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社會實踐報告范文(通用3篇)
大一思修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篇1
這個周六我們班七名同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近代史綱要社會實踐活動,參觀了麥新紀念館和開魯博物館。一個多小時的參觀,讓我們認識了音樂家、革命烈士麥新,并對麥新精神有了深刻認識;了解了開魯縣的歷史,感受到了這塊土地承載的厚重文化。
來到紀念館前,一尊高大的紀念碑出現在我們眼前,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個陌生的名字:麥新。我很好奇“麥新”是個什么人?至到參觀完紀念館后我才感受到了自己的無知!
一進入紀念館,解說員就開始跟我們介紹麥新的生平事跡,頓時間我來了興趣,我很想了解這個偉人,于是我認真聽解說員的解說,觀看紀念館的圖片和物件,以便我更好的認識、了解麥新!在參觀完紀念館過程中,我逐漸了解到了麥新的生平事跡!麥新原來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富裕家庭,少年時父親去世,家境逐漸貧寒!他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輟學務工,體驗了低層人民的艱辛,為他以后的音樂創作提供了靈感!初中我就聽說過二十九軍大刀隊的英勇事跡,看過相關的,“大刀向鬼子砍去……”一首《大刀進行曲》讓人激情澎湃,然而此前我并不知道這首當時家喻戶曉的歌曲的創作者是麥新,這讓我感到羞愧!1938年麥新參加中國共產黨,抗戰勝利后麥新被組織派到東北開魯縣從事群眾工作,1947年麥新在外工作中遭遇土匪,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3歲。麥新在工作中關心群眾,時常幫助群眾進行生產生活勞作,犧牲前幾天才幫助貧農郭萬才家脫肧、鑄墻,幫軍人家屬劉大娘挑了一缸水!
麥新犧牲后,全城哀悼,至今開魯人民還記得他。而我們作為一名大學生在參觀紀念館之前卻對麥新一點也不了解。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先輩的血凝結而成,我們不應該忘了那些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人;我們應該牢記歷史,繼續發揚先輩的刻苦自強、堅韌不拔的精神,努力學習工作,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努力。
參加開魯博物館,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這片土地承載的厚重歷史。五千多年前的紅山人就在此定居生產生活,創造了聞名中國的紅山文化。此后開魯先后成為東胡、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的牧地,醞釀了獨特的草原文化!清末清政府為開發科爾沁草原地區,設置了開魯縣,開魯建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偽滿洲國時期開魯縣成為興安西省省會,成為北方重鎮。每一座城都有一段歷史,而今我們在通遼讀大學,理應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才能對此地有深刻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大一思修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篇2
生活中某些特別的日子,總想把它記錄下來。年輕即出發,這是我們來到徐聞這個地方,正式開班支教的第一天。每位小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心情,興奮與忐忑是我們普遍的情緒。為這一份獨特的經歷而興奮,為能否出色地做好這一件事情而忐忑。作為支教組的一員,我的工作是負責三四五年級的英語教學。早晨看著這一群群活蹦亂跳、朝氣蓬勃的小孩,不禁回憶起自己單純無憂的童年,遙想著他們未來的路,人生還有多少酸甜苦辣在等著他們體驗啊。
第一堂班會課,每個老師都去了自己相應的年級做了自我介紹,第一印象很重要,老師們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熱度溫暖的印象,回饋給我們的是燦爛美麗的笑臉。其實小孩子很好相處,你熱度,他們更熱度,我們要做的可是要hold住小猴孩呢。
班會以后,便是我的五年級英語課了。整節課的基本流程是先讓他們介紹自己,聊一聊他們自身對英語這一學科的感覺,中間穿插有關地道英語表達的小視頻以及中外有趣小短片。第一次上課,也發現了自己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考慮所教的東西對于他們是否過難,教室氣氛如何更好地調動——提問哪種問題、玩什么游戲想要達到什么效果都要計劃好。而且教室進行過程中也不一定能按原教案進行,充滿變數,考驗應變能力和控場能力還有組織能力。真切體會到當老師不易,當一位好老師更不易啊。三下鄉支教教室,必然是與傳統教室不同的,大學生應是為未來教育注入新鮮血液、傳播新穎思想的先行者。力求教室有趣又讓學生學有所成,是我們的追求。我在想,打造有趣的教室者,其本身也必為有趣的人。
四年級英語課緊跟在五年級后,我在這一節課把授課方法稍微改進了一下,讓學生分組,上臺相互用英語介紹自己的朋友。這鼓勵了他們勇敢開口說英語,特別是一些男生,在他們的表現收獲了掌聲以后,我看到他們的眼睛是閃光而有神的,也充滿的自信。我想這就是教育的意義,賦予人們身上一切美好的特質,學會發現自己,自尊、自信。
支教的第一天,希望明天能給予更多,收獲更多,成長更多。
大一思修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篇3
不知不覺,為期五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已經結束了,在這短短的五天里,我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也收獲了不少。
暑期實踐第一天,在一切安頓好之后,我們所有隊員走出住所,走向街頭店鋪,進行了第一次的實地調研。一開始,我們組在街頭找了一部分年齡偏大的老人進行調研,發現他們大多不認識字,導致調研無法繼續,于是我們又把調查對象的年齡段降低了一些,詢問了一些中老年人,獲得了許多真實有用的信息,大家都非常開心。當發現附近有一所中學時,我們都一致同意去中學附近調研,一是覺得學校附近的人員應該都比較容易交流和溝通,二是學校旁邊的人應該大都是當地人,對本地方言應該有更深的了解。實踐結果證明,我們的決定是對的,我們最終有了很多收獲。被詢問的市民們都非常主動,熱心地配合我們,為我們解疑答惑,推動了我們更好地完成了此次調研。第一天調研結束后,每個人都很有收獲,個個面帶微笑,洋溢著調研的喜悅之情。
之后的幾天里,我們去了回民聚居的地方——八坊街區。在這里,我們不僅進行了調研,還感受到了回民們的熱度,甚至品嘗了熱心市民拿出的特色美食,非常美味。其中,一個回族的女大學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她得知我們也是大學生后,更加主動地配合我們的詢問,對我們的問題,知無不答,還給我們詳細地講述了一些詞語的使用人群,是漢族民眾使用的多,還是回族民眾使用的多。她的配合讓我們組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更深入的開展。
走出學校溫室,走向社會考場,我才真正感受到一些理論知識的來之不易,感受到了研究的不易,深刻地體會到了為什么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目的。
作為一名大一的本科生,能參加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是對我一次莫大的鼓勵和鍛煉。我十分感謝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感謝帶隊的認真負責的羅老師以及我所有的隊友們,謝謝你們們在這五天對我的關心和照顧,謝謝你們助我成長。如有下次實踐,我一定還會主動報名參加的。我堅信,實踐出真知!我堅信,我實踐,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