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社會實踐報告
農村合作醫療社會實踐報告
楊振遠
前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直接關系到中國幾億農民的健康和利益,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工程,我省“新農合”圍繞著“大病有保障、門診有補償、看病花錢少”的目標,從無到有、從局部試點到全省覆蓋,從低水平起步到逐年提高補償水平,力求取得“農民得實惠、衛生得發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贏”效果。XX年7月2日——7月9日我班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對亳州市譙城區的四個鄉鎮進行實地調研。內容是新農合對醫院、農民、個體醫生有何影響。本報告就當地新農合進展情況及所遇到的困難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查;對策研究
我們選擇亳州市譙城區古城、油河、趙橋、三官四個鄉鎮,調查了四個新農合的定點醫院,尋訪十幾位個體醫生,深入300多戶農戶家中,采取問卷式與訪談式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對譙城區新農合實行的情況進行了一次調研,其目的是想了解各群體對新農合的看法和意見,本次調查我們三個群體共設計了36個問題,涉及農民的有是否參加新農合、對相關政策是否了解、補償比例是否滿意、現在看病會選擇那類醫療機構、對新農合的總體印象、農民對新農合的意見與建議等方面的內容。涉及醫護人員的有關于個人的基本情況、實行新農合后前來醫院就診的人員有何變化、補償比例是否合理、對新農合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的內容。涉及個體醫生的有個人的基本情況、家人是否參加新農合及原因、實行新農合后前來就醫人員有何變化、他們對新農合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的內容。
選擇古城、油河、趙橋、三官的原因是四個鄉鎮醫院規模、醫療設備和地理環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譙城區農民調查總結
采用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方式,一方面是考慮到農民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兩種方式可以相互補充,相互驗證,以克服單一方法的局限性。本次對農民的調查共發放問卷308份,收回308份,有效問卷301份(其中:古城75份、油河73份、趙橋61份、三官99份)。
一、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
我們對農民的調查涉及譙城區四個鄉鎮,共60多個村莊,深入300多戶農戶家中,這次關于農民問卷調查的被調查者具有以下特征:參與問卷調查的絕大多數為參合農民,占被調查者總數的98.01%,中老年農民占大多數,調查對象基本上普通農民,村干部較少占總數的1.62%。家庭經濟狀況分布比較均勻,代表性較強。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能夠真實的反應出大多數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看法及意見。
二、新農合政策在農民之間的普及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98%(見附表1)左右的農民都參加了新農合,一方面反映農民積極國家政策,另一方面新農合總體來說對農民是有益的。但仍有2%的人員不愿參加新農合,這表明政策在實行過程中還存在不足。
附表1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
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
頻數
頻率(%)
是
295
98.01
否
6
1.99
合計
301
100
三、新農合相關政策的宣傳情況
在回答“您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政策嗎”的問題時,只有4%(見附表2)左右的人員對相關政策了解,有近50%的人對政策不了解,其余的人只是大致了解補償比例中的門診30%和住院70%。這表明新農合的相關政策宣傳的還不夠。
附表2 新農合相關政策的宣傳情況
您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政策嗎?
頻數
頻率(%)
了解
15
4.98
了解一點
137
45.51
不了解
149
49.51
四、參加新農合的原因
在回答“您和您的家人是因何種原因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的問題時,有47.92%(見附表3)的農民選擇了應對重大疾病的發生,有16.93%的人認為是政策規定,也有6.08%的人感覺政策好相應政策,其中有29.07%的人是隨大流,這表明大多數人選擇參加新農合是為了應對重大疾病的發生。
附表3(可多選) 參加新農合的原因
您和您的家人是因何種原因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
頻數
頻率(%)
應對重大疾病的發生
150
47.92
隨大流
91
29.07
政策規定
53
16.93
政策好相應政策
19
6.08
五、實行新農合后人們看病的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實行新農合后83.05%(見附表4)的人看過病,他們看病時有18.86%的人首先會選擇不可以報銷的個體診所,有35.64%到個體診看病是因費用底,55.44%的人認為方便,8.91%的人認為服務好、醫生熟悉,只有0.01%的人認為水平高。有81.14%的農民會選擇新農合的定點醫院,這表明新農合的定點醫院存在費用高、不方便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