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務接待餐桌禮儀常識(精選3篇)
關于公務接待餐桌禮儀常識 篇1
一、就餐人員情況了解,當餐的用餐人是哪些,提前知道很關鍵,因為你要根據用餐人的檔次和身份確定一下自己的穿著是否得體,如果是男士,那西裝是最保險的穿著,如果是女士,就很有必要知道用餐人的情況,以免出現當餐都是西裝革履、正裝的男女人士,你穿著卡通衣服出場就顯得有點不合時宜。
二、座次的規定,一般酒店都是以圓桌為主,擺放的餐盤也是以偶數為主,除非你提前告知服務員今天的用餐人數,所以在就座前一定要知道,什么位置坐什么身份的人,如果你是請客人,那就坐在背對著門的位置,一般正對著門的是今晚的主角之一,我們稱之為主陪人,坐在主陪人右手邊是當餐最重要的貴賓,左手邊是次重要的貴賓,其他的位置可以斟酌處理給合適的客人就座。
三、敬酒的順序,“無酒不成席”是商務酒桌上的慣例,在敬酒時需要格外注意,如果你是坐在不太重要位置的用餐人,一定不要先起頭敬酒,要讓主陪人和請客人敬酒完后再起身一一敬酒。
四、用餐時的順序,一般的商務餐桌上都會上一道菜,那就是象征年年有余的魚,那么這條魚上桌后,究竟誰應該先吃第一口,也是有很大講究的,一般都是主陪人或者請客人先請當餐最重要的貴賓嘗第一口,然后再依次為其它客人分餐,所以,當魚上來的時候一定不要先行嘗試,避免出現尷尬的局面。
五、倒酒的規定,商務用餐中,對酒水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如果你要敬比你職位、身份高的人的酒,首先你的酒杯一定要是滿的,二是一般都是講究好事成雙,你可以連敬兩杯,但是對方喝多少是沒有要求的。
六、倒茶的注意事項,酒滿敬人,茶滿趕人,如果你要給比你職位高的領導續茶時,一定要注意茶水不要滿杯,不然會被深懂餐桌禮儀的人認為你要趕緊結束本次聚餐,給被人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七、結賬事宜,用餐進行到后期時,就要牽扯到結賬的事情,如果你是請客人,建議你提前到收款臺查看一下本次用餐的明細賬目,提前做好結賬工作,因為有可能你請的客人會喝完杯中酒就一起起身離開,到時候你既要親自送客人上車又要結賬,還有可能要先開車送喝醉酒的領導回家,所以建議你提前做好結賬工作。
關于公務接待餐桌禮儀常識 篇2
吃不僅是人的生理需要,還是一種文化行為。因此,深刻理解吃的心理性、社會性,對于塑造完美的餐飲接待禮儀,提高接待部門的餐飲接待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餐飲接待禮儀,不僅體現在來賓席次、座次的安排上,整個餐飲接待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禮儀要求。尤其是宴請,更加重視禮儀。中國在先秦時期即將各種宴會通稱為“禮”。在《儀禮》中就記載有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宴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等。這些不同的“禮”對宴會的儀式和內容都各有詳細的規定。例如,一次“鄉飲酒禮”,從謀賓、戒賓、陳設、速賓到迎賓、拜賜等就有24項程序,筵席的規格、檔次,飲食品種,乃至饌肴在筵席上的陳列方式等,也有一定的禮數,參與者必須熟知和踐行方能無過。今天的宴會禮儀,自然不像古代那樣復雜煩瑣,但宴會仍然是各種交際接待活動中普遍為人們所重視的正式、隆重的形式之一。
在接待工作中,要堅持正確健康導向,堅持熱情、節儉、務實接待,反對鋪張浪費,弘揚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方式,并以此涵蓋和貫通餐飲接待禮儀的各個方面和環節。
1.注重食品安全、衛生
食品安全、衛生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禮儀要求。所有食品、菜肴、飲粥、面點、小吃、飲料等,都必須符合安全、衛生的要求,營養搭配合理。重要接待任務應有公安、衛生防疫等部門參加,對工作人員要進行安全保密教育并提出服務要求,對食品進行檢驗檢疫。同時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狀,以味為本。
2.尊重客人的食好、食法和飲食禁忌
“禮者,敬人也。”待人的敬意,應當怎樣表現,不應當怎樣表現,關鍵是要以客人為中心。在餐飲接待中,尤其要注意尊重客人的食好、食法和飲食禁忌。
3.突出地方特色
突出地方風味、飲食民俗,對于增加客人之于餐飲接待的新穎、快樂體驗,使客人留下美好、難忘的印象,以及節約餐飲成本,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突出地方特色,必須恰到好處。切忌想當然、自我中心,因為,有時你認為最有地方特色、最好吃的菜肴,客人未必喜歡吃。在菜肴的配比上,要注意特色菜肴、中性菜肴的合理比例。
4、整潔的就餐環境
就餐環境尤其是宴請環境,應寬敞整潔、空氣流通、莊重大方、布局合理。中餐宴會通常用圓桌設席,西餐宴會則多用長方桌。需在宴會廳內懸掛歡迎橫幅時,一般掛在主桌(主位)后方的墻上。可以少量點綴鮮花、刻花等。現在人們愈來愈注重宴會主題設計。通過就餐環境和廳臺的藝術設計和美化,突出宴會主題,營造強烈的視覺印象餐飲接待禮儀餐飲接待禮儀。如安排有樂隊演奏席間樂,不要離得太近,樂聲宜輕。宴會休息廳通常放小茶幾或小圓桌,與酒會布置類同,如人數少,也可按客廳布置。
5.敬酒不勸(逼)酒
“無酒不成宴”。敬酒,既要體現主人的熱情好客,又要堅決反對在公務接待中強行勸酒和逼酒。在接待用餐使用酒水時,原則上應使用當地生產的酒水。
6.分餐與合餐的選擇
工作餐和宴會,是接待用餐的兩大類型。工作餐以吃飽吃好為準,一般不備酒水。宴會是一種禮遇形式。宴會除了中式宴會,還有20世紀初由歐美國家傳入的冷餐酒會、雞尾酒會等西餐宴會形式。冷餐酒會,又稱冷餐會、自助餐等。
傳統用餐形式是合餐制,大家圍成一桌,采用合餐應實行分菜。中式自助餐,既有西式自助餐自在隨意、不受拘束、適宜廣泛交際等特點,在菜點設置上則多選用中式菜點,因此深得人們的喜愛。
7.注意接待服務禮儀
工作人員既要表現出熱情、真誠,又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做到熱情周到、文明規范。
領導吃飯接待席位、桌次安排和場地布置
1.席位的安排
正式宴會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禮賓次序是排席位的主要依據。客人席位的禮遇高低,根據我國的習慣,由相距主人席位遠近而定,以右為上。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對面而坐,分別以兩位主人為中心。第一主賓坐在第一主人的右側,第二主賓(或主賓夫人)坐在第二主人的右側。其他來賓的席位,可依其身份高低,按離主人席位的遠近和方位安排。譯員的席位通常安排在主賓的右側。我方主要全陪的席位一般安排在第二主賓的左側。在安排席位的時候,要注意我方與外方盡量間隔而坐,以避免“一邊倒”的情況出現。
遇特殊情況,可靈活處理。如遇主賓身份高于主人,為表示對他的尊重,可以把主賓安排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則坐在主賓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的左側。
在排席位之前,要把經落實出席的主、客雙方出席名單分別按禮賓次序開列出來。排席位時除了按禮賓順序外,應適當照顧各種實際情況。
2.桌次的安排
如果出席宴會的人數較多,則需分席設坐。桌次的禮遇高低,則以離主桌遠近和方位而定,遵循 “突出主臺、高近低遠,右高左低”的原則。臺型布置要根據餐廳形狀、實用面積、主辦人要求以及用餐桌數進行。
多桌宴會各餐桌之間的距離應不少于1.5M,主賓桌四周和主通道的距離應不少于2M,餐桌距四周墻壁應不少于1.2M。重大宴會的主通道要適當地寬敞一些,同時鋪上紅地毯,突出主通道。主桌可設于宴會廳正中位置或者顯著的位置,如果難以用方位設置的辦法來突出主臺,也可利用主臺與其他餐臺的臺布色彩不同、餐具的不同、餐巾折花的不同以及臺花的不同來突出主臺。
兩桌以上的宴會,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與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以面對主桌的位置為主位。
在席位席次確定后,要書寫或印制席位卡。當宴請超過兩桌時,還要書寫或印制桌次牌。為避免敏感的“次序高低”問題,在桌次安排上通常不使用數字,而是通過花卉名稱不同加以區別。
領導餐飲接待要求
1.做好餐前準備和現場工作。接待人員應掌握用餐(宴請)對象、規格,就餐的時間、地點、方式,菜單,以及來賓席次桌次安排等。
接待工作人員在宴會開始前1小時到現場檢查準備工作,檢查的主要內容是席位安排和現場布置。
對席位卡、菜單的擺放進行核對確認,席位卡置于酒杯或平擺于餐具上方,勿置于餐盤內,菜單一般放在餐具右側。
對住宿的客人,接待人員應到所下榻的房間請至餐廳。
迎接參加宴請的領導,安排領導會見,向領導介紹客人。
安排好其他陪同人員、秘書、司機、工作人員就餐。
宴會開始后(主人陪同主賓進入宴會廳,全體客人就座,宴會即開始)接待人員應主動退出宴會廳,并和工作人員一起用工作餐,不要隨便到主桌敬酒餐飲接待禮儀默認。
注意應嚴格按擬定宴會菜單上菜、上酒水等,特殊情況按主陪領導意圖辦理。準確把握上菜節奏,不宜過快或過慢。
在宴會結束前(吃完水果,主人與主賓起立,宴會即告結束),接待人員應在宴會門口做好送行準備。
關于公務接待餐桌禮儀常識 篇3
一、接待客人要熱情
說到熱情,也許有人會講,這是老生常談,一些秘書工作的教科書上早已寫明:接待客人要熱情,要做到起立迎接,笑臉相待,問聲您好,送上茶水,親切交談,圓滿答復。不錯,這些程序是從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完全可行,非常必要的。而且,這些每個人都會做,每個人都做了,但是,這些固定的程序,很容易使我們接待時不假思索地,機械地為完成這些程序做一系列動作。(如大的酒店賓館的禮儀服務員,那種歡迎光臨,請慢走等禮儀是必要的,也是很機械的)。我認為,作為一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特別是負責接待的人員除了上述的接待程序,接待禮儀外,還必須用一顆誠摯的心,很熱情,很和諧地接待客人。要把這些從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程序與接待工作人員的素質、效率、文明禮儀、服務技巧結合,很自然地完成。使來訪者絲毫不感到做作,不感到有接待程序在,使客人感到家庭的溫暖,有種賓至如歸的親切感。(客人風塵仆仆可先洗臉)。(第一印象)
二、接待客人要周到
做好接待工作,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精心安排,為客人提供周到的服務。所謂精心安排,就是要事先制訂出詳細的接待計劃,而服務周到則是以滿腔的熱忱,高效的工作將接待計劃付諸實施。
1、在制訂接待計劃時,要做到情況清楚。
首先要了解客人來訪的目的和要求,如學習、座談的內容,參觀、拜訪的具體地點和人物。
二是要掌握來訪客人的基本情況。(如來訪的人數、職務、性別、年齡、民族、逗留的時間以及來訪的客人與本部門的人員有無聯系。對于這些情況都要做到心中有底,這是制訂好接待計劃的基礎)。
2、在制訂接待計劃時,要做到精心安排。
一是要安排好迎送人員。要按照對等的原則進行,可根據對方主要領導的職務及來訪的人數,安排本單位1-2位對等或略高于對方級別的領導同志及具體負責此項接待工作的同志迎送,也可由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辦公室負責人作為全權代表參加迎送。
二是要安排好迎送車輛,要考慮到來訪客人的職務,人數及所攜物品的情況,適當安排車輛,要注意留有余地。
三是要安排好學習,參觀的活動。這是接待計劃的主要部份。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學習座談活動。二是參觀、考察活動。
關于學習座談活動的安排,可從以下因素考慮:
a、確定座談會的次數,主要內容,如需準備材料,要事先通知有關部門準備好。
b、根據座談會的主要內容及對方參加的人員,確定本單位參加人員,并事先協調好。
c、安排出每次座談會的確切時間,并根據參加的人數,確定每次座談會的地點。
關于參觀、考察活動,可從五個方面考慮:
a、確定參觀、考察點和陪同人員,并要事先予以協調好。
b、參觀、考察一般安排為:介紹情況、簡要座談、實地參觀、考察。
c、參觀、考察活動的安排要緊湊,要有詳細日程,對重要的參觀考察活動或點上的情況不了解時,均要事先去一次,即常說的“踩點”,以便安排的參觀考察日程準確,可行。
四是要做好食宿安排。食宿安排不僅僅是為客人提供生活條件和服務保障的活動,而且是一種文化交流活動,是來賓了解、認識接待地的文化歷史和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徑,是接待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關鍵部分。
住宿的安排。接待賓館招待所的選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有利公務、方便公務活動。包括賓館環境的選擇。
②符合和體現接待標準。③賓館的設施、設備和服務要安全、衛生、舒適,可信賴的公務接待氛圍。④賓館的形象和品牌是當地物資、政治、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一個縮影。
餐飲的安排。餐飲安排,尤其是宴席安排,既要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宴請的標準,又要保證飲食衛生、營養,并且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如游南洞庭時在撂刀口可安排魚席系列,野菜綠色飲食系列等)滿足來賓通過“吃”了解當地的經濟、風俗、飲食文化特色,讓客人感到接待的特與新。在餐飲的安排上要立足于本土資源,“土”出精品,出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三、接待客人要嚴謹。
關于嚴謹,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政策性。對一些政策性較強或敏感問題,不要冒然答復,更不要依據自己的想法,看法信口開河,夸夸其談。對這些問題,要嚴格按政策辦事,按規定的統一口徑答復。對一些不成熟或有不同看法的經驗,試點單位要將情況如實告訴對方,不要只談一面之詞。
二是保密性。要樹立嚴格的保密觀念,對一些需要保密的問題,要做到守口如瓶,如客人提及這方面的問題,要婉言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