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助殘日主題(精選3篇)
2022助殘日主題 篇1
一、活動主題:真實的了解,真摯的關愛。
二、活動宗旨: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逐步形成全社會都來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營造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增強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促進海林市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活動時間:x年5月19日下午。
四、活動地點:x市特殊教育學校
五、活動內容:
1、做好宣傳報導工作。
以“助殘日”為契機,充分利用新聞媒體,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人,支持殘疾人教育事業,以我市第一位聾人大學生為主線,做一期反映特殊教育的新聞專題。
2、開展“愛心助殘”募捐活動。
廣泛宣傳“情系殘疾兒童,奉獻一片愛心”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團、隊組織的作用,在海林市教育系統內部,本著自愿原則,切實做好募捐工作。
3、舉行特殊教育學校名譽校長授聘書儀式。
在x年5月19日舉辦座談會,邀請社會各界扶助弱勢群體,關愛殘疾學生的熱心人士在校座談,聘請長期扶助我校的騰飛汽車配件廠張廣臣廠長為我校名譽校長。
2022助殘日主題 篇2
2019年5月17日是第二十八次法定“中國助殘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孤獨癥兒童,走向美好未來。為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倡導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社區擬開展“關愛殘疾人 溫情滿社區”為主題的“全國助殘日”活動。社區通過入戶慰問等方式,用實際行動給生活在白坭坑的殘疾人朋友送上關懷和祝福,將他們的夢想與中國夢聯結,共筑美好中國夢。
一、活動時間
2019年5月17日上午9:00-12:00
二、活動地點
村委(集合地點)
三、活動參與人員
社區工作人員、社工、黨員志愿者
四、活動內容安排
(一)活動參與人員集合
1.時間:5月17日9:00
2.地點:社區村委門口
清點慰問品、宣傳資料等活動物資,活動負責人現場分工,安排工作。
(二)入戶慰問
1.為殘疾人朋友送上慰問品。
2.結合殘疾人朋友生活情況,為其打掃衛生,整理生活用品。
3.與殘疾人朋友及其家人聊天,詢問家庭情況,有無困難,并給予情感支持。
4.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殘疾人權益保障、殘疾人康復知識,心理健康知識,了解殘疾人就業和就業服務方面的需求。
五、活動注意事項
1.了解所慰問的殘疾人朋友的基本資料。
2.由于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殘疾人,需要了解他們大致的心理及性格特征,運用好交流技巧,避免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有所冒犯。
3.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個人形象,言談舉止文明禮貌
4.不擅自帶領老人、殘疾人外出散步,攙扶時要注意安全。為老人、殘疾人打掃衛生、整理物品前需征求其同意
5.有特殊情況及時與活動負責人聯系解決。
六、物資準備清單
(一)慰問品
(二)宣傳資料
(三)活動對象名單(附件)
(四)相機
七、經費預算
以下三個方案供參考選定。
經費方案一:
(一)1份慰問品:1袋大米(50元)+1桶食用油(70元)=120元
共需18份
共計:1800
經費方案二:
(二)一份慰問品:臺燈98元
共需18份
共計:1470元
經費方案三:
(三)一份慰問品:冰墊床墊(90*90cm)118元
共需18份
共計:1770元
2022助殘日主題 篇3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陪伴我一生,讓我更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每當耳邊響起這首歌,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三年前的那個夏天,我滿載著家庭的希望,不遠萬里來到西安求學,意氣風發地走進了小升初的試場。但是,曾經輝煌的我一敗涂地。面對成績我抽噎著對父親說:“我們回榆林吧。”一陣沉默,慈愛的父親說:“那怎么行?西安的教育質量那么好!”父親的眉頭緊蹙著,重重地嘆了口氣。接下了的幾天里,父親有打不完的電話,請不完的飯局,奔波不完的路途……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況下,父親盡的努力,為我搭建了的平臺……從那時起,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一定要用的成績來回報父母,不辜負父親的期望,不再讓青春流下悔恨的淚水!
父親陪伴我成長。父親在深夜里守候未寫完作業的我,窩在沙發里,對著電視機上早已飄零的雪花發呆。我問父親:“你干嘛呢,怎么還不休息?”父親用沙啞的嗓音說:“看電視啊!”隨機指向電視,看到正在飄零的雪花,頓住了,張了張嘴,沒說什么,低著頭問:“作業寫完了?”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嗯。”父親垂下頭默默走回臥室。
下雨天父親騎著電動車冒著傾盆大雨來接我,將我摟到他懷里,我坐在后座,緊緊地摟住父親的腰,將臉小心翼翼地貼在父親背上,聽著他沉重有力的心跳,汲取一份來自父親的溫暖。小時候父親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沒有什么事情不能解決的。盡管近幾年來無暇顧及父親的我都漸漸發現父親老了,老的很快很快。家庭的重擔,事業的奔波,更多的可能是我的學習,都壓得父親喘不過氣來。如今的父親,鬢角的白發多了,粗糙的臉上皺紋多了,佝僂的背影更低了,顫巍的步伐更慢了,但這些無不印證著我成長的足跡。父親是我人生中的常青樹,他挺拔偉岸。“常青樹在我心中永遠不老。”
母親比父親小兩歲,看起來卻比父親還要蒼老,母親為我們操勞最多。初中三年,無怨無悔地風雨陪伴,呵護。母親總說:“母親像花朵一樣純潔美好。”我說:“母親像老太婆一樣啰嗦。”其實我是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的。她希望我成才,有一個好的未來,同時也讓我為懵懂的弟弟妹妹做榜樣。每天上學,她總是念叨著要聽老師的話,對待同學要善良寬容,課間多喝水……下午放學,她總能在魚貫而出的學生堆中一眼就找到我,大喊我的名字,沖我高興地揮手……
與其說我的輝煌成就是用辛勤和汗水鑄就的,不如說是母親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澆灌成的,正印證了那句話:母愛如水,讓我不知何以回報。
“答案就在試題中。”一句深切的叮囑引導了我初中的數學生活。當我第一次主動地拿著我的試卷,在試卷上寫下滿滿當當的試卷分析,找親愛的熊大叔面批時,為數學學習開辟了一條捷徑。“會答的題一定不要出錯。”細心的引導,溫馨的話語,為我學習數學打開了一扇窗。上課時,思想拋錨會被隨時叫起,對上他嚴厲的目光,羞愧地低下頭,開始認真地聽講。“答題要講究策略和技巧,細心謹慎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就這樣,我的數學穩步上升,性格、心情也開朗順暢許多。
老師就像我成長路上的指明燈,照亮我無悔前行的青春路。
我這一生最美好的場景,就是遇見你,在人海茫茫中靜靜凝望著你,感動并流涕。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謝你們耐心的拉著我的手無悔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