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寒的農諺有哪些(精選3篇)
關于小寒的農諺有哪些 篇1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九里的雪,硬似鐵。
臘月三場霧,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
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
天寒人不寒,改變冬閑舊習慣。
一早一晚勤動手,管它地凍九尺九。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草木灰,單積攢,上地壯棵又增產。
干灰喂,增一倍。
臘月栽桑桑不知。
麥苗被啃,產量受損。
避免畜啃青,認真訂獎懲。
牛喂三九,馬喂三伏。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嚴密來防凍。
數九寒天雞下蛋,雞舍保溫是關鍵。
小寒魚塘冰封嚴,大雪紛飛不稀罕,冰上積雪要掃除,保持冰面好光線。
小寒諺語: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正處三九前后,俗話說:“冷在三九”,其嚴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氣象諺語,可做佐證。如華北一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說法,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每年的大寒小寒雖說寒冷,但寒冷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這往往預示大寒要冷,廣西群眾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諺語。
關于小寒的農諺有哪些 篇2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臘七臘八,凍死旱鴨。
臘七臘八,凍裂腳丫。
三九、四九,凍破碓臼。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
臘月三場白,來年收小麥。
臘月三場白,家家都有麥。
臘月三白,適宜麥菜。
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牛喂三九,馬喂三伏。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嚴密來防凍。
數九寒天雞下蛋,雞舍保溫是關鍵。
小寒魚塘冰封嚴,大雪紛飛不稀罕,冰上積雪要掃除,保持冰面好光線。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小寒大寒,準備過年。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臘七臘八,出門凍煞。
臘七臘八,凍死旱鴨。
臘七臘八,凍裂腳丫。
關于小寒的農諺有哪些 篇3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會隨著春風再回來銜泥筑巢;楊柳枯黃葉子落了,會伴著春雨再度泛青。可是,親愛的太爺爺,您長眠在冰冷的墓地下已經很久很久了,重孫女和您近在遲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換也無法再一次聽見您的聲音。
每一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一絲絲淡淡的憂傷。我和父母懷著難以言表的心情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依然燦爛,可在我嚴重卻格外暗淡;天空依舊蔚藍,可在我嚴重卻格外灰暗……。
到了墓地,再沉重的步伐也有終點。此時,我心中只有一句話:“太爺爺,你還好嗎?我來看你了。”
冰冷的天氣,冰冷的墓碑,我想起了曾經與太爺爺共同度過的那些時光……在我小時候,太爺爺依然健朗。那時,他總是用粗糙的手摸著我的頭,把我抱在懷中,在院子里給我講那些老故事,老傳說……
有一次,快過年的時候,太爺爺看到我來了,從口袋里掏出皺巴巴的百元票子,“我的寶貝乖重孫子,你看看,太爺爺今年攢了好多錢,給你一張,去買好吃的。”那時的我還小,不知道當時的太爺爺每月只有60元的工資,也不知道他是怎樣的省吃儉用。
到如今,我已經記不清太爺爺的模樣了,可心中依然會浮現他模糊的笑容。
一年一度清明節,一個充滿生機的日子,也是一個思念親人的日子。正如詩人杜牧所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