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手抄報模板內容
美國圣誕節有哪些風俗
圣誕PARTY
圣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各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圣誕帽,唱著圣誕歌,說說大家的圣誕愿望。
圣誕大餐
圣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圣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里用餐了,商家們也會利用機會賺顧客們的錢,當然還有許多圣誕節食品,姜餅、糖果等等了。
報佳音
圣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圣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圣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Waits,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盡是歌聲。
圣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還有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圣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查看收到的禮物。
圣誕老人
傳說每年圣誕節圣誕老人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圣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圣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圣誕老人送來的禮物。如今,圣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征,不僅是過圣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圣誕樹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圣誕禮物
無論在哪個國家,圣誕節一定少不了圣誕主題類的禮物,這類禮物符合圣誕節日氛圍,圣誕節對美國人來說就是新年,是一個歡樂幸福的節日,所以圣誕主題禮物是首要之選,像圣誕裝飾樹,圣誕公仔等等。
國外圣誕節怎么過
美國:
因為美國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以美國人慶祝圣誕的情形也最為復雜,從各國來的移民仍多依照他們祖國的風俗。不過,在圣誕時期,美國人的門外掛著花環以及其它別致的布置則是一樣的。
圣誕節在美國被政府定位為公眾假期,是最熱鬧的節日,平安夜就像中國的除夕夜,父母、兄弟姐妹歡聚一堂,準備一桌豐盛的晚餐,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之后孩子們會準備好餅干和牛奶,放到圣誕樹下,等待圣誕老人來了之后品嘗,在孩子睡著之后,父母會代替圣誕老人將餅干和牛奶吃掉,表示圣誕老人已經來過了,并且將提前為孩子準備好的禮物放到圣誕樹下面。
英國:
英國人在圣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圣誕布丁、圣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圣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法國:
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前后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圣誕歌之后,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圣誕美酒。
法國的一般成年人,在圣誕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后,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里,團聚吃飯。這個集會,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后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圣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12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圣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在澳大利亞過圣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圣誕樹和穿紅棉襖的圣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
意大利:
每一個意大利的家庭,都放有耶穌誕生故事的模型景物。在圣誕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時參加圣誕彌撒。完畢之后,便去訪問親友,只有小孩和年老的人得到禮物。在圣誕節,意大利人有一種很好的風俗,兒童們作文或撰詩歌,表示感謝他們的父母在一年來給他們的教養。他們的作品,在未吃圣誕大餐之前,被暗藏在餐巾里、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里,父母裝作看不見。在他們吃完大餐之后,便把它取回,向大家朗讀。
俄羅斯:
在俄羅斯,圣誕節時白天要去教堂做禮拜。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共同慶祝圣誕節,在俄羅斯圣誕節主要是吃米飯、蛋糕和沙拉,但沙拉和中國的做法不同,俄羅斯的沙拉主要是放蔬菜、土豆和肉……圣誕節晚餐之后所有的人會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一盒巧克力,或者別的小禮物。
愛爾蘭:
愛爾蘭的每一個家庭在圣誕節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燭或燈在窗門架,表示歡迎救世主降生。愛爾蘭人民在圣誕時,還要在家中的玻璃上張貼美麗的窗花圖案。
瑞士:
瑞士的圣誕老人會穿白色的長袍,戴上假面具。他們都是由貧苦人所扮,結隊向人討取食品和禮物。在收隊后,他們就平分所得的東西。
瑞典: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圣誕節時,更有明顯的表現,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種食品擺在桌上,任人來吃。
圣誕節的習俗
圣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在圣誕除夕,教學要舉行宗教儀式。年輕人高唱圣誕頌歌,走家串戶,祝賀節日幸福。圣誕節當天,人們合家團聚,共進節日盛餐。
說到圣誕節的象征,人們最先想起的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而一般是爸爸媽媽或親人,裝作圣誕老人,給他們送禮物。而在有的地方,則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著紅帽子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溫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心愛的人送的禮物。
經典的圣誕裝飾包括以圣誕裝飾和圣誕燈裝飾的圣誕樹,戶內以花環和常綠植物加以裝飾,特別的冬青和槲寄生是傳統采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數歐洲地區,傳統上戶外以燈光裝飾,包括用燈火裝飾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誕形象。冬青和槲寄生是傳統采用的材料。市政*也會對圣誕裝飾加以支持,在街道懸掛圣誕標語或者是在廣場放置圣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