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圣誕節來歷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也就是圣誕節。本文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圣誕節來歷,希望大家的圣誕節過得充實而愉快!
圣誕傳說:有關圣誕節來歷
1、圣誕節
“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教節。人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的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公元16xx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其實圣誕節具體定哪一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知道它是為紀念救主耶穌降生。
2、平安夜
圣誕節前夕也就是俗說的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圣誕樹旁唱圣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在這天晚上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到底佳音隊這種節日活動是怎么來的呢?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根據圣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后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圣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