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情人節作文(精選3篇)
快樂的情人節作文 篇1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在每年農歷的七月除七,也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福,虔誠隆重。乞巧節是以牛郎織女的故事而傳下來的。在乞巧節,古今有不同的做法,古代,很多地方的未婚女孩會在夜深人靜之時,呆在瓜果架下傾聽。據說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個少女日后便能得到甜蜜的愛情。還會接露水洗頭發,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七夕節在古代還有做乞巧果的習俗,乞巧果是用面粉、白糖,還有少許的芝麻。乞巧果子又名巧果,用麥面做的稱面巧;用糯米粉做的稱粉巧。另外,七夕節這天,少數地區還有拜織女、穿針乞巧等習俗。
今年的七夕節就是今天,8月13日。到了晚上,我來到樓下草坪。這時天早已黑了,藍紫色的天空上掛著一輪明月,許多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像小孩亮亮的眼睛,十分漂亮。我找了半天,才在眾多星星中找到牽牛星和織女星。牽牛星和織女星都很大,很亮。牽牛星呈淡藍色,散發著淡藍的的光芒;織女星有一點嫩紅色,散發著淡紅色的光芒。在兩顆星星中間有一條清晰的線,那就是王母娘娘當年劃下的銀河。
我望著天空,眼前浮現著織女和牛郎還有那兩個孩子相逢時的情景:許許多多的喜鵲一齊飛來,用自己的生體搭起了一座結實而穩固的鵲橋,讓牛郎織女還有兩個孩子重逢。想想那個場面,就覺得很溫馨。
在這個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里引發了我的遐想,讓我對高深莫測的夜空產生了無比的想象。
快樂的情人節作文 篇2
“竹梢隨風輕輕搖,枝頭祈愿路迢迢。牛郎織女鵲橋會,繁星明月映九霄。”
我與姐姐盤腿坐在家門前的石階上,一邊拍著手,一邊唱著一首首古老的歌謠。清亮的月光灑在蒼老的榕樹上,一陣微風輕輕吹過,將斑駁的樹影打亂在身旁的鋪路石上,風中夾雜著一絲絲甜蜜的味道。我們站了起來,抱著滿懷的甜味兒風,決定去繁華的大街上,體驗一下七夕之夜的浪漫氛圍。
出了小巷口,一股濃郁的爆米花香迎面撲來,我和姐姐也不由自主地隨著香味擠到了買爆米花的隊伍中。平日冷冷清清的小攤在今夜卻顯得格外的熱鬧。趁著排隊的空余時間,我們懷著好奇的的眼光打量著身邊排隊的小情侶們:只見男男女女們今夜都打扮的十分的美麗或帥氣。這些小情侶們有的是十指緊緊的相扣著,臉上洋溢著甜蜜的微笑;有的是幸福的`相擁著,眼里飽含著濃濃的愛意;有的是你追我趕的嬉鬧著,舉手投足間無不體現了此時的快樂……。
空氣中彌漫著幸福的味道,借著風兒吹入了人們的心里。現在的七夕也不是小青年的專屬節日哦。我與姐姐漫步在馬路旁,就在昏黃的路燈下看見了兩道熟悉的身影。咦?那不是樓下的吳伯伯與吳奶奶么?他們也是來過七夕的吧。
只見吳伯伯從口袋里顫顫巍巍地拿出了一顆糖,將糖紙小心翼翼地撕開再放進吳奶奶的嘴中。對哦,伯伯跟我們說過,吳奶奶她從年輕到現在一直很喜歡吃糖,伯伯當時就是在30幾年前的今天用幾顆稀有的進口糖跟奶奶求婚的,當時奶奶可是高興得都要蹦起來了。這件事情我們雖然已經聽著伯伯念了幾年了,但都還是不厭其煩的一直央求伯伯再講一遍。昏黃的燈光照在奶奶臉上,照著她嘴角的笑意,時光也仿佛回到了屬于他們的金色年華。
城市里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照亮了整個夜空,我抬頭看了看頭頂那一片閃亮的繁星,心想:牛郎與織女現在一定很幸福地相會在鵲橋上吧……。街道上汽車的鳴笛聲,小販的吆喝聲,人們的談笑聲以及天上的煙火聲,此刻在我們的耳朵里,心里都交織成了一曲浪漫的七夕之曲。
七夕,讓我們與愛攜手吧!
快樂的情人節作文 篇3
農歷七月初七是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節日,稱七夕節、乞巧節,近年來又被稱作中國的情人節。記得小時候每逢七月初七,大人們就會不厭其煩的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跟著哥嫂過日子的孤兒,他既聰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棄他,天不亮就趕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幾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狠心的嫂嫂只給他一間破茅屋、一頭老牛。從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間破茅屋內。一天,牛郎趕牛走進了一片陌生的樹林,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牛郎見到九個仙女駕著祥云落在河邊的草地上,然后脫去五彩霓裳,跳進清澈見底的河水里,牛郎盯著一個最年輕最美麗的仙女看入了神,這時老牛突然說話了:“她是天上的織女,只要拿走她的五彩霓裳,她就會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著樹林,偷偷地拿走了織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時,其他仙女紛紛穿起五彩霓裳,駕著祥云而去。唯獨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織女留下了。這時,牛郎從樹后走出,請求織女做他的妻子。織女見牛郎忠厚老實,勤勞健壯,便脈脈含羞地點了點頭。牛郎織女喜結良緣后,男耕女織,互敬互愛。兩年后,織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上帝聞知織女下嫁人間,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帶著天兵天將捉了織女。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蘿筐挑著兒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劃,牛郎腳下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涌的天河。肝腸寸斷的織女和肩挑兒女的牛郎,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望對泣。哭聲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的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終于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七月七日也叫大雨節,因為那天常常下雨,人們說這是牛郎織女相見時流下的眼淚。說來也奇怪,記得有一年七月初七,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沒有下雨的跡象,忽然飄來一塊不大的云彩,下了幾滴雨。那時老百姓靠天吃飯,天旱時都盼著下雨,所以人們盼著七夕節的到來,盼著雨水緩解旱情,沖淡夏日的酷熱。 只是近些年雨水少了,七夕下雨的傳說不再靈驗了。
現在人們把相親會說成鵲橋會,其根源也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記得小時候每逢七月初七喜鵲出奇地少,平時嘰嘰喳喳的叫聲沒有了蹤影,大人們會說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傳說織女要在七月初七那天干完一年的家務活,比如洗衣服刷碗筷等,民間流傳著這一天洗衣服刷盆碗特別干凈,小時候常見大人們在這一天忙著洗衣,刷餐具的情景。少女們在這一天要做針線活,織女會讓她們心靈手巧。
人們還說在七夕的晚上站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說私房話,于是很多好奇的年輕女子會到葡萄架下凝神細聽,究竟聽到了沒有,無從考究,可能因語言不通,沒人聽懂吧。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初見于《詩經》中的若干詩篇,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古至今,每當夜幕降臨,閃爍在茫茫星海中的牛郎織女星, 向人們講述著牛郎織女的悲壯而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激勵著人們向往美好的愛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