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報告 > 社會實踐報告 > 有關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通用3篇)

有關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發布時間:2025-03-29

有關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通用3篇)

有關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篇1

  在今年大學還沒有放暑假時,有個爸爸的朋友就找到我家,讓我給他教美術培訓班,說是剛開辦的,美術教育社會實踐報告。想想,這是個不錯的機會。其實在去年暑假我就一直想和幾個同學一起辦一個暑期美術培訓班,結果由于種種原因而沒有成功,我也正想去找份工作去呢,于是我高興的就答應了得到了一份利用放假的時間給學生教畫的工作。

  我們的課程安排主要是上午水粉為主,下午是速寫都是我比較擅長的,由于是開學的第一天,所以老板很重視,反復的查課,第一天我沒有給他們改畫,只是給他們講解了一下水分方面的有關知識,我想看看他們的水平到底怎么樣,結果和我們當初一樣,畫的一塌糊涂,我整整站了一天,結果晚上回去累的直接倒到了床上,這時才發現,原來以為老師這職業很簡單,當真正的體驗了之后才發現當老師也沒有那么簡單,社會實踐報告《美術教育社會實踐報告》。隨著課程的開展和實踐,我卻發現給他們傳授知識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繪畫真的是一個要很用心去做的工作,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的對對象描摹是取不到良好效果也很難提高的,同時也發現我的語言組織能力的不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雖然我懂是怎么畫,但是表達不出來,但是現在關鍵是我無法讓他們主動去想并合理的去解決繪畫中的問題。也許當初我們學美術的時候,老師也是我這種想法吧,我在他們繪畫的時候不停的告誡他們繪畫時要多動腦筋想,要用心,多動腦,而且還要大膽,由于他們剛剛開始接觸,所以都很小心,放不來,這是畫畫最忌諱的,可是這么持續了幾天也沒見有大的效果,后來在一次改畫過程中,看到一個學生很機械的擺筆以及其生硬的作品時,我又一次單獨提到關于繪畫中多思考的觀點,可是出人意料的,學生的反應是不知道該想的是什么……,還有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好的,還沒有完全的理解我說的含義,這時候我恍然大悟,致使他們起色不明顯的原因原來是這個。一個理論在未得到有效的印證之前是很難于別人有說服力的,我們有過比他們多的訓練,我們自己腦中的“經驗”是在不斷訓練中提煉出來的,對我們自己來說成為一種慣性,是一種必然。但是在他們看來,卻未必湊效。所以后來我認為問題的關鍵不是一味的叫他們去想,而是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問題,多畫,多理解,只有量的積累,才能產生質的改變,以及讓他們知道繪畫時應該想的是什么!所以,和有經驗老師商量之后,加強了他們的動手的時間。而且每天晚上回家后給他們留了家庭作業,雖然他們都很不情愿,但是想讓他們快速的理解以及掌握,只有這一種辦法,也許現在他們會怨我對他們太嚴格了,但是以后他們會明白我們的苦心的,而且我也真正的理解了,當出老師們對我們那么嚴格的道理,同時,在下課的時候,我也會想當初我們老師那樣,哥他們講大學的生活,讓他們產生對大學的美好憧憬,以至于努力的學習。有是也會和他們做游戲,寓教于樂,融入到他們中去,畢竟我也比他們大不了幾歲。期間還給他們做了幾張范畫看了幾次水粉繪畫教學。

有關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篇2

  一、課題的提出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一個崇尚仁義、知恩圖報的民族。知感恩,懂回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說:“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們要懂得孝順父母,敬重兄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等眾說周知的古語,都體現著報答知遇之恩、養育之恩、培養之恩、提攜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事實上,從今天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來看,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一種受恩的情形下生存著,生活著。大至宇宙萬物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和條件——陽光、雨露和空氣等來,小至社會中任何一個人對你有形或無形的服務和支持,如果沒有來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與,我們就很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然而,當前,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下,人們在物質享受得到極大的滿足的同時,精神的因子卻逐漸從靈魂和肉體中消失。人們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雨露,卻肆意破壞朝夕相處的環境;面對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贍養觀念卻異常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別人帶給自己的快樂,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在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只懂被愛,不知回報;在祖國的滋養中成長,對國家、社會給予的關愛認為理所當然,只會接受,不知責任。感恩意識在逐漸淡化。孩子們不知感謝自然的滋養之恩,不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知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不知感謝祖國、社會對自己培育之恩。

  感恩教育是一種以人格完善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學生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愉快,更加健康,這也是學生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等健全的主體人格的構建。學會感恩,能夠呼喚人間真情,抒發美好情感,樹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進而營造和諧社會。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指出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要“從他們的具體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深入淺出”,“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正是鑒于當前現實,根據這種指導思想,我們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重要課題,是一個人正常的、被世俗社會所認可的一種思想情感狀態。有學者提出所謂感恩,就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認可,并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感恩猶如心靈的泉水,它源源不斷地滋潤著心田,讓生命充滿生機,遍灑陽光,享受社會的美好和幸福。

  感恩教育就是通過有效的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培養感恩意識,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使學生知恩圖報,不忘國之恩,黨之恩,社會之恩,老師之恩,養育之恩,幫助之恩,使“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之情生根、開花、結果。

  三、研究內容

  我們這個課題研究的重點在于對小學生開展感恩教育,從生活入手,讓學生意識到父母、老師、同學和身邊的人對自己的關愛和幫助,教育他們知恩圖報,從而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然后通過一些具體活動,讓學生推恩及恩,進而愛自然,愛生命,愛祖國,逐步使感恩成為一種態度,一種美德。

  1、感恩意識的培養途徑研究

  具體內容有:

  ①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②對父母親人的報答之心:;

  ③對師長的敬重之心;

  ④對社會的仁愛之心;

  ⑤對祖國、人民的熱愛之心。

  2、感恩活動的開展研究

  具體內容有:

  ①感恩教育調查;

  ②感恩意識的培養(案例、報告);

  ③學校感恩活動開展(案例、報告);

  ④感恩行為品質的養成教育

  ⑤感恩教育論文。

  3、感恩行為的規范研究

  具體內容:

  ①對待父母及親人的態度與行為;

  ②對待師長的態度與行為;

  ③對待學習態度與行為;

  ④對待社會的態度與行為;

  ⑤對待自然的態度與行為。

  四、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預期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圖報。樹立學生的感恩情懷,懂得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祖國,愛自然,愛生命,對給予自己關愛和幫助的人懷有感恩之心。通過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使學生的感恩情懷化為美好的品德。

  五、研究方法

  感恩教育,以小見大,由此及彼。橫向輻射,縱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務社會。以主題活動、學科滲透、課外延伸為載體,以角色換位、實踐體會為行動策略

  根據課題性質,類型,主要采用:

  1、行動研究法,在一系列具體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和改正,最終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感恩教育的體系和機制。

  2、輔助采取調查法。

  3、文獻研究法和觀察法等。

  六、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x年10月—x年11月)

  1、建立課題研究組,明確分工。

  2、制定研究方案。

  3、學習相關理論資料。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x年12月—x年6月)

  1、各種感恩活動方案的制定與開展。

  2、階段總結。

  3、關于各種感恩活動的理論研究。

  4、形成一些有價值的階段性的成果加以完善。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x年7月—x年9月)

  1、課題組成員完成研究成果,進行資料整理。

  2、完成課題論文、研究報告,申請結題。

  七、研究過程及成果

  (一)、開展問卷調查,了解感恩現狀

  為了解小學生感恩意識的現狀,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我校小學3-6年級1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60份,收回調查問卷160份,其中男生86人(占53.75 %)、女生74人(占46.25%)。整套問卷共設計20道選擇題,分別涉及學生的感恩認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為。

  小學生感恩認知是本次調查的基點,它主要包括學生對感恩、知恩、識恩、報恩的必要性的認識。大多數學生表示感恩父母、老師、社會、自然是應該的。感恩情感是人們在認識感恩時所產生喜與悲、樂與苦、愛與恨等主觀體驗。我們結合小學生實際設置部分情境的愉悅度調查,其他采取訪談形式。88.75%的學生愉悅于被他人幫助,94.375%的學生高興于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回

  報了老師的教育、父母的養育,95%的學生對幫助他人感到愉悅,96.25%的學生對回報了曾幫助過自已的人感到高興。

  對小學生感恩行為的調查,根據感恩的對象分為感恩父母的行為、感恩師長與他人的行為、感恩社會的行為及感恩自然的行為。由調查可知,只有13.75%的學生經常表達對父母的祝福、感謝,15%的學生偶爾表達,71.25%的學生沒有表達過對父母的祝福、感謝;只有16.25%的學生在父母工作勞累或不舒服時會主動做家務,17.5%的學生偶爾做,而沒有做過的居然占到66.25。這種令人遺憾的現象說明小學生感恩父母的意識并沒有轉化為行動。

  由調查可知,26.125%的學生在公交車上經常主動給他人讓座,13.125%的學生不會讓座;對于參加公益活動,86.875%的學生愿意參加,這說明小學生參與意識強,絕人多數愿意參加公益活動。目前針對小學生開展的公益活動少之又少,多組織適合小學生參加的公益活動也有利于他們感恩意識和行為的培養。

  由調查可知,只有11.875%的學生經常隨手亂扔垃圾,11.25%的學生經常踐踏學校草坪。這說明目前針對小學生在保護環境、感恩自然方面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對學生進行感恩必要性教育,讓學生知恩,懂恩。

  1、營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圍,讓學生知恩。

  我們針對大多數學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現象,首先在全體學生中進行感恩知識專題講座。通過這次講座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感恩,感恩就是回報,就是感激,讓學生明白我們需要感恩,把生活中的一些感恩故事與學生產生共鳴,在學生情感上激起浪花,最后明白感恩就在身邊,離自己很近,觸手可及,動手可做,有時只是一個表情,有時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只要心存感激,那么就會成為一個會感恩的人。

  2、了解身邊的感恩故事,讓學生懂恩。

  學生在對感恩有了初步的認識后,這還不夠,我們讓學生進一步去觀察去發現身邊的感恩故事,比如了解你的同學,你的老師,你的父母,你的周圍環境,你的祖國,認真去感受,更進一步地加深學生對感恩的了解。以此為契機,我們準備了一些活動。

  在“今天我當家”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節假日里當一天家,讓學生體會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的付出,從而獲得了真實的感受,理解到當家的不易,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道理,學會為父母分憂,學會了感謝,學會了關心,增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同伴對我的幫助”的主題班會活動中,讓學生敞開心扉,在班會上通過對平時生活中點滴小事的回憶,重溫溫馨的友誼,讓每一位同學都認識到同學朋友的真切關懷,懂得對別人的幫助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學生懂得關心、愛護、幫助別人,使學生懂得珍惜友誼,學會寬容謙和的態度與人相處,學會感激人,關心他人。

  我們還開展觀看愛國影片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愛國注意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激勵小時真系幸福生活,樹立感恩意識。在觀看了《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火燒圓明園》之后,學生們認識到了落后就要挨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的革命先烈和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中華民族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對于個人而言,我們不但接受老師、父母、社會的恩澤,還在享受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各種賜予。但是我們中的很多人卻毫無感恩意識,認為理所應當,在無節制的揮霍的同時,還在肆意破壞著大自然,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迫在眉睫,正是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我們組織了“祖國在心中,環保在行動”-----觀看環保影片、召開綠色主題班會、征集環保標語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破壞環境的危害,從內心深處打動學生,使同學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懂得了環保的知識,了解環保的一些措施,并順勢引導號召全體學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動動手,讓校園環境更溫馨;彎彎腰,讓校園環境更潔凈。在征集環保標語中,同學們積極響應,搜集設計了許多標語,這些標語有的辭藻優美,瑯瑯上口:“留住草的美,體現你的美”,“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有的振聾發聵,引人深省:“別讓我們的眼淚成為世界上的

  最后一滴水”,有的語言樸實,充滿童趣:“還地球媽媽一張干凈的臉吧”,“天空是小鳥的家,河流是魚兒的家,地球是我們的家”。生動有趣的標語不但易記,而且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開展感恩行為活動,讓學生報恩、施恩。

  在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知恩、懂恩教育后,我們適時組織學生利用學校和社會這個大熔爐,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會感恩會報恩的品質。

  1、利用節假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在清明節,人們都有紀念祖先或緬懷先烈的習俗。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利用清明節,組織我校師生代表到葉縣革命烈士陵園進行了掃墓活動。

  活動自始至終,各位參加隊員都嚴肅對待。首先由少先隊員代表獻了花圈,將代表著純真、熱忱的花圈放在烈士紀念碑前。然后全體少先隊員默哀三分鐘,向這些為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捐軀的英雄和先烈致敬、默哀,感受著記載在歷史的長河中英雄的事跡。之后請葉縣革命烈士陵園余主任給師生們講革命烈士們的歷史故事,讓我們真正了解了各位烈士的英雄事跡,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艱辛和偉大,我們懂得了和平的來之不易,接著再由少先隊員代表講話,她代表學生表明了決心。隨后由大隊輔導員帶講話,要求隊員們要向向烈士致敬,烈士學習,好好學習,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努力學習。

  回校后,各班召開了班隊會,參加掃墓的師生代表介紹了本次掃墓的過程,使全體同學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隨后,經過同學們的精心準備,我校召開了“感恩英雄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的演講活動,通過這次演講比賽,使全體師生們受到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大地激發了師生們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情懷,真正讓同學們認識到:今天我們悼念革命先烈,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就是要以先輩為榜樣,為我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材。正如一位同學在演講里講到:“我們應該記住千千萬萬的烈士們,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刻,他們拋棄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勇往直前,把寶貴的生命無私的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的大地。他們的英明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唯有記住他們,我們才能更強烈的感到,中華民族的心崛起需要我們每一個后來者奮發圖強,沿著英雄們的足跡前進、前進、再前進!

  我們利用三八節開展“我為媽媽洗腳”感恩活動,在“三八”節這一天為辛苦的媽媽洗腳,在洗腳的過程中可以學著給媽媽按摩腳部,跟媽媽聊天、講笑話,讓媽媽的身體和精神得到放松,感受自己的行動給媽媽帶來的愉悅。此次活動培養了學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許多家長也反應這次活動后,好多學生在家里比以前懂事多了,不再任性了,有的開始搶著做家務了,這樣的活動和教育應該多做幾次,

  我們在元旦開展了“感恩老師,我為老師送賀卡”活動,通過這一次自制賀卡的活動,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對老師深深的愛。每一張精致漂亮的賀卡都凝聚著同學們對老師深深的祝福,飽含了濃濃的愛意,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都飽含著一份沉甸甸的愛與感恩:“小小賀卡,雖不華麗,但這是我的一份心意,送給我最親愛的老師。”“獻給敬愛的老師:象天空一樣高遠的是您的胸懷,象大山一樣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老師!請接愛我誠摯的祝”,“親愛的老師,您就象那春天的細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您給予我們的愛和關懷將鼓舞著我們走過艱難困苦。”本次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達到了使學生學會向老師感恩,感恩老師的愛心,感恩老師的勞動,感恩老師的教誨的目的。同時通過這次活動加強師生交流,增進師生感情,改善師生關系,讓學生懂得學會感恩,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老師、尊敬老師!

  在植樹節開展植樹活動,給我們的家園增添一點綠色,為給學校發展作點貢獻,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在父親節里我們開展“放歌六月,感恩父親”活動等等,向辛苦勞作的父親說

  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了。為長輩送上一個溫馨的祝福,讓父親享受一份感動。同學們在活動中感悟到長輩的恩情,也體會到爸爸媽媽也需要我們的關心,一個簡單的動作會讓他們露出笑臉。做個心中有愛、心中有情、懂事的好孩子。

  2、讓學生走進社會,走進農家,通過社會實踐,感恩社會,回報社會,不斷增強感恩思想,不斷提高社會公德意識。

  我們特別組織學生在三月份開展了知恩、感恩、關愛孤寡老人活動,讓學生走進孤寡老人家中,給他們送去溫暖,送去愛心,送去歡聲笑語,在給孤寡老人的孤寂的晚年送去一份關愛的同時,也給學生們心底種下學會施愛的種子。

  (四)知恩、懂恩、報恩、施恩,不能僅限于一次次的活動中,還要作為學生的一種品質修養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把感恩的行為經常化,把學生的感恩行為養成習慣,變成自覺的行為。

  我們號召學生不管校內校外一個樣,對人對物一個樣,心存感恩意識,常懷感恩思想,伸出友愛的雙手,撒播愛心的種子。通過我們的努力宣傳教育,我們看到了學生之間禮貌待人、互幫互助蔚然成風;學校里臟亂差現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見了老師主動打招呼的比比皆是;向災區捐款,每個同學都是踴躍參與。正如一個同學在“感恩老師,與愛通行”現場作文競賽里寫到:老師,您的付出無法衡量,您的愛像一盞明燈,引領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您的愛像一葉小舟,承載著我們,在書海里盡情遨游。還有一個同學在“感恩父母”手抄報活動中寫到:是誰不分晝夜地操勞?是誰在半夜為我掖好被角?是誰在風雨中接送我上學放學?是我的父母!他們把源源不斷的愛播撒在我心間,而無怨無悔。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絕不辜負他們的期望。我想用歌聲唱給您:

  感恩的心

  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五)、對學生進行感恩實踐教育后測調查

  我們的課題從09年10月開始,歷時一年,通過開展大量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跟蹤調查,深入研究分析,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課題得以圓滿完成。在教育活動即將完成時,我們進行了后期調查。

  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比較前期調查問卷,以活動期間時間為限,在我校小學3-6年級1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60份,整套問卷共設計20道選擇題,分別涉及學生的感恩認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為。學生的感恩情感得到了明顯的升華,學生對感恩的認識增強后,更能體會到感恩。

  在活動期間,78.75%的學生經常表達對父母的祝福、感謝,只有1.25%的學生沒有表達過,在父母勞累或不舒服時,56.25%的學生會主動做家務,有5%的學生沒有做。

  調查還可知,教師節有91.725%的學生給老師送出了禮物,別人遇到困難會主動幫助的學生有95%,老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有98.75的學生會原諒。所有的學生都愿意參加公益活動。只有3%的學生會經常隨手扔垃圾,1%的學生會踐踏草坪。

  從測試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經過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學生的感恩意識明顯增強,感恩情感得到了升華,感恩行為明顯增多,并在生活中初步養成了感恩習慣。

  (六)通過近一年的課題研究,我們在小學生感恩教育及培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獲得了顯著的教育效果,產生了較深的社會影響。

  1、學生的感恩意識增強

  通過對學生感恩教育與培養的研究,喚醒學生的感恩意識,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圖報。樹立學生的感恩情懷,懂得愛父母和愛老師,愛同學,愛自然,愛社會,對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過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學生的感恩情懷內化為良好的品德,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學生懂得了“贈人玫瑰,留有余香”蘊含的感恩思想;領悟到“感恩”的深刻含義:“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人生真諦!

  2、教師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師通過對感恩教育與培養的研究,促使教師不斷地學習相關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意識到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積極參加到教學科研中來;教師理論學習主動性將大大提高,并勇于把新理念體現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在課題完成之際,參與課題的教師根據自己親身體會和經驗總結,每人都完成了一片質量甚高的小學生感恩教育論文。這都為教師今后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促進我校的教師逐步走向科研型。

  3、促進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協作溝通、和諧發展。

  八、不足之處

  感恩教育不但要體現在各個活動中,更應體現在我們日常的學科教學中,這一點我們有待加強。

有關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篇3

  一.調查目的:

  了解智能雙語幼兒園幼兒自理能力;

  二.調查時間:

  xx年2月-xx年3月;

  三.調查地點:

  南京市元蕪湖區西城綠錦幼兒園;

  四.調查對象:

  幼兒園小朋友及家長;

  五.調查人:

  李小小;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了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針對幼兒自理能力較差的情況電大學前教育專業社會調查報告關于學前教育在智能雙語幼兒自理能力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了解智能雙語幼兒園幼兒自理能力

  二.調查時間:xx年2月-xx年3月

  三.調查地點:南京市元蕪湖區西城綠錦幼兒園。

  四.調查對象:

  幼兒園小朋友及家長

  五.調查人:

  李小小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但是由于現在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忽視了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為了提高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我在xx年2月―xx年3月對南京市元蕪湖區西城綠錦幼兒園的幼兒園小朋友以及家長,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該院兒童的生活自理情況作了調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針對幼兒自理能力較差的情況,我從小 中 大 學前各抽出十五位家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來調查。如;幼兒在家是自己吃飯還是由父母來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子還是父母幫穿;自己洗臉還是父母幫洗;回家寫作業是自己主動寫還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寫 。

  二、幼兒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分析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和屁股等。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

有關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通用3篇) 相關內容:
  • 2024教育社會實踐報告(通用20篇)

    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課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因為只有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學生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才會不斷地內化為自身的素質。為此,學校根據隆陽區教育局為把“三生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開展百項實踐體驗行動的要求。...

  • 教育社會實踐報告范文(精選24篇)

    實踐地點: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古城村實踐方式:走訪調查、網上調查實踐目的:局部了解農村家庭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呼吁家長重視子女教育“學生厭學,學生失學”一度成為農村中小學,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

  • 教育社會實踐報告(精選26篇)

    實踐地點: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古城村實踐方式:走訪調查、網上調查實踐目的:局部了解農村家庭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呼吁家長重視子女教育“學生厭學,學生失學”一度成為農村中小學,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

  • 2023教育社會實踐報告十五篇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教育的意見》。《意見》指出,要把“三愛”教育貫穿于社會實踐活動中。...

  • 教育社會實踐報告范文十五篇

    1.前言實踐期間:7月13日----7月26日實踐單位:xx區求是業余學校實踐部門:培訓部實踐單位地址:路8號(老啤酒廠南50米)實踐單位電話:0571--89172333實踐單位主管:實踐動機:將所學應用于實際,通過實踐對學習的成果進行檢驗,是很好,...

  • 教育社會實踐報告十四篇

    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課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因為只有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學生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才會不斷地內化為自身的素質。為此,學校根據隆陽區教育局為把“三生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開展百項實踐體驗行動的要求。...

  • 關于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精選4篇)

    一、課題的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一個崇尚仁義、知恩圖報的民族。知感恩,懂回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說:“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們要懂得孝順父母,敬重兄長。...

  • 教育社會實踐報告(通用13篇)

    一、實習內容(一)保育工作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我對保育工作的內容不是很清楚。一整天,我都在認真觀察并且學習,了解作為一個保育老師應該做什么,到底怎么做。第二天我很快進入了狀態,在接下來的一周,我進行了保育工作。...

  • 教育實踐報告優秀范文(精選3篇)

    1.前言(1)實踐期間:7月13日----7月26日(2)實踐單位:xx區求是業余學校實踐部門:培訓部實踐單位地址:路8號(老啤酒廠南50米)實踐單位電話:0571--89172333實踐單位主管:(3)實踐動機:將所學應用于實際,通過實踐對學習的成果進行檢驗,...

  • 教育實踐報告優秀范文(精選7篇)

    xx年年9月17日至11月4日,我在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小學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教育實習。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這一個月里,作為一名實習教師,我堅持以教師身份嚴格要求自己,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儀表,熱心愛護實習學校的學生,本著對學生負...

  • 2023教育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

    一、課題的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一個崇尚仁義、知恩圖報的民族。知感恩,懂回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說: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們要懂得孝順父母,敬重兄長。...

  • 教育社會實踐報告范文(精選6篇)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

  • 教育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

    實習報告姓 名: 許 佼學 號:班 級:院 系: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指導老師: 吳 韜完成時間: 20__年3月1號一、實習單位及崗位簡介(一)實習單位簡介六安萬鼎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率屬于安徽萬鼎置業有限公司;公司以建筑安裝工程為主...

  • 教育教學社會實踐報告(精選3篇)

    20xx年3月16日到5月15日期間,我在XX縣第五小學部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教育實習。回顧這兩個月,雖然實習生活比起以前的任何工作來說都要辛苦,但很有意義。...

  • 教育教學社會實踐報告(精選3篇)

    20xx年3月16日到5月15日期間,我在XX縣第五小學部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教育實習。回顧這兩個月,雖然實習生活比起以前的任何工作來說都要辛苦,但很有意義。...

  • 社會實踐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汨罗市| 准格尔旗| 建阳市| 南昌县| 南投市| 米易县| 库伦旗| 光山县| 紫云| 永泰县| 三亚市| 元朗区| 丹阳市| 新蔡县| 长汀县| 无锡市| 界首市| 望城县| 仁寿县| 阿合奇县| 台东县| 巨鹿县| 顺平县| 沽源县| 马关县| 阿克陶县| 清远市| 文昌市| 扶沟县| 鸡西市| 长春市| 万全县| 禄劝| 阿克陶县| 南澳县| 重庆市| 武定县| 岗巴县| 梓潼县|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