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精選21篇)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這首詩是王昌齡在山中修煉時所寫,女蘿等植物覆蓋了石壁,溪水幽幽地流著。紫葛、菊花在寒露時娟娟地開放著。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靜臥在松下,享受輕風。
在這樣的環境中,王昌齡最后說,日月洗滌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覺空闊。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2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寒露時節,梧桐葉上,露水凝結成霜。這樣冷的天氣了,怕是到了晚秋了吧。露凈萬物,真是好看!不要嫌煩,等到天亮了,露水干了,再想看就難了!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3
《木芙蓉》
[唐]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這首詩寫木芙蓉花。
芙蓉,因其花皎若芙蓉出水,似蓮花展瓣,故名“木蓮花”,而蓮似芙蓉,又名“水芙蓉”,兩者名歸一宗,所以詞中才有“認同宗,蓮與芙蓉”。又蓮生于水,故曰“水間紅”,芙蓉開于晚秋,可謂天生“寒露中”。
芙蓉豐姿艷麗,占盡深秋風情,又名“拒霜花”。芙蓉臨水,波光花影,相映成趣,若蘆楓為伴,則更相得益彰。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4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后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寒露時節,王安石在庭院之中,感慨秋日漫漫,寒露來了,身上的衣服也覺得單薄。這樣的夜中,王安石想起了自己的好友。
在這樣一個深秋時節,許多人同王安石一般,會想念友人,在這樣的深秋中,愿友人珍重自己,好待來日相見。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5
《秋日望西陽》
[唐]劉滄
古木蒼苔墜幾層,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臺西武帝陵。
風入蒹葭秋色動,雨余楊柳暮煙凝。
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
秋日,多是悲涼思歸之句。
古木蒼苔垂下來好幾層,行人一看這些,便增行旅之情。此時正值秋日,風援著蒹葭,雨后的楊柳上凝結了暮煙,那些野花像是女子哭泣一般,寒露凝霜,結在枝上,樹枝都要無法承受了。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6
《玉蝴蝶》
[宋]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故人何,煙水茫茫。難忘。
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這首詞是宋代詞人柳永為懷念湘中故人所作。詞人憑闌遠望,但見秋景蕭疏,花老,梧葉黃,煙水茫茫,故人不見,悲秋傷離之感充盈心頭。
在下片中回憶昔日文期酒會、相聚之樂,慨嘆今日相隔遙遠,消息難通。最后“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回應開頭“望處”。
全詞以抒情為主,把寫景和敘事、憶舊和懷人、羈旅和離別、時間和空間,融匯為一個渾然的藝術整體,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7
《宿瓜州》
李紳
煙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動搖。
沖浦回風翻宿浪,照沙低月斂殘潮。
柳經寒露看蕭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舊諳唯旅館,歲陰輕薄是涼飆。
這個秋日,詩人行宿爪州,感慨羈旅寂寞。
寒露時節的柳條十分蕭索,人也空顏衰老,倍感寂寥。仕途不順最熟悉的是旅館,這涼風最讓人感到歲月涼薄。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8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山中農家,主人雪夜歸來,犬吠人答,這些聲音交織成一片,雖未曾目睹,但從這一片嘈雜的聲音足以構想出一幅風雪人歸的畫面。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9
登殊亭作
唐.元結
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
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主人既多閑,有酒共我傾。
坐中不相異,豈恨醉與醒。
漫歌無人聽,浪語無人驚。
時復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誰能守纓佩,日與災患并。
請君誦此意,令彼惑者聽。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0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1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鄉心聒碎夢難成,情苦不寐,只覺得風聲雪聲,聲聲扣擊入心窩,難以承受。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2
《小雪》
唐·清江
落雪臨風不厭看,更多還恐蔽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在風中飛落的雪花怎樣都看不夠,只是更多的可能還在山林之間。只是在心情愁苦的人心里,每一片雪花都加重了內心的愁悶。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3
《雪》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終南望余雪》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4
立冬
當代-左河水
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
四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備收藏。
這是一首描寫冬季第1個節氣情形的七言絕句詩。該詩采用寫實的手法,以短短四句的28字,描寫了中國大部分地區在立冬節氣里,西北風往復南下所帶來的降溫天氣,使萬木凋零,落葉紛飛。江南地區的農村在抓緊進行農作物的收割、收藏及人們進行水利及農田工程建設等工作的情景。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5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托,沒有華麗辭藻,字里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6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之夜,筆墨都凍涼了,詩人只好與爐火瓊漿相伴,微醉中竟將一地月光當成了雪跡。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7
▼大暑松下臥起二首
(宋)陳天瑞
炎威一何驕,不有商飆慘。
蒼茫云海路,飛龍不可覽。
我本灌園人,昔乃從鉛槧。
萬事已恢心,十載空嘗膽。
亭亭松篁邊,小池開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終日哦其間,一臥寂百感。
相期晚節香,看此秋容淡。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8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每次讀來都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19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昏,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一反以往送別詩的纏綿凄婉,以其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涂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20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詩下筆下的立冬則見些許禪意,秋去冬來,樹葉落盡,客居他鄉的旅人唯有禪月相伴,讀來頗有人生的意味的。
24節氣寒露節氣詩詞 篇21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南唐·徐鉉
征西府里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