定“國有企業改制中,對距國家法定正常退休不足5年的內退人員,企業在重組時,一次性提取分年度支付個人生活費和社保“兩金”后,由重組公司接受承擔“兩金”的上繳和個人生活費的發放”。該文件明確規定的是原改制企業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職工,在改制中預提留費用。并未規定新公司內退職工的費用提留。上述四個文件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必須是原企業的富余人員,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才是“符合內退條件的職工”。
二、改制程序不公平,申請人利益受損害。騰達公司嚴重違背勞社部(20xx)21號文內退職工可以參加改制的規定。
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勞社部(20xx)21號文明確規定“企業改制分流時,已經與原主體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不能再回原主體企業參加改制”。除此之外,所有國有職工均可參加身份置換。
1、應該支付騰達公司992名內退職工的改制銜接費和股份以及分紅或利息。包括以下情形:
(1)、支付被強迫超出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界限的內退職工的銜接費和股份以及分紅或利息。
理由是,超出距法定退休5年以內界限辦理內退的做法違背了國務院(l993)111號令、勞動部(1994)259號、甘政辦發(20xx)24號、甘經貿企(20xx)246號文件的規定,應當予以糾正。糾正的辦法是按照地方法規的相關規定,通過職代會糾正并恢復原待遇。
(2)、支付20xx年6月27日之前內退,之后正退職工的銜接費和股份以及分紅或利息。
理由是,改制文件引用了甘政發(20xx)53號文件“各地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職工,不得實行領取一次性安置費與企業解出勞動關系的辦法,可以在企業離崗退養”;改制文件引用了甘經貿企(20xx)246號文件“對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的員工”“實行內部退養政策”;改制文件引用了甘政辦(20xx)24號文件“對破產企業中距法定退休5年以內的職工”實行內部退養。以上3個文件是騰達公司使用的“一刀切”的政策。而在實際操作中同等條件下的職工,在20xx年6月28日后退休的享受了此待遇,而內退后正退的職工至今沒有享受此待遇。明顯的改制程序不公平,違背了騰達公司“以政策為準繩”的原則。
(3)、支付沒有寫申請,被勒令內退職工的銜接費和股份以及分紅或利息。
理由是:違背了國務院(1993)111號令、勞動部(1994)259號文和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4)、支付20xx年6月26日后從騰達公司崗位上逼迫內退職工的銜接費和股份以及分紅或利息。理由一、申請人均是20xx年6月前參加改制,身份已經置換。理由二、騰達公司改制文件均是20xx年破產時產生的,未經協商。文件的滯后性決定,對申請人沒有追溯力。
(5)、支付20xx年6月26日之后,從騰達公司崗位上正式退休職工銜接費和股份以及分紅或利息。理由是,新公司于20xx年6月依法登記并運營,申請人符合政策規定,應當享受該項待遇。
2、應當支付西鐵公司內退177人銜接費和股份以及分紅或利息。
理由是,勞動部(20xx)21號文件規定,除在改制前已經與原主體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外,均可以參加改制。
三、騰達公司既得利益集團隨意擴大國有企業改制中關于“身份置換”政策適用范圍,嚴重違反國家政策規定,嚴重侵害了國有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極不嚴肅!
在此次改制中,一部分不是國有企業職工身份的人,不該享受國有企業職工身份置換金,卻享受了國有企業職工身份置換金;亢其華等1169名應該依法享受國有企業職工身份置換金的老職工,卻沒有被享受。嚴重的欺上瞞下,弄虛作假!
四、強迫“內退”在前,既得利益集團修改、制定相關規定在后,對內退職工沒有約束力,且在實施修改生效文件行為時,未告之申請人,侵害了申請人的知情權。
騰達公司于20xx年6月26日完成改制實現重組,并正式掛牌獨立營運。20xx年6月27日,省高院對西鐵公司的“政策性破產”作出民事裁定書。之后,騰達公司制定了相關規定,修改了已生效的改制文件的重要條款。
申請人認為:發生“內退”的“既定”事實在前,文件規定在后,對內退職工沒有追溯力。并且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條款的修改,未對申請人履行告之義務。(
五、騰達公司“內退協議書”未約定不支付銜接費和股份。
申請人認為,“內退協議書”是企業和內退職工簽定的最重要的一份法律文件。騰達公司在簽定此協議時,未約定不支付該項待遇。因此,騰達公司應當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騰達公司的改制,是由省國資委主導的搶劫式的損人利己的改制。嚴重丑化和損害了人民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嚴重損害了中國共產黨在人民群眾當中的崇高威望!
從現實中看,騰達公司既得利益集團,確實達到了“名”“利”雙豐收的目的,1000多名內退職工卻在饑寒交迫中生存。
省國資委復查意見認定事實嚴重錯誤,沒有切實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明顯在愚弄申請人。該復查意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瑕疵”性錯誤,也不是認識和理解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水平問題,是嚴重的導向性和傾向性錯誤!
申請人認為:本案事實清楚,理由充分。因此,再次向甘肅省人民政府提起申請,1169人強烈要求舉行聽證會,依法聽證。
此致
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長劉偉平
申請人名單附后
代理人(無償代理): 亢其華
公元20xx年二月二十五日
信訪聽證申請書的范文 篇3
申請人:。
法定代表人:_____
電話:________
申請事項:
我司對貴所擬以201x年3月26日出具的《交通違法行為通知書》對申請人做出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申請舉行聽證。
事實與理由:
在此次貴所實施的道路運輸檢查過程中,因貴所認為申請人所有的車牌號為蘇ARZ516號的車輛無道路運輸證,而對該車進行了暫扣,并向申請人出具了《交通違法行為通知書》,擬給予申請人壹萬元整的行政處罰。但蘇ARZ516號車并非為申請人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營運車輛,無需辦理運輸證,且貴所出具的《交通違法行為通知書》所認定的申請人主體錯誤。因此,申請人并未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的相關規定。申請人對貴所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有異議。
綜上所述,申請人懇請貴所就擬作出的行政處罰舉行聽證,并能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撤銷對申請人的行政處罰。
此致
201x年3月29日
信訪聽證申請書的范文 篇4
申請人: ,男,壯族, 年 月 日出生,住 。
請求事項:
申請人不服 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的擬處罰決定,現向貴局申請聽證,以便申辯理由,澄清事實。
事實與理由:
局于 年 月 日在《法制快報》公告的 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申請人才收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于行政處罰文書公告程序的規定,現還處在公告送達期間。申請人于 年 月 日在 進行的是 工程施工,沒有 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所認定的擅自開采煤炭的行為和事實,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的擬處罰決定沒有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申請人特申請貴局舉行聽證,以便申辯理由,澄清事實,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局
申請人:
年 月 日
信訪聽證申請書的范文 篇5
申請人:。
法定代表人:_____
電話:________
申請事項:
我司對貴所擬以201x年3月26日出具的《交通違法行為通知書》對申請人做出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申請舉行聽證。
事實與理由:
在此次貴所實施的道路運輸檢查過程中,因貴所認為申請人所有的車牌號為蘇ARZ516號的車輛無道路運輸證,而對該車進行了暫扣,并向申請人出具了《交通違法行為通知書》,擬給予申請人壹萬元整的行政處罰。但蘇ARZ516號車并非為申請人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營運車輛,無需辦理運輸證,且貴所出具的《交通違法行為通知書》所認定的申請人主體錯誤。因此,申請人并未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的相關規定。申請人對貴所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有異議。
綜上所述,申請人懇請貴所就擬作出的行政處罰舉行聽證,并能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撤銷對申請人的行政處罰。
此致
201x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