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小組總結
為了響應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省委宣傳部、團省委關于“大學生暑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的號召,為農村的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奉獻我們大學生的青春與智慧,本學生會開展了為期八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統籌組在本次活動中,從策劃籌備到活動的組織實施再到活動的總結,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一、前期準備
本學生會第一次獨立開展“三下鄉”活動,作為統籌組的成員,我們深感任務之艱巨,責任之重大。為確保前期籌備工作順利進行,統籌組對本服務隊的其他主要負責人做了明確分工,逐一開展工作。
五月初,本服務隊的基地負責小組開始尋找實踐基地。六月初確定基地后,基地負責小組成員多次前往基地與校長進行溝通,并將實踐方案、基地證明等資料交給校長審閱或批準蓋章,讓校長詳細了解本活動,以爭取校長對本活動的支持。通過考察實踐基地、討論研究,并結合實踐基地與本服務隊的實際情況,統籌組開始著手“三下鄉”詳細方案,確定活動主題、形式以及內容等。通過全校公開的招聘面試方式,確定隊員后,統籌組召集隊員們開會進行詳細分工,讓隊員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統籌組還根據活動需要,安排各負責小組著手準備活動的所需物品,為前期工作作最后的準備。
精心的籌備策劃以及全體隊員的充分準備,為“三下鄉”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證了“三下鄉”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實踐期間
“三下鄉”期間,本服務隊以促進當地教育與經濟發展為原則,以鍛煉提高隊員實踐能力為目的,以支教為重點,策劃開展了如下活動:
1、愛心支教 統籌組根據隊員的專業特點以及小學的教育實際,對支教
活動進行了有序的安排。支教活動以班級授課制的形式開展,共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書法、手工、保健、朗誦以及心理輔導等十門課程,授課對象為二年級至五年級學生。支教活動注重趣味性,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體會了學習的快樂。支教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吸引了許多外校學生加入課堂中。
2、專題調研 調研活動以“農民領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觀的關系研究”為課題,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由調研小組主要負責。調研小組深入附近農村,為村民耐心詳細解釋問卷,如期完成了調研任務。
3、“關注安全與衛生,營造健康新生活”宣講活動 本服務隊在廉江市良垌鎮新華圩開展了本活動,通過圖片展和免費咨詢的形式,對村民進行關于安全與衛生知識的宣傳,并結合5·12大地震的慘痛經歷教訓加以宣傳和安全提醒,使村民在了解安全衛生的同時對安全防范與衛生防疫的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提高村民在地震或者其它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救能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4、“詩韻杯”硬筆書法比賽 為了激發小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讓學生在書法中體會中華書法文化的源遠流長及韻味,統籌組策劃開展了本比賽。每班挑選10名同學進行現場書法競技,由評委小組成員評出各獎項,對獲獎學生進行獎勵,以鼓勵學生加強書法學習。
5、“我為北京喝彩,奧運與我同在”小型運動會 運動會在學校籃球場舉行,比賽項目包括200米短跑、乒乓球接力、4×100米接力跑以及1分鐘跳繩,分高低年級組進行。在各班班主任的帶領下,學生們積極參與其中,籃球場熱鬧非凡。運動會結束后,由評委計分評出團體獎,并為獲獎班級頒發了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