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初一新生家長的一封信(通用3篇)
給初一新生家長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
新的一學年又開始了,從此您的孩子將進入一段嶄新的初中生活。此時,你的心情或許既興奮又擔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會給予自己的孩子最深切的期望與最美好的祝愿。然而隨著孩子進入初中,家長這個位置卻不是越來越輕松,而是越來越難當了,因為此時的孩子正處在身心巨變的關鍵時期,也是學業任務相對較重的時期。大量家庭教育問題的存在將是不可回避的,而且很顯然已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發展。有人可能要講,不是我們不想做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做,其實要做好也不難。比如:
1)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孩子提不起興趣,懶散厭學等現象。這里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我們一般可以運用“賞識”的方法來加以調整。在家庭教育中要對孩子多賞識,即多鼓勵和表揚,并且要發自內心地“看得起”孩子。如孩子在學習上有了一點進步,或者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應該給以表揚。同時,在孩子失敗時也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并減少責難、埋怨。作為成人一定有體會,如果別人責怪我們,說我們無能,我們反而可能會把工作做得更糟,而要是一受嘉獎,我們的工作熱情就會提高很多,于是成績也就出來了。其實對于孩子也是一樣的。
2)隨著孩子的長大,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是親子間的溝通、理解越來越困難。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怎么做呢?首先在心態上要做到尊重孩子,即應該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不要當成是受你擺布的附屬物,如動不動就說:“到底聽你的還是聽我的。”其次是要能投入一定的時間,如可以在每天吃飯的時候注意多與孩子交談,或采取每星期固定時間召開一次家庭聚會的方式加強交流。第三在溝通方式及內容上。你可以用聊天談話的方式,也可以用書信表達的方式。在內容上應該不限于學習,而可以多涉及些社會新聞,工作經歷等。
3)如何對孩子的一些還不成熟的行為加以規范引導,這應該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方面家長可以做些什么呢:
1、對已經出現的行為要有個正確判斷。即明確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行為是不允許的。如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蠻橫,好攻擊是正確的,這樣可以使孩子不吃虧。而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要懂得協作、團結、寬容,這樣才有利于發展。那么這時家長的立場判斷就將直接影響到對孩子的引導了。
2、規范引導的方法要科學。你可以采取對話說服、榜樣對照、獎勵懲罰等方式來引導你的孩子。
3、內心要堅定,不要半途放棄。因為當孩子出現錯誤后是不太愿意改變的,這時孩子容易賭氣鬧情緒,所以家長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就不可以心軟放棄。另外,行為的改變本身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家長也不能看到問題有反復就失去了耐心,退縮放棄。
那么孩子上初一,家長該做些啥?
1、家長要及時了解初一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校的要求。
每年初一新生進校之后,我們都會聽到許多家長反映孩子的作業比小學時明顯減少,晚上無事可做,家長查問時,孩子總是振振有詞地說:做完了!而老師檢查作業卻發現學生的書面作業質量很差,口頭作業則根本沒有完成。因此,我們感到,當孩子升入初中以后,作為家長很有必要到學校走訪一次,了解中學的各種規章制度,了解作業的規范化要求、各學科的學習特點、每學期幾次重要考試的安排等等,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指導起來有目標,檢查起來有標準,使少數不自覺的孩子難以“蒙混過關”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要求他們提高時間利用率?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份作息時間表,安排好一天的學習、娛樂和休息,在規定的學習時間里,要求孩子一定要集中精力,提高效率。這里最重要的是家長要經常檢查督促,千萬不可滿足于給孩子提供優越的學習條件。現在住房條件普遍有了改善,不少家長為了不干擾孩子的學習,都給孩子單獨發排了臥室,書桌、臺燈、臺風扇、收錄機......應有盡有,可由于缺少深入的檢查督促,結果孩子在房間里到底干什么,家長卻心中無數。有的孩子就利用了家長的疏忽,躲在房間里看小說,雜志,荒廢了學業。
3、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一個初中學生來說,不但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當前的學習成績,而且能使他們終身受益。
(1)、預習的習慣。
在完成當天的作業以后,一定要安排時間認真預習第二天學習的內容。預習的基本要求是:通讀課文,了解內容層次結構、主要論點、基本概念和原理,找出難點并做好記錄,使第二天的聽課有所側重
(2)、做作業的習慣。
很多學生都是一坐下來拿出作業就做,做錯了再訂正。結果不但費時多,錯誤率高,而且達不到訓練目的。正確的做法是,做作業之前,先認真想一想白天老師授課的內容,講了哪些概念和例題,有什么要注意的問題等等,將所學的知識理出一個頭緒,然后再開始做作業。因此,除了要求做到態度認真、獨立完成、步驟完整、書寫整潔、符合規范、反復檢查、認真訂正以外,還要擺好復習與做作業的先后順序。
(3)、朗讀的習慣。
不少學生由于從小缺少訓練,沒有養成朗讀的習慣,不但在人前不敢大聲朗讀,就是獨自一人讀課文也是囁囁嚅嚅,讀不成句;而這些學生,大多數文科成績都不夠理想,特別是英語,更是難以達到較高的水平。因此,對于初一學生,一定要抓住其少年過渡期即將到來的最后機會(進入少年過渡期后,由于心理的閉鎖性,他們將變得更加害羞,朗讀就會更加困難)強化這方面的訓練,家長應當要求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如清晨朗出讀課文,對語文的重點課文或重點段落和英語課文,一定要讀出聲,讀得瑯瑯上口;而且要堅持不懈,養成習慣。
4、一絲不茍的習慣
舉個例子,某老師曾在初一年級一個班做過一次測驗,讓每一個同學抄寫十個生字,每個字寫五遍。第一次交上來,48個同學只有五個同學全部正確。該老師要有錯的同學按要求再寫五遍,結查仍有23個同學在抄寫時出現錯誤。講評之后,該老師再讓這23個同學再寫五遍,滿以為這次可以全對了,沒想到,還有五個同學抄出錯字。有一個家長,看到孩子考試成績很不理想,覺得十分奇怪,她對該老師說:“我的孩子考前都在家里復習功課,我還親自檢查他背書的情況,該背的內容他差不多都會背,只是有的地方背不太準確,怎么考起來這么差呢?”我們分析了這個學生的卷子,結果問題就出在“不太準確”上,東扣一點,西扣一點,分數當然就低了。現在的孩子都不笨,為什么學習成績差距會這會大呢?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粗枝大葉、不求甚解。
對這種現象,教師要抓,家長也要配合著抓。作為家長,應當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主要不是檢查作業正確與否,而是檢查孩子的作業是不是認真,是不是整潔。這一點,就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長也是可以做到的);有條件的家長,在檢查孩子背書的時候,必須要求孩子做到精確,一字不差;對孩子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一定要求他們認真加以訂正,而且要他們自己分析錯誤的原因。為了培養孩子一絲不茍的習慣,最關鍵的是要常抓不懈,切不可一暴十寒,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以上是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問題及簡要對策,當然還會有其他的.很多問題等著我們去面對。我們深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所以我們真誠地希望在教育過程中能得到您的響應與配合,來共同營造孩子美好的未來。如果您有對于孩子家庭教育的問題與想法歡迎來學校探討、交流。我們愿給予最大、最真誠的支持。
日期:
給初一新生家長的一封信 篇2
尊敬的家長:
您好!
20xx年的夏天,對于您的家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孩子的高考。經過了焦急的等待、緊張的期盼,當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您也許百感交集。在這里我們非常感謝您對遼東學院韓朝學院的信任與厚愛,同時對即將進入我院學習的學生以及關心培育他的家人和老師們表示衷心的祝賀!
遼東學院韓朝學院重視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營建了“全面化育人,全程化育人,全員化育人”的良好氛圍。學院以培養“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創新實踐能力突出,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綜合素質全面”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學生為本,教育為先,加強管理,提升服務”的工作思路,關心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我們相信您的孩子來到遼東學院韓朝學院深造,能夠讓他們學有其所,學有所成!
當代大學生朝氣蓬勃,他們受到了良好的基礎教育,他們有個性,具有創新意識;他們愛好廣泛,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積極向上,不甘落后,希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但由于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使得學生的獨立性弱化,另外受社會競爭壓力增大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存在著交往能力差、自制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法律法規意識淡薄、易產生逆反心理等情況,一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時常出現一些不良的心理反應或傾向。所以,如何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完成從依賴父母到獨立自主學習和生活的轉變就成了大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課。而作為家長,此時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您的孩子遠離您身邊獨自生活的時候,他們需要您的鼓勵與支持;在面對困惑與矛盾的時候,他們需要您的寬慰與引導;在取得成績的時候,他們需要您的贊揚與肯定。因此,上大學絕不是家長培養孩子的終點,而是培養他們優秀品質、鍛煉他們獨立學習生活的關鍵時期。
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需要學校、家長及學生本人共同的努力。這封信的目的也是讓各位家長了解遼東學院韓朝學院,了解大學生活的特點,能及時與學校和老師溝通,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問題,使您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長發展。
遼東學院韓朝學院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同學的到來,20xx級新同學也將為韓朝學院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學生一定能夠在最佳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
最后,祝您全家幸福快樂,預祝您的子女學業有成!
20xx年xx月xx日
給初一新生家長的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
不知不覺間,您家寶寶已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吧,身為家長在高興之余是否也擔心孩子會不適應新環境、新生活,以至于整日哭鬧不休?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家孩子能順利邁出這人生的第一步。我們航天幼兒園擁有多年的歷史,在接待新生工作中積累了點滴經驗,在此謹向大家提些建議,以供家長們,希望能給您和您的孩子帶來些許幫助。
孩子入園前:
1、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看一看、玩一玩。這樣能讓孩子對美麗的幼兒園有一個直觀美好的切身感受,這容易激起孩子向往上幼兒園的積極心理動機。
2、讓孩子敢于用言語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愿,樂于交往。譬如,孩子能較清楚地說己的大名;再有大膽地向成人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我要喝水,我要大小便,我想玩積木;還有樂于與他人交談、游戲等等,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3、盡快讓孩子學會自己洗手、吃飯、如廁、睡覺等。讓孩子學習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這不僅能與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模式盡快接軌,而且能使孩子產生自豪感,覺得自己長大了,很能干。
4、千萬別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用“老師”來嚇唬孩子,這招使不得。常聽家長這樣管教孩子:“你再不聽話,就送你到幼兒園,讓老師來管你。”這樣說讓老師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猶如老虎般嚇人,不見其人先聞其“名”,太可怕了。所以請你們多給老師美言幾句,讓孩子覺得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他、疼他,這多好啊!
孩子入園后:
1、該“放手”時就“放手”,切忌一步三回頭。早晨送孩子入園時,一定要干脆利落,努力做個“狠心”的家長,放下孩子轉身就走,來個“快刀斬亂麻”;反之,孩子會粘得更牢,哭得更兇,如心軟將他帶回家那更是大錯特錯。
2、天天入園不缺席,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如果看到孩子哭得厲害,擔心哭傷身體,就讓他在家休息一兩天,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覺得更委屈,于是入園時鬧得更兇,從而延長了適應期。
3、幫助孩子回憶愉快經歷,切忌消極暗示。每天回家后盡量和孩子一起談談在園開心的事情,如: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玩了什么好玩的,認識了哪些新朋友等等。千萬不可問他,你哭了嗎?誰欺侮你了?
4、及時強化孩子的良好表現,并給予適當的表揚獎勵。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要及時肯定,加以表揚,可以獎勵他去公園玩、買新玩具等等。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趕快行動起來,照著以上幾點去做,相信您家寶寶肯定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另外,孩子入園不僅是幼兒園和家庭關注的問題,同樣也是社會關注的問題,最近微信上傳閱的“新生入園,家長十三忌”非常有道理,也一并發給您!希望對您和孩子!
祝:寶寶快樂,全家快樂!
航天幼兒園二分園小班組
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