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期社會實踐個人總結范文
以前在聽到別人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就在心里盼望著自己有一天也能夠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就在今年暑假,我終于實現這個心愿——我有幸參加了XX年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赴臨夏方言研究社會實踐活動。在這次活動中,隊員們深入臨夏街頭店鋪,采集當地方言中有關婚俗、特定稱謂等音頻材料,通過后期與東干語中相同語類進行對比,分析兩族語言之間的淵源聯系和變遷差異。雖然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只有短暫的5天,但我卻有著滿滿的收獲,也更加清楚的認識了自己。我想,這次社會實踐經歷必將成為我四年大學生活中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7月9日上午10點,小分隊的14名隊員從公寓出發,在經歷了2個小時的顛簸與悶熱后到達了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地——臨夏市。初到臨夏市,入眼的幾乎都是寫著清真標志的商鋪和身著本民族服飾的回族同胞,頓時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回族風情。在安排好住宿后,14名隊員聚到一起,共同商量如何進行調研,并劃分小組和分配任務,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后,隊員們便開始在街頭、廣場隨機尋找臨夏當地居民進行語料的采集工作。
由于是第一次進行音頻收集工作,我們在緊張之下變得語無倫次,導致很多人不明白我們的意思而不愿意配合,接連碰壁使得我們必須要對調研方法做出一些調整。在經過短暫商議后,我們再次走上街頭繼續開展調研。有著前一次的經驗,我們的表達開始變得清晰流暢,通俗易懂,當地居民在了解我們的來意后也逐漸開始配合我們,這讓我們的調研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每天調研結束后,我們都會召開一次小會,匯總成果,分析不足,分享經驗,羅老師也會對當天的調研進行點評,對不足之處提出建議供大家參考,并根據任務進度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我實踐,我快樂。在這次實踐活動中,除了知識見聞的增長,我還有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獲。記得我們一起外出調研,一起嬉笑打鬧,哪怕是一起啃面包、吃泡面也覺得很快樂;記得總結會議后的游戲,我們每個人的笑容是那么開心,那么燦爛;記得羅老師就像大姐姐一樣,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關心……我們團結奮進,互相幫助。我們有激動,有感動,也有觸動。
實踐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這個團隊不會散,我們之間的情誼不會變,我們共同努力、一起奮斗的經歷更不會忘。我們少了那些青春的張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實,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奮斗。只有當我們遠離自己熟悉的城市,和一群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才會真正明白什么是奮斗,什么是團結,什么才是一個真正的團隊。我們需要這樣的實踐,我們為此而感到充實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