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與道德的基本素養是怎樣的
禮儀帶有深深的意識形態的烙印,自然受到社會道德規范的制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之所以要講究禮儀,是因為講究禮儀符合道德的要求,符合真善美的要求。正如古人所云:“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可見,禮儀與道德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現代人應通過加強道德修養,來提高禮儀的應用水平。
禮儀與道德:
禮儀與道德的內在聯系
禮儀與道德的關系是“形于外而誠于中”的關系,具體表現在下列三個方面:
禮儀作為一種修養,是多層次的道德規范體系中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之一,它屬于道德體系中社會公德的內容。如文明舉止、謙恭禮讓、禮貌待人、與人為善、誠實守信、孝敬父母、尊師敬長、遵守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公益(包括公共衛生) 、尊重與愛護他人的勞動等,這些既是禮儀規范的要求,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儀不僅顯示出人的道德情操和知識教養,也能幫助人們修身養性,完善自我。因而禮儀也是評價個人道德修養水平的標準之一。
道德是禮儀的基礎,禮儀是道德的表現形式。任何一種禮儀都離不開道德,“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以禮待人,按禮行事,正是道德高尚的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說,禮儀也是待人處世的規矩,是維系社會生活的紐帶。它能幫助人們約束自我,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以及社會的關系,從而創造出和諧溫暖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因為人們不是喜歡表面形式,而是看重其中所包含的道德內涵,即對交往對方的真誠敬重。禮儀既依賴道德,又對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養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禮儀是社會交往的潤滑劑。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說:“禮貌和必要的禮節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和人際矛盾的緩沖器。”這同孔子的“之用,和為貴”的思想是相通的。盡管矛盾沖突不可能都通過禮貌或禮節來解決,但它確能幫助人們藝術而巧妙地處理各種復雜的關系,減少沖突,緩和氣氛,化解矛盾,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禮儀和道德的這種相輔相成的關系,英國哲學家約翰· 洛克有過精彩的論述:“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層藻飾,使它們對它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敬和好感。沒有良好的禮儀,其余一切成就就會被人看成驕夸、自負、無用和愚蠢。”“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凡是一個能夠受到人家歡迎的人,他的動作不獨要具有力量,而且要優美。… … 無論辦什么事情,必須具有優雅的方法和態度,才能顯得漂亮,得到別人的喜悅。”這就是說,良好的禮儀能體現人的高尚的道德修養,使他獲得人們的尊敬和好感;當然,也只有具有優良道德修養的人,才會有得體的禮儀形式和可人的儀表風度。
道德禮儀是現代禮儀的發展方向
從施禮者的不同動機來分析,禮儀有不同的類型。歷史上和現實中大體存在三種禮儀類型。
(1)君子禮儀。這類禮儀的動機,所要傳遞的信息并非完全是出于對交往對方的尊敬,而是為了表白自己有教養,從這種禮儀形式中獲得潔身自好的主觀滿足。這種禮儀只有形式而缺乏道德信息,實際上無助于人們之間的道德交往和相互理解。
(2)功利禮儀。這種禮儀的動機出于功利,為了獲得實利、效益而講禮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意識到禮儀服務在商業競爭中的經濟功能,是實現經濟效益的一種有效手段,因而愈益受到重視。誠然,功利禮儀服務意識盡管能帶來一定經濟效益,在經濟發展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有其狹隘性,有待進一步升華。
(3)道德禮儀。這類禮儀出自對交往對方的真誠敬意。道德信息與禮貌言行的表里一致是這種禮儀的特征。這正是我們應該
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的道德禮儀,只有這類道德禮儀才是現代禮儀發展的方向。
以上就是第一范文網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第一范文網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第一范文網,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