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網絡安全教育致家長一封信(通用6篇)
學校網絡安全教育致家長一封信 篇1
親愛的家長們:
您好!
信息時代中,網絡為我們提供了便利又豐富的信息資源,增強了我們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為我們創造了精彩的娛樂時空,但其中一些不良內容也極易對幼兒造成傷害。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是我園網絡安全宣傳周,本次宣傳周主題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積極響應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幫助教師、家長以及幼兒能更好地了解與感知身邊的網絡安全風險,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愛心幼兒園給大家帶來了防范網絡風險的方法,快學起來吧!
家長們如何應對呢
01、盡可能晚一些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盡量不要給孩子玩電子產品,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養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特別是兩三歲以前的孩子,屏幕的刺激對眼睛的發育影響很大。
02、盡可能隱藏家中的電子產品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手機、ipad這些電子產品盡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訴他這是媽媽用來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興趣就會減弱很多,轉去關注其他東西了。
03、家長應以身作則,多陪伴自己的孩子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要做好模范作用,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玩網絡游戲。
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04、嚴格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在必須使用電子設備的情況下,家長須與孩子商量、確定好使用時間,避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帶來對視力影響與身體健康(如姿勢不良造成的頸椎問題)問題。
05、介紹一些好的童話故事和幼兒網站
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同科學上網,瀏覽優秀的幼兒網站,和孩子們感悟作品中的美和人物形象折射出的魅力,從而取代自己上網游戲時間。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家長們朋友們和幼兒園一起攜手,共同創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
20xx.x.x
學校網絡安全教育致家長一封信 篇2
尊敬的家長:
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我們獲取信息、交友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了加強大家對網絡安全的認識,提高對網絡犯罪的防范意識,合理、正確地利用網絡資源,幼兒園在此特請家長們對網絡安全問題引起重視,并注意以下幾方面事項:
1、網絡交友要警惕,注意區分網絡與現實的區別,避免過分沉迷于網絡。
2、不要在不信任的網站上留下任何個人真實信息(包括姓名、年齡、住址以及就讀學校、班級等),或者把這些信息透露給其他網友。
3、謹慎防范網絡中出現的有不良意識的網友或違法分子,注意加強個人保護意識,以免不良分子對個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騷擾。
4、在網絡活動中應守法自律,對網絡上散播有些有害的、不實的公眾信息進行分辨,不要受不良言論和信息的誤導,不要參與有害和無用信息的制作和傳播。
5、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和網友直接會面或參與各種聯誼活動,以免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危及自身安全。
6、應在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網絡購物或交易,事先對商品信息或交易情況進行核實,不輕易向對方付款或提供銀行卡密碼,警惕網絡詐騙。
7、家長應對孩子上網情況多加關心、指導和監督,并適當控制孩子上網時間,避免長時間上網引起的各類病癥發生。
8、文明上網,從我做起。提倡自覺遵紀守法,倡導社會公德,促進綠色網絡建設;要遵循愛國、守法、公平、誠信的基本原則,自覺遵守國家有關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持依法上網,文明上網,杜絕違規違紀行為,共建綠色網絡。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將和廣大家長一起,共同優化網絡環境,增強大家網絡安全意識,培養綠色上網、文明上網的良好習慣,構建安全健康的網絡育人環境。
20xx.x.x
學校網絡安全教育致家長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當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猖獗、詐騙案件高發,損失嚴重。據統計,今年以來,我縣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98起,被騙金額高達1289萬元,其中學生、家長被詐騙的案件時有發生。為了您的財產安全,請認真閱讀此信,以增強防范意識和能力,有效保護您的寶貴財產。同時,希望您將此信的內容轉告您的家人、親友和同事,鄰居,以此形成堅實的社會防范基石,切實杜絕受害,有效遏制此類違法犯罪發生。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1、冒充老師進行詐騙:犯罪嫌疑人冒充老師,以學生在校期間受傷為由,要求學生家長將手術費、治療費匯入指定賬號。由于此類案件嫌疑人能掌握學生及家長的基本信息,并能充分利用家長愛子心切的心理,部分家長未具體核實便將錢匯入嫌疑人賬戶,最終導致上當受騙。
2、平臺貸款類詐騙。詐騙分子開設虛假貸款網站或APP,通過手機短信廣告,網絡搜索等途徑吸引群眾,以超低利息、無需擔保、立等可取等為引誘,以預付利息、做流水賬、交保證金、因銀行卡號輸入錯誤需要解凍費等為借口實施詐騙;
3、網購退貨詐騙。詐騙分子冒充淘寶客服以產品缺陷或者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引誘受害人進入“退款流程”,誘使受害人掃描二維碼或交納手續費或謊稱不小心多轉,要求受害者退回等名義實施詐騙;
4、冒充公檢法、銀行等單位類詐騙。詐騙分子假冒公檢法、銀行等工作人員身份,以個人信息被冒用、寄送違禁物、涉嫌毒品犯罪、涉嫌洗黑錢犯罪、提高信用卡額度等為由,要求檢查資金、調查賬戶,將受害人銀行卡、支付寶等電子錢包內的資金轉入騙子指定賬號、下載安裝“木馬”軟件等手段實施詐騙;
5、兼職刷單類詐騙。詐騙分子利用短信群發或在網上發布虛假“淘寶刷單、刷信譽”的兼職廣告,以高回報為誘餌,誘使受騙人到指定店鋪刷單、刷信譽,前期為獲取受騙人的信任,會將本金和傭金匯給受騙人,待刷單金額變大時,騙子就會以各種理由拒不返還本金;
6、游戲裝備交易類詐騙。犯罪分子在游戲網站上發布虛假銷售信息,受害人看到后加其為好友,詐騙分子以低價出售游戲裝備為誘,再以系統故障需交保證金、受害人游戲賬號異常等為由騙受害人一次次轉賬;
7、冒充關系人類詐騙。犯罪分子利用網絡工具截取受害人與QQ或微信好友的聊天視頻,后通過QQ或者微信冒充受害人的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8、虛假購物類詐騙。詐騙分子在QQ、微信及網站上發布虛假銷售信息,等受害人向其購買物品并付款后,將受害人拉黑;
9、征婚交友購買投資項目詐騙。詐騙分子利用征婚、交友等方式,與受害人通過微信、QQ等聊天工具建立戀愛關系,隨后謊稱自己發現賭博平臺后臺漏洞,跟著他押注就會贏錢,或者謊稱某投資平臺低投入高回報,引誘受害人賭博或者投資;
10、引導注銷貸款賬號詐騙。詐騙分子從第三方獲取貸款賬號用戶信息數據,一般為大學生貸款賬號或京東白條,告知需注銷該賬號否則影響后期購房貸車,誘導受害者以刷流水賬為由轉賬至騙子銀行卡導致受騙。
在此提醒廣大學生家長:
1、凡是陌生人要求提供銀行卡和要求轉賬的都有可能是詐騙。
2、凡是在QQ、微信上要求借錢、匯款等涉及錢財的,務必核實真實身份。
3、凡是接聽來歷不明的電話和短信,做好不輕信、不轉賬、不透露。
4、遇事不要著急,可以直接撥打110咨詢,未經核實前,切勿將資金轉入陌生賬戶。
最后,祝同學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各位家長幸福平安、事業興旺!
20xx.x.x
學校網絡安全教育致家長一封信 篇4
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好!為提高廣大師幼及家長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營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諧的網絡環境,保證幼兒園網絡的正常運行,以此引導幼兒,特別是引導家長安全、健康使用網絡信息技術。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到來之際,我園特此發出倡議:
網絡對孩子的影響
研究發現,網絡在兒童中的滲透率遠超大人想象,如今兒童數字化成長出現明顯的低齡化傾向,早在幼兒園時期(3-6歲),幼兒對手機的接觸率為91.8%,平板電腦的接觸率為83.4%,電腦的接觸率為80.6%,孩子們在享受電子設備帶來的快樂同時,其中也隱藏著不少網絡風險。
幼兒通過一日生活接觸各種電子產品了解網絡、認識網絡,以及對游戲、動畫等虛擬空間的癡迷,這對幼兒的視力危害很大,當幼兒的感官世界發生變化后,對幼兒專注力、自控力的培養產生不利影響,讓幼兒無法正確使用網絡。
另外,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經常會在手機等電子設備上瀏覽到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內容,例如:暴力、危險性極強的動作、不良生活習慣等,這些情境對幼兒的影響極其惡劣。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1、盡可能晚一些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盡量不要給孩子玩電子產品。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養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特別是兩三歲以前的孩子,屏幕的刺激對眼睛的發育影響很大。
2、盡可能隱藏家中的電子產品,不讓孩子知曉。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手機、ipad這些電子產品盡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訴他這是媽媽用來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興趣就會減弱很多,去關注其他東西了。
3、家長以身作則,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游戲。家長要以身作則,不管多么喜歡玩游戲,只要孩子在身邊,都不能玩。
4、不要把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當作獎勵。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只要孩子不聽話、不吃飯時,就把電子產品給孩子玩,作為吃飯或聽話的交換條件。經常這樣,一旦孩子想玩了,就會使小性子。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都會妥協,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建議把握好開始關,不要讓孩子養成這種不良習慣。
5、多給孩子一些有趣的圖書或是帶孩子戶外活動,參加集體活動。一旦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幫孩子戒掉。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6、需要使用時,控制時間與內容,避免游戲的誘惑。由于活動的需要,多多少少會用到這些電子產品,那么這個時候,盡量不要在手機、ipad上面安裝游戲等容易上癮的應用,盡量多安裝一些學習工具或是與學習相關的學習軟件。同時控制孩子使用的時間,每次盡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我們將和廣大家長一起共同創造安全、健康和文明的網絡環境。
20xx.x.x
學校網絡安全教育致家長一封信 篇5
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
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創造了精彩的娛樂時空,成為兒童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但網絡猶如一把雙刃劍,增強了兒童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其中一些不良內容也極易對兒童造成傷害。為了引導兒童文明上網,xx幼兒園希望能夠得到各位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做好以下工作,積極引導兒童正確認識互聯網,并健康、安全地上網:
一、遵守規定,遠離網吧。
根據我國《網絡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網吧”。因此我們懇請各位家長一方面要求孩子自覺遵守這一規定,另一方面我們也在此建議各位家長應當與幼兒園一起引導和幫助子女正確處理學習和上網的關系,教育孩子自覺遠離網吧等一些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
二、加強教育,文明上網。
希望各位家長結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加強網絡安全方面的教育,教育和引導他們在自家上網也要做到文明、健康,不瀏覽不良網頁,不制作、復制和傳播有害信息;正確對待虛擬空間中的聊天和交友,注意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增強自我約束能力、辨別能力和選擇能力。
三、檢舉、揭發“黑網吧”。
“黑網吧”和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不僅不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同時也擾亂了整個行業的經營秩序。因此希望廣大家長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家園攜手,積極檢舉、揭發“黑網吧”及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的網吧。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將和廣大家長一起共同創造兒童健康文明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
20xx.x.x
學校網絡安全教育致家長一封信 篇6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當前,全市人民正在全力投入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學校教學方式則以網絡教學為主,這樣就讓學生接觸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的機會增多,這時網絡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提高線上教學的質量,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學習環境,特向大家做一下網絡安全教育提醒:
一、線上教學活動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如此高頻率的線上教學活動,存在著一定的網絡安全風險:
1、網絡病毒、流氓軟件入侵系統;
2、泄露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等;
3。網絡平臺帳戶名、密碼的損毀、丟失;
4、個人知識產權遭受侵害;
5、不慎言行被網絡肆意傳播;
6、非授權用戶加入教學班級,盜用教學活動數據。
二、增強安全意識、確保線上教學活動信息安全
1、不瀏覽不安全網站,如賭博網站、內容不實,言辭偏激網站、提示您中獎的網站等;使用正規來源的軟件,如科研信息中心提供的軟件,某些收費軟件、免費軟件,盡量少用共享軟件。
2、不隨意在平臺輸入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等信息,及時使用軟件或手動刪除上網記錄。
3、及時更換家庭網絡路由器賬號及密碼,多種網絡平臺設置不同用戶名和密碼,密碼應用大小寫及特殊字符,并通過紙質筆記本等方式記錄平臺賬號、密碼。
4、在直播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開啟與關閉聊天,教師發言要注意謹言慎行,避免歧義或被誤解。
5、妥善發放、保管會議號和密碼、嚴格確認直播間及學習平臺中用戶身份,發現不明身份成員及時外置。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網絡安全小知識吧
1、在電腦上安裝禁止訪問不健康網址的軟件,不瀏覽暴力、色情、賭博等“兒童不宜”的網站或網站欄目,即使無意中不小心進去了,也要立即退出。
2、明確上網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要控制上網時間,保護好眼睛。
3、保護好隱私,不為了貪小利或言語誘惑而泄露自己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年齡、照片、視頻等個人或家庭信息。
4、網上慎交友,未經父母同意和陪伴,不和任何網上“相識”的人見面。
5、天上不會掉餡餅,謹防“免費”陷阱,不輕易點擊同學等推薦的“在線有獎調查”、“積贊免費領取禮品”等鏈接。
6、天上不會掉餡餅,謹防“賺大錢”陷阱,不參加類似出100元返200元等“紅包返利”、“小投資高回報”或“中大獎先交納手續費或稅金”等活動。
7、家長不在孩子可能接觸到的微信個人賬戶或銀行卡上留有大額現金,孩子要明確大額“打賞”主播、購買游戲裝備、購物、投資等行為對作為學生來說是不正確的。
8、孩子需要用錢應找家長,孩子不可在網絡上貸款。
9、家長和孩子要謹防騙子在班級微信群內冒充老師。凡是涉及收取費用的、要求掃碼、要求填寫個人信息等,一定要確認是否為老師本人發布的信息。
10、謹防騙子冒充公安、檢察、銀行等機構進行網絡、電信詐騙,不撥打這些機構提供的電話或點擊網絡鏈接等,報案要直接到公安機關或撥打110。
11、家長應在電腦上安裝可過濾檢測并禁讀敏感字詞的軟件和禁止訪問不健康網址的軟件。
12、當孩子身陷網絡詐騙,家長應及時報警,并以理性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疏導,同時告訴學校老師。
20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