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的主題
世界肝炎日為7月28日,第一屆世界肝炎認知日宣傳活動定于20xx年10月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其主題是“與你同行(YouHaveCompany)”,主要目的是向公眾、醫務界、政府人員宣傳有關丙型肝炎的預防、篩查和治療知識,F在,小編劇來和大家說說,關于世界肝炎日的主題!
歷屆主題
20xx年7月28日是第一個被 世界衛生組織官方認可的世界肝炎日,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第四個疾病日,主題為“這就是肝炎“。我國“世界肝炎日”的宣傳主題是”認識肝炎,科學防治”,旨在讓更多人認識到肝炎危害,引起重視。
20xx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的主題在延續了20xx年世界肝炎日主題“這就是肝炎……(This is hepatitis…)”的基礎上推出了新的核心信息,即“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遙遠(It's closer than you think)”。我國“世界肝炎日”的宣傳主題是“積極行動,共抗肝炎。”
20xx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主題"這就是肝炎,了解它,面對它”。我國“世界肝炎日”的宣傳主題是“肝炎早預防,健康更主動”。
20xx年7月28日第四個世界肝炎日主題"重新思考,肝炎這一沉默的殺手”。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確定宣傳主題為:“戰勝肝炎,從我做起”。號召大家關注自身健康,通過接種疫苗、早期篩查和規范治療等措施,戰勝 病毒性肝炎。
20xx年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第五個“世界肝炎日”,宣傳主題是:戰勝肝炎,從我做起。我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將“世界肝炎日”主題確定為“抗擊肝炎,預防先行”,副標題為“疫苗接種好,鑄就健康路”。
數百萬人患有病毒性肝炎,更多人則有被感染的風險。大多數患有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的人沒有意識到,他們一直是病毒的攜帶者。因此,肝炎在這部分人身上發展成嚴重的慢性 肝臟疾病的風險極高,而且他們可在不知不覺中向其他人傳播病毒。每年約有一百萬人死于與病毒性肝炎相關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 肝硬化和 肝癌。
世界肝炎日提供機會,讓人們重點關注某些具體行動,如:
加強對病毒性肝炎及其相關疾病的預防、篩查和控制;
提高乙肝疫苗的覆蓋率,推動將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計劃;
協調全球對肝炎的應對。
盡管與肝炎感染相關的 疾病負擔非常高,但出于多種原因,大多數國家并未以全面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這些原因包括,大多數人感染病毒后并未出現任何癥狀,并且在感染后的數十年間一直沒有癥狀出現,直至炎癥發展成慢性 肝臟疾病。所有這些因素導致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病毒的“默默流行”。
由于治療肝癌和由 肝硬化導致的 肝衰竭的費用昂貴, 病毒性肝炎也對衛生保健系統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在許多國家,由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衰竭是實施肝臟移植的首要原因。這種末期治療極其昂貴,一個人的花費輕易就能高達幾十萬美元。
20xx年7月28日,是第六個世界肝炎日,主題是:愛肝護肝,享受健康。
肝炎聯盟
聯盟由來
世界肝炎聯盟于20xx年11月4日正式成立,是一個為提高全世界對 病毒性肝炎認知的非政府組織,由來自全世界7個地區(歐洲地區、東 地中海地區、非洲北部地區、北美地區、南美地區、澳大利亞及西太平洋地區)的代表委員共同推動執行。聯盟主席為英國丙肝基金會的Charles Gore。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 王釗教授任西太平洋地區的執行委員。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于1998年8月22日經民政部批準成立,是以從事肝炎防治公益事業為目的的非營利性獨立法人機構,屬全國性 公募基金會。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的宗旨為,積極募集資金與物資,開展公益活動,推動肝炎防治事業發展,提高全民族素質。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與全世界200多個患者團體一道,正在全力支持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肝炎日”活動。
相關活動
迎接世界肝炎日,丙肝防治活動啟動
由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的“早治丙肝、告別病肝”防治活動,在北京啟動。
啟動會上, 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 魏來教授指出,我國新報告的丙型肝炎(以下簡稱丙肝)病例以及丙肝相關的 肝癌發病率逐年遞增。這一方面說明之前對醫務人員進行的疾病診療教育活動在提高診斷率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同時也反映了慢性丙肝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全社會的疾病科普宣教是進一步落實丙肝防治的關鍵,以幫助高危人群及時檢測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幫助確診患者及時治療以抓住痊愈的機會。
丙肝:三千余萬國人健康的潛在威脅
魏來指出,早在1986—1990年,“七五攻關”課題研究即已發現我國存在丙肝。1992—1995年間的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一般人群中丙肝病毒抗體的流行率為3.2%,據此推算,我國感染丙肝病毒的人數當在3800萬左右。
慢性丙肝患者可能“遭遇” 肝硬化、 肝癌等嚴重并發癥,其中,在感染20xx年和20xx年以上的病人中間,肝硬化的發病率達到了9.2%和15.29%。若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這些并發癥最終會為丙肝患者敲響“喪鐘”。
據20xx年 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出具的數字表明,在全球范圍內,丙肝是死亡率第十的傳染性疾病;而衛生部20xx年10月出臺的《全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公告》顯示, 在我國所有傳染病中,丙肝的報告死亡數已上升至第五位。
“我國每年新報告的丙肝病例還在逐年上升。” 魏來進一步強調,20xx年中國新報告的丙肝病例為2.1萬,到20xx年,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10萬。與此同時,肝癌患者中感染丙肝的比例卻越來越高,一項針對北京、廣西和江蘇三地的調查表明,20xx年肝癌病人中僅有3.36%患有丙肝。在20xx年,12.77%的肝癌患者感染了丙肝病毒。這些數字表明,慢性丙肝對大眾健康的威脅愈演愈烈,給患者、家庭以及全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考慮到丙型肝炎導致的沉重的 疾病負擔通常要在感染20xx年后出現,”魏來指出,在今后一段時間,“丙肝仍將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公共衛生問題。”
從全球角度來看,丙肝也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健康殺手。此前的統計表明,全球感染者已超過1.7億,這一數字還在以每年300—400萬的速度遞增。而這一形勢也早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在這方面,歐洲行動得尤其早。早在20xx年,歐洲兩家肝炎患者聯合會就在比利時的 布魯塞爾發起了第一屆“世界肝炎認知日”,旨在向醫務界、公眾以及政府官員宣傳丙肝知識,呼吁加強對丙肝的預防、篩查和治療。如今,“世界肝炎認知日”已更名為“世界肝炎日”,日期定在每年的5月19日,據悉,世界肝炎日期間,活動執委會將再次向全球發出號召,呼吁加強丙肝防治,提高對 病毒性肝炎的重視。
丙肝防控需要各界足夠重視
20xx年,我國首部《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問世,提高了丙肝診治的水平。20xx年,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和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聯合開展“中國丙型肝炎指南萬里行”活動,向我國主要城市推廣《指南》。
盡管如此,我國丙肝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魏來教授認為,至少在四個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首先,過去感染的患者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病毒庫”,這構成了丙肝進一步傳播的基礎;其次,這些患者體內的病毒不易自發清除;再次,過去感染的患者一部分將成為終末期肝病患者;最后,丙肝病毒傳播途徑正變得更加多樣化。
防控丙肝的難點還在于:丙肝起病隱匿,人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長時間無明顯臨床癥狀,但病毒對肝臟細胞的破壞卻一直持續著,75%—85%的急性丙肝會轉為慢性,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轉為 肝硬化和 肝癌,為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同時,沒有疫苗可以有效預防。丙肝因此得名為“沉默的殺手”。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 ?∑娼淌谥赋,過去認為,丙肝傳播主要通過輸血、吸毒等方式,一些傳播途徑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例如 醫源性感染,其中包括不 安全注射、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窺鏡、外科手術、介入性操作等。此外,文身、美容、 美甲等操作,也有可能傳播丙肝。會上專家呼吁:丙肝防治需要引起各界的足夠重視。
丙肝是一種可以治愈的疾病
專家在啟動會上指出,提高公眾對丙肝的認識,是實現成功防控的第一步。只有提高公眾對丙肝的認知度,才能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同時獲得早診斷、早治療的機會。但是,我國公眾對于丙肝的認知狀況卻不令人滿意,20xx年由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的《丙型肝炎認知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的人對丙肝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有正確的認識;僅有5%的調查對象進行過 丙肝抗體的檢測。
?∑嬲f,提高丙肝早期診斷率是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對高危人群進行丙肝 抗體檢測,可以判斷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如果抗體呈陽性,進一步進行丙肝病毒核酸檢測,可以明確是否罹患丙肝”。丙肝高危人群包括:有償獻血者、特別是有獻血漿歷史者;1995年前使用過血液制品者;靜脈內注射過毒品者;HIV感染者;接受過手術、輸血、血液透析或介入性治療患者;有不 安全性行為者;感染丙肝病毒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接觸丙肝病毒的醫護人員、急救人員等。
牛俊奇強調,患者感染丙肝病毒,不必過于緊張。通過藥物治療可清除丙肝病毒,因此丙肝可以治愈。干擾素類藥物是針對丙肝病毒唯一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美國、歐洲和中國的丙肝防治指南均明確指出, 聚乙二醇化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