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精選15篇)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1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數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公元1620xx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其實哪一天并不要緊,重要的是應該知道它是為紀念救主耶穌降生。
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在圣誕節人們會準備圣誕樹,給朋友和心愛的人準備圣誕節禮物并在圣誕夜放在他們的帽子里面,還會和朋友們一起唱歌,制作圣誕卡片,和家人朋友在圣誕樹下一起吃圣誕大餐等?傊フQ節是個象征著美好的日子!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2
圣誕節是耶穌誕生的日子,是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定這一天為圣誕節。其實圣誕節的產生有兩個原因,下面我就為大家講講這第二個原因。
大約在公元一世紀12月25日的早晨,有一個不明飛行物,也就是被我們稱為UFO的飛碟,突然降落在中東巴勒斯坦一帶。人們都好奇地圍上去。這時,從飛碟里走出了一位儀態端莊的老人。他面容和藹,用生硬的英語說:“我是火星派來的使者,我叫圣代,我希望能和地球有友好關系。”這個自稱為“圣代”的火星人還帶了一些禮物送給了巴勒斯坦的人們?墒悄菚r的人們思想封建,他們并不相信宇宙里還有火星人,以為宇宙里只生活著地球人。
“圣代”非常傷心,他剛想坐飛碟回到火星,忽然看見冥王星的大壞蛋來地球上搶劫了。他連忙奮不顧身地沖了上去,雖然他明白,以自己的力量是敵不過大壞蛋的,但為了地球上的人們,他沖了上去。
……
結果大家可想而知,兩人同歸于盡了。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大英雄和出生的偉人耶穌,把這一天定為“圣誕節”。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和“圣代”的悲壯故事感動著一代代,也說明了一個真理:凡是為人類而獻身的人,他將永遠活在人們心里。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3
“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圣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圣誕卡,這都使圣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圣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那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那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里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后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太的伯利恒。”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赡苡捎谶@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圣誕節后,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圣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4
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圣誕夜里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圣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圣誕樹的來源。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唱歌跳舞圍著圣誕樹,盡情歡樂。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5
圣誕節是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根據圣經的記載,天主圣子耶穌是藉著圣神,降孕在童貞女瑪利亞的腹中,耶穌的父親若瑟住在納匝肋當木匠是位義人,雖然與耶穌沒有血緣關係,但在法理上是耶穌的父親。
當時猶太這個國家正被羅馬帝國所統制,羅馬政府要進行人口統計,若瑟一家要回到家鄉白冷或譯伯利恆(Bethlehem)登記,當到達白冷后,因為客棧已滿,找不到暫時居住的地方,就在山洞的'馬槽里休息,瑪利亞就生下了耶穌。
這時天使即刻向附近的牧羊人報告默西亞已降生,牧羊人照著天使的分付,依照曉明之星的指示,來到了馬槽朝拜耶穌,他們是第一批到達馬槽朝拜耶穌的人。當時在東方有叁位賢士透過觀察星象,知道猶太人的君王誕生了,特別從東方來到了耶路撒冷找尋祂。賢士到了白冷,找到了耶穌非常高興,就俯伏在地朝拜并送上叁樣禮物,分別是黃金,表示耶穌是位君王;乳香,表示耶穌是天主子;沒葯,表示耶穌是會死的真人。
其實耶穌誕生的日子已無從考察,只知在冬天,早期的教會就把十二月二十五日冬至的這一天訂為圣誕節,因為從這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晝就愈來愈長,因此圣誕節只能說是個紀念的日子。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6
圣誕老人的傳說在數千年前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出現。北歐神話中司智慧,藝術,詩詞,戰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于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與此同時,其子雷神著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惡戰一場,最終戰勝寒冷。據異教傳說,圣誕老人為奧丁神后裔。也有傳說稱圣誕老人由圣·尼古拉而來,所以圣誕老人也稱St.Nicholas.因這些故事大多弘揚基督精神,其出處、故事情節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誕老人卻永駐人們精神世界。
每年圣誕節,圣誕老人騎在馴鹿上,圣童手持圣誕樹降臨人間,隨著世事變遷,作家和藝術家開始把圣誕老人描述成我們今日熟悉的著紅裝,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時不同的國度和文化對圣誕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釋。在德國,傳說他扮成圣童把堅果和蘋果放在孩子們鞋里。他乘雙輪馬車四處漫游,觀察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現好,將會得到蘋果、堅果、糖等諸多獎品。壞孩子則得一鞭子。家長們靈機一動紛紛采用此傳說來鼓勵孩子們聽話。如今,圣誕節已經成為西方國家一個大眾化的節日。圣誕老人已經成為圣誕節最受喜愛的象征和傳統。他趕著馴鹿,拉著裝滿玩具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送禮物的快樂老精靈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7
圣誕節來自西方,這就是籠統圣誕節的來歷解釋。圣誕節不是中國本土的節日,是學習西方的過程中借來的一個節日,不過現在圣誕節的紅火也是有目共睹,商家賺錢,消費者賺心里享受,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的了!
圣誕節,一個令大多數小孩興奮的節日,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圣誕節雖然是一個美好的節日,但誰又知道圣誕節是什么來歷,為什么要舉行圣誕節呢?那就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就流行起來了。
現在你知道圣誕節的來歷了嗎,如果還不知道的話,你就上網查吧。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8
圣誕老人原來的名字叫做尼古拉,在第四世紀的時候,出生在小亞細亞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親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長大以后,便把豐富的財產,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自己則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尼古拉后來作了神父,而且還升為主教。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圣誕老人是他后來的別號,這個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
據說在尼古拉不遠的地方,住著三個美麗的少女,他們分別是二十、十八、十六歲。父親是一位清寒的學者,經?拷栀J來過日子。有一次,因為沒有能力還債,只好狠心把美麗健康的三女兒,賣給債主帶到非洲去做女仆人。三個女兒知道了這件事情,便擁抱在一起傷心的痛哭著,家中悲傷的情形,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尼古拉知道了這件事,跑到她們家中,安慰了一番。到了夜里,尼古拉就裝了三長襪子的金子,偷偷地掛在三個少女的窗前。他們有了金子,還了父親的債,三女兒也就脫免了作女仆的命運。第二天正是圣誕節,她們知道是尼古拉作的好事,便請他來一面慶祝一面感謝。以后每到圣誕節,這三個少女就講這個故事。孩子們聽了,非常的羨慕,也希望圣誕老人,來送給他們一襪子禮物。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9
圣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 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意味著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后來,因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 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誕節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
耶穌降生是這樣的;一天,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來到瑪利亞家,對她說:“瑪利亞,你不要害怕,你在上帝面前蒙恩了,你將懷孕生子,要給他起名叫耶穌。他將成為無與倫比的人物,被稱為上帝的兒子,繼承大衛的王位,他的王權也是沒有窮盡的。” 瑪利亞不解的問:“我雖然和大衛家族的約瑟訂了婚,但他還沒有娶我,我怎么能懷孕生子呢?” 天使回答說:“上帝無所不能。你的親戚伊麗莎白已經上了年紀,但是上帝仍然讓她懷了男胎。”瑪利亞于是不再懷疑,她說:“我是上帝的婢女,原聽從上帝的安排。”天使加百列傳達完上帝的旨意,就離開了。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10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那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里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后歷史學家在羅馬_習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恒!苯浹芯,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基于此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_化的措施之一。后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圣誕節后,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_的廣泛傳播,圣誕節已成為各教派_,甚至廣大非_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11
圣誕節快樂!知道嗎圣誕節還有來歷呢!
每年的12月25日,是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節便是于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
今天就是圣誕節,祝你做個好夢,晚安啦!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12
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過春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
紅色的有圣誕節鮮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節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圣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后送他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于是,將禮物放在圣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家挨戶地去要糖果喲!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圣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準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并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圣誕老人解渴,并送份大禮給自己。
圣誕PARTY:
圣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圣誕帽,唱著圣誕歌,說說大家的圣誕愿望。
圣誕大餐:
圣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圣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里用餐了,商家們也會利用機會賺顧客們的錢,當然還有許多圣誕節食品,姜餅、糖果等等了。
圣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還有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圣誕襪:
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小朋友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禮。要是有人圣誕節送小汽車那怎么辦?那好就叫他寫張支票放進襪子里好了。
圣誕卡:
是祝賀圣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于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圣誕、新年快樂之類的祝愿的話。
報佳音:
圣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圣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圣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 Waits,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盡是歌聲。
圣誕老人:
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為圣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每年圣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圣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圣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后的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圣誕老人送來的禮物。如今,圣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不僅是過圣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圣誕樹:
據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后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把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后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恒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
2.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圣誕夜里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圣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圣誕樹的來源。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13
圣誕節就要到了,今天就給大家講講Christmas Day的故事。
Christmas day had to arrive, today gives everybody to speakChristmas Day the story.
Christmas是Christ(基督)和Mass(凱撒)的縮寫, 愷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日,是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因而又名“耶誕節”。
Christmas is Christ (Christ) and Mass (Caesar) the abbreviation,Caesar is the church one kind of week ceremony. Christmas day is areligious holiday, is the Christian commemorates the day which Jesusis born, thus also names "Ye Danjie".
每年的12月25日,世界所有的會都會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到了19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有很多圣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有人說耶穌在夏末秋初誕生,并非12月25日。然而,圣誕節究竟是否耶穌誕辰之日對于現代人來說已經不那么重要,它就像我們的春節一樣,大家相聚一堂,交換禮物,寄圣誕卡,吃火雞大餐,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Every year on December 25, the world all Christian church can hold thespecial week ceremony. To 19th century, the Christmas card has beenpopular, Santa Claus's appearance, Christmas day also starts popularlyto get up. Has very many Christmas days to joyfully celebrate theactivity and the religion and the non- least bit connection. Somepeople said Jesus in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秋初 birth, by nomeans on December 25. However, Christmas day actually whether date ofthe Jesus birthday regarding the modern people did say already notthat was important, it liked our Spring Festival to be same, everybodypoly a hall, the exchange gift, sent the Christmas card, ate theturkey western-style food, was a worldwide celebration day!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一品紅,poinsettia)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The western person take red, green, is white tricolor as the Christmascolor, Christmas day approaches when each and every family all mustuse the Christmas color to decorate. Red has the Christmas flower(poinsettia, poinsettia) and the Christmas candle. The green is aChristmas tree. It is the Christmas day main ornament, with fells thecedar, a cypress kind which assume 塔形 the evergreen decoration tobecome. Above is being hanging the colorful colored lantern, the giftand the artificial flower, but also is lighting the Christmas candle.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Christmas stocking),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Red forms a nice contrast with the white is Santa Claus, he is thecharacter which the Christmas day moves most receives welcome. Westernchild in Christmas night just before going to sleep before, must putsa sock nearby the fireplace or the pillow (Christmas stocking), waitsfor Santa Claus to go to sleep after them puts the gift in the sock.In the west, acts Santa Claus also is one kind of custom.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14
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節(Christmas)一詞,源于古英文的Cristes maesse,意思是基督彌撒。拉丁基督徒于AD 336年,開始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記念耶穌的誕生;東正教則以一月六日為圣誕。
圣誕節(christmas)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 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并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于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顒印O笳鳒嘏烷L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征奮斗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圣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系。由于歷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歐教會的圣誕節日期相當于公歷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圣誕節的7大傳統習俗
圣誕節一直是個美好的節日。這是上帝之子誕生的日子,因此對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來說,這一天是非常神圣的。圣誕季節自然少不了各種圣誕傳統。下面這些傳統,可是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世界各地的人們一直熱鬧歡慶 的習俗。
1、裝扮圣誕樹
這個傳統指的是用彩燈、金箔、花環、飾品、糖果條等裝扮松樹。現如今,圣誕樹也是歡慶節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點燃圣誕蠟燭
這個傳統指的是人們會在圣誕期間在屋子外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蠟燭也能帶來光明,寓意希望。早些年代,也就是基督徒深受迫害的時候,他們被禁止布道禱告。因此,基督徒們在屋外放一支蠟燭,暗示他們仍在心里默默禱告。
3、烘烤圣誕蛋糕
這項英式傳統早在幾個世紀以前就流傳開了,以前人們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隨著時間 慢慢推移,人們還會享用果脯、蜂蜜及香料食物等,隨后圣誕蛋糕便代替梅花粥出現了。圣誕蛋糕由雞蛋、黃油、甜點、水果等烘制而成。現如今,圣誕蛋糕已成為圣誕菜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給親友送禮物
這個傳統源自一個傳說:三位智者在圣誕節給嬰兒耶穌送出了禮物。每年圣誕節,親朋好友尤其是孩子們都會互贈禮物,圣誕老人的故事也源自這個傳統。
5、唱圣誕頌歌
這是一個古老的習俗:圣誕期間總是回蕩著一首又一首圣誕傳統歌曲。歌曲給人們帶來歡樂,也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每年歡度圣誕之際,《第一個圣誕節》、《鈴兒響叮當》、《普世歡騰》等各種圣誕圣歌或頌歌都會奏響旋律。
6、制作圣誕馬槽
這也是一個古老的圣誕習俗。人們用小雕像和馬槽營造耶穌誕生的場景。第一個馬槽建在圣法蘭西斯一所教堂外面,意在向孩子們展示耶穌誕生的場景。從那以后這個習俗便一直流傳了下來。
7、分發圣誕糖果
這是所有傳統中最有趣的一個。圣誕季人們向鄰居們分發圣誕糖果;圣誕節那天,所有誤會與仇恨統統化解,鄰里之間團結一致共同慶祝耶穌的誕生。這些傳統沿襲已有幾十年,一年比一年熱鬧,盛況可謂有增無減。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傳統習俗的熱情只會越來越高。
關于圣誕節的來歷作文 篇15
The Origin of Christmas
Christmas Day-December 25-which celebrates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the founder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is the biggest and best-loved holi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the Bible, the holy book of Christians, God decided to allow his only son, Jesus Christ, to be born to a human mother and live on earth so that people could understand God better and learn to love God and each other more. "Christmas"- meaning "celebration of Christ "- honors the time when Jesus was born to a young Jewish woman Mary.
Mary was engaged to be married to Joseph, a carpenter, but before they came together, she was found to be with child. Because Joseph, her husband, was a righteous man and did not want to expose her to public disgrace, he had in mind to divorce her quietly. But after he had considered this, an angel of the Lord appeared to him in a dream and said, "Do not be afraid to take Mary home as your wife, because what is conceived in her is from the Holy Spirit. She will give birth to a son, and you are to give him the name Jesus, because he will save his people from their sins."
Although the exact date of the birth of Jesus nearly 2,000 years ago is not known, the calendar on the supposed date divides all time into B.C. (Before Christ )and A.D. ( a Latin phrase, Anno Domini, "in the year of our Lord.")For the first 300 years, Jesus’ birthday was celebrated on different dates. Finally, in the year 354, church leaders chose December 25 as his birthday.
圣誕節只是慶祝其信仰的耶穌基督(jīdū)誕生的慶祝日。圣誕節的慶祝與同時產生,被推測始于西元1世紀。很長時間以來圣誕節的日期都是沒有確定的,因為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除了《新約》以外,沒有任何記載提到過耶穌;《新約》不知道日期,當然就沒有人知道確切日期了。在西元后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西元3世紀以前的作家們想把圣誕日定在春分日上下。直到西元3世紀中期,在羅馬合法化以后,西元354年羅馬主教指定儒略歷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F在的圣誕節日期跟西元紀年的創制是密不可分的。
西元紀年創制于西元5世紀,后來圣誕節這一天就按格里高利歷法,即西元紀年的“公歷”來確定了,而日歷按著假定日期把時間分為公元前(耶穌基督誕生前)和公元后(A. D. 是拉丁文縮寫,意思是“有了我們主--耶穌的年代”)。后來,雖然普遍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西方教會,包括羅馬天主教、英國圣公會和新教,確定的圣誕日是公歷的12月25日。東正教會確定的圣誕日是公歷1月7日(實際上是叫“主顯日”),這與東正教沒有接受格里高利歷改革和接受修正后的儒略歷有關,因此把圣誕節在到2099年的這一段時間內將延遲到1月7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也是東正教區,但圣誕節日期上遵循西歐習慣為12月25日,但復活節則遵從習慣。而最古老的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確定的是公歷1月6日,同時亞美尼亞教會更關注主顯節,而不是圣誕節。圣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世界上的非只是把圣誕節當作一個世俗的文化節日看待。
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公元1620xx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均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