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嚴明黨的紀律
敬愛的黨組織:
馬凱同志在中央國家機關第二十七次黨的工作會議暨第二十五次紀檢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要求,中央國家機關要做嚴明黨的紀律的模范。黨員干部要切實加強作風建設,既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擔當金融先鋒,又要在反腐倡廉建設中擔當金融先鋒。的確,嚴明黨的紀律,是事關事業成敗的關鍵,加強作風建設,是推動事業發展的保障,機關黨建工作必須把二者作為核心任務抓緊抓好。
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嚴明的紀律是我們黨的一個政治優勢。早在建黨之前,我們黨的初創者已經認識到紀律的重要性。 1920年,蔡和森給毛澤東寫信探討建黨時,就提出了“黨的紀律為鐵的紀律”的科學概念,認為“必如此才能養成少數極有覺悟極有組織的分子,適應戰爭時代及擔負偌大的改造事業”。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報告中,首次提出了“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的科學論斷。1945年,黨的七大第一次把黨的紀律寫進黨章總綱,同時將“四個服從”載入黨章。可以說,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人民打敗、迅速奪取全國政權的偉大勝利,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黨有嚴明的紀律作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樣要靠嚴明的紀律作保證。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加強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在十八大之后的一系列重要會議上,多次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嚴明黨的紀律。
嚴明黨的紀律,首先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黨的紀律包括政治紀律、經濟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外事紀律、保密紀律等,涉及黨內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指出,“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規矩,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一個政黨,不嚴明政治紀律,必然會分崩離析。蘇聯解體前,蘇共允許黨員公開發表與組織決議不同的意見,實行所謂的各級黨組織自治原則。沒有了政治紀律作保證,一些蘇共黨員甚至領導干部,成了否定蘇共歷史、否定社會主義的急先鋒,使蘇共黨內從思想混亂迅速演變到組織混亂,最終亡黨亡國。這就提醒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維護中央權威。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證黨始終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
嚴明黨的紀律,根本在于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堅決遵守黨章。黨章是我們黨的總章程,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范,是黨的最高紀律。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入黨時的誓詞90多年來雖然幾經變化,但有一點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遵守黨的章程,嚴守黨的紀律”。在十八大之后,發表了《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的文章,指出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是全黨同志的應盡義務和莊嚴責任,要通過學習教育,使全黨同志對黨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加強對遵守黨章、執行黨章情況的檢查,全黨共同來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下一步,要通過學習、貫徹、遵守黨章,牢固樹立黨員意識,強化黨章意識,自覺用黨章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實做到黨章規定的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章禁止的就堅決予以糾正和查處。
嚴明黨的紀律,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深刻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對于國家如此,對于一個金融機構、一個人的發展而言,亦是如此。開行在短短十幾年間,就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一是靠開行和“開行人”的理想:開行將先進的金融發展理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走出了一條開發性金融的路子;有做世界一流銀行的高遠目標,敢于和世界先進金融機構照鏡子;有不算小賬、敢為人先,做“走下去”、“走出去”開拓“藍海”的膽識和作為;有“增強國力”服務國家利益的擔當,也有“改善民生”增進百姓福祉的社會責任。二是靠鐵的紀律。首先堅定不移地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中央各項部署。在組織建設方面,嚴格按 按黨的組織原則辦事,健全民主集中制,堅持“三重一大”集體決策,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在黨員干部管理方面,堅持加強廉潔從業教育,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堅持加強制度建設,用完善的制度管權,靠完善的制度管人;堅持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日常監督檢查;堅持認真核查信訪舉報,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堅持以思想建設和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正是通過鐵一樣的紀律和科學的監管制度,有效實現了開行保業務健康發展、保員工健康成長、保開行健康形象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