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我鑒定范文(精選3篇)
大學生自我鑒定范文 篇1
我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XX屆漢語言文學本科班的學生。我懷著強烈的求知欲和進取心參加了電大學習,現已修完全部課程,就要畢業了。三年電大學習,使我獲益良多。 學校嚴格的管理,嚴明的紀律,良好的校風,為我們營造了優良的學習氛圍。在學校的嚴格要求和輔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刻苦學習,遵守校規,依時上課,按時完成課外作業,通過了全部課程考試,完成畢業論文,修完學分。經過電大學習,使我增長了知識,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思想文化素質。
電大業余學習條件艱苦,面對諸多困難與不便,我都一一克服了:一是年齡偏大,記憶力和智力減退。我就用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多幾倍的時間去學習;二是正確處理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工作時做好工作,學習時努力學習,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三是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家庭的關系。我積極爭取家人的支持、幫助和配合,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成為我完成學業的巨大動力。
經過了三年的電大學習,大大提高了我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科學文化素質。在學期間,我們學習了《鄧小平理論》等政治理論課程,加深了對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識,對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有了更深刻理解,為我們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幾年來,我們系統地學習了《漢語專題》、《語言學概論》、《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等十多門專業課程。通過學習,更加夯實了我的專業基礎,對今后工作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大學生自我鑒定范文 篇2
時間過得真快,忙碌的大學生活就在悄然中過去了,但她已成為我人生美好記憶的一部分。幾年的會計專業知識學習和豐富的課余社會實踐經歷,培養了我對會計職業的興趣,也使我在專業技能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思想上,本人積極要求進步,作風優良、待人誠懇,能較好處理人際關際,處事冷靜穩健,能合理地統籌安排生活中的事務。經過黨課的學習讓我認識到為社會為學校為同學為身邊的人做事不是一種負擔,相反,在幫助他人的時候自己能夠得到滿足和快樂,同時自己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華,更加注重自己的品行。
在專業學習方面,大學期間我從沒有放松過學習,每年的學習成績在全年級中名列前茅,并且因成績優異,多次獲得國家助學金、校級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而且在校期間,取得會計從業證書,通過CPA會計、稅法、財務管理考試,以及,英語四級證書、計算機二級證書。但這些并不能說明什么,畢業以后,我還要面臨更實質更高深的學習,所以應當繼續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
在生活上,我崇尚簡單質樸的生活,不鋪張不浪費,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年的校園集體生活培養了我很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責任感和集體精神。同樣也讓我明白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建立在理解與溝通基礎之上的,我與同學關系相處融洽。四年來,我不斷的自我反省,努力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使我不僅在思想境界、知識結構和業務水平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且培養了我一定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在這將揮手告別學校的時候,我將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心、更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工作中,發揮財務會計在經營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將來的工作是對我知識的檢驗,也是對我人生的挑戰。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適應工作的需要,增加閱歷和社會經驗。
大學生自我鑒定范文 篇3
本人xx年參加全國成人高考,有幸被蘇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成為XX年春季函授班的一名學員。在三年的函授學習中,我在努力完成教學工作任務的過程中,能盡量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每一次面授,并利用業余時間閱讀相關的文學書籍,收獲很多,現對這三年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總結。
我一直擔任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似乎以自己的知識積累完成自己的語文教學工作是綽綽有余的,而且社會上很多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真正專業對口、學以致用的例子越來越少。所以當初參加全國成人高考真正的目的完全是想拿一張本科文憑。但隨著教學工作的深入,當自己以讀者的身份解讀一篇篇課文的時候,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更要是一眼活水”的重要性,當面對一次次教學中的爭議時候,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中感覺最大的障礙就是工作和學習不能兼顧。一年三次的面授除了夏季是安排在假期中進行的,春季、和秋季的面授都與我們的工作時間相沖突(我們一般是連續面授10天左右)。我能克服長途跋涉的辛勞(到蘇大要轉車,來回將近2個小時),能頂著高溫參加暑假中的每一次面授。在春秋兩季的學習中,由于小學語文課務的安排特點,無法請假參加每一次學習,所以只能采用調課,回來補上的辦法盡量參加每一次的學習。另外我還采用自學的方式來彌補自己面授學習的缺失,使自己能盡量多地汲取知識。
采用面授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三年中我學習了《古代漢語》《西方文論》《文獻學》《美學概論》《語文教學心理學》《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明清小說》《邏輯學》等多門課程,選修了《語文教學散論》《古代小說藝術鑒賞》《劉鋒杰現代文學評論集》等課程,同時自己還閱讀了《徐志摩詩文賞析》《魯迅隨想錄——吶喊人生》等書籍。老師的面授讓我聽得津津有味,收益非淺,獲益良多,自我的學習更我體會到學習讀書的樂趣。三年的學習,豐厚了我對文學理論的理解,積淀了我的文學知識,提升了我的文學修養,所有這些讓我在語文教學中更有底氣和自信。
函授時一位老師講的一個故事讓我對學歷進修有了更深的體悟:“你請朋友吃飯,一頓飯吃了198元,如果你口袋了只有200元,付錢時你是什么感受?——緊張、慶幸。假如你口袋里有1000元,你又有什么感受?——坦然、從容。口袋里的錢就好比是一個人的學識,雖然有時不一定能直接派上用場,但儲備得越多,你在工作中就越能游刃有余。”
終身學習,學習終身,不能成為口號,而應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