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救火英雄的一封信(精選3篇)
四川救火英雄的一封信 篇1
敬愛的消防員叔叔:
你們好!我是薌城實驗小學四年(1)班的學生,我的名字叫楊凡,今年十歲了。我家的不遠處,就有一隊消防戰士。我讀幼兒園時,曾看過你們演習,讀二年級時,也看過你們演習,但從沒有見過你們救火。但我堅信:你們在撲滅大火的同時,在想:大火能撲滅嗎?你們在爬上樓房的同時,也在想:里面有人嗎?在走進房間時,也在想:里面的人受傷嗎?在帶出受傷人員的同時,也在想:安全出口被火封上了嗎?在走出門口的同時,也在想:里面還有人嗎?。你們一天到晚都為別人著想。雖然現在火災越來越少,但你們那舍己救人的精神并沒有少。
我要向你們學習,努力去幫助別人。讀三年級時,放學后,同學們都回家了,我在教室里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莊宇鵬訂正作業,我一道一道題認真地講給他聽,直到他理解為止,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宇鵬有了明顯的進步,同時,我也復習了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原來幫助別人是一件另人開心的事,我以后還要繼續幫助別人。
我相信,到未來,人類改善了環境,就沒有火災事件,您們就可以休息,不用那么辛苦了。
此致
敬禮
四川救火英雄的一封信 篇2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從古代一直延續至今,交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和標準。
“仁者,人也”。凡事不能只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已,即為“仁”。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為“仁”。何謂“義”?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幫人一把,即為“義”。
就在20xx年3月30日下午,四川涼山突發森林火災。689人義無反顧地撲進火海。從接到命令那一刻起他們便知道“此行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20xx年3月31日下午,風向突變,林火燃爆。煙霧中還回響著他們痛苦的嚎叫,卻再也不現英勇的身姿。多名消防官兵失聯。
4月2日清晨。失聯的30名消防官兵全部犧牲。其中,24個是90后,2個是00后,一個是80后,3個是70后。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后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他們直面死亡。30名消防官兵犧牲的消息一經爆出,朋友圈集體哀悼。可那30條性命,也確確實實沒了。心痛之余,更有人感到不值,有人認為山火就應該讓它燒著。不應該犧牲那么多人。但是,火災發生地木里縣,幅員面積13252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有13。99萬人!森林覆蓋率67。3%占全省十分之一,全國總量的1%,如果放任不管,后果就是整個縣都會變成一片火海。并且,因為地勢復雜,一旦火勢蔓延,住在山上的村民連逃出的可能性都沒有。他們背后,背的是家和國。我們無從想象,他們此前到底有多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是屬于中國消防官兵的義無反顧。他們在火焰中被吞噬,卻毫無躲閃之力,人類在自然災難面前顯得那么弱小。救援,不是災難片,沒有劇情轉折,沒有伏筆,更沒有起死回生。
春有滿席花,可否慰英烈?中國的傳統思想,奉獻、責任、忠義全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了。奉獻不是為了索取,是為了家和國。
我們倡導這種無私和舍己為人的精神,同時也警醒人們,救人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
四川救火英雄的一封信 篇3
親愛的消防員叔叔:
你們好!我是一名小學生,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消防車一聲聲尖銳緊迫的鳴叫聲,讓我知道了你們;在一次次的搶險救災中,讓我進一步認識了你們并愛上了你們。
在我的心目中,你們是那樣的偉大。當熊熊烈火肆意燃燒的時候,你們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你們的出現總能為處于災難中的人帶來生的希望。你們把每一次滅火任務當作一次次的戰斗,你們沉著冷靜、膽大心細,將自己的安危置于腦后,你們把水噴得很高很高,你們“飛檐走壁”,你們總能趕走一個個火魔!
叔叔,你們不怕嗎?大火是那樣炙熱,煙霧是那樣濃烈,你們怎么會那樣得義不容辭、奮不顧身,你們沒有父母兄弟嗎?他們一定每時每刻都為你們提心吊膽,可你們知道,責任重于泰山,面對危險,你們那樣從容不迫時多么需要勇氣啊!
叔叔,你們不累嗎?正吃著飯,正喝著水,正洗著澡,正睡著覺,出警鈴聲就那樣無情地拉響,你們埋怨過嗎?我看到過,你們在炎炎夏日里,冒著高溫酷暑,身著厚厚的防化服,第一時間沖鋒在搶險現場,處理化學泄露;我看到過,你們冒著天寒地凍,被凍麻得雙手緊握著高壓水槍,順著水槍口滴下的紅色液體是你們凍裂的雙手流出的血吧!
叔叔,你們不煩嗎?單單滅火任務就讓你們應接不暇,現在,有人輕生了,有人被電梯夾住了,有小孩被鐵環卡住手了,你們想也想不到的狀況層出不窮,哪一處都需要你們,而你們總在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你們似乎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我多么羨慕、敬仰你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