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禮儀(精選3篇)
待客禮儀 篇1
(1)服飾。客人赴宴前應根據宴會的目的、規格、對象、風俗習慣或主人的要求考慮自己的著裝,著裝不得體會影響賓主的情緒,影響宴會的氣氛。
(2)點菜。如果主人安排好了菜,客人就不要再點菜了。如果你參加一個尚未安排好菜的宴會,就要注意點菜的禮節。點菜時,不要選擇太貴的菜,同時也不宜點太便宜的菜,太便宜了,主人反而不高興,認為你看不起他,如果最便宜的菜恰是你真心喜歡的菜,那就要想點辦法,盡量說得委婉一些。
(3)進餐。進餐時舉止要文明禮貌,“不馬食,不牛飲,不虎咽,不鯨吞,嚼食物,不出聲,嘴唇邊,不留痕,骨與穢,莫亂扔。”面對一桌子美味佳肴,不要急于動筷子,須等主人動筷說“請”之后你才能動筷。主人舉杯示意開始,客人才能用餐。如果酒量還能夠承受,對主人敬的第一杯酒應喝干。同席的客人可以相互勸酒,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強迫對方喝酒,否則是失禮。自己不愿或不能喝酒時,可以謝絕。夾菜時,一是使用公筷;二是夾菜適量,不要取得過多,吃不了剩下不好。三是在自己跟前取菜,不要伸長胳膊去夠遠處的菜;
(4)不能用筷子隨意翻動盤中的菜;五是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可很少地夾一點,放在盤中,不要吃掉,當這道菜再傳到你面前時,你就可以借口盤中的菜還沒有吃完,而不再夾這道菜,最后你應將盤中的菜全部吃凈。進食時盡可能不咳嗽、打噴嚏、打呵欠、擤鼻涕,萬一不能抑制,要用手帕、餐巾紙遮擋口鼻,轉身,臉側向一方,低頭盡量壓低聲音。
(5)參加宴會最好不中途離去。萬不得已時應向同桌的人說聲對不起,同時還要鄭重地向主人道歉,說明原委。吃完之后,應該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離座。宴會完畢,你可以依次走到主人面前,握手并說聲“謝謝”,向主人告辭,但不要拉著主人的手不停地說話,以免妨礙主人送其他客人。
待客禮儀 篇2
①筷子地用法。筷子雖然用起來簡單、方便,但也有很多規矩。比如:不能舉著筷子和別人說話,說話時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將筷子并齊放在飯碗旁邊。不能用筷子去推飯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饅頭或別地食品。其它用筷忌諱還有:忌舔筷——不要用舌頭去舔筷子上地附著物;忌迷筷——舉著筷子卻不知道夾什么,在菜碟間來回游移。更不能用筷子撥盤子里地菜。忌淚筷——夾菜時滴滴噠噠流著菜汁。應該拿著小碟,先把菜夾到小碟里再端過來。忌移筷--剛夾了這盤里地菜,又去夾那盤里地菜,應該吃完之后再夾另一盤菜。忌敲筷——敲筷子是對主人地不尊重。另外,筷子通常應擺放在碗地旁邊,不能放在碗上。在用餐時如需臨時離開,應把筷子輕輕放在桌子上碗地旁邊,切不可插在飯碗里。現在有些宴席實行公筷母匙,那么,你就要記住不能用個人獨用地筷子湯匙給別人夾菜舀湯。
②餐巾地用法。如今很多餐廳都為顧客準備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地尊者拿起餐巾后,你才可以取出平鋪在腿上,動作要小,不要像斗牛似地在空中抖開。餐巾很大時可以疊起來使用,不要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餐巾地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地一角來印一印嘴唇,不能拿整塊餐巾擦臉、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來擦餐具。如果你是暫時離開座位,請將餐巾疊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用完餐,將餐巾疊一下放在桌子上,可千萬別揉成一團“棄”在那兒,好像一朵被你摧殘過地花朵。
③一般餐桌上會為每位用餐者準備茶水飲料和酒水,通常茶水飲料酒水在右側,飲用時盡量不要用錯。
④作為主人(特別是陪同人員),宴會進行期間可能為客人斟酒上菜,應該從客人左側上菜,從客人右側斟酒。
待客禮儀 篇3
星期天的早上,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可愛的小鳥在樹上歡快的歌唱著。我早早的起床,吃過早飯,就開始做作業。先背英語,半個小時后,我終于可以非常熟練的記得老虎tiger、獅子lion、兔子rubbit、貓cat等動物單詞了。然后我開始做數學和語文作業了。媽媽有事出去了,只有我在家做作業。家里靜悄悄的,只聽到我在紙上寫字的聲音。就這樣又過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我把所有的作業都做完了。長長的伸了個懶腰,心里很高興,可以看電視了,不由得哼起了歌來。我把作業收好后,正準備打開電視,只聽見“咚咚咚”的敲門聲,我走過去從貓眼里看了看,原來是媽媽的同事李阿姨,我趕快開門并且說:“李阿姨您請進,請坐到沙發上,我給你倒杯茶,削水果。”李阿姨說“謝謝”。倒好了茶,削好了水果,我也坐了下來問:“李阿姨,您找我媽媽有事嗎?”李阿姨說:“是啊,我找你媽媽有點事要談。”我說:“我媽媽出去了,您等一會兒。”然后我和阿姨一邊聊一邊等媽媽回來。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媽媽還沒有回來,我對李阿姨說:“阿姨我給我媽媽打個電話吧。”阿姨說:“好的。”給媽媽打電話沒多長時間,媽媽就回來了。然后媽媽和阿姨談了起來,阿姨要走的時候,我說:“阿姨再見,歡迎您下來再來我們家作客。”阿姨夸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