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課評語(通用7篇)
英語聽課評語 篇1
今天聽了趙靜老師四年級三班的一堂生動有趣的英語課,感受頗深。趙老師執教的這一堂課是一堂清晰實在,扎實系統,動靜結合的小學英語課。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游戲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著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TPR活動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里,被激活。接著教師利用游戲引出新詞教學,自然有效。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新單詞呈現形式多樣。應該說整堂課中,教師在引入新詞時,都是比較新穎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師還注意利用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貫徹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盡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有歌曲,謎語,游戲,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
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趙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于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英語聽課評語 篇2
從上周開始,實小的“踐行”式高效課堂競賽課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我校英語組袁芳、龍桂金春霞、楊信琳、祖娥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聽完這五節課,我心中除了贊嘆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獲的那份欣喜。下面是自己的一點收獲,或者說是感想,寫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一、教師的基本功要功扎實
作為小學生的英語啟蒙教師,教師本人的基本功能直接影響到學生英語的日后發展。從俠義方面來說包括兩個方面:語音的標準及語言的流利,規范的板書。小學英語對學生聽和說的要求相對多一些,因此,教師語音的規范及語言的流暢至關重要。龍桂老師的口語基本功扎實,讓聽課的人輕松愉快。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修煉自己的語音語調基本功,確保我們說出的每個單詞,每個句子沒有發音上的問題。同時,在課堂上適當的指導學生的語音、語調,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語音、語調。另外,規范的板書除了能利于學生抓住本課的重點內容,利于課文的理解外,也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情境的設置要真實
踐行式課堂要求高效。那么對英語的學習來說需要大量的輸出和輸入。這就要求我們在語境中學習句子,在句子中學習單詞。這就是說我們在教給學生一句話、一個詞時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用句子、詞語。
所創設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課文的導入,也利于重點單詞、句子的引出是一節課成敗的重要方面。袁芳老師和學生準備了大量的真實的照片訓練Who’s this woman/man/girl/boy? Is this your…?這兩個句型,創設的情景真實,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參與度很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祖娥老師的課件優美、實用,有利于突破難點。
三、注重基礎,適當拓展
這五節課沒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課文,注重基礎知識。在精講精練課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將基礎知識都夯實了,后面的拓展學生進行起來也就得心應手。正是這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遠見,提高了整節課的課堂效率。
英語聽課評語 篇3
周老師為我們展示的研討課是閩教版第二冊Unit 4 Lesson 7 Parts of the body(1)的詞匯課。聽了這堂課,參與教研的老師們共同探討,達成共識,現將老師們的觀點小結如下:
一、讀教學設計,欣賞教師素質。
周老師的教學設計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從課之伊始的動畫導入,讓學生聽單詞的英漢對照,到學習詞匯、活動操練、游戲設計,無一不突出教學目標,讓聽者感受到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層次。各種活動以三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又內涵教學重點,凸顯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習得,體現出教師較高的業務水平與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二、觀教學過程,感悟能力培養。
我們說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能力培養的過程。周老師在教學過程既能充分注重學生聽、說、讀、認能力的培養,又能注重學生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的培養。在教學單詞的過程中,能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調朗讀,并努力做到詞不離句,以培養學生的語感;每個單詞的呈現都能加以拼讀,以培養學生的認讀單詞能力;讓學生聽錄音跟讀單詞,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讓學生通過競爭與合作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可以說,周老師能在教學過程中同時培養學生能力,為我們縣小學英語課的教學起了榜樣的作用。
三、學教學互動,贊嘆師生情感。
教學過程不單是教師教的過程,更是學生學的過程。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重要是它的工具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交際服務。從周老師這堂課,我們看到多種的互動形式,有“我拿卡片你來猜”、“互聽互指”、“同桌游戲”、“聽音畫畫”“看屏幕猜一猜”等,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的合作式和競爭型互動,學生通過輸入與輸出,知識的接受與內化,都在寬松的氛圍中進行,更難能可貴的是互動雖形式多樣卻始終不偏離目標。每次的教學互動既是學生運用語言的過程,也是師生、生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小學英語課堂正確使用教學互動,使課堂生動、活潑、高效。從這堂課的互動中,我們感受到了師生、生生之間融洽的情感。
四、看教學資源,享受多元信息。
周老師充分挖掘教學資源,讓多種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學活動。多媒體課件制作,動漫英語的使用,工整規范的板書,漂亮直觀的簡筆畫等,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直觀學習,調動聽覺與視覺多種器官參與學習,更重要的是周老師還能重視生活資源,從學生身邊和自身的資源入手,信手拈來的head/eyes/ears/nose/mouth/neck等詞匯直接聯系到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又促進學生良好學習和思維習慣的養成。
五、聽教學評價,了解學習效率。
過程性的評價對課堂教學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說,周老師這堂課沒有吝嗇表揚學生的語言,每次學生回答完問題,周老師豎起大拇指對學生加以肯定并投以欣賞的目光,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另外,周老師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次活動或學習比賽贏的一組獲得一個笑臉,最后再把這些笑臉與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對三年級學生實行分組比賽并適當獎勵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能從評價中了解學生學習的效率。
總之,通過這堂課給我們的信息是:小學英語課從開設初期的師資不足、資源不夠、支持率低,到現在有一批年紀輕、學歷高的新生力量充實小學英語教師隊伍,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充滿了信心,相信小學英語的明天會更好。
英語聽課評語 篇4
這節課屬于任務型教學,整節課老師與學生關系融洽,互相配合,默契度非常之高。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老師熟悉新課標標準,面向全體同學,在達到要求的基礎上,讓不同學生有不同發展,同時也以學生為中心,整節課利用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學習,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配合課程。
這節課屬于任務型教學,這節課屬于任務型教學,整節課流程流暢,任務直接斜街非常好,學生清晰明白老師的教學流程,學習任務。可見老師的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也看出老師的教學專業素質高。
除了時間上的不完美,這次課給人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因為整節課有活動在支撐,自始至終的活動教學,梯度有序的學習過程,自始至終的形成性評價,有效的獎勵,學生積極參與展示,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積極嘗試,整合教材資源和自編資源,這也體現特級教師的教師魅力,讓人不禁佩服趙老師。
英語聽課評語 篇5
上午,來到**中學參加初三英語教研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市鎮中心英語教研組的成員和全鎮初三英語老師。
本次活動首先聽了六峰中學朱杰紅老師的一杰初三教研課,然后,大家開展了積極的教研討論活動,最后,曾衍明主任就初三英語復習工作做了一些工作部署。下面是這節課的聽課記錄和聽后隨感。
課前朗讀,復習單詞
緊接著復習其他表示天氣的單詞。然后,啟發學生說出另外一些表示天氣的單詞,啟發的方法是通過師生問答開展的
復習感嘆句的表達形式。
朗課文內容,之后,通過看幻燈片,談論圖片內容;(感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中文組織教學太多。如:首先,我們見到圖畫中有什么?像這樣的句子完全可以直接用英語組織進行。教師通過幻燈片呈現故事,在故事的呈現中滲透語言知識,形式很好。如果能就圖片提出一些目的性更強、有效性更高的問題就好了。)接著,教師繼續由圖片、話題引出。
檢查上次作文情況并步入正題----初三升中專題復習----書面表達
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做老師,閱讀并修改作文,談談他們的好與不好到底何在,應當如何修改。
朗讀范文聽課意見與隨想
總體感覺:朱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并展示出了教師關愛學生、循循善誘等方面的教學特點。特別是在知識的引入過程中,十分注重啟發學生思維,并在這一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益友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
隨想與建議:
1.書面表達是語言學習過程中語言輸出的部分。它不是被動的語言輸入,而是積極的主動輸出。可以說,書面表達對于初三的同學來說,是最難的一個能力項目了。
2.思考: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或書面表達能力呢?
我覺得:第一,應當給與學生足夠正確的語言輸入;第二,應當專設書面表達作文課。在作文課上教師親自示范,并和學生一起作文。比如說在看圖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啟發學生如何看圖、如何說圖。(這樣可以更好的深入到學生的思維內核。)當說圖訓練充分之后,在開展進行書面表達。第三,注意要點的把握。如時態準確、選字恰當、長短句問題、連接詞問題等。第四,學生作文優秀的拿出示范,不佳的進行錯誤分析。在修改作文時需要考慮我們修改的標準是什么?顯性和隱性的標準何在?同時,還可以結合考試標準中對書面表達的專門闡述,有所側重地開展教學活動。
3.從教學環節安排來看,個人覺得各環節小任務明確,但是,各個小任務與大任務的目標一致性方面還有待加強。
4.關于口語語言輸出的工作,有一個教學活動是否可以考慮:那就是課前給學生6-8個單詞或短語,讓他們用這些詞語說出一段英語故事。然后,在每節課上課開始的前三分鐘可以讓學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語言的輸入會有所幫助。
5.從這節課中的作文材料來看,隨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問題。這不是一個英語知識問題。需要考慮的是:當我們路見不平的時候,要不要拔刀相助,如何相助?也許,就這樣的話題,可以用英語開展更加深入地討論(語言輸出)。
英語聽課評語 篇6
1、老師課堂激情高,教學環節緊湊,合理把握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2、通過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節枯燥的計算課上的很精彩。
3、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對新知的探究,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和自學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幫助。
4、老師的課語言精練,教學環節過渡自然,過程由淺入深,方法靈活多樣。
5、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師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
6、本節課,教師創設了學生愛好的猜謎活動,學生們非常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才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地去參與。
7、整節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致勃勃。
8、充分體出了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9、最后環節讓學生計算身高,設計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率極高,特別是老師能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
10、老師并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予了學生比較充分的自主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提升。
11、老師能從學生特點出發,讓學生在玩活動過程中探究新知識理解新知,人整體上來看,效果確實不錯,值得學習。
12、有“創新”和“創意”。能活用教材,愛想點子。新課改的理念體現得很突出。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數學生活化,設計好。
13、老師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提出問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應用。
14、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15、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比較“怎樣算比較簡便?”使算法得到了更優化,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6、在學生探究口算算理時深入淺出,使學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這可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17、本節課的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
18、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
19、口算練習的呈現方式多樣,并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20、課堂活動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體現了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知識這一先進的課程理念。
21、注重學生自主探索,三維目標得到充分體現。
22、老師的課堂中,教者都能夠充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師不是傳授的現在的方法,而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23、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利用認知基礎,組織生用論的方式比較原來學習的應用題和這節課學習的應用題有哪些地方不同,讓學生明白這節課新知識“新”在由一個未知數發展到兩個未知數。
24、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學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補充,讓學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25、要求學生將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題實踐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的同時提高學生解題方法的水平。
26、課堂氣氛活躍。老師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27、例題習題的搭配合理,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知識。
28、給學生一把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的槳,讓學生積極思考,在主動探索中獲取成功并估驗成功的喜悅。
29、合作交流與動手實踐相結合,充分獲取數學活動經驗。
30、能夠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同伴交流,并充分給足了學生動手觀察交流合作的時間和空間。
31、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32、注重學生自主探索,激發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在獲得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
33、主動自主的獲取新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了主導主體作用。
34、利用舊知遷移進行新知的學習,并且進行小組交流,利用集體的智慧解決問題。
35、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在課堂中,教師花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多次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結論。
36、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37、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體現趣味性和層次性。
38、教材理解透徹,知識重點和難點把握準確。
39、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多樣化,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40、數學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滲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得到進一步優化。
41、老師語言優美,儀表大方,課堂中能充分利用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學生喜愛的教學情景。
42、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為學生對新知的探究和整節課教學任務的完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英語聽課評語 篇7
1、教學內容難易適當,由淺入深。注重引導學生思考,但師生雙邊活動較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板書工整有條理,分析透徹,提示恰到好處。但二倍角的相對性要著重強調。
2、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面廣,教學中無科學性錯誤,詳略得當,布局合理,字跡工整規范。儀表端莊,教態自然,舉止大方。對教學內容分析、處理恰當,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容量適度,環節連貫、緊湊。能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系,重點突出,難點把握準確,課堂結構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
3、教學目的全,準,科學性強,切合實際。教學重點明確,突出重點的方法恰當、有效。教學難點找到,解決的方法恰當、有效。教學內容信息量最大,教學結構安排科學,從容自然,有張有弛。教學過程體現兩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兩種積極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調動了學生。教學方法靈活有效,課堂反饋渠道暢通無阻,形式多樣,方向多維,矯正及時有效。
4、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說,這是一節重過程、重發現、重生活、重主體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啟發教育的課,讓人耳目一新,感觸頗多。結合評價,互助互動,評價時,同伴之間進行借鑒學習,有利于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鑒賞力。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于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