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工作者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尤其是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或者一名優秀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政治素養、專業素養、知識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等等綜合素養。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介紹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素養。
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素養
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政治素養
在相當一些人看來,當今對新聞工作者談政治素養,似乎有點過時或者不合時宜,似乎那是政治家的事情,或者是官員們的事情,與我們普通編輯記者似乎關系不大,其實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觀點,極其片面的觀點。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斷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發揮有力的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作用。講話高度概括,科學準確,意義深遠,對廣大新聞工作者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媒體的作用和責任在于傳達執政黨和政府的聲音,讓廣大群眾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發展目標,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和人生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形成推動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為一位媒體人,不能不關心國家大事、世界大事,要隨時隨地關注研判時事發展變化,和黨中央國務院保持高度一致,通過媒體的發聲,引領和團結廣大群眾,同仇敵愾,奮發向上,共同投身到國家的偉大建設之中。如果新聞工作者自身觀點錯誤,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正確的立場,輿論引導作用發揮不了,或者發揮了錯誤的作用消極的作用,那后果就非常嚴重不堪設想。輿論引導就是指引方向、指引前程,一個人只顧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結果很可能南轅北轍,事與愿違,當今世界日新月異,飛速發展,沒有正確的政治方向,那就會嚴重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嚴重影響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和正常生活。一位新聞界的前輩說過,一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進可以是政治家,退可以是理論家。這句話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新聞工作者既要有政治家的高度和素養,還要有理論家的深度和學識。唯其如此,才能高瞻遠矚,才能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的作用,才能使我們的各項建設事業少走彎路,更好更快的全面健康持續協調發展。
在日常工作中,有了較高的政治覺悟,我們才能自覺地堅持踐行科學發展觀,自覺地運用“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來衡量我們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這樣才能做好新聞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媒體人應有的貢獻。
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專業素養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除了具備政治素養外,還應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注意傳播的方式方法,善于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搞好新聞報道。現代社會分工愈以細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社會分工不同,都有專業方面的要求。能否在專業方面占領制高點,關系到一位新聞工作者和媒體的社會影響力。
如何結合專業知識,又能提高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召力、戰斗力,是一門大學問,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探索。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素養主要是指新聞專業方面的知識、技巧、方式、方法、經驗、規律等等,需要有較長的新聞從業經驗和實踐,加上好學和悟性,才能日臻提高和成熟,其他專業方面的學生畢業之后,也許在本專業方面卓有建樹,但如果轉行從事新聞工作,也可能無從下手,茫然無助,即使假以時日,也未必能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所以專業方面的知識至關重要。當前在全國新聞戰線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同樣也是針對新聞工作者專業素養方面的一個更高的要求,這項工作做好了,才能提高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召力、戰斗力、親和力,才能實現“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
這就要求我們新聞從業者,一定要加強和提高新聞專業素養,豐富專業知識,總結經驗規律,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讀者和社會。
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知識素養
新聞工作者除了新聞專業素養外,還應具備一定的知識素養。這里強調的知識素養,是指新聞專業素養之外的知識學問。新聞工作者接觸的點多面廣,為了更好地和采訪對象溝通,也為了更好地做好報道,向讀者更好地傳遞資訊,新聞工作者還應具備一定的天文、地理、政治、軍事、文學歷史、自然科學、金融、收藏、音樂、醫療、體育等等方面的知識。新聞從業者的工作性質要求,從業者還要是一位雜家,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倒不一定要求在每一個方面都能出類拔萃,一枝獨秀,最起碼要略知一二甚至三四五六,這樣才能和采訪對象有效溝通,才能有效地向受眾傳達準確權威的信息,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
記得多年前,陜西舉辦了一次書畫義賣活動,組織方邀請了陜西多家新聞媒體的記者采訪,并向記者們提供了新聞通稿,主辦方由于經辦人員業務不熟,通稿中將邀請到的書畫名人職務張冠李戴,主席寫成副主席,副主席寫成主席,文聯、作協、書協、美協等單位混淆,造成了大面積的失誤,當時邀請到場的記者都是跑社會新聞口的記者,對這些問題也是云里霧里不甚了了,稿件交上去,主管的部門領導也因為行業分口關系和專業知識局限難以把關,最后導致陜西媒體“集體失誤”,這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當前新聞工作者基本都有分口分工,就是便于他們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準確地把握行業動態,對行業情況了然于胸,不會犯一些低級錯誤,但因為實際工作的復雜化不確定性,往往可能會涉及到一些我們并不熟悉的行業,我們就要補習這方面的知識欠缺,或者請教這方面有經驗的同行,多做一些核實工作,就會少犯或者不犯一些低級的錯誤。
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素養
從事新聞工作,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當好社會的良知良心。職業道德表現為正義良知,不能吃拿卡要,敲詐勒索,坑蒙拐騙,以權謀私。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將之用到新聞工作者的作用和職業道德方面,我認為也恰當不過。有人形象地總結:“記者筆下有財產萬千,記者筆下有人命關天,記者筆下有是非曲直,記者筆下有毀譽忠奸。”由此可見,新聞工作是一個非常莊嚴而又崇高神圣的工作,關系重大,意義非凡,它肩負著黨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輿論引導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引導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
我們要牢牢把握職業特點,當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時刻不忘職業使命,當好社會的瞭望者、引導者;爭做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優秀記者,全心全意地用新聞為人民服務;開展輿論監督,就是要發現社會肌體上的各種問題,促進問題的解決,推動各方面的工作;搞好輿論監督,最關鍵的是要端正監督目的、擺正監督位置,把握好監督時機、運用好監督形式,既及時把群眾的意見建議反映給黨委、政府,又及時把黨委、政府的辦理情況反饋給群眾,做到幫忙不添亂、解憂不責難、成事不誤事。新聞工作者只有切實增強職業道德意識,才能樹立良好的形象,當好社會的良知和良心。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尤其是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或者一名優秀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政治素養、專業素養、知識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等等綜合素養。這幾方面的素養越全面、越高的新聞工作者,才越是合格的新聞工作者或者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新聞工作者也只有不斷地加強這些方面的素養,通過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在工作中如魚得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新聞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每一位新聞從業者都應該自覺地堅守新聞人的職業道德,一定要高度重視新聞工作,認真嚴肅對待新聞工作,珍惜這份榮譽,肩負重任,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這份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國家建設、人民幸福、社會進步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