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你知道開齋節嗎?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土爾”的意譯。開齋節是屬于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接下來就跟第一范文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又稱拉瑪丹節,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回族群眾稱之為“大爾德”。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迪菲圖爾”的意譯 (“爾迪”就是節日的意思)。
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為齋戒月,伊斯蘭教歷的9月,穆斯林習慣用阿拉伯語稱呼為“萊麥丹”月,“萊麥丹”是練的意思,即練思想、練意志、練身體,也稱“齋月”,通常也稱“封齋”、“把齋”。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的齋功圓滿完成。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參加會禮,聽伊瑪目宣講教義。
伊斯蘭教法規定在節日進行下列七件事是可嘉行為:①拂曉即吃食物,以示開齋;②刷牙;③沐浴;④點香;⑤穿潔美服裝;⑥會禮前交“菲土爾·賽德蓋”(開齋施舍);⑦低聲誦念贊主詞。
開齋節慶賀概述
開齋日旱上,各家遍掃庭院屋舍,男子理發,男女沐浴潔身,老少更新衣,然后聚集到清真寺舉行會禮、團拜、會餐、集體掃墓等活動。活動結束后,各家量力自愿捐納“麥子錢”(亦“齋捐”),用來接濟貧苦人家。節間,家家戶戶炸油香、買牛羊肉等,舉行家宴或客宴。出嫁女兒攜女婿、兒女帶禮品回娘家拜節。青年男女則喜歡選擇這一佳節舉行結婚典禮。開齋節時,回族干部群眾放節假一天。
開齋節的文化內涵
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宗教大集會,穆斯林從各方聚會在一起禮拜、祈禱、記念真主,互相問候、關懷和友好。
開齋節是伊斯蘭宗教節日,必須以伊斯蘭方式來慶祝。活動的主題當以記念真主和學習先知為主題。爾德節不是民族文化節日,因此阿訇不允許將爾德節降格為一般、地方或少數人的娛樂活動。阿訇解釋,民族節日活動的目的是尋求歡樂、節日休息、互相送禮、借機吃喝。而爾德節日的主題則必須以崇拜真主、記念穆圣為核心內容,否則就是偽爾德節。如果排除信仰目的,那么,偽爾德節就不是把穆斯林引向光明,引向正義,而是引向錯誤,引向罪惡。因此那種偷梁換柱式的偽爾德節,穆斯林是堅決反對的。
開齋節是穆斯林的珍貴日子。節日里,每個穆斯林都有幸參加各種祈禱和禮拜活動,以提高個人品性和道德修養,指望真主予以更多恩典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