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禮儀(通用7篇)
座位禮儀 篇1
1、重視新人家屬
你需要將你最親近的家屬安排在賓客席的第一排,家屬人數很多可以一次安排在第二排和第三排。通常新郎的父母坐在右側賓客席最靠近地毯的位置,然后依次是新郎的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其他親屬;新娘的親屬和新郎的親屬團成對稱式坐在左邊的賓客席。
西方婚俗中有新娘父親帶新娘進入教堂并把新娘交給新郎的儀式和風俗,建議新娘父親坐在最前端、最靠近紅地毯的位置,有的新人父母已經離異,并且不希望同坐在一起的話,可以安排新娘父親和他的現任妻子坐在第二排,而新娘的母親和她的現任丈夫坐在第一排。
2、女方客人在左,男方客人在右
通常在教堂婚禮上,新郎的客人都安排在右側的賓客席,而新娘的客人都安排在左邊的賓客席,左右兩側的客人結構基本相同,通常最前一兩排是新人的家屬,其后是新人邀請的貴賓和領導,然后是新人的同事、業務伙伴、同學和朋友等等。如果一方的客人來得比較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在兩邊隨便坐,這樣他們就都能有一個很好的觀禮視線。
3、不建議用名簽,伴郎當領位員
在教堂婚禮或一般的戶外婚禮上,由于賓客席集中排列而且沒有桌子,所以一般不使用卡片和名簽,建議讓伴郎作為領位員,在你的賓客到達之后,伴郎會帶領他們到自己的座位,一位伴郎應該用右手把女賓客請到座位上,男賓客就不需要顧慮這些,如果同時到了一大批賓客,就是年長者優先。
4、教堂婚禮要求肅靜、無煙
婚禮是神圣的儀式,教堂婚禮更是鐫刻著宗教的神圣,因此你需要在迎賓區提示你的賓客遵守教堂婚禮的“規矩”,尤其是很多中國新人不是教徒,但是出去追趕流行辦了西式婚禮,很多賓客并不了解西式婚禮的風俗,這種情況很容易在婚禮上出現不雅或不倫不類的狀況,因此建議你在迎賓區做個提示牌,提示客人不要在教堂內吸煙;提示小朋友不要打鬧喧嘩;還有就是不能讓客人帶寵物進教堂。
5、室外婚禮要考慮天氣因素
如果你選擇戶外婚禮的形式,你要實現和提供場地的負責方討論避雨、避風、避免陽光暴曬的方案,此外春夏季節舉辦戶外婚禮,應該考慮到氣溫和紫外線的因素,要安排年長或身體狀況不佳的賓客就坐于有遮擋的涼亭、紗帳、花棚內,不要讓他們在陽光下曝曬過久。
6、照顧特殊客人和敏感人群
在你發送請柬的時候就寫明你的婚禮形式,如果你選擇戶外婚禮,尤其是花園、草坪婚禮時,要事先了解哪些賓客有嚴重的花粉過敏癥,注意不要把這些賓客安排在花圃周邊。
座位禮儀 篇2
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兩側就座之人。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
就宴會而言,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方便參加宴會的人都能各就各位,也體現出對客人的尊重。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首先,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果女主人參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基準,近高遠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其次,通常要把主賓安排在最尊貴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賓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盡可能與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談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賓,翻譯一般都安排在主賓右側。家宴的席次相對簡單,主人與女主人一般相對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對廳壁。
著名民俗學家常人春老先生告訴記者說,一般情況下北為上。以往,在婚禮或者葬禮的宴會上經常會出現大家讓座的情況,比如幾個年紀輩分差不多的老人一起就座時,難免會互相謙讓,“來您老上座”另外一個會說“別介呀,還是您來”,拉拉扯扯幾個來回都確定不下來,這時有眼力的司儀或者茶房就會大喊一聲“四方為上,入座了您!”這樣大家才會相繼入座,也就不分什么上座下座了。
座位禮儀 篇3
就宴會而言,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方便參加宴會的人都能各就各位,也體現出對客人的尊重。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首先,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果女主人參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基準,近高遠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其次,通常要把主賓安排在最尊貴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賓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盡可能與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談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賓,翻譯一般都安排在主賓右側。家宴的席次相對簡單,主人與女主人一般相對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對廳壁。下面列出了各種座位坐法次序的禮儀和講究。
右高左低:當兩人一同并排就座時,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
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兩側就座之人。
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座,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
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
臨墻為好:在某些中低檔餐廳用餐時,為了防止過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擾,通常以靠墻之位為上座,靠過道之位為下座。
臨臺為上:宴會廳內若有專用的講臺時,應該以靠講臺的餐桌為主桌,如果沒有專用講臺,有時候以背鄰主要畫幅的那張餐桌為主桌。
各桌同向:如果是宴會場所,各桌子上的主賓位都要與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以遠為上:當桌子縱向排列時,以距離宴會廳正門的遠近為準,距門越遠,位次越高貴。
此外,一般情況下以北為上。以往,在婚禮或者葬禮的宴會上經常會出現大家讓座的情況,比如幾個年紀輩分差不多的老人一起就座時,難免會互相謙讓,一個會說“來您老上座”,另外一個會說“別介意呀,還是您來”,拉拉扯扯幾個來回都確定不下來,這時有眼力的司儀或者茶房就會大喊一聲“四方為上,入座了您!”這樣大家才會相繼入座,也就不分什么上座下座了。
當然,關于宴會席位的安排,從來沒有一個統一不變的標準,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相差甚遠,方桌、圓桌也各不相同,總之,要客隨主便,入鄉隨俗,尊重當地和各民族的飲食禮儀習俗。
座位禮儀 篇4
桌次排列
在中餐宴請活動中,往往采用圓桌布置菜肴、酒水。排列圓桌的尊卑次序,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請。這種情況,又可以分為兩桌橫排和兩桌豎排的形式。當兩桌橫排時,桌次是以左為尊,以右為卑。這里所說的右和左,是由面對正門的位置來確定的。當兩桌豎排時,桌次講究以遠為上,以近為下。這里所講的遠近,是以距離正門的遠近而言。
第二種情況,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數所組成的宴請。在安排多桌宴請的桌次時,除了要注意“面門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還應兼顧其他各桌距離主桌的遠近。通常,距離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離主桌越遠、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時,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狀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過大或過小。
為了確保在宴請時赴宴者及時、準確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請柬上注明對方所在的桌次、在宴會廳入口懸掛宴會桌次排列示意圖、安排引位員引導來賓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張餐桌上擺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數字書寫)。
位次排列
宴請時,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別。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條,它們往往會同時發揮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應面對正門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應根據距離該桌主人的遠近而定,以近為上,以遠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離該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講究以右為尊,即以該桌主人面向為準,右為尊,左為卑。
另外,每張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數應限在10人以內,最好是雙數。比如,六人、八人、十人。人數如果過多,不僅不容易照顧,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排列便餐的席位時,如果需要進行桌次的排列,可以參照宴請時桌次的排列進行。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個原則。
一是右高左低原則
兩人一同并排就坐,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方向為上菜方向,居右坐的因此要比居左坐的優先受到照顧。
二是中座為尊原則
三人一同就坐用餐,坐在中間的人在位次上高于兩側的人。
三是面門為上原則
用餐的時候,按照禮儀慣例,面對正門者是上座,背對正門者是下座。
四是特殊原則
高檔餐廳里,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供用餐者欣賞。這時候,觀賞角度最好的座位是上座。在某些中低檔餐館用餐時,通常以靠墻的位置為上座,靠過道的位置為下座。
座位禮儀 篇5
一、位序講究
左高右低:當兩人一同并排就座時,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
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兩側就座之人。
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
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
臨臺為上:宴席廳內若有專用的講臺時,應該以靠講臺的餐桌為主桌,如果沒有專用講臺,有時候以背鄰主要畫幅的那張餐桌為主桌。
各桌同向:如果是宴席場所,各桌子上的主賓位都要與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以遠為上:當桌子縱向排列時,以距離宴席廳正門的遠近為準,距門越遠,位次越高貴。
二、如何安排好宴席桌次、座次?
宴席桌次: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
宴席座次:
1、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果女主人參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基準,近高遠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
2、通常要把主賓安排在最尊貴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賓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
3、主人方面的陪客要盡可能與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談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賓,翻譯一般都安排在主賓右側。家宴的席次相對簡單,主人與女主人一般相對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對廳壁。
宴席中單獨敬酒的禮儀
出席宴席,一般都會喝點酒,有時還要向別人敬酒?删淳埔彩怯兄v究的。尤其是我們單獨向某一個人敬酒時,要注意對方的感受,表達足夠的敬意。這就需要我們懂得一定的禮儀。
如果對方是領導或者長輩,你應該先向對方敬酒,這樣會顯得尊敬。如果你疏忽了,對方先向你敬酒了。你應該說一句:“怎么能讓您給我敬酒呢,我敬您!”會顯得更禮貌。
敬酒的時候,應該先稱呼對方,然后說幾句敬酒詞。敬酒辭要圍繞對方展開,一般是酒席開展的目的,還有就是圍繞對方的特點等說他愛聽的話。如果一時想不到合適的話,就說點吉利話,生意人祝他生意興隆,老人祝他越活越年輕,年輕人祝他前程似錦,等等。
如果你與對方的距離在兩個手臂距離以外,你應該先站起。雙手舉杯,以示尊敬。如果與對方的距離較近,可以碰杯。你應該主動站起,杯子要低于對方的杯子,以示尊敬。如果距離較遠,不必強求碰杯,有些地方習慣用酒杯碰一下桌子,表示碰杯。當然,這要依當地的'習慣而定。
中國人的傳統是勸酒,總是希望對方多喝。但是現在,這種做法已經有些過時。尤其是對方是領導或長輩時,不可強求對方多喝酒。對方隨意,但你自己不要太隨意,一般來說應該比對方喝的稍微多一點,而不要比對方少。如果對方表示自己不能喝酒,不要強求,應該允許對方以茶代酒。
有些正式的宴席,可能會有一個人的地位較高,大家都想向他敬酒。這時,應該讓宴席的主人先敬第一杯,你不要搶了主人的風頭。自己向對方敬酒時,也要掌握好時間,不要對方剛喝完一杯你就馬上敬,而應該給對方一點緩沖的時間。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敬酒的禮儀和文化也很多。而且有很多因地方的風俗不同,而有所差異。我們要多觀察,才能避免犯錯。
座位禮儀 篇6
1.左低右高:當兩人一同并排就座時,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
2.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兩側就座之人。
3.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
4.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
5.臨墻為好:在某些中低檔餐廳用餐時,為了防止過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擾,通常以靠墻之位為上座,靠過道之位為下座。
6.臨臺為上:宴會廳內若有專用的講臺時,應該以靠講臺的餐桌為主桌,如果沒有專用講臺,有時候以背鄰主要畫幅的那張餐桌為主桌。
7.各桌同向:如果是宴會場所,各桌子上的主賓位都要與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8.以遠為上:當桌子縱向排列時,以距離宴會廳正門的遠近為準,距門越遠,位次越高貴。
座位禮儀 篇7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點的飲食禮俗,發達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是比較發達的,也是比較完備的,而且有從上到下一以貫通的特點!抖Y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在中國,根據文獻記載可以得知,至遲在周代時,飲食禮儀已形成為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這些食禮在以后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在古代社會發揮過 重要作用,對現代社會依然產生著影響,成為文明時代的重要行為規范。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一種社會活動。為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禮儀規范來指導和約束。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范化的飲食禮儀,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維吾爾族待客,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馕、糕點、冰糖,夏日還要加上水果,給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飯前,要提一壺水為客人凈手。共盤抓飯,不能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回盤中。飯畢,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離席。蒙古族認為馬奶酒是圣潔的飲料,用它款待貴客。宴客時很講究儀節,吃手抓羊肉,要將羊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獻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將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鍋煮熟,開宴時將羊肉塊盛入大盤,尾巴朝外。主人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動刀,賓主同餐。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腿俗,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入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規程,F代的標準規程是: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后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金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結語:中華飲食文化可是相當的完整,從菜系到餐桌禮儀都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與說法。所以不要認為吃飯時位子是可以隨便坐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