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騙的一封信集合(精選3篇)
防詐騙的一封信集合 篇1
親愛的全縣廣大人民群眾:
無論您是哪一位,無論您在忙什么,請占用您一分鐘的寶貴時間,我們要聊一個嚴肅而沉重的'話題——如何防范電信犯罪?
什么是電信?簡單點說,就是不法分子利用電話、微信、QQ、網站等通訊平臺,通過刷單返利、提升信用卡額度、貸款、冒充熟人、冒充公檢法等方式虛構事實,誘使你提供密碼、驗證碼或者轉賬匯款進行騙錢的違法犯罪行為。
近年全國電信犯罪活動猖獗,綏德縣電信案件亦呈高發態勢,據統計,20xx年以來綏德縣電信案件發案逾百起,受損金額高達497萬元。受騙的有公職人員、企業員工、在校學生和農民工等各個群體,文化程度有初高中、大學,甚至有研究生博士,幾乎各個年齡段的都有,許多受害者不僅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承受心理的痛苦。結合發案實際,我們梳理總結了八大類多發高發的電信伎倆,以此提醒廣大群眾提高防范意識和識騙能力,警民攜手,全民反詐。
1、刷單、刷信譽度類
分子以招募兼職刷單為由,要求受害者在指定的網店購買商品或繳納定金的方式騙取錢財。
此類型案件受騙人群主要定位于在校學生、待業青年和已婚女性。
2、貸款、代辦信用卡、信用提額、征信類
分子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發布虛假貸款、代辦信用卡、信用提額、消除征信等信息,以需要交納保證金、手續費、驗資等方式實施。
此類型案件受騙人群主要是急需用錢人群,一般男性居多。
3、冒充客服退款類
分子通過電話、短信、聊天軟件等方式,自稱是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客服人員,以受害者購買的商品質量有問題、快遞丟失、誤操作等理由要向受害者退款,并要求受害者掃描對方發過來的二維碼、或索要銀行短信驗證碼,以此來騙取錢財。
此類型案件受害人主要是習慣網購的女性,尤其是網購孕嬰用品的人群遭遇侵害的風險較大。
4、交友誘導賭博、投資類
分子利用虛假身份在各種交友軟件交友,當獲得受害人信任后,以投資低、收益好、回報高等名目為誘餌,誘騙受害人進行虛假賭博網站投注、虛假投資平臺理財和彩票等,最后騙得受害人錢財兩空。
此類型案件受害人群主要為單身男女和投機心理較重以及不良上網習慣的人群。
5、冒充公檢法
分子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自稱是某地的公安、檢察院、法院人員等身份,告知被害人涉嫌某起案件并需要受害人接受調查,繼而以案件偵查保密為由,要求受害人回避親友并將自己所有錢款轉存到分子提供的所謂的“安全賬戶”接受調查、或繳納相關保證金等實施。
此類型案件的受害人主要為中老年人,尤其女性受騙風險居高。
6、誘導購買出售游戲賬號、裝備
分子通過游戲聊天、公屏發布等方式,自稱要購買玩家游戲賬號、裝備、或出售游戲裝備,誘導玩家登陸注冊虛假網站,后以資金凍結、銀行卡信息錯誤等理由要求事主向平臺充值或私人轉賬,從而進行。
此類型案件受害人主要為網游玩家、無業男子或沉迷游戲的青少年、中小學生等人群。
7、冒充好友
分子通過微信、QQ等聊天軟件聯系事主,稱自己的朋友住院或其他,以借錢為由進行。
此類型案件的受害人不分男女老幼和地域。
8、冒充領導
分子通過QQ、微信等方式,冒名受害人單位領導,以單位物資采購、工程項目用錢等進行。
此類型案件受害人主要是企業財務人員、公職人員、個體工商戶和其他人群。
在此,綏德公安慎重向您提示:請準確識別行為,牢記防范要點,始終堅持“八個凡是”和“六個一律”,并能做到“五個不”:
“八個凡是”:
凡是網上貸款需要先交錢的、凡是網上兼職刷單刷信譽的、凡是冒充公檢法要求轉賬的、凡是索要卡號密碼驗證碼的、凡是網上交友推薦投資類的、凡是網戀后各種理由要錢的、凡是信用卡提額度要交錢的、凡是買游戲裝備私下交易的,都是!
還有,陌生人來電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斷;只要談到中獎的,一律掛斷;談到電話轉接公檢法要求匯款的,一律掛斷;所有短信只要讓你點鏈接的,一律刪除;微信陌生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只要提到“安全賬戶”的,一律都是。大量實踐證明,只要您將這“八個凡是、六個一律”牢記于心并認真踐行,一定可以有效避免上當受騙!
“五個不”:不輕信、不理睬、不貪圖便宜、不泄漏信息、不轉賬匯款。
警方呼吁:廣大群眾一旦發現行為,立即撥打110報警。感謝您認真閱讀此信,也希望您能將此信內容轉告給身邊人,綏德公安全體人員衷心祝愿每一位群眾朋友遠離,保護好自己的錢財!
綏德縣公安局
防詐騙的一封信集合 篇2
尊敬的學生家長:
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活動猖獗,不法分子利用電話、短信和網絡實施詐騙,危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為了您的財產安全,請您認真閱讀此信并將此信轉告您的家人以及親友,增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避免遭受電信網絡詐騙的侵害。請學生家長們重點防范以下幾類詐騙手段:
一、QQ、微信冒充熟人詐騙:騙子會冒充您的孩子,在上課時間,通過QQ和微信,以需要繳納培訓費等為由詐騙你的錢財。此外,騙子還會混入班級群,冒充教師以繳納各種費用為由實施詐騙。
二、冒充公檢法詐騙:通過電話恐嚇的方式,說您涉嫌某個案件,必須配合調查,以協助資金核查為由實施詐騙。
三、網絡兼職刷單詐騙:網絡兼職刷單均為詐騙,任何兼職刷單的信息請不要相信,以防上當受騙。
四、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購物退款退貨請走官方渠道,不輕信電話里所說的高額理賠,有任何疑問應及時在官方購物平臺咨詢。
五、貸款類詐騙:貸款請走正規渠道,網貸過程中提到繳納手續費、保證金、刷流水等,均為詐騙,不要輕信。
溫馨提示:詐騙手段多種多樣,變化多端。謹記不轉賬、不匯款、多核實,防騙反詐,保護好自身和家庭的和諧平安。
寫信人:
防詐騙的一封信集合 篇3
尊敬的家長:
為有效預防被案件的發生,請各位家長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消費觀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保持健康上網的心態,切實做好以下幾點:
一、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工作,不隨意向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如家庭地址、電話號碼、父母身份、經濟情況等信息。
二、接到陌生電話、短信,一定要保持冷靜,當對方恐嚇你銀行卡透支、涉嫌犯、孩子生病等情況時,請立即與家人聯系協商核實,或者撥打110報警。涉及孩子問題應盡快與學校、班主任取得聯系,及時核實陌生信息的真偽。
三、遇事不要驚慌失措,不能輕信上當,不可向陌生賬戶匯款。時刻保持警惕,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堅決不讓電信的犯罪得逞。
四、請家長和孩子共同做到“四絕不兩立即”:
1、絕不輕信。絕不輕信陌生微信或QQ好友申請,對冒充領導、班主任等好友申請的,一定要電話核實身份。
2、絕不下載。電話、微信或者短信上關于銀行卡凍結、購物退款、專家薦股、投資理財、刷單、貸款、中獎、冒充公檢法協助調查等騙局,絕不發送個人信息、絕不點擊鏈接、絕不掃碼下載非法APP。
3、絕不出租。絕不出租出借出賣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身份證、收付款二維碼、QQ或微信賬號等。
4、絕不轉賬。對于電話、微信或者QQ上要求轉賬或者匯款的,絕不輕易轉賬或者匯款,必須先電話核實對方身份。
5、立即安裝。如家長手機還未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的,請立即下載、安裝、激活。
6、立即報警。發現遭受電信、等不法侵害是,要注意保存證據材料,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通過合法途徑保護自身權益。
現向大家介紹以下常見手段,請家長認真閱讀,提高防范意識。
1、冒充領導:犯罪分子假冒領導等身份打電話給基層單位負責人,以推銷書籍、紀念幣等為由,讓受騙單位先支付訂購款、手續費等到指定銀行賬號。
2、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冒充教育、民政、殘聯等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短信,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指令其在取款機上將錢轉走。
3、冒充公檢法電話: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賬戶配合調查。
4、提供考題:犯罪分子針對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撥打電話,稱能提供考題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將好處費的首付款轉入指定賬戶,后發現被騙。
5、校訊通短信鏈接:犯罪分子以“校訊通”的名義,發送帶有鏈接的短信,一旦點擊鏈接進入后,手機即被植入木馬程序,存在銀行卡被盜刷的風險。
6、發布虛假愛心傳遞: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上,引起善良網民轉發,實際上帖內所留聯系電話是電話。
7、低價購買游戲裝備:犯罪分子通過游戲發布低價游戲裝備信息,當事主與其聯系,以繳納定金、或交換等方式騙取錢財和裝備。
8、高薪招聘: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xx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后以繳納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
9、假冒代購: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實施。
10、退款: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短信,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引誘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
11、快遞簽收:冒充快遞人員撥打事主電話,稱其有快遞需簽收但著不清信息,需事主提供,隨后送“貨”上門。事主簽收后,再打電話稱其已簽收須付教,否則討債公司找麻煩。
12、冒充知名企業、娛樂節目中獎:冒充知名企業、熱播欄目節目組的名義,通過虛假中獎刮刮卡、發送手機中獎短信,后以需交保證金、公證費、個人所得稅等各種借口,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賬號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