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精選15篇)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1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感謝您一直以來對幼兒園的關心和支持!
秋冬季節是學生腸道、呼吸道等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為防止集中爆發傳染病疫情,幼兒園加強衛生防控工作的力度。
1、每天堅持晨午檢,對生病幼兒進行追蹤;
2、教室、寢室每天堅持用消毒粉、紫光燈消毒;
3、對孩子進行衛生知識教育;
疾病預防需要多方面共同攜手,做好疾病病毒的防護墻,請家長朋友們做好以下工作:
1、請家長們每天關注您的孩子是否有發熱現象,看看孩子的四肢、面部有無紅疹,發現異常要立即去醫院就診,并主動向班主任報告。
2、近期,部分小學、幼兒園出現“諾如”病毒,此病毒極易讓幼兒感染,感染此病毒會類似急性腸胃炎一樣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若孩子出現嘔吐、腹瀉癥狀,請立即到醫院檢查治療,并同時向班主任報告;
3、若孩子被確診患有手足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等傳染病,必須嚴格按照醫院的治療、隔離觀察時間進行,讓孩子在家休息痊愈后,憑醫院出具的返校證明方可進園上課,并將醫院的證明交給班主任。(痊愈證明選擇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具,不能是診所、藥房)
4、請加強孩子的健康教育,養成孩子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澡、洗頭,換衣服。飯前便后要洗手等,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5、均衡營養,保證睡眠,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讓我們一起行動,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生活學習。
尊敬的家長:
近期天氣多變,每到春天,各種傳染病就紛至而來。目前高發的傳染病有諾如病毒、手足口病、水痘、流感、腮腺炎等,近日來尤以諾如病毒、流感為重。幼兒園是孩子集體生活的環境,人員相對比較集中,一旦出現傳染病更是容易傳播。為了我園每一名幼兒的健康,我們要了解這些傳染病,掌握如何預防它們的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傳染病及相應的預防措施。
一、呼吸道傳染病
1、流感
臨床癥狀:高熱、乏力、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可伴或不伴流涕、咽痛、干咳等局部癥狀。
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
班級檢疫:按疾控部門要求,如若班級有確診病例,班級需檢疫1周。
2、水痘
臨床癥狀:起病急,輕、中度發熱且出現皮疹,皮疹先發于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
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
班級檢疫:按疾控部門要求,如若班級有確診病例,班級需檢疫21天。
3、流行性腮腺炎
臨床癥狀:以腮腺腫大為特征,頜下腺、舌下腺有時也腫大,疼痛明顯、中度發熱。
傳播途徑:經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或飛沫傳播。
班級檢疫: 按疾控部門要求,如若班級有確診病例,班級需檢疫10天。
二、腸道傳染病
1、諾如病毒感染
臨床癥狀: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嘔吐普遍,可見噴射性嘔吐。
傳播途徑:以腸道傳播為主,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
班級檢疫:按疾控部門要求,如若班級有確診病例,班級需檢疫1周。
2、手足口病
臨床癥狀: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膚黏膜的皮疹、皰疹、潰瘍為典型表現,可有發熱、腦炎。
傳播途徑:經糞-口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
班級檢疫:按疾控部門要求,如若班級有確診病例,班級需檢疫10天。
三、幼兒園內的預防措施
在傳染病流行季節,我園嚴格按照區教育局、衛生局及疾控等部門的防控要求,積極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強晨檢,為避免漏檢,相應延長了晨檢時間;
2、因病缺勤的孩子每日中午12:00前上報區疾控中心;
3、發現疑似病例的孩子,及時隔離,及時跟蹤了解情況;
4、發生傳染病的孩子,班級老師會電話溝通了解發病情況,并告知家長病好返園時需去就診醫院開取復課證明;
5、幼兒在園的餐具都是由食堂蒸汽高溫嚴格消毒;
6、班級其他物品的消毒嚴格按照兒童保健和疾控中心的要求進行;
7、孩子每日吃的飯菜、點心,食堂都是按照要求進行48小時留樣;
8、對檢疫期的班級,要求班級單獨活動,不參加園內的集體活動。
四、家長的理解和配合
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家長配合做到以下幾點:
1、請家長帶孩子配合晨檢,來遲的孩子主動到班級老師處檢查;
2、每日缺勤須在當天10:00之前跟老師請假,告知生病原因;
3、周末休息時,減少帶孩子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超市、電影院、游樂場等);
4、周末帶孩子在外就餐的,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5、注意個人衛生,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飯前便后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外出回來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好習慣;
6、出現發熱、腹痛、腹瀉、嘔吐、胃痛、皮疹等癥狀及時就醫,及時告知老師,不隱瞞病情,以便我們能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家長朋友,春季傳染病預防工作,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讓我們家園共同努力,讓孩子遠離傳染病,感謝您的配合和支持!
X年XX月XX日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2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秋已深,冬將至。此時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3—6歲的學齡前兒童年齡較小,很容易被傳染。我們在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要科學有效預防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
什么是傳染病?
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特殊病原體引發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有特異的病原體;有傳染性、有流行性、季節性、地方性;有一定潛伏期。
常見傳染。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力強,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癥,咳嗽,咽痛等。
預防措施:多飲水,多休息,從外面回來沖洗鼻子,注意通風以及鍛煉身體,食用含維生素的食物。
二、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生和流行,雖然水痘屬于急性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感染,接觸被病毒傳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有可能被傳染。主要癥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下降等前期癥狀,繼而出現有特征性的紅色斑疹-丘疹-水泡,常伴有瘙癢,1-2天后干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干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部更少。
預防措施:
1、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
2、流行期間與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3經常開窗通風等也很重要。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現為發熱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極少數重癥病例早期可能沒有皮疹,而表現為嗜睡、嘔吐等癥狀,并進而出現嘴唇青紫、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預防措施:
1、流行期間不要和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2、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3、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
4、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四、諾如病毒性腸胃炎
諾如病毒性腸胃炎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經帶病毒的嘔吐噴沫;污染的手、物體和用具等傳播。幼兒以腹瀉為主要癥狀,成人以嘔吐為主要癥狀,同時可伴有發熱、頭痛、惡心、腹痛畏寒等表現,嚴重者可能出現脫水,危急生命。
預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衛生,監督孩子勤洗手;
2、不給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店。
3、家長要減少外出參與大型活動機會,杜絕傳染渠道,不把病毒帶給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診,減少病毒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五、口角炎
俗稱爛嘴角,多因維生素B9和鋅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細菌,或者真菌感染時更易出現嘴角干裂,糜爛,疼痛。
預防措施:幼兒口唇發干涂嬰兒唇膏保持濕潤,盡量告訴幼兒不要舌頭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臟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維生素和鋅的食物。
雖然冬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請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筑起一道堅固的屏障,要切實做到: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病的能力。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對傳染病的抵抗力。
3、按規定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免疫力。
4、搞好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蚊、蠅、鼠、蟑螂等害蟲。
5、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防止交叉感染。
6、傳染病人接觸過的用品及居室均嚴格消毒。
秋冬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通過對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的提升同學們的預防能力,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預防傳染病的意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抗病能力,為了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希望各位家長朋友們和同學們能夠認真學習傳染性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加強孩子健康防護。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深秋時節,天氣變化比較大,忽冷忽熱的,我們孩子的身體適應能力受到了挑戰。而此時也正是秋冬季高發疾病開始活躍的時候,尤其是傳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水痘、諾如病毒、皰疹性咽峽炎等。
我們孩子年齡小,抵抗力較弱,需要格外防范。特別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防范細菌和病毒入侵孩子的身體顯得十分的迫切,我們家園雙方都要高度重視。
流感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對人類危害較嚴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結膜輕度充血,也可有嘔吐、腹瀉等癥狀。
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重癥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并發癥。
流感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的?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如何預防流感?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易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此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出現流感癥狀后,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要盡量避免相互接觸,尤其是家中有老人與慢性病患者時。當家長帶有流感癥狀的患兒去醫院就診時,應同時做好患兒及自身的防護(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學校等集體單位中出現流感樣病例時,患者應居家休息,減少疾病傳播,與流感患者在同一密閉空間時,應打開窗戶,保持通風。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好發于5歲以下兒童。
得了手足口病會出現哪些癥狀?
手足口病的主要癥狀是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絕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一周左右可以自愈,少數患者會并發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個別重癥患者病情發展快,可導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如何傳播的?
手足口病可以通過糞—口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食具、奶具、玩具、床上用品等傳播。
家長和孩子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目前還沒有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做好個人和家庭的衛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個人預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常通風、曬太陽。特別要注意的是:家長及看護人員在接觸兒童、換尿布、處理兒童糞便后要洗手;奶瓶、餐飲具使用前要消毒;玩具要經常消毒,最好每周一次;家長平時還要留心觀察孩子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蓋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發現孩子出現發熱、出疹等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并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水痘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皰疹液中,發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結痂為止均具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后也可發生水痘。
水痘是如何傳播的?
水痘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以及他們身上的疹子里都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人吸入了這些飛沫或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都可能會被感染。
哪些人容易感染水痘?
水痘傳染性很強,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發生在兒童,在學校易引起多發甚至暴發。
得了水痘后會有哪些癥狀?
水痘的癥狀起初類似于感冒如發燒、頭痛、喉嚨痛等,1—2天后開始出現與皮膚齊平的紅色“斑疹”并且會很癢,不久疹子就會稍微突出皮膚形成“丘疹”,很快這些“丘疹”就變成了里面含有液體的透明“皰疹”,3—4天后皰疹變干“結痂”。斑疹、丘疹、皰疹、結痂往往同時出現,稱為“四代同堂”,這是水痘特有的癥狀。
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現,然后陸續在面部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得過一次水痘,一般都不會再得。水痘為自限性疾病,約10天左右可自愈。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畸形。
個人和家庭如何預防水痘?
做好個人和家庭的衛生和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關鍵。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
。2)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接種水痘疫苗。
(4)經醫生診斷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暫時不要上學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以免將疾病傳染給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結痂脫落了,才可以去學校和其他公共場所。
諾如病毒
秋冬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尤其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如學校、餐館、醫院等地。
雖然目前諾如病毒急性腸胃炎沒有特效藥,以補劑及對癥治療為主,但也不必過于緊張,因為它為自限性疾病,病情輕微,愈后良好,恢復后無后遺癥。
面對諾如病毒的時候,其實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1)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喝開水、吃熟食,不食不潔、無證食品;
(3)在秋冬季腹瀉高發期盡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4)多吃新鮮蔬果,多元化飲食;增強鍛煉,改善體質;
皰疹性咽峽炎
什么是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頰部皰疹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咽峽炎。常發生于兒童的急性傳染病,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主要病原體為柯薩奇病毒A型和腸道病毒71型。
皰疹性咽峽炎主要癥狀
以發熱、咽痛、咽峽部黏膜小皰疹和淺表潰瘍為主要表現,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皰疹性咽峽炎主要傳播途徑
糞-口傳播,即病毒通過大便排出體外污染環境,又進入呼吸道或消化道傳染人。
家長和孩子如何做好預防皰疹性咽峽炎?
。1)保證孩子的衛生,特別是手衛生,要引導幼兒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同時注意對孩子接觸比較多的一些玩具要經常消毒。
。2)這個病毒有些時候在成年人身上是不發病的,因此成年人也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不要無意間就把一些病毒傳染給兒童了,特別是一些已經發病的成年人如果接觸兒童,要注意戴口罩,要注意呼吸道的傳染,注意不要帶兒童去一些人口過于密集、過于嘈雜的地方。
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年齡為5-15歲,四季均有流行。
得了流行性腮腺炎會出現哪些癥狀?
主要表現為腮腺腫痛,腫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為中心,狀如梨形或馬蹄形,邊緣不清,有觸痛,張口、咀嚼時刺激唾液分泌,導致疼痛加劇。部分患兒可伴有發熱、咽痛、全身不適等表現,部分患兒常伴有并發癥。
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傳播的?
患者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傳播,接觸患者2-3周發病。
家長和孩子如何預防流行性腮腺炎?
。1)房間開窗通風很重要。
。2)早期隔離患者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達9天后才能上學。接觸過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觀察3周。
。3)給予規范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麻腮風三聯疫苗接種,免疫成功率可達70-90%。
腺病毒感染
什么是腺病毒感染?
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結膜、泌尿道和淋巴結。
腺病毒感染會出現哪些癥狀?
腺病毒感染在臨床很常見,大多數都是無癥狀的,有癥狀的腺病毒感染臨床癥狀及表現各異,大多數以侵襲呼吸道為主。腺病毒血清型分類較多,而且腺病毒的血清型與臨床表現相關。
腺病毒是如何傳播的?
接觸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可傳染,接觸患者3-7天發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結膜分泌物、糞便及尿排出體外,經空氣飛沫、密切接觸及糞口途徑傳播。
家長和孩子如何預防腺病毒感染?
。1)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后用流動水洗手)、消毒、物品專用。
(2)對于易感人群注意保護性隔離,做好個人防護,健康管理,避免過度勞累。
特別提醒:
這些傳染病都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請大家不要恐慌,如若發現孩子出現疑似病癥,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診治,并及時向班主任報告。只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一般都會很快痊愈的。讓我們一起努力,構建保護孩子健康的防線,確保孩子們健康成長!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4
尊敬的家長:
您好!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水痘、猩紅熱、肺結核等,學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學校又是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場所,所以一旦有傳染源,即可通過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學生中造成疫情擴散,甚至引起疾病暴發流行。預防冬季傳染病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注意氣候變化,要注意提醒孩子,隨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二、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三、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要注意飲食均衡,保證每天適量的蛋白質、淀粉、維生素的攝入,注意飲食衛生,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不吃變質的和過保質期的食品,以防病從口入,不暴飲暴食。
四、督促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
五、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如勤洗手、戴口罩。
六、預防接種,流行季節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腮腺炎、流腦的等疫苗。
七、疾病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不要參加大型的集會。
八、如果您的孩子生病請及時到醫院就醫,并請您及時與班主任老師取得聯系,通報以下幾個方面情況:
1、發病日期。
2、就診日期。
3、就診醫院。
4、醫院診斷病名,以便學校及時了解您孩子的病情。
5、如果是傳染性疾病,痊愈后請持二甲以上醫院傳染科開具的可復課有效證明到學校醫務室或元崗醫院防?茝驮\,持醫務室或元崗醫院防?茝驼n通知單到班級上課。
各位學生家長,只要防控得當,醫治及時,就不會造成疾病的蔓延之勢和對學生身體的傷害,所以不要恐慌。但考慮到其傳染性和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影響,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密切配合,認真落實防控措施,確保全校師生的健康。
祝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X年XX月XX日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5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你們好!隨著氣溫變化,各種病毒、細菌也簇擁而至,氣候的變化會讓不少小朋友不適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腹瀉也成為這個時節的多發疾病。那么,在換季的時候,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少生病呢?
為了確保幼兒的安全,我園除了做好幼兒的宣傳教育、嚴格執行晨午檢制度、認真做好開窗通風、校園清潔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長關注以下幾點:
了解秋冬季幾種常見傳染病及預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5歲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
秋冬換季期,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腸道病毒(柯薩奇)感染,引發手足口病,常表現為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和臀部等部位出現小米;蚓G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預防措施
1、預防手足口病,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曬衣被,多通風;
2、減少孩子處于公共場所的時間,游樂園、室內商場、公共交通這些公共場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對較大,孩子很容易被傳染。
二、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常見于嬰幼兒,多發于夏秋季,臨床特征為驟起高熱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并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在嬰兒常發生嘔吐和驚厥,起病2日內,口腔粘膜出現少數灰白色皰疹,周圍繞以紅暈,多見于扁桃體前部,但也可位于軟腭,扁桃體,懸雍垂,舌部等。
預防措施
1、因為這種疾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多的地方細菌病毒也多,因此要注意,特別是商場等比較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不要經常帶孩子去;
2、孩子的用品和玩具要注意清洗,這樣可以避免感染病菌,特別是孩子在幼兒園的用品,要注意消毒,要教育孩子不要使用別人的物品,減少感染疾病的機會。
三、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秋冬季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人一生中可多次獲得感染,但愈后良好。諾如病毒傳染性強,潛伏期相對較短,通常12-48小時,患病期和康復后三天內是傳染性最強時期。以腹瀉和嘔吐為主,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癥狀。
預防措施
1、生活中盡量喝溫開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禁止生食貝類等水產品,減少餐廳就餐,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店;
2、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場所活動,杜絕傳染渠道,減少感染機會;
3、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飯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手,認真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四、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傳染源為患兒和病毒攜帶者,在發病前的最初三天傳染性最強,病毒隨著打噴嚏、咳嗽或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播,主要表現:起病急、高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數患兒可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預防措施
1、流感流行期間,應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盡可能減少公眾集會和集體娛樂活動,暫不探親訪友,出門戴口罩;
2、房間和公共場所要保持清潔,室內可每天進行空氣消毒或開窗通風換氣;
3、應多參加戶外運動,如跑步、跳繩等,以增強抵抗力,防止病毒的侵襲。
五、過敏性皮炎
秋季時空氣中的動物皮屑、各種花粉、灰塵顆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過敏性皮炎,如果孩子皮膚脫皮癥狀非常明顯,瘙癢難以有效抑制,家長應盡早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治療。
預防措施
1、保證室內環境的衛生清潔,清理衛生死角,尤其是高溫潮濕的地方,防止塵螨和霉菌入侵;
2、飼養有毛動物的家庭,應及時清理動物的毛發和排泄物,減少孩子患過敏性皮炎的機率;
3、注意孩子的飲食,盡量少食用容易誘發過敏癥狀的食物,均衡營養,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培養生活好習慣,季節交替少生病
換季就生病”像個魔咒一樣,在換季之時常常出來“騷擾”孩子,那么如何增強孩子的抵抗力,減少生病的概率呢?
除了做好預防工作外,家長們不妨幫助孩子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強健的體魄來抵御疾病的侵擾。
1、注意衛生勤洗手
孩子喜歡用手探索這個美妙的世界,這個過程中小手會沾染各種細菌病毒,必須注意及時清洗,否則容易引起疾病。
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這不僅有益于身體健康,而且對孩子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2、保證充足的睡眠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們常常容易感到疲乏,這時候保證充足的睡眠對健康十分重要。
在居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應與幼兒園時差不多,做到早睡早起,中午進行適當的午睡來緩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點親子共讀的時間,幫助孩子緩緩進入夢鄉。
3、積極開展體育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想要少生病,運動是絕對少不了的,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對孩子的心情也會有積極的影響。
預防傳染病,我們在行動
幼兒園是幼兒集中生活的地方,一旦發生傳染病很容易造成流行。預防和管理傳染病,是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了能夠降低秋冬季傳染病的傳播與細菌的滋生,給幼兒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成長環境,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我園積極采取各項預防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
嚴把晨檢關
幼兒園每天嚴格把控每位幼兒的晨檢環節。幼兒在園期間,通過了解幼兒睡眠、飲食、大小便、精神狀況等情況,進行全日健康觀察,制定適宜的衛生保健工作安排,及時追蹤班級每日因病缺勤的情況并做好記錄。
全園衛生消毒工作嚴抓不懈
把常規性和應急性消毒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制定詳細具體操作要求,各崗位人員都能對照《衛生保健消毒制度》要求進行規范操作。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6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秋冬季節天氣轉涼、晝夜溫差變大,是流感等傳染病的高發期。學生(幼兒)免疫力相對低,極易感染,學校是人員密集場所,一旦發生極易引起暴發。為預防和控制秋冬季傳染病在校園內發生和流行,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現將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提供給大家,讓我們共同學習、科學防范,一起守護孩子健康。
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
一、結核病
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主要表現:常見癥狀為咳嗽、咳痰超過3周;發熱或胸痛超過3周;咯血。非典型癥狀為長期低熱、久咳不愈3周~4周以上,并經常規治療無好轉;久治不愈的皮膚傷口感染,特別是肛周膿腫,腋下、頸部有包塊;大咳血且不易停止等。
預防:房間要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洗漱用具專人專用,勤洗手,勤換衣,定期消毒等;咳嗽、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捂住口鼻,不隨地吐痰;加強體育鍛煉,生活要有規律,注意飲食營養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強機體抵抗力。
二、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常由打噴嚏或咳嗽的飛沫傳播。
主要癥狀:人得了流行性感冒后,癥狀會突然發生且在數小時內惡化,發高燒,體溫可達39℃以上。兩眼脹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時眼結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兒童常有腹痛、腹脹、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癥狀,甚至發生驚厥。
預防:勤洗手,避免接觸感染;勤換牙刷,避免反復感染。注意腳部保暖、提倡冷水洗臉。注意飲食清淡、保持精神愉快。保持充足睡眠,增強機體免疫力。
三、流行性腮腺炎
俗稱“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唾液傳播。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
主要表現:有發熱、頭痛、咽痛、食欲不佳等前驅癥狀,數小時后出現腮腺腫痛,腮部腫大2~3天達到高峰。開始為一側,以后多累及對側,表現為雙側腮腺腫大。腮腺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向周圍發展,邊緣不清,觸之有彈性感及輕度觸疼。
預防:注意個人衛生,保持通風、消毒、勤洗手等常規性預防措施。流行季節前可注射腮腺炎疫苗。
四、風疹
由風疹病毒通過呼吸道和直接接觸傳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發病年齡以5-9歲為主。
主要表現:前驅期有發熱、頭痛、乏力、咳嗽、流涕、咽痛及結膜充血等癥狀,偶有嘔吐和腹瀉,持續約1-2天后即出現皮疹,初見于面部、頸部,1—2日內即播散于軀干和四肢,皮疹出現第3日即迅速消退。
預防:搞好環境衛生,加強通風;注意個人衛生,勤曬衣被;避免與病人接觸。提倡接種疫苗。
五、水痘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主要表現:以發熱和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傳染性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傳染。該病潛伏期為12-21日,平均14日。
預防:除注意空氣流通外,重點在于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全部疹退為止,對有接觸者可在3日內注射疫苗。
六、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主要傳播途徑為糞-口途徑傳播,散發病例為人-人的接觸感染,暴發流行常由于食物和水的污染所造成。
主要表現:起病急,以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為主要癥狀,輕重不等。腹瀉為黃色稀水樣便或水樣便,每天10余次。有時腹痛呈絞痛?砂橛械蜔帷㈩^痛、發冷、食欲減退、乏力、肌痛等。一般持續1-3天可自愈。成人以腹瀉為主。兒童患者先出現嘔吐,然后出現腹瀉。
預防: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喝開水,生吃瓜果要洗凈。對病人要隔離治療,居家休息。
防控注意事項
一、倡導健康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合理膳食,清淡飲食,遠離垃圾食品;喝白開水,不喝生水,吃新鮮蔬菜和熱熟食品,保證足夠的營養;堅持鍛煉,形成習慣,增強機體免疫力。
二、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家庭衛生,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學習用品,勤洗勤曬衣被。學會正確洗手,餐前、便后、打噴嚏后、外出回家、接觸垃圾后及時洗手。打噴嚏、咳嗽要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扔、不隨地吐痰;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與可疑患病兒童接觸,避免交叉感染。
三、加強家校溝通交流。孩子如出現發熱、腹瀉、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并及時與班主任聯系,如實告知孩子診斷結果,嚴禁隱瞞,帶病入校。提醒孩子在校內身體不適,應及時告知老師。學生病愈后應履行病愈復課程序。
四、減少校外聚集活動。節假日減少不必要的聚會聚餐,盡量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場所,確需到商超等公共場所時,科學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7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感謝您一直以來對幼兒園的關心和支持!
秋冬季節是學生腸道、呼吸道等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為防止集中爆發傳染病疫情,幼兒園加強衛生防控工作的力度。
1、每天堅持晨午檢,對生病幼兒進行追蹤;
2、教室、寢室每天堅持用消毒粉、紫光燈消毒;
3、對孩子進行衛生知識教育;
疾病預防需要多方面共同攜手,做好疾病病毒的防護墻,請家長朋友們做好以下工作:
1、請家長們每天關注您的孩子是否有發熱現象,看看孩子的四肢、面部有無紅疹,發現異常要立即去醫院就診,并主動向班主任報告。
2、近期,部分小學、幼兒園出現“諾如”病毒,此病毒極易讓幼兒感染,感染此病毒會類似急性腸胃炎一樣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若孩子出現嘔吐、腹瀉癥狀,請立即到醫院檢查治療,并同時向班主任報告;
3、若孩子被確診患有手足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等傳染病,必須嚴格按照醫院的治療、隔離觀察時間進行,讓孩子在家休息痊愈后,憑醫院出具的返校證明方可進園上課,并將醫院的證明交給班主任。(痊愈證明選擇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具,不能是診所、藥房)
4、請加強孩子的健康教育,養成孩子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澡、洗頭,換衣服。飯前便后要洗手等,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5、均衡營養,保證睡眠,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讓我們一起行動,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生活學習。
X年XX月XX日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8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隨著天氣日漸寒冷,各類傳染病都開始活躍,孩子們的抵抗力遠不如大人,他們很容易受到各類病毒的侵害,被傳染的概率也逐漸上升,為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在此為家長們準備了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請家長們查收。
秋冬季腹瀉
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潛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還可能會引起發熱、腹痛、惡心嘔吐、腹脹等。還可能會影響到呼吸道,出現咳嗽、喉嚨腫痛等癥狀。
預防措施:
1、講究飲食衛生,餐具消毒,飯前便后洗手。
2、由于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較大,孩子早晚應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
3、多讓孩子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A、C較多的食物,比如大蒜、蘿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強孩子抵抗力的食物,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幫助。
諾如病毒性腸胃炎
諾如病毒性腸胃炎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
主要癥狀:
腹瀉、嘔吐、反胃、惡心和胃痛,其他包括發熱、頭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數患者發病后1-3天即可康復。諾如病毒傳染性強,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傳播途徑:
1、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
3、經帶病毒的嘔吐噴沫傳播。
4、污染的手、物體和用具。
預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衛生,監督孩子勤洗手。
2、不給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店。
3、父母要減少外出參與大型活動,杜絕傳染渠道,不把病毒帶給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診,減少病毒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主要癥狀:
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癥,咳嗽,咽痛等。
預防措施:
1、要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3、多飲水、多吃水果,適當補充維生素C。
4、注意通風,居家每天開窗通風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5、盡量避免幼兒出入公共場所。
6、注意幼兒個人衛生,要勤洗手。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主要癥狀:
先出現發燒癥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傳播途徑:
1、密切接觸傳播。
2、呼吸道飛沫傳播。
3、進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會感染。
預防措施:
1、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尤其是成人,雖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攜帶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觸孩子。切記,千萬不要跟小朋友嘴對嘴親親哦,這樣非常容易傳染病毒。
2、勤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3、對小朋友經常接觸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經常清洗、晾曬、消毒。
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咽峽炎。潛伏期3-10天,以發熱、咽痛、咽峽部粘膜小皰疹和淺表潰瘍為主要表現,伴有頭痛、咽部不適、肌痛等。傳染性很強,傳播快,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感染1-7歲兒童,同一患兒可重復多次發生。經1-5天潰瘍愈合,一般3天內退熱,癥狀消失。
預防措施:
1、經常開窗通風;早晨、飯后及睡覺前漱口、刷牙。
2、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受冷,如身體不適應臥床休息。
3、進行飲食調養。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攝入。
4、保持腸胃通暢。平時多飲淡鹽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腸胃通暢。
5、及時就醫。一旦發現應盡快就醫,千萬不要“拖”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秋季容易發生,多發生于兒童。
主要癥狀:
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癥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并發癥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一次感染后可獲終生免疫。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預防措施:
1、接種腮腺炎疫苗。
2、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
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下降等前期癥狀,繼而出現有特征性的紅色斑疹,后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干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干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預防措施:
1、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
2、流行期間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3、經常開窗通風等也很重要。
溫馨提示
如果寶貝出現以上癥狀請:
一、配合幼兒園及時帶幼兒到正規醫院就診治療,若醫院確診幼兒為疑似傳染病時,要立即和班級教師聯系。
二、按照醫生要求對孩子進行隔離治療,痊愈后須持痊愈證明給保健醫生檢查,無任何癥狀后入學,保護易感人群(其他孩子)。
三、在觀察和治療期間,希望家長多和班主任保持聯系,便于班級教師了解幼兒情況,共同給孩子以身心關愛。秋冬季疾病多發,讓我們一起積極做好預防措施,幫助孩子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強健的體魄來抵御疾病的侵擾。
親愛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健康,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好秋季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孩子的健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孩子入園時請配合保健員晨檢,及時與老師溝通孩子的異常情況,重視家園配合,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傳染病的流行。相信我們家園合作,定能筑起一道健康屏障,助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9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又到了忽冷忽熱的季節,孩子本身的抵抗力相比大人弱,極易受到流行性傳染疾病的侵襲,那么,在換季的時候,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少生病呢,在此幼兒園給家長朋友們準備了秋季保健小貼士,快快行動起來吧!
01、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潛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多數患兒還會有發熱現象,體溫在37.9-39.5℃,繼之出現吐瀉癥狀,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帶少許黏液,無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瀉一般持續3-9天,前3天癥狀最嚴重。
預防措施:注意飲食衛生,把好入口關,防止病從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長也要注意自身的衛生。
注意事項:
1、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目前沒有特效藥,更不能濫用抗生素。
2、發現孩子感染了輪狀病毒,建議及時隔離進行觀察和治療,特別是多個孩子的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02、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咳嗽、打噴嚏等空氣飛沫方式傳播。
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可達39℃-40℃),伴有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預防措施:
1、室內應經常開窗通風,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經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2、適當參加運動鍛煉,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強體質。
3、減少公共集會及集體娛樂活動。
注意事項:流感患者應及時就診治療,隔離至體溫正常后48小時才能復課。
0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5歲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
9月份開始,逐漸進入了手足口病發病的高峰期,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腸道病毒感染,引發手足口病,常表現為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現小米;蚓G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預防措施:
1、預防手足口病,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曬衣被,多通風。
2、盡量避免前往游樂園、室內商場、公共場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對較大,孩子很容易被傳染。
04、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帶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長繁殖。
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熱、頭痛等癥狀,其后則出現一側腺腫大或者兩側腮腺同時腫大而變形,局部疼痛,開口和咀嚼時疼痛明顯,食酸性食物脹痛加劇,常可波及鄰近的頜下腺,臺下腺和頸部淋巴結。腮腺腫大可持續5日左右,病程約7-12日。
預防措施:
1、及時接種流行性腮腺炎減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預防。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流行期避免去人員密集區,如商場等。
3、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
05、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肺炎主要由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傳播。
無癥狀感染者:無明顯臨床癥狀。
輕型患者:低熱、輕微乏力、嗅覺及味覺障礙等,少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或腹瀉等癥狀。
重癥患者:多在發病后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
1、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我們須共同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在日常生活當中注意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少去公共場所,保持“一米線”安全社交距離、勤洗手,外出佩戴口罩等健康生活方式,自覺落實公共場所測溫、驗碼、掃碼等疫情防控措施。
2、做好健康監測,入園前,幼兒在家須測體溫,無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疑似癥狀方可入園,出現疑似癥狀者,須及時就醫,不帶病上班、入園,特別是當出現發燒、咳嗽等異常狀況時,要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并如實告知個人旅居史,就診途中應全程佩戴口罩,并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幼兒園是兒童在學習生活中聚集的主要場所,而人群聚集性又是傳染病流行蔓延的一個關鍵因素,秋季溫差變化較大,易引起幼兒感染疾病。因此,龍湖西苑幼兒園加強傳染病預防控制,加強在園教職員工、學生健康監測,嚴格落實晨午晚檢制度。
4、上/下學途中要堅持家庭和學!皟牲c一線”,乘坐公共交通時應當注意個人防護,需全程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盡量避免用手觸摸公共交通物品,乘車過程中不要用手觸摸口、眼、鼻等。
5、盡早接種新冠疫苗。特別是3至11歲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要積極配合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保護個人健康,降低感染和發病風險,共同構筑人群免疫屏障。
家園配合
1、請家長在家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給幼兒剪指甲,每月將幼兒被褥帶回家清洗、消毒和晾曬,如果孩子有發燒或嘔吐等不適現象請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就診,為了杜絕傳染病在校內傳播和蔓延,就診時讓醫生開診斷證明。
2、請及時將診斷結果告知班級老師,如果診斷為傳染病病例請在第一時間如實將診斷結果告知老師,不瞞報、謊報,以免使傳染病毒蔓延,影響其他幼兒的身體健康。
3、痊愈后需提供(xx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具的康復證明方能返園。
秋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是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每一位小朋友能健康成長!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10
廣大家長朋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確保開學復課期間能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同時減少家長們不必要的憂慮,學校和老師們將與各位家長一起,共同維護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工作,特向全市廣大學生家長發出如下倡議:
1.提倡家長為孩子準備適合年齡特點的口罩;
2.按照學校要求提交學生健康卡和家長健康守護承諾;家長和孩子業余、課余時間不聚集、不聚會,避免給孩子帶來與境內外疫情高發地區來(返)什人員接觸的風險;
3.每天對家庭成員進行健康監測,如有發熱和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根據社區和學校的要求進行上報,嚴禁帶病返校;
4.開學后盡量駕駛私家車送孩子上下學,或讓(陪伴)學生走路上下學,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乘坐違法違規運營車輛,預防交叉感染,努力做到“學校—家庭”兩點一線;
5.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文明習慣,勤洗手、勤鍛煉、戴口罩、愛衛生、不隨地吐痰、不用手接觸眼耳口鼻,指導孩子加強體育鍛煉,注重膳食營養均衡;
6.孩子非必要情況下盡量減少接觸公共物品,如樓梯扶手、教室門把手等;
7.提醒孩子在疫情防控期間課間休息要避免串班;
8.教育孩子在學校如果發生身體不適要及時告知老師并聽從學校和老師的安排;
9.教育孩子如果發現同學發生發熱或其他可疑癥狀要及時報告老師并做好自我防護;
10.班級或學校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時,請學生和家長務必配合學校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返校前,請再次確認您的孩子近期是否有外出史?請記住,居家(集中)隔離一定要隔離期滿14天且無任何癥狀才能報名返校。如果您的孩子目前有發熱、寒戰、咳痰、咳嗽、鼻塞、流涕、咽痛、頭痛、乏力、肌肉酸痛、關節酸痛、氣促、呼吸困難、胸悶、結膜充血、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任何一種癥狀,請暫時別進校園并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待癥狀消失、病情痊愈后再返校。
家長朋友們:守護好每一位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共同的使命和心愿。讓我們攜手并肩、同舟共濟,家校同心、共克時艱,全面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孩子們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衷心祝愿家長朋友們生活幸福、闔家安康!
寫信人: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11
貴家長:
進入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甲型h1n1流感與季節性流感的癥狀非常相似,傳播方式都是主要通過甲型h1n1流感病人或隱性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傳播給他人,或通過接觸流感病毒污染的物體,然后觸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甲型h1n1流感與季節性流感一樣都是可防可控的,其防控措施也是一致的,主要做好以下幾條:
。1)保持睡眠充足,多鍛煉身體;
。2)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盡量避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3)保持居室衛生,勤通風;
(4)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避免接觸流感癥狀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避免接觸流感癥狀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6)與流感樣病人接觸后,藥物預防可選用雙黃連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純陽正氣丸、藿香正氣制劑等。
學校是流感易暴發的單位,學校流感的防控還需家長及學生做好以下工作:
。1)學生患病后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治愈后憑醫院的病愈證明返校學習。
。2)患病學生每日向班主任老師報告診治情況。
。3)未患學生停課期間減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
X年XX月XX日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12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秋季天干氣燥,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因此細菌、病毒們加速了繁殖,也使秋天成為了一個傳染病多發的季節。
家園攜手共同防控秋季傳染病,為更好的預防流感,特介紹有關傳染病的一些基本常識和預防措施給大家,請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
溫馨提醒
秋冬季常見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傳染源為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在發病前的最初三天,傳染性最強。病毒隨打噴嚏、咳嗽或說話噴出的飛沫傳播。
主要表現:起病急、高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數患者可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秋、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于兒童。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癥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癥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并發癥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癥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秋季腹瀉(輪狀病毒、諾如病毒)
秋季腹瀉主要由輪狀病毒引起,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和氣溶膠傳播,病毒生命力和傳染性都極強。
主要癥狀:在發生消化道癥狀之前,少數病人先出現上呼吸道癥狀,而且起病突然,有如發熱、流鼻涕、打噴嚏、鼻塞、微咳、咽部腹瀉不適等。幾乎全部病人均有嘔吐,且嘔吐多出現在腹瀉之前,持續2至3天。腹瀉持續時間最長可達28天。腹瀉初期1至2日內即排出水樣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時呈白色米湯樣或清水樣便,黏液少,很少腥臭味,多有嚴重的口渴和明顯的煩躁。一般有輕度或中度脫水。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生和流行。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癥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下降等前期癥狀,繼而出現有特征性的紅色斑疹,后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干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干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溫馨提醒
秋冬傳染病預防措施
做好室內外環境衛生
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經常晾曬洗服、被褥;消滅蚊蟲孳生地,清理衛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填平洼地,消除積水,防止蚊蟲滋生。
加強飲食衛生
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生冷不潔食物;不吃生或吃未煮熟的海鮮;盡量不吃隔夜飯菜;食用餐具碗、筷等要定期消毒。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講究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飯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個人使用的日常用品要定期清洗、消毒、更換,如毛巾、牙刷等。
注意天氣變化
根據氣溫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淋雨、受涼。人體受風著涼后,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慢供應減少,使身體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使病毒、細菌侵襲而感染傳染病。
增強個人體質
加強體育鍛煉,可加快身體血液循環,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機體抗病能力;保證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解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13
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各類流行性疾病進入高發期,為了增強傳染病的防范意識,提高防范水平,現將常見的秋冬季節傳染病的預防知識提供給大家,請注意查收。
流行性感冒(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初始癥狀: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發熱38℃以上,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由于變異性快,人群普遍易感。最近很多幼兒都出現感冒、流涕、咳嗽等癥狀,大部分是普通感冒,但是也具有很強的傳染病性,需要在家休息,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如有發熱的,需隔離至退熱后48小時。
預防措施
1、飯前便后、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2、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
3、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積極手段。
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鍛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5、由于秋冬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癥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癥狀,應盡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如有傳染病的情況,應立刻采取隔離措施,以免范圍擴大。
水痘
病人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傳染性;疾〕跗诳捎邪l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癥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干、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依據疾控要求,一但確診為水痘患兒,必須在家隔離至水痘皰疹全部干燥結痂為止,但不少于發病后14天。
預防措施
1、不要接觸病人。所以如果所在地出現有水痘病例,就不要帶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場所,醫院也盡量不要去,那里本身就是細菌病毒聚集的地方。
2、隔離觀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觸過病人水痘皰疹的液體、被病人污染過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飛沫碰觸到的可能,應將孩子隔離觀察兩到三周。
3、增強抵抗力。平時要讓孩子多鍛煉身體,堅持運動,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接種疫苗。接種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時間超長的特點,只要感染過一次,幾乎就不會再發生。所以建議家長們都帶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種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好發于5歲以下幼兒。該病隱性感染率高,顯性感染癥狀一般輕微,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通過飛沫和呼吸道傳播,傳染性極強。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咽痛、口腔內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現丘疹、皰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僅需對癥治療,愈后良好。根據傳染病隔離要求,手足口患兒需在家隔離14天(皰疹性咽峽炎也是一樣)。
預防措施
1、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3、兒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高發期,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5、兒童出現發熱、出疹等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6、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療的患兒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以減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范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癥狀一般會出現惡心嘔吐、肌肉酸痛,甚至還會伴隨著腹部疼痛、高燒不退、畏寒等,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電解質紊亂或者是脫水。發病早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病毒藥物來進行治療,同時也要多喝一些溫水,能夠及時補充機體所需要的水分。一但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諾如感染的幼兒,需要在家隔離至癥狀消失后72小時。
預防措施
1、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體的感染
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減少到校外的餐廳就餐,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店。
4、流行季節,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杜絕傳染渠道,減少感染機會
5、家中有腹瀉病人時,應積極治療病人,并適當地隔離。
6、一有情況,立刻就診。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見。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為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人后2-3周發病。有發熱、畏寒、頭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全身不適等,數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體溫可達39℃以上。
預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時,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去,更不要與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蚓蹠
2、教室要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可用0。2%過氧乙酸消毒。
3、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4、在學校最好有保健員進行監控,定期排查,增加晨檢,做好健康教育;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進行醫學觀察;出現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機構,并做好活動場所消毒,同時盡早對易感人群進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應急接種工作。
5、對接觸過傳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種過疫苗者)要密切觀察。
傳染病預防注意事項
為確保孩子們的健康,我園除了做好宣傳教育、嚴格執行晨午檢制度,認真做好開窗通風、校園清潔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長配合做到以下幾點: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后、就餐前或接觸污染環境后要洗手。
2、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保持家環境清潔和良好通風狀態。經常打掃室內,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
3、天氣變化多端,注意及時增減衣物
幼兒衣服的增減要適當,并且及時根據天氣狀況調整。還注意孩子運動后出汗較多容易著涼現象。
4、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
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以減少可能與患病人群接觸的機會。盡量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時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6、出現癥狀應居家休息,及早就醫
一旦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讓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場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員。如癥狀較重,應盡早前往醫院就診,以及時獲得有效治療。
7、及時接種相關疫苗
常見傳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時接種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有效措施。
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構筑綠色安全的屏障!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14
尊敬的家長:
秋冬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亦是流行性流感、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傳染病好發的季節,因此我們要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幼兒園人群密集,易形成傳染病的傳播。為預防和控制秋冬季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護廣大師幼身體健康,維持幼兒園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現就秋冬季傳染病防控有關注意事項告知如下:
秋冬季需要關注的傳染病
1、新冠肺炎:新冠肺炎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高濃度的氣溶膠也存在傳播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癥狀有發熱、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等。病毒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等飛沫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多見于兒童,臨床特征是同時出現的全身性丘疹、水皰及結痂。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經呼吸道和飛沫傳播,亦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用具傳播。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極易在幼托機構傳播。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通常急性起病,發熱,出現皰疹,多在一周內自愈,預后良好。
5、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患者是唯一傳染源,5歲以下的兒童人數最多。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流涕等。
6、腮腺炎:腮腺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它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臟、關節等器官,病人是傳染源,飛沫的吸入是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人后2-3周發病。
傳染病預防注意事項
為確保幼兒的安全,幼兒園會切實加強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宣傳教育、晨檢和午檢、通風及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同時也望各位家長和我們一起做到以下幾點:
1、對于晨檢中或在校期間發現體溫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他癥狀的幼兒,請家長及時接回,并到正規醫院就診。
2、在家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如發現發熱、出疹、頭痛、乏力腮腺腫痛等現象,請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并遵醫囑決定是否來校,自覺接受醫院的統一安排接受檢查和治療,確保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報告,早隔離”。孩子如因病缺勤,請家長及時主動與主班老師聯系,如實告知孩子的身體狀況,便于學校做好相關防護工作。
3、如孩子被診斷為傳染性疾病,應在病愈后到社區、鄉鎮醫療衛生機構開具復課證明,方可返校。
4、幫助孩子學會科學洗手。教育孩子外出回家、到校后,以及在公共場所接觸公共物品、接觸動物或垃圾后都應及時洗手;平時養成每次餐前、便后、擤鼻涕和打噴嚏后,揉眼睛前的洗手習慣。幫助孩子掌握洗手方法,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時間不少于15秒。記住洗手七字口訣:內-外-夾-弓-大-力-腕。
5、培養孩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要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扔、不隨地吐痰;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與可疑患病兒童接觸,避免交叉感染。養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習慣。
6、合理飲食、加強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多飲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熱熟食品,保證足夠的營養;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證規律的作息時間和充足的睡眠,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7、節假日期間不扎堆、少聚集,盡量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場所。
8、做好居家環境衛生。每天室內開窗通風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保持空氣清新,要經常徹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學習用品。
9、接種疫苗是保護孩子遠離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家長可以本著“知情、自費、自愿”的原則到附近的預防接種門診為孩子接種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傳染病防控工作與孩子健康息息相關,請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筑起一道堅固的屏障!
2023年傳染病防控致家長一封信范文 篇15
尊敬的各位家長:
您好!
秋冬季節是各種傳染病的多發季節,人群密集場所容易形成傳染病的高發頻發,一旦爆發,危害性極大為預防和控制秋冬季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維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現就秋冬季傳染病防控有關注意事項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常見傳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初始癥狀: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發熱38℃以上,傳染途徑要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由于變異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2、水痘:病人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傳染性;疾〕跗诳捎邪l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癥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軀干、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癥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
3、手足口。菏肿憧诓∠涤赡c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該病隱性感染性高,顯性感染癥狀一般輕微,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而可通過飛沫和呼吸道傳播。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咽痛、口腔內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現丘疹、皰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僅需對癥治療,愈后良好。
4、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傳染病,病人是傳染源,飛沫的吸入是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人后2-3周發病。腮腺炎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耳垂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髟,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絞痛,張口或咀嚼時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腫脹在發病1—3天最明顯,以后逐漸消退,約2周腫脹完全退盡,在發病初期的3一5天,可有發熱、乏力、不愿吃東西等全身癥狀。
5、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潛伏期8-12天,癥狀是口腔粘膜會出現灰白色小點,伴有咳嗽、流涕、高熱39℃以上,其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6、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初始癥狀多為發熱、乏力和干咳,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表現。多數患者預后良好,部分嚴重病例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或膿毒癥休克,甚至死亡。
7、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是導致春季急性病毒性腹瀉的主要病原。具有發病急、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主要通過不潔飲食(水),尤其是生食受污染的貝類或食用的貝類未經煮透而感染,亦可通過與患者密切接觸感染。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可伴有發熱。諾如病毒的潛伏期相對較短,通常12-48小時,最長為72小時,病程一般2-3天。目前尚無可用的疫苗。預防措施主要是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一旦出現疑似癥狀,要及時就醫,輕癥患者在家休息治療直至癥狀消失后3天,避免帶病上課。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時,要戴口罩和手套,處理完后進行手部清潔,避免感染。
二、傳染病預防注意事項
為確保學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傳教育、嚴格執行晨午檢制度,認真做好開窗通風、校園清潔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長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幾點風,保持空氣新鮮。
4、多飲白開水,拒絕生水,盡量少喝有色飲料,拒絕“三無食品”,保證足夠的營養;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和熱熟食品;增加機體免疫能力。
5、家長應指導孩子合理作息,按時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加強體育鍛煉。每天保證2—4小時的戶外活動。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不與可疑患病兒童接觸,防止交叉感染應經常徹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學習用品,勤洗勤曬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