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激勵厭學孩子的一封信范文(精選4篇)
媽媽激勵厭學孩子的一封信范文 篇1
親愛的小榮:
你好!看了你的求助信,深感痛心和惋惜。我衷心希望能幫助你走出學習的困境。
你曾是班里的尖子生,學習非常用功。為得到父母、老師的肯定和贊賞,為實現爸媽設定的考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的目標,你積極參加各類輔導班,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每次考試必爭第一,不然就極度沮喪、失望,擔心會失去爸媽和老師的寵愛。
六年級以來,學習壓力驟然增大,你上課心不在焉,不愿做作業,常把自己關在房間發呆,成績急劇下降。面對爸媽勸阻,你煩躁地吼:“就知道學習!憑什么要聽你們的?我討厭學習!越讓我學,我就越不學!”
爸媽很傷心,他們弄不懂,從前那個乖巧懂事、積極向上的小榮怎么就消失了!而你,也深感痛苦與無助。
沉思良久,我決定給你回信,但不想只簡單地勸你懸崖勒馬,重回學習正軌。我只想給你講一則故事:
從前,樹林里住著一只愛唱歌的小黃鸝。她悅耳動聽的歌聲吸引著無數小動物前來聆聽。小黃鸝愉快地為大家義務獻唱,從中找到了無窮的樂趣。
一天,烏鴉對小黃鸝說:“你年齡雖小,歌唱得棒棒噠!有這天賦,何不接受專業的訓練?以后成為著名歌唱家,到國家森林歌劇院表演,多威風啊!還可以掙好多錢啊!”。小黃鸝撲閃著眼睛:“這我可沒想過,我只是享受唱歌,大家也聽得開心,那就行啦!”烏鴉說:“成為大明星,所有人都喜歡你、羨慕你,感覺多好啊!爸媽也為你驕傲啊!”
一翻美言打動了小黃鸝。她很快加入了歌唱學習班。在班上,她比所有同學都勤奮,每天從早到晚刻苦練唱。當其他小動物玩耍時,她卻在廢寢忘食地練習。她懷著執著的信念:成為最著名的歌唱家,贏得眾人的喜愛和稱贊,掙很多錢,為父母和家族增光!
高強度的訓練日復一日。漸漸地,小黃鸝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了,似乎感到歌唱不再有發自內心的'喜悅。尤其是當訓練不順利,或未得到他人的表揚時,她甚至不想再唱!
在小有名氣之后,小黃鸝受邀參加表演活動,每次都收取高昂的出場費。當一些公益演出邀請她時,小黃鸝竟感到憤憤不平:“這么辛苦的活兒,沒錢誰愿意唱啊!”似乎歌唱本身已無法再讓她感到一絲的樂趣了。
時光荏苒,在眾人的盛贊和獎勵下,小黃鸝繼續密集訓練。她的歌唱技巧比以前純熟多了,但歌聲中的靈氣和感染力消失得無影無蹤。她的情緒也很不穩定,常無來由地發脾氣。當訓練無法達到預期標準時,她沮喪;當老師指出缺點時,她生氣;當考試即將到來時,她患得患失,壓力山大。她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快樂、天真的小黃鸝了,歌唱也不再帶給她心靈的悸動和喜悅,反而是桎梏和枷鎖。
一天,森林舉行盛況空前的歌唱比賽,大家對她寄予很高的期望。參賽前,小黃鸝顧慮重重:“這是一場關鍵的比賽,要是與冠軍無緣,成為全森林一流歌唱家的夢想就破滅了,長久以來的努力就白費了。他們會看不起我,父母會失望……”她窮思竭慮,徹夜未眠。第二天登場那一刻,腦海里的畫面時而是勝利的狂喜,時而是落敗的頹喪。因注意力渙散,比賽時她竟然跑調了!最后與決賽無緣!
沉重的打擊使小黃鸝一蹶不振。她開始厭惡唱歌,宣稱要中斷所有歌唱練習。不管他人如何勸慰,她就是不唱。一唱就胸悶氣短、嗓子發干。那副天生的好歌喉不見了。
故事講到這里,小榮,你能從中獲得啟發嗎?
你知道嗎,每個孩子都有好學的天性。小時候,你是否看到新鮮的事物就要問爸媽:這是什么?怎么來的?為什么會這樣?你是否喜歡擺弄各種物件和玩具,想弄明白它們的結構和機理?人天生就對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擁有學習的本能,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而只要是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具有學習的能力。
之所以有些孩子討厭學習,主要是環境中的不良因素,使孩子對學習形成不正確的觀念所致。比如,學校、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施加學習壓力過大,賦予學習太多額外的功利性目標等,這均容易使孩子產生歪曲的學習觀念,損耗與生俱來的、內在的學習本能和天賦。
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名詞——“過度理由”效應。是指人在做某件事時,被予以太多外部的理由,從而使內部動機遭到削弱。學習上的外部理由,如:為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贊賞與認可、為獲得物質獎勵、為考上重點大學、為將來找到好工作等而學習。過多學習的外部理由,會使孩子原本發自內心地愛學習變成為得到外在的肯定、獎勵、社會地位等而學習,導致學習本身的天然樂趣和滿足感逐漸減少和喪失。過多外部理由,還會引起學習外部動機過強,導致學習壓力過大,焦慮、患得患失,進而影響學習效果。當壓力超出身心承受能力時,就會出現厭學、輟學、心理疾病等。此外,為外部理由而學習是不穩定的,當努力而未獲得預期結果,或外部獎勵撤消時,學習熱情將無以為繼,甚至對學習產生失望和厭惡。外部理由推動的學習,還容易使孩子把學習當成學校和家長下達的任務,是為滿足父母和老師的要求而學,而不是發自內心喜歡的事情。還可能會把學習當作對抗學校、家長或與之交換所需的籌碼。
小榮,以上所述是想告訴你,學習并非單純為了別人的肯定和表揚,也并非為了物質獎勵,更不是為遵從父母的要求、實現父母的愿望。學習是為了滿足你自身的精神需求,為了求知,為了探究世界上未知的事物,為了讓你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富有意義。
你可以做自己的小主人,重新掌握學習的自主權,把“學習”還給你自己,從“心”學習。當你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發自內心地想學,學習的壓力與困難將不再困擾你。你會激發自身的能量來克服學習中的挑戰,有張有弛、身心健康地學習,沉醉在知識的海洋中而絲毫不覺苦累。你明白學習不是“頭懸梁,錐刺股”的自虐,也不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功利,而是“求知若渴”的興味盎然與人生追求。
想知道小黃鸝最后怎樣了嗎?在那次事件后,一天她百無聊賴地在森林閑逛,偶然注意到一只歡快吟唱的小畫眉。“你唱得不錯。在這兒苦練,是想參加歌唱比賽,成為冠軍后,受眾人景仰,掙很多錢嗎?”小畫眉疑惑地看看小黃鸝:“我不明白你說什么,我不參加歌唱比賽。我唱歌就是因為我喜歡!我不覺得辛苦,反而很快樂!”
小黃鸝茫然立在枝頭。良久,“倏——”地一聲,她展翅飛舞。久違的美妙歌聲再次從嗓子中流淌而出。她輕快地邊飛邊回頭對小畫眉說:“謝謝你!你讓我找回了自我!我要為自己的心而歌唱!”
媽媽激勵厭學孩子的一封信范文 篇2
愛兒:
見信好!
你辛苦了!不過,你今天一大早的表現,可能因為已觸及爸媽“孩子厭學”的心理底線,所以都非常生氣,怒斥了你。你不要見怪,或許終有一天你會理解爸媽用心良苦。
你現在應該已經是一個小男人了,所以今天爸爸跟你說說“責任”這個詞。什么是責任呢,責任就是在人的一生的不同階段和時期,對社會、家庭以及對自己所承擔的使命和義務。
爸爸隨手舉些例子:城市環衛工人每天三點鐘起床在馬路上清掃,他們要趁車流稀少整潔道路。其實并沒催促他們這么早起床,硬拉他們上大街,但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含辛茹苦。醫院里的醫生護士,晚上值班,黑白顛倒,昏昏沉沉。你看外婆家周邊跟爸爸年齡相仿的一批人,個個背井離鄉,沒好吃沒好住,奔波南北建筑工地,揮汗如雨,難道他們不想在家里,早晨賴個床,而且頓頓吃大餐?還有中心市場的經營戶、做早點的師傅,你們實驗中學的老師……他們何嘗不想比人睡得早,起得遲?勤勞辛苦的他們因社會分工的不同,從事不同的行業職業,對社會承擔不同的義務,但同時,他們還有一份更為沉甸甸的責任,養家糊口,為了家庭里的老幼有所養!
你現在還小,養家糊口、服務社會對你來說還為時尚早。現在的你,責任是什么呢?承擔家務、打理生意?不不,只有“學習”!學習是你現階段所應承擔的唯一責任和義務。但話說回來,學習好并不是你的義務。
你還未滿十四周歲,從法律上講,你還是一個未成年人,爸媽是你法律意義上的監護人,對你現在的一切負責。義務教育法也規定了九年義務教育的硬性要求,所以初中階段的學習,你應當如期上完,無法選擇。否則,爸媽可能也因此承擔一定責任。至于初中畢業之后,你可以自主選擇自己的道路。不過爸媽必須做好引導,勸你二十歲之前以學業為重,否則,二十年之后,每年一過年初八你不得不背上背囊遠走異鄉打工養家時,爸媽必將無法面對你的怪怨。
爸媽生出農門,也歷經寒窗苦讀。雖然現在不是功成名就,但生活工作安穩規律,小城生活自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爸媽現在的責任是:對家庭而言,就是把你身體養棒、助你成才,四個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安度晚年。對工作而言,就是兢兢業業,在同事們口中保持一份良好口碑。
既然你現階段的責任是學習,那我再談談對學習態度的理解。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學好知識的先決條件。你可以一時發泄你心中的怨氣和壓力,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化解它,去轉化它,而不能任其放大彌漫,散失斗智。因為,如果讓怨氣充斥你的全部時,你已漸漸失去全部動力,你的學習將每況愈下。
如果你日復一日積累對學習的怨氣,不能化解轉化它,那在爸爸看來,你又是一個懦夫,一個被學習壓力擊垮的懦夫,不是一個堂堂男子漢的應有擔當。社會上的每一個思維正常的人都生活在壓力的世界里,比如:小餐館的老板創新菜譜,目的是留住客人,方能養家糊口,讓家人過上富裕生活;富可敵國的商人同樣面臨競爭對手,更新經營理念和產品,才不至于被對手擊垮。
就拿爸媽來說,公務員、教師,也有壓力,職務職級晉升的壓力,生存生活質量提高的壓力等等。拿工作來說,就是不甘落后,在自己領域做出人樣,不讓同事嗤之以鼻地說“這人業務上啥也不懂,混日子的”。這些評價雖不是至關重要,人不為僅此而活,但對一個思維完整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個人價值的社會認同和認可。這也就是說,自己對自己的一種價值責任,通俗的說就是人活著的“臉面”。
俗話說:水不壓不升高,人不壓不提高。有思維就有比較,有比較才有進步的動力。如何正確面對學習壓力,緩解壓力,化壓力為動力,需要一個過程。爸媽一直對你說“凡事盡力就行”,這既是幫助你正確化解壓力,也是幫助你樹立一種正確的人生態度。說大了就是人生觀、世界觀。
人不可頹廢,一旦頹廢,就無藥可救,就會一瀉千里。爸媽到現在為止,還甚覺欣慰,就是你已基本養成了較好的學習自覺性,這也算是你對爸媽十多年付出的一種回報。面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波動,你更應該擯棄哪怕一剎那的雜念,盡快調適自己,相信自己,挺起胸膛,勇敢挑起你每個成長階段的不同責任,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爸爸媽媽相信你!
媽媽激勵厭學孩子的一封信范文 篇3
:
我的好孩子!希望你能聽老爸的話,學習是你的重要任務,你應該努力學習,并從現在做起,因為現在的一份努力,將來會有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獲回報。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復雜、競爭的社會,很難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你要學習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應該與你老爸的相處開始,老爸不會害你的,天下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長大以后你懂了就太遲了,我現在培養你,是希望你將來有出息,不被別人欺負,并對社會有貢獻,這你應該明白吧?你不要擔心學習費用,如果在學習方面能省點錢,減少你的學習費用,我也不是很高興嗎?可這些不是你所想的,你想的就是鍛煉好身體,努力的學習,而家庭經濟是我老爸的責任與任務,你應該完成你的任務,而老爸也會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做好你的后勤工作。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技之長,以后在社會上是很難有富裕生活的,就是以后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也會和老爸一樣經常學習、考試等等,這就是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理由。你已逐漸長大,在原則問題上,老爸對你是嚴厲的,希望你能夠懂事,理解作為父親的一片苦心。
媽媽激勵厭學孩子的一封信范文 篇4
孩子又打電話回家哭訴著說:“不想讀書了。”做為父母的自己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在滴血呀!我幾乎都可以立刻看到你以后平庸的一生了。孩子,你小小年紀不想讀書,你想干嘛呀?在這個社會你能干嘛呀?這么個初中的年紀出到社會,只能去奶茶店、夜宵店、牛雜店……這些社會最底層的小個體店里打工,企業和工廠是不收初中都不畢業的童工的。
無數次校前叮囑,家里教訓,給你講讀書的大義,同學的好處,人生的向往,你的一句“不想讀了”就把父母的心還有你的將來擊得粉碎。讀書是為了讓你明理,讓你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讓你有一個踏踏實實的生活,你不跟你的同齡人一起去博擊未來,實現理想,難道你想出到社會陪著一大堆老人混日子嗎?多少次跟你說,青春是一個人多么寶貴的時期,應該要珍惜它,能學多少學多少,你的將來多多少少都跟這有關,你學得越好,將來你就比同齡人混得越好。
學習很難嗎?你一直在強調這個,可你知道嗎?社會上打工賺錢比你這個難多了。打工只付出體力勞動就有錢賺,可你的體力總有用完了的時候,當你的力氣跟不上的時候,錢也就沒得賺了;而讀書,它只需要用腦,書讀好了,你以后就是腦力勞動者,你可以賺取比你打工多十倍、百倍、千倍的報酬。父母很痛心,你在人生這個階段就投降了。
我不止一次的告訴你,要如何避免同學、老師的干擾和冷嘲熱諷,成績差當然得不到任何一個人的喜歡,但父母不會放棄你,差一點我們就慢慢補,以前的基礎拉下來了,現在的怎么追也追不上,所以把以前的補上去是有必要的。父母也是讀書過來的,也面臨過好似你今天所面臨的絕望,可是,你知道嗎?社會上所有考不上大學的人都經歷過這種絕望,跨得過去,就可以成為社會的精英,跨不過去的,就一直沉淪在社會的底層為生存掙扎。
孩子,不讀書跟讀書是有很大區別的,你一時的意氣是在拿你的將來去賭,你以為不讀書一樣可以在社會吃得很香嗎?回頭看看你的家庭,你的父母現在的生存狀況,再去看看人家生活好的家庭的每個人的學歷水平,你就會發現很大的差距,或許你還不懂這個,但最直接的一條就是,經濟差的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住一次危機的打擊。現實是很殘酷的,如果父母等你領悟到了這種慘劇的時候就太遲了。同學不會等你,學校不會等你,你的青春也不會等你……
孩子,你不愿意去奮斗了,你叫父母怎么辦呢?父母老了,肯定不可能養你一輩子,等父母老得不能掙錢了,你不光要養你自己,你可能還要養父母,到那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本來你小小的年紀就不想跟你說這些,但照父母的經歷看來,人生真的很短暫的,你這個年紀的人生還在我們的記憶中歷歷在目,我們不想看到將來的你也是現在失敗的我們。
我們也很想幫你從你的泥潭里拉出來,但我們不是你,你的青春是要你自己去品嘗的,我們的己嘗過了,讀書的時光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不管它對你是好還是壞,但它終究是你的。孩子呀,你的決定都把父母嚇懵了,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好,怪不了任何人,其實我們也理解你不是不想學,而是真的被拉下來了,但你允許自己這樣就被淘汰掉嗎?如果是我,我是不甘心的,但我們也明白你現在學不懂的心情,難道我們就這樣投降了嗎?難道就這樣用打工去逃避嗎?人的一生要面對的失敗會有很多次,這僅僅是其中的一次而已。面對困難的是你自己,能向父母提出,我們可以一起去面對,一起去看看怎么解決這個困難,而不是這樣就把自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