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的格式范文(通用6篇)
函的格式范文 篇1
您們好!
看到這封信時,你們或許是驚訝,或許是高興,或許是一種說不出的幸福,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寫給你們的感恩信。
爸爸,從小你就慣養這我,所以從小到大您沒有打過我一次,當我考試失利時,你鼓勵我繼續努力,使我有向前的動力。記得有一次,是在我六年級的期中時候,我數學才考了79分,我回到家不敢喝您說。我一個人就躲在被窩里哭,您剛剛下班,看到我擔心的說:怎么了?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您,我笨以為您會第一次打我,可出乎意料的是您拍拍我的肩膀安慰了我:算了,下次再努力就是,這只是發揮失常而已,下次考過,我頓時熱淚盈眶。爸爸:我愛你!
媽媽,你雖然從小就對我很嚴厲,但我知道您是為我好。小時候,您經常叫我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到現在我一直記著。你和爸爸辛辛苦苦的.工作都是要讓我們考上大學用的。您每次都教導這我們要好好的讀書,其實我也在努力著。您要我和弟弟妹妹不要吵架,我也想改,可是我總是改不了我的一些壞脾氣。雖然您有點溺愛過度,否則對誰都不好的。我也知道您愛我,因為我是您身體上掉下了的一塊肉啊。媽媽:我愛您.
我還有許多的話像對您說,總之,你們的恩情,我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的,你們是愛我的啟蒙老師,生養我的爸爸媽媽,你們猶如春蠶,辛勤的勞動,無怨無悔。你們是指南針,指引著我們走向光明。你們是園丁,心細地滋潤著我們,我一定會更好的努力學習,來回報你們隊我的恩情。最后再說上一句:謝謝你們!
你們的女兒!
胡倩
函的格式范文 篇2
外地的游客們:
你們好!
我是古都西安的一個小市民,在我眼中,西安的的確確是一個國際旅游大都市,今天就讓我來介紹介紹西安的旅游圣地吧。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可算得上是西安名聲的旅游圣地了吧!在兵馬俑博物館里,所有的陶人個個造型逼真,隊陣規模龐大、氣勢雄偉,更令人驚訝的是所有陶人中竟無一雷同。
距秦始皇陵兵馬俑最近的就屬華清池了,這是一個沐浴的好地方,在唐代,曾是唐玄宗及愛妃楊玉環游玩沐浴的場所。現在,每年的4月到10月,每晚8點,都會在這里上演歷史情景劇《長恨歌》。華清池上,就是那的驪山,因為遠看像一匹青馬,所以稱為“驪山”。
在西安市區內,還有許多旅游圣地。如那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珍藏著3000多種藝術珍品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又如那珍藏著王維、王羲之、吳道子等書法家、詩人、畫家的作品的碑林博物館,還有那有“晨鐘暮鼓”之說的鐘鼓樓。
在曲江新區,還有兩個不得不去的地方。一是大雁塔和大慈恩寺。在大雁塔北廣場,有一個孩子們都喜歡去的地方-----亞洲的音樂噴泉廣場。二是大唐芙蓉園。這是西北、能充分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
西安還有城墻、青龍寺、興慶宮公園、清真寺、半坡博物館等一些旅游圣地。西安的旅游勝地真的多的數不勝數,還不快來西安轉一轉?
此致
敬禮
函的格式范文 篇3
親愛的小姨:
你好!
小姨,這是我第一次給你寫信。自從你去杭州以后,我就非常想你。你什么時候能來常州?現在常州有了新的變化,這一次,由我為你當回小導游吧。
常州不僅是一個風景美麗的城市,而且還是一個典雅的城市。常州還有許多名勝古跡,有恐龍園。東坡公園······。告訴你小姨,古代宋朝詩人蘇軾來過常州,而且他還在常州先逝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建了“東坡公園”。
東坡公園我曾經去過,東坡公園里有許多蘇東坡的遺物,那里有蘇軾的字帖,還有蘇軾的洗硯臺,我先講講蘇軾的塑像吧,那個塑像又高又大,真像個巍峨的巨人。塑像眺望遠方,好像在看著常州的河山。他手里還拿著書,告訴我們他是個才子。塑像旁邊是東坡古渡,東坡古渡是一條長長的運河。(這里還有一個寺廟,寺廟里面都是名人墨客寫的一幅幅名帖字畫,千古佳句。)
下面,我為你介紹我們常州的特產,我們這里有:小籠包、麻糕……。我也吃過小籠包,小籠包放在籠子里蒸了一會兒,就出來了,剛蒸好的小籠包,那叫一個香啊,用筷子夾起來,然后蘸點醋,咬上一口,把汁吸進去,嗯,美味極了,肉汁溢滿口中,吃了一個還想吃。
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心動了,那就快來常州吧。
祝你生活快樂!
函的格式范文 篇4
寫書信就是把要說的話寫下來,給指定的對象(親戚、朋友等)看,因而,寫書信語言要樸實、自然,說話要親切、得體,要把自己的想法真實地傳達給對方。
書信有固定格式。書信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愿語、署名、日期六部分。
一、稱呼:要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之間的關系來決定。例文的作者是寫給表姐“小溪”的,所以稱呼是“小溪姐姐”。
小學生與收信人的關系大體可分為兩種:自己與長輩,自己與平輩。如果是長輩親屬,只寫稱謂即可,如“姑媽”、“舅舅”等,不必寫姓氏;如果不是親屬,則應在稱呼前加上姓氏或姓名,如“宋姨”、“劉海叔叔”等。平輩之間,一般要在稱呼前加上姓名或名字,如“趙孟彤同學”、“欣禹妹妹”等。還可以在“稱呼”前加上“尊敬的”“想念的”等修飾詞語,表達自己對收信人的某種感情。
稱呼是書信的開頭,要頂格寫。稱呼后面要加冒號。
二、問候語:如果收信人是長輩,可以寫“您好”;或“身體好嗎”等;如果收信人是平輩,可以寫“你好”;如果收信人不是一個人,一般寫“你們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寫“您們好”(“您”后面不能加“們”)。
問候語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三、正文:這是書信的主要部分,要直截了當地把要告訴對方的內容條理清楚地寫下來,要寫出真情實感。如果要說的事情不止一件,應每件事寫一段。書信不要使用華麗的詞語,更不能言不由衷。
正文可以緊接問候語寫,也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四、祝愿語:正文寫完后,通常要向對方表示致敬或祝福。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或“祝你”,再另起一行頂格寫“敬禮”或“健康”等祝福的話。同學之間,祝愿語可以寫“祝你學習進步”之類的內容。
五、署名:在信紙的右下方寫上自己的名字,前面還可以注明自己的身份,如“學生崔琳”、“侄兒宏洋”等。
六、日期:把寫信的具體時間寫在署名的正下方,應寫清年月日(不寫年份是錯誤的),以備收信人日后查閱。
寫完信,填寫好信封,貼足郵票,就可以寄出了。
函的格式范文 篇5
一、書信概述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禮儀之邦,人們的社會產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經常使用到一系列的應用文,如傳統的書信、名片、柬貼、啟事、題詩題詞、對對聯等,現代的如電報、傳真、特快專遞、電子郵件等。這些應用寫作包含著豐富的禮儀內容,具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色彩。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信”在古文中有音訊、消息之義,如“陽氣極於上,陰信萌乎下”(揚雄:《太玄經·應》);另外,“信”也有托人所傳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論是托人捎的口信,還是通過郵差郵遞的書信,以及近年出現的郵寄錄音帶、錄像帶、電子郵件等都具有這種含義。用語言文字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和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運用文字述說事情原委和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備相應的書寫工具;三是有人進行傳遞。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科技不斷進步,又相繼出現了電話、電報、郵寄錄音帶、錄像帶、電子郵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預見,未來電子郵件這一新興的手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社會的關系也在進行重新建構,書信的運用除傳統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個新的發展動向便是原先私函類中因為個人需要而向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知名學者等個人所發的事務性的信件,這一類信件的使用量逐漸增多,值得注意。我們將其稱為個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書信作為主要的通信來源,它不僅僅傳達著國與國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傳遞著人們思想的情懷(對家鄉父老、對愛人、對朋友...)。還起到了報平安的深層含義。
二、書信的構成
書信由箋文及封文兩部分構成。
箋文即寫在信箋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對收信人的招呼、問候、對話、祝頌等等。箋文是書信內容的主體,書信的繁簡、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風格特征,幾乎都由內容主體決定。
封文即寫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封文是寫給郵遞人員看的,使郵遞人員知道信從哪里來,寄往哪里去;萬一投遞找不到收信人,還能將信退給寄信人。完整的書信應該是箋文封文俱全,并且將箋文裝入寫好封文的信封內,然后將口封好付寄的。
三、書信的寫法
書信雖然是一種個人性很強的運用文,寫法上也比較靈活,但書信還是應該遵循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可概括為以下二點:(—)必須合乎規范書信寫作規范突出地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書寫格式的規范,二是書信語言的禮儀規范,這兩種規范都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就會出亂子,鬧笑話。(二)言之有物,通情達理“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義,這要求書信不論寫給誰看,所述之事都要實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講之理都要通達。
書信的格式
書信歷史悠久,其格式也幾經變化。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1.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后加“:”,冒號后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具體可參見第四編《應酬稱謂》)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這里簡要說明幾條細則: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系,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4)給師長的信,通常只寫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師”二字,如“段老師”、“周師傅”、“宏海老師”等。對于十分熟悉的師長,也可單稱“老師”、“師傅”。假如連名帶姓,在信首直稱“孫松平老師”、“王達夫師傅”,就顯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對于學有專長、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為鄭重起見,也有以職務相稱的,如“董教授”、“陳大夫”、“佟工程師”等。
(5)給一個單位或幾個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寫“同志們”、“諸位先生”、“等同志”等。給機關團體的信,可直接寫機關團體名稱。如“委員會”、“XX公司”。致機關團體領導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職務作稱呼,亦可直接在機關團體稱呼之后加上“領導同志”、“負責同志”、“總經理”、“廠長”等。
如果信是同時寫給兩個人的,兩個稱呼應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長者在前。
上述五種場合,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當然,這要用得適宜,如對好友稱“尊敬的”,反而顯得見外,對無特殊關系的年輕女性貿然稱呼“親愛的”,那就有失檢點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后,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托、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后,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愿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可參見下節《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后,緊接著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空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祝”,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后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后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
日期一項,用以注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后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函的格式范文 篇6
廣州××局銷售公司請求批準函
××局銷辦函[]5號
廣州××局:
我銷售公司從去年十月成立以來,國內商務活動日益增多,經常有許多文件、合同、契約、技術資料需要復印,為便于工作,我們擬購買一臺復印機,請給予批準。
可否,請批復。
廣州××局銷售公司(蓋章)
一九九六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