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個人素養的文章(精選3篇)
提高個人素養的文章 篇1
本人的成長過程與讀書學習時刻不能分離,且不說小時候的文化知識學習,就技工學校的學習讓我實現了由平民百姓到煤礦電工的轉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習,讓我實現了由礦工到機關黨委秘書的飛躍;還是由于堅持不懈的讀書學習,讓我結緣《臨沂日報》,在人生轉折時期實現再就業的夢想。
結緣《臨沂日報》準確的說應該是其前身《臨沂大眾》。一切皆因工作之余的愛好而起,說起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市場經濟步入規范化的年代,各行各業都十分重視宣傳工作,特別是新聞報道的宣傳。于是乎,不論是專職還是兼職,或者是業余都爭先恐后向媒體投稿。我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大專生更是不甘落后,自然而然加入到爬格子的大軍中。
可能是有點基礎的緣故,不日就有拙作見諸報端。于是我就被單位推薦參加了1991年“臨沂大眾報社首屆通訊員輪訓班”的學習,之后在《臨沂大眾》上發表了不少稿件。更是在《經濟日報》、《中國煤炭報》、《大眾日報》、《山東工人報》、《山東支部生活》等報刊上有新聞稿件發表。如此這般,在我們單位知名度提高的同時,深化了企業改革,推動了企業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從此也就與《臨沂日報》結下不解之緣。
峰回路轉,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我們企業經歷了由改制到破產的裂變,我也由一名國有大二型企業中層領導干部,一下跌落到下崗,繼而失業。適應了朝八晚六上班一族生活的我,頓覺無所適從。工作已改變,生活還得繼續。如何實現二次就業呢?
苦悶彷徨的我,一度陷入了深思。別無特長,平常只是喜歡讀書,寫一些文字材料,工作上以文字見長,考慮再三,最后還是選擇了新聞宣傳工作,于是參與了臨沂日報報業集團“情灑沂蒙,愛心資助優秀貧困生活動”,干起了搭橋資助者與優秀貧困生的工作。從20__年起歷時三年多,共捐助沂蒙大地優秀貧困學子889名,有220名愛心企業老總及村居領導同志參與了捐助,捐助金額達89萬余元。期間本人充分發揮《臨沂日報》通訊員的優勢,積極撰寫和拍攝新聞稿件(圖片),并且得到了報社領導及編輯同志的大力支持, 一年之內先后發表稿件60多篇(幅),很好的發揮了黨報輿論導向作用,推動了捐助活動的順利進行,受到了捐助企業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因此我再次被臨沂日報報業集團評為“優秀通訊員”,讓我這個失業老職工再次得到《臨沂日報》的認可。
隨著臨沂日報報業集團的發展壯大,各縣區地方版相繼產生,在報社領導的關懷下,我加入了《臨沂日報》地方版新聞采編工作,成為一名不在編的新聞工作者,實現了我下崗后的再就業。主持蘭山新聞書畫欄目期間,我市書法元老,國畫大家等一大批臨沂書畫界精英的力作都在本欄目中給與展示。讓書畫占據黨報一席之地,既豐富了報紙內容,又活躍了報紙版面。所撰寫的專題“他,用誠信譜寫沂蒙建筑設計的新篇章——記第三屆全市道德模范、振興沂蒙勞動獎章獲得者”、“用大愛為居民繪幸福藍圖——第七屆‘山東省十大孝星’帶領居民發展市場經濟紀實”等,都在一版以二分之一版面刊登。所撰寫的“大義華強 善行天下——創新發展關心社會公益事業側記”也在二版顯著位置刊發。
臨沂日報引領我前行,已經成為我工作的全部,生活的需要。它開啟了我第二次就業的大門,成就了我的就業之“夢”。
提高個人素養的文章 篇2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經驗的匯集、文化的積淀、歷史的傳承。讀書,無論是對于一個人、一個組織,還是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實踐表明,崇尚讀書、熱愛學習是提高自身素養的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勝任自身工作的內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讀書學習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古語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現代人才學中也有一個理論叫做“蓄電池理論”,認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電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成為一塊高效蓄電池,進行不間斷的、持續的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地釋放能量。所以讀書學習不僅僅局限于求學階段,可以說,讀書學習貫穿人生的全過程,只要生存,就應該不斷地讀書學習,唯有此,才有立足之本,才有充裕的精神和物質生活。
“修德忘名、讀書深心”,讀書使人明理明德、明榮知恥,讀書的過程實質上也是修煉道德、陶冶情操的過程。無論是明君賢臣,還是圣人先哲,無不倡導為人修身立德,正人先正己,做官先做人。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一生酷愛讀書,他說過:“欲知大道,必知文史”,“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也指出,“如果不加強讀書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難以做好工作,就會貽誤黨和人民的事業。只有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才能夠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才能夠治心養性、提升境界、遠離低級趣味,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并賦予我們一個寧靜的心態、理智的頭腦以及開放的胸懷。”
讀書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喜歡讀什么書,不論范圍是寬是窄,都應該有自己的選擇,體現自己的個性和興趣,有較高的讀書品位。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基本的判斷力和鑒賞力,能夠嗅出一本書的優劣,本能到拒斥劣書,傾心好書。這種能力部分地來自閱讀的經驗,也源自一個人靈魂的品質。當然,靈魂的品質是可以不斷提高的,讀好書也是提高的途徑,二者之間有一種良性循環的關系。重要的是一開始就給自己確立一個標準,每讀一本書,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獲,能夠進一步開啟自己的心智。只要堅持這個標準,靈魂的品質和對書的判斷力就自然會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靈魂足夠豐富和深刻,你就會發現,你已經上升到了一種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貧乏和淺薄的書了。
清代張潮在《幽夢影》中,對讀書有一個絕妙的比喻:“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因閱歷之淺深所得之淺深耳。”同樣的一輪月亮,由于少、中、老三個人生階段的年齡和閱歷不同,隙、庭、臺觀月的地點有別,“窺、望、玩”月的方式各異,所看到的情景和收獲就大相徑庭。前者可觀其一二,中者只能略知大概,惟獨后者高處臺上,眼界開闊,便能深得其精髓。讀書亦然,閱歷深者方能曉其三昧,識其真諦,達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書上得來終覺淺,要出成果須躬行。”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裝門面、做樣子、附庸風雅,而全在于應用,在于學以修身、學以資政、學以經世,更好地指導實踐、促進工作。因此,要自覺把學習所得與具體實踐相結合,通過讀書學習,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增長知識中培養膽識,在開闊眼界中拓寬思路;通過工作實踐,進一步深化學習、提高認識,切實把讀書的體會、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正確思路,轉化為促進工作的好作風、好舉措,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實際能力,使自己真正成為工作的行家里手。
提高個人素養的文章 篇3
一、儀表
1、儀表——第一印象的關鍵
儀表,也就是人的外表形象,包括儀容、服飾、姿態和風度,是一個人教養、性格內涵的外在表現。
講究個人衛生、保持衣著整潔是儀表美的最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條件,就必須勤梳洗、講衛生,尤其在社交場合務必穿戴整齊,精神振作。
要正確認識自己,不盲目追趕潮流,注意得體和諧,做到裝扮適宜,舉止大方,態度親切,秀外慧中,個性鮮明。
2、儀容——淡妝濃抹要相宜
儀容即容貌,由發式、面容以及人體所有未被服飾遮掩的肌膚所構成,是個人儀表的基本要素。保持清潔是最基本、最簡單、最普遍的美容。
男士要注意細部的整潔,如眼部、鼻腔、口腔、胡須、指甲等。要知道,有時“細節”也能決定一切。
風華正茂的學生,天生麗質,一般不必化妝。職業女性,尤其是社交場合的女士,通常要化妝。在某些場合,適當的美容化妝則是一種禮貌,也是自尊、尊人的體現。
化妝的濃淡要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場合來選擇。在平時,以化淡妝為宜,注重自然和諧,不宜濃妝艷抹、香氣襲人;參加晚會、舞會等社交活動時,則應適當濃妝。
3、美發——并非時尚就是好
發型是儀容的極為重要部分。頭發整潔、發型得體是美發的基本要求。整潔得體大方的發式易給人留下神清氣爽的美感,而蓬頭垢面難免使人聯想起乞丐。
發型的選擇要根據自然、大方、整潔、美觀的原則,既要觀察發型的流行趨勢,又不能盲目追趕潮流,重要的是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性格、愛好和臉型特點。
頭發的護理:
⑴ 常梳洗保清潔。洗發時用十指按摩頭皮,以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助于頭發生長。常梳頭亦可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還應及時將枯黃、開叉的發梢剪掉,保持頭發的美觀。
⑵ 燙發、染發要審慎對待,把握好分寸,否則會損傷頭發,損害自己的形象。
4、服飾——也要講原則
⑴ 遵循國際通行的“TPO”三原則:
T(Time)表示時間,即穿著要應時。不僅要考慮到時令變換、早晚溫差,而且要注意時代要求,盡量避免穿著與季節格格不入的服裝。
P(Place)表示場合,即穿著要應地。上班要著符合職業要求的服飾,重要社交場合應穿莊重的正裝。衣冠不整、低胸露背者委實不宜進入法庭、博物館之類的莊嚴場所。
O(Object)表示著裝者和著裝目的,即穿著要應己。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社交活動的具體要求、自身形象特點來選擇服裝。
⑵ 講究協調
要與年齡、形體相協調。超短裙、白長襪在少女身上顯得天真活潑。偏瘦和偏胖的人不宜穿過于緊身的衣服,以免欠美之處凸現。
要與職業身份相協調。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服飾不大自由。行政、教育、衛生、金融、電信以及服務等行業人士的服飾要求穩重、端莊、清爽,給人以可信賴感。公關小姐的服飾也不宜過分性感,否則會帶來麻煩,甚至造成傷害。政治家、公眾人物的服飾往往成為媒體關注的話題,更不可掉以輕心。
5、西裝——穿出你的風度
西裝的穿著比較講究,否則就顯得不倫不類。
⑴ 西裝的襯衫
襯衫一般應選用硬領尖角式的,領口一定要挺直,而且要比外套的領子高出1.5厘米左右,并貼緊。顏色以純色的為佳,其中白色為最容易搭配的顏色。袖口略長出西裝袖口約2厘米。下擺要塞進褲子里,不要散在外面。襯衫配領帶時,應把所有的扣子系上,不能將袖子卷起。不系領帶時,最上面扣子不要扣。
⑵ 西裝的外套
新買來的西裝在穿著之前,要把袖子上的商標(小布條)剪掉。
雙排扣的西裝比較莊重,一般要把扣子系好,不宜敞開。單排兩粒扣的西裝扣法很有講究:只系上面一粒的是莊重,敞開都不扣的是瀟灑,兩粒都扣的是呆板,只扣最下面一粒的是流氣。三粒扣的西裝,扣好上面兩粒為佳,只扣中間一粒的也行,全不扣的未嘗不可;切忌只扣最下面一粒,也不宜只扣下面兩粒。
西裝外套上的口袋只是裝飾性的,一般不裝東西,以保持平整挺拔。左胸的口袋,只可插鮮花或手帕。切忌把鋼筆、記事本等裝在左胸外口袋,這些小物品可放在外套左右胸內側口袋里。
⑶ 領帶
穿著西裝,領帶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首先要注意領帶的色彩,要與外套協調搭配。領帶系好后,其長度以大箭頭垂到腰帶下沿處為佳,可上下浮動一寸左右。領帶夾一般夾在襯衫的第三、第四粒扣子中間;也可將領帶夾別在里面而不外露,只起固定作用。如果穿馬甲或毛衣,一定要把領帶放在毛衣、馬甲里面,還要注意毛衣、馬甲的下擺切不可塞進褲子里面,以免臃腫不堪。
⑷ 西裝的長褲
西裝的長褲以褲腳接觸腳背,一般達到皮鞋后幫的一半為佳。褲線要清晰、筆直。褲扣要扣好,拉鏈全部拉嚴。
⑸ 配套的鞋襪
穿西裝一定要配皮鞋,千萬不要穿涼鞋、布鞋、旅游鞋等,而且皮鞋要擦亮。黑色皮鞋可配各種顏色的西服,其他色彩的皮鞋要與西服的顏色相同或接近才能相配。配襪子也應講究,不可忽略。襪子的色彩應采用與皮鞋相同或接近的顏色。不宜用白襪子配黑皮鞋,男士切忌穿女士常用的肉色絲襪。
6、女裝——體現品位與風采
對于愛美的女士來說,著裝要得體、有品位。
⑴ 首先考慮自己的身材
身材矮胖的人,應避免選擇過于鮮艷和大花、大格子的衣服,而應穿著垂直線條式樣、顏色素雅、剪裁合體的服裝。身材高瘦的人,要避免穿垂直線條、過于透明的衣服。
⑵ 也要考慮自身的膚色
膚色白皙的人穿什么顏色都合適,如穿深色服裝,更顯得膚色細白潔潤;膚色黝黑的人則最好選顏色素雅、較明亮的顏色,可獲得健美效果。
⑶ 衣著搭配要協調
一般來講,上衣與下裝的質地款式應相配,不要上衣十分厚重而下裝又極輕薄,也不要上著職業裝而下著牛仔褲。除此之外,還要講究色彩的和諧統一。
⑷ 服裝與鞋子也要在顏色款式上加以搭配,比如套裝配高級皮鞋,運動裝配旅游鞋等。
7、時髦——也可能有傷大雅
不要亂追時髦。女士穿踏腳健美褲曾非常流行,殊不知這是從歐美婦女內褲襪演變而來的,只能在家里或進行某種運動時穿,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皮短裙也曾在姑娘中流行,令人哭笑不得,因為這是比較開放的性感打扮,白領麗人、女大學生豈能隨意仿效?
近年,姑娘們時興露背低胸的吊帶裝和拖鞋,構成一個個靚麗的聚焦點。此類服裝在休閑娛樂時可以穿,而在辦公室、圖書館、教室卻有傷大雅!
公務員、公司白領人士在辦公室工作時就必須穿著整齊、穩重、大方。工作人員上班時不能穿運動休閑裝及短褲、運動服、拖鞋,尤其是女性在辦公室不得穿超短裙、吊帶衫、露背裝、緊身褲、露臍裝之類時髦性感的衣服。
8、飾品——巧著一物盡風流
裝飾品是人裝束的點綴,既可畫龍點睛,亦可畫蛇添足,并非多多益善,因此不得不講究。
⑴ 適應場合。高檔珠寶首飾,適用于隆重的社交場合,不宜在工作、休閑時佩戴。
⑵ 適合身份。選戴首飾要與自己的性別、年齡、職業及角色相適應。青少年學生一般不宜戴首飾;公務員穿著執法制服時不能佩戴首飾,平時佩戴的飾物以少為好;男士若戴項鏈最好不要外露。
⑶ 揚長避短。選戴首飾要考慮自身的身材、膚色、衣服款式等因素。注意揚長避短。比如體型較胖、脖子較短的人應選佩較長而細的項鏈;身材苗條、脖子細長的人則最好選佩寬粗一些的短項鏈,造成視錯覺以彌補頸項美感之不足。
⑷ 量少為佳。炫耀性地佩戴眾多首飾顯得俗不可耐。若有意同時佩戴多種首飾,總量上不可超過3種,只有新娘可以例外。
⑸ 色質相同。若同時佩戴多件首飾,應力求色彩、質地相同,以避免五花八門、眼花繚亂之感。
⑹ 佩戴得法。要了解并尊重風俗習慣。項鏈通常只戴一條,不宜同時掛著金項鏈、珍珠項鏈等;耳環講究成對佩戴,且不宜在一只耳朵上同時戴多只耳環;手鐲戴一只兩只皆可,但也不宜在一只手上戴多只手鐲,手鏈通常只在左手上戴一條,不宜雙手同時戴手鏈;胸針通常別在西裝左側領上或左側胸前。
9、微笑——人生的無價之寶
微笑是人人皆會流露的禮貌表情,不僅為日常生活及其社交活動增光添彩,而且在經濟生活中也有無限的潛在價值。
而這“微笑”就是禮儀中最簡單、最通常的表達方式,也是人們親切友好最具美感的表情。
微笑猶如百萬財富般的珍貴。它既是一種感情,也是一種品格,還是一種技巧,它可以化為巨大能源和物資。
可見,微笑禮儀已成為流行于世界的社會競爭的有效手段,這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又反映了在當今社會競爭加劇、人的生活節奏緊張的狀況下,人類更加需要用笑容來點綴生活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