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申報材料
職教中心“青年志愿者愛心服務隊”是團縣委首批命名的“青年志愿者愛心服務隊”之一。服務隊成立于XX年9月,最初由職教部的10余名同學發起成立,現已發展成為在校團委領導下,共28個班級參與、120余名隊員的優秀學生社團組織。
我校“青年志愿者愛心服務隊”能積極響應上級團委的號召,以“實踐社會、奉獻社會、攜手慈善,共創和諧”為已任,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服務社會的新路子、新方法,努力將學雷鋒活動做到經常化、深入化、制度化,已成為我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向社會展示我校良好社會形象和青年時代風采的文明窗口。
一、 組織健全,制度完善
“青年志愿者愛心服務隊”成立之初,就得到校黨委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在多次會議上明確指示校團委和相關教師要對活動的開展進行積極地參與和科學的指導。為此,我們根據學校實際,確立了“職教部年級為主體,高教部年級為梯隊,高中部年級為補充”的組織體系,保證各年級都有學生參與、各部門都有積極分子、活動能常期開展、力量能隨時補充。同時設團長1名,副團長2名,分隊長3名,在校團委的具體指導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好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制訂了《愛心服務隊活動制度》和《校外活動章程》,努力做到每次活動有主題鮮明、形式多樣。
根據校團委工作行事歷,我們定期召開“愛心服務隊”骨干成員例會和表彰大會,總結工作、布置任務、表彰先進、制定方案,讓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同學作經驗交流,談個人的感受、談工作的經驗,對于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優秀學生群體,校團委積極推薦到上級團委和校黨委給予表彰。
二、 服務社會,奉獻愛心
我校“青年志愿者愛心服務隊”在經常性搞好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的同時,根據上級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積極組織實施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1)發出倡議,以點帶面,號召全體同學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暑假前,校團委召開“愛心服務隊”全體成員會議,號召充分發揮每位隊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影響身邊的每位同學利用假期這一大好時機,本著“保障安全、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立足于所在社區,開展助老扶幼、助困扶弱、保護環境、公益宣傳等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參與道德實踐,接受社會公德教育;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學習生產勞動、工藝制作、日常生活實務等方面的技能,學習自我保護、生存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接受社會適應能力教育。通過實踐,讓同學們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從而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2)繼續做好固定活動點的服務工作。
縣特教中心是我們較早聯誼的活動點之一,在和殘弱兒童長期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假期中,“愛心服務隊”的同學們帶著兄弟姐妹般的誠摯情誼與他們聯歡,通過文字的交流、手語的傳達、眼神的碰撞、心靈的溝通,我們達到了共鳴,使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關愛,意識到自己同健全的孩子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同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都在健康地成長、快樂地成材。活動中,縣電視臺作了相關的宣傳報道,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我們以實際行動為全社會都來“關愛殘弱兒童、關心殘疾人事業”作出了良好的表率。
“敬老、助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愛心服務隊”義不容辭的責任,縣福利院和光榮院是我們“愛心服務隊”的另外兩個活動點,假期中,同學們定期去進行義務勞動。在活動中,每兩名同學都有一位老人作為固定的服務對象,同學們不怕臟、不怕累,逐個房間為老人們打掃衛生、整理內務。活動之余,或三五一群圍坐地老人們身旁“促膝長談”,或獨自一人攙扶著老人在涼亭里“竊竊私語”,溫馨動人,愛意濃濃。假期中,隊員們自編了一臺節目為老人們送去真摯的祝福和真誠的祝愿,笑聲朗朗,掌聲不斷。活動的長期開展,隊員們和老人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每周的活動已成為老人們幸福晚年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在長期的活動開展中,同學們也受到了良好社會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
(3)積極參與“生態環保日志大賽”。
假期中,“愛心服務隊”積極響應上級團委的號召,積極實踐生態環保小事,通過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都積極行動起來,廣泛參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