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七一”講話稿
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資產的積累增加,企業每年改善員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每個班組停車點都配備了休息場所,電視機、微波爐,更衣箱,還安裝了空調,使員工的休息得到保證。從去年開始,統一工作服、實行掛牌服務,每個員工佩帶我公司的司徽上崗。從今年開始,我們員工的行政關系全部轉入本企業,為了讓職工無后顧之憂,在轉關系的同時,由原來的“鎮保”轉為“城保”!別看這僅僅是一字之差,其中的付出不是誰都能做的到的!“鎮轉城”后,職工增加了部分實際支出,但為了不影響員工的實際收入,把好事做徹底,讓員工感到企業的溫暖和充分體現企業與員工利益的一致性,公司做出了全員平均增資10%的決定。經過這一系列的措施,使全體員工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客戶單位的表揚聲連續不斷。這一切從根本上提升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有效抗擊了由于全球金融風暴所帶來的困難,使企業業務穩步增長的勢頭不減反增。
三、民企同樣需用嚴格的科學管理,經營者需用接受監督,保持清醒的頭腦,具有良好的廉政品德和民主作風。
一個企業要做好,經營者不能單憑資產所有權就可以隨心所欲,而應該樹立:既把資金投入組成企業,那就是社會行為,社會就是國家的一部分,經營企業不但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社會負責,對員工負責,只要這樣才能真正的把企業做好,為社會作貢獻。目前,社會上對民企的負面說法總比國企的多一點。從統計來看,民企的平均生存期較短,中國歷來有“富不過三代”之說。造成這一說法的最根本原因,我的認為,就是:資產所有者沒有認識到:將資金投入到企業后的這種行為已經是社會形態了,而是繼續將自己看作仍是這個資金的私有者。因此在企業初創階段,含辛茹苦;在企業發展中,不擇手段;當企業成功后,就為所欲為,將企業視為己物。最后的結果:短命!這種例子實在舉不勝舉。
我們要長治久安,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員工、也有利于自己就必須與這樣的軌跡反其道而行之。按科學管理的方法管理企業,按民主的管理要求規范各種企業行為,按潔身自好、廉政務實的作風發展企業。目前我們企業已經是由六個獨立法人的企業組成。雖然是一級核算模式沒變,但必定有六個經營者,在隨著企業規模的逐步發展,總有一天會發展到以資產為紐帶的二級核算。因此對經營者的要求不只是對我一個人,而是一個經營群體。所以從現在起,就要立下規定:① 我們需要黨的領導、需要建立工會,企業大事交職代會討論,接受職工監督,減少重大決策失誤;② 我們建立了“客戶特約監理員”制度,接受客戶的監督。使之成為防止弄虛作假、沒有工作質量的有效監督;③ 我們堅持每周行政例會制度、每月經濟活動分析、每季經營業績考評;同時,嚴格財務制度,堅決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原則;建立財務監審制度,堅決不允許設立“小金庫”,按法納稅。決不允許違反財務制度的行為發生。我們的口號:民企國有化管理。所以我們企業的財務是公開的、是透明的。不是哪一個人可以為所欲為的!從根本上保證企業的穩定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