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網絡詐騙致家長的一封信范文(精選6篇)
防網絡詐騙致家長的一封信范文 篇1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您好!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猖獗,犯罪分子頻繁利用電話、短信和網絡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給群眾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為了您的財產安全,請您認真閱讀此信并將此信的基本內容轉告您的家人以及親友、鄰居,以增強防范電信詐騙的意識,形成堅實的社會防范基礎,有效遏制犯罪。
一、請您認清識別以下犯罪方法
為了方便廣大師生、家長及時了解掌握識別不法分子實施虛假信息詐騙、犯罪的手段和伎倆,現將常見的幾種詐騙手段歸納如下:
(一)電話詐騙
1、虛構子女出事詐騙:虛構子女、朋友出車禍、生病、違法需交納罰款等為由撥打電話欺騙家人或朋友匯款。
2、虛構子女被綁架為由詐騙:虛構已將子女綁架,利用電話背景音(孩子的哭聲、打罵聲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匯款贖人。
3、冒充熟人虛構事實詐騙:冒充親朋好友,以車禍、生病、違法需交納罰款等為由實施詐騙。
4、冒充電信局、公、檢、法、司等工作人員電話詐騙:不法分子冒充電信局工作人員以電話欠費等名義實施的一系列詐騙行為,或冒充公、檢、法、司等國家工作人員,以事主賬戶涉嫌洗錢、詐騙等犯罪活動,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讓事主將自己銀行存款轉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賬戶的詐騙行為。
5、中獎詐騙:嫌疑人撥打受害人手機,稱其手機號在某知名公司的搖獎活動中中獎或某公司為祝賀新產品上市創辦移動號碼開彩,獎金豐厚多達十余萬甚至幾十萬元,通過語音電話的方式告知可親自前往領取或銀行轉帳,受害人必定會選擇銀行轉帳,然后告知其需交納個人所得稅、服務費和銀行手續費等實施詐騙。
(二)短信詐騙
1、利用銀行卡消費實施詐騙:不法分子通過手機短信提醒用戶,稱其銀行卡在異地刷卡消費,如有疑問,可致電x號碼。在用戶回電后,其同伙假冒銀行工作人員,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將受害人引入轉賬陷阱,從而達到詐騙目的。有的不法分子慌稱錢物被偷,無法生活或返鄉,先騙取大學生的同情,然后以朋友、親人要匯錢過來為由,借用大學生的銀行卡使用,套取密碼,騙取錢財。
2、無理由匯款詐騙:通過手機短信發送“銀行賬號,要求速匯款”等內容用來行騙正巧要匯款的人員。
(三)網絡詐騙
1、以提供股票資訊進行詐騙:嫌疑人以幫助選股票付酬勞、收益分成或幫受害人購買股票為由騙取受害人匯款。
2、發布虛假中獎信息詐騙:受害人上網時會顯示QQ中獎或網絡游戲中獎,要獲得獎金必須先交納手續費、個人所得稅等名目,騙取受害人匯款。
二、要特別注意加強以下自防措施和宣傳教育
(一)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堅持不輕信,不理睬,不回復,不泄露個人銀行存儲信息,更不要轉帳或匯款。
(二)要有個人資料信息保護意識。不要向陌生人透漏個人身份、手機號碼、家庭及家長電話、銀行帳號等相關信息,更不可隨意注冊、填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
(三)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特別是平時獨自在家的中老年、離退休人員等易受騙群體尤其要注意提醒。
三、發現虛假信息詐騙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報警
如果不慎掉入不法分子所設置的陷阱,上當受騙,切莫自作聰明貽誤時機,應當迅速保存涉案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協助公安機關及早破案,挽回損失。
我們希望通過這封信,能夠贏得廣大家庭的支持,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和幼兒園開展好安全防范宣傳,把學習到的安全防范知識多向家里或鄰里的老人宣傳,拓展社會宣傳的覆蓋面,讓虛假信息詐騙無機可乘,大幅降低此類案件的發生。
最后,祝寶貝們健康快樂成長!祝家長們幸福平安、工作順利!
20xx年xx月xx日
防網絡詐騙致家長的一封信范文 篇2
各位家長、學生:
公安機關10條溫馨提示,讓您和家人遠離電信網絡詐騙:
1、刷單就是詐騙(網上兼職,購物充值返利等活動都是詐騙)。
2、網上投資理財就是一場空,最終血本無歸。
3、網上貸款前收取任何費用(包裝費,流水費,手續費),100%的都是詐騙。
4、網上購物,客服打電話說要退款的都是詐騙。
5、親朋好友用QQ或微信等通訊軟件發信息要求匯款一定要電話或是視頻核實。
6、領導用微信、QQ等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定要見面核實。
7、老師在家長群里發交資料費,二維碼,或者向您借錢的都是詐騙。
8、非官方網站買賣游戲裝備或者游戲幣的都是詐騙。
9、通過社交平臺添加微信、QQ、拉您入群,讓您下載或者點擊鏈接進行投資、賭博的都是詐騙。
10、冒充公檢法要求匯款或者讓您轉入安全賬戶的都是詐騙。
不貪、不信、不轉賬,轉賬匯款、透露個人信息前,請撥打反詐騙熱線“96110”進行咨詢。
象山縣西周鎮下沈幼兒園
20xx年6月2日
防網絡詐騙致家長的一封信范文 篇3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新春佳節將至,學生們放假在即。在校學生由于涉世未深、防范意識薄弱,是詐騙分子的目標人群之一,同時假期也是網絡游戲虛假交易等電信網絡詐編的高發期。因此,做好學生的反詐防騙工作很重要,請家長朋友們認真落實以下工作:
1、妥善保管好您個人的銀行密碼、支付密碼。密碼設置避免使用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家人生日等慣用號碼,防止被套開;
2、請合理控制子女手機游戲時間,告訴子女網購、游戲產品交易要通過正規途徑進行,避免私下交易,不要繳納押金、手續費、保證金,看到各類兼職賺錢、刷單返利、領取紅包、領取手機等信息時,不要相信,更不要聯系領取;
3、告訴子女,看到親朋好友、同學通過QQ、微信等社交軟件發送來的借錢信息,一定要當面或電話等可靠途徑核實,涉錢問題一定要及時告知家長;
4、告訴子女,不要輕信客服、快遞等名義主動聯系的各類退貨退款電話,即使信息核對準確也不要輕信,請通過主動和官方客服聯系的方式解決各類購物、快遞問題;陌生人提到“騰訊會議”、“同屏”“共享屏幕”等字眼請立即中斷聯系;
5、春節期間,子女通常會收到來自親朋好友的壓歲紅包,建議家長及時接管小朋友大額金錢(包括支付賬戶),避免發生巨資“打游戲”、“打賞”等情況,重點要培養子女良好的金錢觀念。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購買、租用在校學生實名辦理的銀行卡、電話卡或通訊賬號,用于實施電信詐騙、犯罪;還有的不法分子用高回報項目作誘餌,誘使在校學生通過撥打電話的方式,為電信詐騙窩點提供引流服務,這些學生往往存在攀比心理,意圖通過這種方式“賺些小錢”,伙同身邊同學朋友團伙式作案,最終都承擔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參與涉詐違法犯罪的學生,將面臨信用懲戒措施,影響個人征信。
請廣大學生家長能夠加強對孩子們的正面引導和實時監督,提高自身和孩子們自防意識和甄別能力,謹記“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守好自己及家人的錢袋子。
最后,祝家長朋友們新春快樂,闔家幸福!
x市x幼兒園
20xx年1月13日
防網絡詐騙致家長的一封信范文 篇4
尊敬的家長們:
當前,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活動猖獗、詐騙案件呈高發趨勢,受害人被騙案值大。為了您的財產安全,請認真閱讀此信,以增強防范意識和能力,有效保護您的寶貴財產。同時,希望您將此信的內容轉告您的家人、親友和同事、鄰居,以此形成堅實的社會防范基石,切實杜絕受害,有效遏制此類犯罪發生。
目前,電信詐騙、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1、犯罪嫌疑人采用撥打電話的形式,冒充電信、稅務、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進行詐騙。
2、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進行詐騙。
3、冒充單位領導、消防、武警、警察給受害人打電話,以購買帳篷、床等物品的方式詐騙定金。
4、通過打電話或發送短信以“你猜我是誰”等語言騙取事主信任、謊稱出差辦事或賭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冒充熟人進行詐騙。
5、發送含有木馬鏈接的短信,以各種理由誘使受害人點擊盜取銀行賬號、密碼進行詐騙。
6、以發送諸如,“你好!請把錢匯到xx銀行,賬號:,謝謝!”之類短信進行詐騙。
7、虛構中獎信息詐騙。利用事短信、電話、刮刮卡、信件等媒介為平臺發送虛假中獎信息,繼而以收取手續費、保證金、郵資、稅費為由,騙取錢財。
8、虛構綁架事實詐騙。嫌疑人給事主打電話,謊稱事主孩子等親屬被其綁架進行詐騙。
9、開設虛假網站、網上釣魚詐騙。通過開設網址與真實網站極為相似的虛假網上銀行、網絡交易平臺、手機充值網址等進行詐騙。
10、虛構消費退稅以,購車/房退稅等進行詐騙。
11、以打電話謊稱孩子被綁架或在外受意外傷害、突發急病要求匯款為名進行詐騙。犯罪嫌疑人利用孩子上學或工作離家較遠等時機,直接撥打家長電話,謊稱其孩子被綁架,索要大量贖金;或稱孩子在外出車禍等受到意外傷害和突發重特大急病,要求匯款。許多家長救子心切,未經核實,便把錢匯到嫌疑人指定的銀行帳戶上從而上當受騙。
在此提醒廣大家長朋友:
1、保持清醒頭腦,遇到可疑的人或事要冷靜分析,不輕信,不盲動,以免財物損失。
2、做好個人和家庭信息資料的保密工作,不要隨便泄露自己和家中的電話號碼。
3、不管遇到任何原因、理由要求為家人、親友寄錢、寄物的短信或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通過各種途徑調查證實是否屬實,以防受騙。
4、目前網上商務環境復雜,以及網上安全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使得犯罪分子可以低成本地進行各種網絡違法犯罪活動。為財物安全計,建議盡量不要到網上訂機票、火車票等,特別是需預先付款的購物,一定要特別謹慎,三思而行。
5、不貪。要堅信:“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無論誘惑多大,都不會為其所動。
6、如遇類似詐騙嫌疑的情況或電話,要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7、請相互轉告防詐騙知識,如遇身邊人員遭遇相關詐騙跡象,請務必提醒,并及時撥打110報警。
20xx年xx月xx日
防網絡詐騙致家長的一封信范文 篇5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為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技能,營造全社會共守網絡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充分正確發揮網絡在他們成長中的積極作用,我園向大家發出以下倡議:
1、盡可能讓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
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讓孩子掌握分寸,知道看電視、玩手機等只是自己閑暇時的一種放松手段。
2、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不當著孩子的面玩游戲,強化意識,做網絡安全的維護者。
3、經常親子共讀或是帶孩子戶外活動
如果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幫孩子戒掉。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4、需要使用時,控制時間與內容,避免游戲的誘惑
有時由于活動的需要,多多少少會用到這些電子產品,那么這個時候,盡量多安裝一些學習工具或是與學習相關的學習軟件。同時控制孩子使用的時間,每次盡量不要超過30分鐘。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
合理使用電子設備
1、電子設備使用時長
寶寶1歲半前,各類電子產品完全禁止使用。
《指南》指出:
3-4歲幼兒連續使用電子設備不超過15分鐘。
4-5歲幼兒連續使用電子設備不超過20分鐘。
5-6歲幼兒連續使用電子設備不超過30分鐘。
2、和孩子“約法三章”
使用電子產品前需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到了就要停止。如果孩子哭鬧,父母不要指責和打罵,應該溫柔而堅定地關掉。幫助孩子養成自律,而不是只靠父母的監督。
3、選擇優質內容
家長應為孩子篩選優質的內容進行瀏覽,例如:互動性強的,少被動輸入的;多創造性強的,少簡單重復的;與生活緊密結合的。與孩子共同使用,幫助孩子了解他們所感知到的內容,并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
當然,如果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也會有效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關注度。
網絡社交平臺
“曬娃”安全須知
1、你想過孩子的隱私嗎?
很多父母在社交媒體上“曬娃”時,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2%的父母會在上傳子女照片時征得他們的同意;約有33%的父母承認子女曾阻止他們上傳某張照片。孩子并非每次都愿意成為父母社交媒體相冊里的主角。
2、可能招來“人販子”
當父母在網上樂此不疲地分享孩子的生活片段時,殊不知已將孩子的具體信息、行蹤和隱私完全暴露,可能招來不法分子,將孩子置于險境。
“曬亦有度”,謹慎曬娃
1、學會打馬賽克
運用修圖軟件,把關鍵的個人具體信息打上馬賽克,也許你小小的舉動就能成為保護孩子的安全鎖。
2、盡量不要曬正臉
選擇孩子側面的照片或距離較遠的照片來曬。
3、設置分組權限
將朋友圈好友分組,只把孩子的照片分享給關系最親密最信任的親友,不做大范圍傳播,這樣遠在他鄉的長輩就可以隨時點贊啦!
4、曬娃之余教會小朋友安全常識
教會小朋友自我防范意識和更多的安全常識,防止意外發生。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將和廣大家長一起共同創造安全、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
防網絡詐騙致家長的一封信范文 篇6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近年來,犯罪分子利用手機、固定電話等電信設備發布虛假信息進行詐騙、犯罪活動,給受害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和無法彌補的精神傷害。為了保障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確保免受不法侵害,希望我們共同攜手,切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遏制虛假信息詐騙、犯罪的發生。
虛假信息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發布各種虛假信息,欺騙當事人通過銀行網點、ATM自動提款機、支付寶或網上銀行操作等轉賬支付相應資金的一種詐騙、犯罪形式。虛假信息詐騙形式多樣,不法分子往往冒充公檢法、客服等人員,虛構中獎、退票等方式進行詐騙,具有隱蔽性、欺騙性強、難以發現等特點,廣大學生、家長要學會識別這些虛假信息詐騙的伎倆,遇到可疑情況,要保持頭腦冷靜,不貪小便宜、不輕信、不匯款,多和身邊人商量,及時向當事人或機構求證,遇到緊急情況向家人、老師咨詢,或向警方報案。
虛假信息詐騙由于是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往往是跨區域,甚至跨國犯罪,并且很難掌握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和相關信息,打擊的難度很大,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防范,避免上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通過開展防范虛假信息詐騙宣傳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每個家庭了解如何防范虛假信息詐騙,提升全社會對虛假信息詐騙的認識和防范能力。
我們希望通過這封信,能夠贏得廣大家庭的支持,積極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開展好安全防范宣傳,把學習到的安全防范知識多向家里或鄰里的'老人宣傳,拓展社會宣傳的覆蓋面,讓虛假信息詐騙在我市校園無機可乘,大幅降低此類案件的發生。最后,祝全體學生學習進步、健康成長!祝各位家長幸福平安、工作順利!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