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老人防詐騙的一封信(精選5篇)
寫給老人防詐騙的一封信 篇1
全鎮廣大老年朋友們:
你們好!當前,詐騙套路層出不窮,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閉塞、渴望健康長壽、認知較弱等特點,假借“養老”之名實施詐騙,老人深受其害,群眾深惡痛絕。為切實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我鎮將堅持打防結合的原則,全力守護好廣大老年朋友的“錢袋子”,增強老年朋友防騙意識,提高反詐騙能力,特提醒全鎮老年朋友牢記十條防范養老詐騙準則,希望各位老年朋友提高個人防范意識,防止上當受騙。
一、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遇到能夠說出自己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的電話、短信,要提高警惕,謹慎對待,遇到問題要多和子女溝通,如有疑問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
二、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鏈接。
對短信、郵件、社交工具中發來的陌生鏈接不要輕易點擊,更不要隨便安裝陌生應用。
三、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
不在陌生、不正規的機構、網站填寫資料,妥善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
四、不要貪圖便宜。
面對形形色色的騙術,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牢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錢賺大錢”的念頭,看好自己的錢袋子。
五、警惕上門推銷。
老年人獨自在家時間居多,日常應多與鄰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人觀望、敲門等情況,必要時撥打110報警。對上門維修、送貨、送禮物等不能確定身份的人員,盡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六、保持警戒心理。
有些騙子常常主動與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表現得很熱情,在此特別提醒老年朋友,千萬不要和“陌生人”過于接近,以免上當受騙。獨自外出時不帶貴重物品和首飾。
七、端正保健理念。
要從正規的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常識,有病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所謂的特效藥、神藥、進口藥,以防陷入“藥托”騙局。
八、不要輕易動錢。
凡是要動錢的時候,不要相信騙子那些“不要告訴任何人”的話,自己拿不定主意時,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過的鄰居和朋友,向他們征求意見,商量對策,必要時要及時報警。
九、警惕“各種講座”。
不要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免費參觀公司經營等活動,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和所謂“公司實力”宣傳,防止陷入騙子套路。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十、安裝國家反詐中心軟件。
該APP能夠有效識別和攔截詐騙電話、詐騙短信。平時要多關注新聞媒體、社區宣傳欄、標語等,了解當前多發的各類詐騙手段,提高警惕,提高對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如有發現自己受騙,及時報警處理。
廣大老年朋友,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在全鎮深入宣傳揭露養老詐騙“套路”手法,廣泛發動群眾,有效識詐防詐,堅決鏟除養老詐騙滋生土壤,徹底凈化社會環境,最大限度擠壓“行騙空間”,保護老年群眾的“養老錢”,用實際行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如果您遇到詐騙行為,請及時撥打110。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老人防詐騙的一封信 篇2
廣大老年朋友:
當前,詐騙套路層出不窮,老年人防范意識薄弱,常常成為犯罪分子假借“養老之名”實施詐騙的犯罪的對象,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
老人不安則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則社會不安。黨中央對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高度重視,決定在全國組織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劍指以老年群體為侵害對象的詐騙違法犯罪,切實解決好群眾最恨最怨最煩的問題,守護好老百姓的“養老錢”。針對養老詐騙諸多現象,吳橋縣人民檢察院向廣大老年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保持警戒心理。
警惕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為名的養老詐騙案件。
二、不要貪圖便宜。
面對形形色色的騙術,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打消“用小錢賺大錢”“不勞而獲”的念頭,不貪圖小恩小惠、遠離高利誘惑、謹慎對待突如其來的“熱心人”,守好自己的養老錢。
三、嚴防泄露個人信息。
不在陌生、不正規的機構、網站填寫資料,不添加陌生的微信號、微信群,妥善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
四、不盲目點擊陌生鏈接。
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信息、郵件、不明鏈接等廣告,不要輕易相信陌生短信上描述的任何產品內容或廣告信息,更不要輕易輸入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
五、端正保健理念。
要從正規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常識,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特效藥”“神藥”,以防落入騙局。
六、警惕“各種講座”。
遇到各種講座和推銷活動要保持警惕,不要相信并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免費參觀公司經營等活動;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的宣傳和所謂“公司實力”宣傳,防止落入騙子的套路。
七、警惕上門推銷。
老年人獨自在家時間居多,日常應多與鄰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人觀望、敲門等情況,必要時撥打110報警。對上門維修、送貨、送禮物等不能確定身份的人員,盡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廣大老年朋友共同行動起來,在全社會深入宣傳揭露養老詐騙“套路”手法,廣泛發動群眾,有效識詐防詐、主動提供線索,堅決鏟除養老詐騙滋生土壤,徹底凈化社會環境,最大限度擠壓“行騙空間”,保護老年群眾的“養老錢”,用實際行動維護老年人群體合法權益。
舉報電話:。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老人防詐騙的一封信 篇3
廣大老年朋友們:
依法嚴厲打擊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是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職責,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養老詐騙違法犯罪手段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為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特別是老年群體的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促進形成“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的良好社會氛圍,特向廣大老年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和溫馨提示:
一、保護個人信息。不要在陌生、非正規機構、單位和網站上填寫涉及個人隱私的資料信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碼、手機驗證碼等關鍵信息。
二、不要輕信他人。接到能夠說出自己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的電話或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謹慎對待,遇到問題要多和家人溝通,如有疑問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
三、慎點陌生鏈接。不要輕易點擊手機、電腦等發來的陌生短信、郵件及各種網絡鏈接,更不能隨便安裝陌生可疑應用軟件,謹防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四、切莫貪圖便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明的騙術往往包裹著誘惑的偽裝,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打消“用小錢賺大錢”“不勞而獲”的念頭,杜絕貪圖蠅頭小利,做到財不外露,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五、警惕上門推銷。老年朋友獨自在家時間較多,如遇到可疑、陌生人觀望、敲門等情況,要及時通知家人,必要時可向社區、居委會報告情況或撥打110報警。對上門維修、送貨、送禮物等無法確定身份的人員,盡量有親友在現場陪同或者等待家人返回后再進行接待,避免與陌生人獨處。
六、保持警戒心理。一些江湖騙子往往會主動與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表現得十分熱情,但溫情的背后可能藏有鋒利尖刀,老年朋友獨自外出時,盡量不要攜帶貴重物品、佩戴首飾,注意和“陌生人”保持一定距離,以免被蒙蔽雙眼導致財物受損。
七、端正保健觀念。要從正規的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知識,身體不舒服時要及時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所謂特效藥、神藥和進口藥,認真分辨夸大功效的保健品,以防陷入“藥托”的騙局。
八、捂緊錢包口袋。養老騙局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你“自掏腰包”,轉賬之前務必三思而后行,不要相信騙子們神神秘秘“不要告訴任何人”之類的謊言,拿不定主意時,要先找家人或者信得過的鄰居朋友商量,向他們征求意見、詢問對策,必要時可報警咨詢。
九、當心“免費”陷阱。“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盲目參加一些社會機構提供的養生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免費參觀等宣傳經營活動,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和所謂“公司實力”的虛假宣傳,防止陷入騙子套路。
十、下載反詐軟件。國家反詐中心APP是當前最有效的防詐軟件,能高度識別和攔截詐騙電話與短信。平時要多關注新聞媒體、官方新媒體賬號、社區宣傳欄等平臺的.反詐宣傳內容,了解當前各類新型詐騙手段,提高對不法分子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
讓我們攜起手來,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共同維護好養老服務領域經濟金融秩序和老年人的財產安全,切實保障好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老人防詐騙的一封信 篇4
全市廣大老年朋友:
您們好!近年來,在全國司法機關嚴厲打擊和廣大人民群眾嚴密防范下,非法集資犯罪土壤日漸萎縮,我市非法集資新發案件數量大幅下降,但近期發現一些犯罪分子以老年人為欺騙對象,編造各種“養老噱頭”行非法集資之實,且作案手段不斷變化,犯罪形式花樣翻新,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欺騙性。
上述新型非法集資犯罪嚴重損害老年朋友財產利益,破壞家庭和諧幸福,同時也嚴重危害社會與金融秩序穩定。為幫助廣大群眾特別是老年朋友提高甄別能力,認清非法集資等詐騙行為的特征,增強自我保護和投資風險防范意識,在這里特別提醒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面對花樣繁多的投資宣傳,應與當期銀行貸款利率進行比對,如果投資項目宣稱保本且利息畸高,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
2、對利用小恩小惠贈送米、面、油、免費旅游,或針對老年人的電話聊天、上門拜訪拉進感情以推銷理財產品的需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3、需要提防那些把獎杯、獎章、獎狀或與領導合影照片擺在明處,明示或暗示與某領導、某知名企業具有密切聯系的投資理財公司,很有可能其目的就是為了騙您錢財。
4、特別要對不法分子以影視文化、電子商務、涉農合作、扶貧助困、民辦教育、醫療保健、養殖種植、養老地產、養老服務、養老旅游等名義進行投資宣傳,甚至以“一帶一路”、“軍民融合”、“物聯網”、“區塊鏈”、“虛擬貨幣”、“元宇宙”等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的情形提高警惕,如果您真有投資意愿,請多通過媒體和互聯網資源搜索查詢相關企業信息或違法犯罪記錄,主動征詢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意見和建議。
5、對親朋好友關于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復勸說,要多與懂行的朋友和專業人士仔細商量、審慎決策。
6、發現可能涉及非法集資養老詐騙線索的,歡迎廣大老年朋友踴躍舉報,我們將對第一舉報人實施獎勵,最高獎勵五萬元!
祝全市老年朋友生活愉快、家庭幸福!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老人防詐騙的一封信 篇5
廣大老年朋友們:
老人安,家庭安;家庭安,社會安。養老詐騙,影響社會穩定、破壞公共秩序,更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根據黨中央關于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的決策部署,從20__年4月起開展為期半年的集中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依法打擊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為名,實施詐騙、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合同詐騙、制售偽劣商品等侵害老年人財產權益的各類違法犯罪。常見的養老詐騙有:
騙術一:
養生保健騙局騙子通常會在廣場、小區等老年人經常聚集的地方,組織老年人免費“體驗”某類保健產品,同時給老年人灌輸所謂的“養生理念”,誘導老年人購買虛高價格、功能夸大的保健產品;有的則通過電話推銷,或網絡吹噓,忽悠老年人購買保健產品。老年人全程被冒牌“專家”忽悠,最后買回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所謂“保健品”……
騙術二:
養老服務騙局騙子往往會通過口頭、網絡宣傳等給老年人灌輸“投資理念”,然后通過組織旅游、講座、贈送小禮品等方式拉近與老年人之間的關系,在博取老年人的信任后,要么通過強制、誘導、捆綁銷售等手段,誆騙老年人購買大量高價商品,或者途中變相增加高額費用;要么告訴老年人投資“養老服務”的項目,不僅可以享受醫療保健、照顧陪護等養老服務,還能享受利息。以達到騙取老年人錢財的目的。
騙術三:
以房養老騙局騙子通常會以“房本無用”等類似話語為借口,誘導老年人將房產抵押給公司,承諾高額回報。事實上,騙子會將老年人的房產以高息抵押給職業放貸人,并將房屋處置權同時交出。最后當入局的老年人達到一定數量時,騙子就會卷錢跑路,留下老年人獨自面對職業放貸人的債務催收,甚至被逼賣房還債。
騙術四:
非法集資陷阱騙子通常以投資“養老項目”名義吸收資金,打著投資、加盟、入股養生養老基地、老年公寓、養老機構等項目名義,承諾高額回報非法吸收公眾資金;或以返本銷售、售后返租、約定回購等方式銷售養老公寓、養老山莊、養老機構等方式誘騙老年人。一旦資金鏈斷裂,高額利息無法兌付,致使老年人本金也難以追回。
為切實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養老事業健康發展,切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老年朋友的法律意識和防騙能力,形成“能識騙、不被騙、騙不了”的良好氛圍,特向全市廣大老年朋友們發出“五要五不要”的倡議和溫馨提示:
五要:
一要時刻保持警戒心理。接到能夠準確說出自己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的電話或短信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慎對待,遇到問題要多和家人溝通,如有疑問可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
二要樹立正確保健理念。要從權威、正規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知識,尋求科學途徑,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特效藥”“進口藥”“神藥”,認真分辨夸大功能的保健品,謹防掉進“藥托”或詐騙分子的陷阱。
三要捂緊自己的“錢袋子”。養老騙局的目的就是“掏空”你的口袋,轉賬之前務必要三思,不要輕信騙子們“不要告訴任何人這個發財的機會”之類荒誕的說辭,日常熟人轉賬時,要再三確認對方信息,是否是本人,是否有被盜號的情況。
四要當心“免費”騙局陷阱。小利益大陷阱,層層優惠是騙局,不要盲目參加有關機構提供的養生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免費參觀等宣傳經營活動,不要盲目投資“高額回報”項目,防止落入騙子圈套。
五要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當前國家反詐中心APP是最有效的識詐防詐應用工具,能夠高度識別、攔截詐騙電話與短信,廣大老年朋友要積極下載安裝,做到主動辨別、主動預防。
五不要:
一是不要泄露個人信息。不要在陌生、非正規機構、單位和網站上填寫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資料,妥善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碼、手機驗證碼等關鍵信息。
二是不要輕信他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會主動與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套取信息,還利用部分孤寡、獨居老人缺乏子女陪伴的特點,十分熱情地“以家人的名義”對老年人“盡孝”,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溫情的背后極有可能是陷阱。遇到類似情況不要輕信他人,若涉及財物索取或其他強制行為,請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
三是不要點擊陌生鏈接。不要輕易點開手機、電腦上的陌生短信、郵件及其他網絡鏈接,更不要隨意安裝陌生可疑的應用軟件,謹防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四是不要貪圖“小便宜”。“小利益大陷阱”,小小的“魚餌”就是為了讓“魚”“上鉤”,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用小錢賺大錢”“不勞而獲”多是虛渺浮云,不貪圖蠅頭小利,財不外露,就避開了大半的“坑”。
五是不要信任上門推銷。老年朋友較多時間獨自在家,日常可多與鄰里打交道,如遇到可疑、陌生人觀望、敲門等情況,要及時通知家人,必要時可向社區、居委會報告或撥打110報警求助。對上門推銷、維修、送貨、送禮物等無法確定身份的人員,要在屋內有人陪同或者等待家人返回后再進行接待,避免與陌生人單獨接觸。
老年朋友們: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離不開全社會以及您的支持和參與,為全面揭露養老騙局、“套路”手法,促進在全社會構筑起反詐防騙的“銅墻鐵壁”,請廣大群眾、老年朋友們積極舉報養老詐騙違法犯罪線索。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