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申請書
項 目 名 稱:基于“翻轉課堂”的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項目負責人 : 楊
申 請 部 門: xx學院
聯 系 電 話: 13507
e-mail :
填 表 日 期: -10-23
二、項目立項依據
1、項目的研究意義
高職教育由規模擴張階段進入注重質量、發展內涵階段,如何以多種方式滿足多樣化需求,并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肯定的說,盡管翻轉課堂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提升學習效率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優勢,但考慮到中國孩子學習的根深蒂固的習慣,一下子徹底推翻傳統,也是不適宜的。所以選擇哪些知識,什么時候來實施就顯得格外重要。對于基礎和入門內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學的傳統模式,目的是在老師手把手的幫助下,帶學生入門,打好基礎;對于拓展的知識內容,則會適當選擇“翻轉課堂”新模式來進行。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享受新的學習模式帶來的學習效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現知識陌生帶來的學習挫敗感。
本課題擬從“軟件工程”這門課程入手,以軟件技術(企業應用軟件開發方向)專業的13級學生(軟件技術3131-3134班)為載體,以課程資源系統、豐富和適合網絡傳播為基本要求建設教學資源共享體系,提出“翻轉課堂”下軟件工程課程資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并進行相應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施。
2、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軟件工程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新興學科,軟件工程的教育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ieee-cs發起創建軟件工程教程的建議,美國建立了一系列的課程計劃,但是這些課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育。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軟件行業是個聚集財產、快速致富的行業;中國要走向世界,占據世界軟件工程中的份額,必須大力發展計算機軟件工程專業教育。正是在此種情況下,xx年6月,國務院發布《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提出鼓勵資金、人才等資源投向軟件產業,進一步促進我國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力爭到xx年使我國軟件產業研究開發和生產能力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并要求教育部門根據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人才培養規模,依托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軟件人才培養基地。xx年12月,經國家教育部和國家計委聯合發文(教高[]6號)批準,全國首批35所示范性軟件學院正式成立,其目的是批量培養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符合型軟件工程人才。xx年,經《教育部關于批準有關高等學校試辦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的通知》(教高[]7號)批準,全國35所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旨在培養強化就業導向的軟件高技能人才。總之,無論哪個層次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策略都是首先著眼于占領國內軟件市場,再進一步進軍國際市場;在辦學思想上是增加實驗內容、縮短授課課時、增加人際交流課、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等。但是,如何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人才, 讓學生真正熟悉軟件開發的規范化、企業化運作規則并直接參與企業實際的軟件開發工作,零距離上崗,能盡快適應軟件企業崗位的需要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
三、項目實施方案及實施計劃
1、具體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研究目標:
1) 通過整合軟件工程課程的教育教學資源,建立起以“翻轉課堂”為平臺的數字化教學環境;開發、收集、組織一批豐富的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形成教學資源庫。
2) 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基于“翻轉課堂”,開展教育教學、在線學習及習題解答等方面的應用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 通過研究制定基于“翻轉課堂”的軟件工程課程moot資源,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信息傳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