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圣誕節前一夜是平安夜
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小編整理了為什么圣誕節前一夜是平安夜,歡迎借鑒參考。
為什么圣誕節前一夜是平安夜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數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
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 25日為圣誕節。公元1620xx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均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
平安夜的習俗
1、的彌撒聚會
傳統上不少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以表示圣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一般會有火雞或火腿作為主菜。德國的傳統菜色則有燒鯉魚。
天主教的圣誕季節在平安夜開始。除非當日是星期日。守夜的聚會據說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參加圣誕節的聚會是不被允許的。
2、圣誕襪掛床頭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圣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準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并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圣誕老人解渴,并送份大禮給自己。 3、佳音隊唱詩歌
平安夜當晚,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那么佳音隊這種節日活動是怎么來的呢?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后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圣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4、吃圣誕布丁
今日的圣誕布丁源于傳統圣誕食物牛奶麥粥。14世紀以后,烤箱出現在一些貴族的奢華住所里,他們嘗試著將麥片粥放進烤箱,于是就烤成了蛋糕。現在每到 圣誕節來臨,家人們就會聚在一起烘制這道美食。每位家庭成員都要共同制造一個圣誕布丁,象征團結和諧。每個人在攪拌面團時,都會默默許下一個愿望,最后還 會在面團里藏一個硬幣,這有點像我們以前過年時餃子里放鋼镚兒的意思。
5、吃烤火雞
在傳統的圣誕餐桌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亞洲國家,或許每年只有圣誕節這一天才吃火雞,以慶祝佳節;但在歐美,尤其是美洲大陸,火雞卻是很普通的一種肉食,而且在感恩節和圣誕節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傳統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