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霜降后會不會變冷
霜降節氣在每年的陽歷10月下旬,一般在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多是在10月23日這天。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迎接霜降的到來,那么20xx年霜降之后會變冷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20xx年霜降后會冷嗎,來欣賞一下吧。
20xx年霜降后會冷嗎
霜降后會冷的,因為冬天快到了。
霜降前后全國的平均氣溫為10℃ ~ 20℃,氣溫最高城市為三亞、北海、福州,平均氣溫在25℃左右。氣溫最低的城市是哈爾濱、長春、銀川、呼和浩特,平均氣溫在1℃左右。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霜降時節,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
霜降養生知識
俗話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霜降的奧義在于吃和補!
飲食:多吃時令果蔬
時下白菜是應季蔬菜,白菜物美價廉,營養豐富,水分含量大,對緩解皮膚干燥,潤腸通便等十分有益。多吃白色食物,可以滋陰潤肺,起到保護肺部的作用。
“霜降到了拔蘿卜”,白蘿卜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生吃白蘿卜可解腹脹之圍,又能促進大腸運動,適宜深秋食用。
白蘿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蘿卜中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對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輔助功效。
霜降時節的柿子個大、皮薄,營養價值高,富含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葡萄糖、果糖等物質。
梨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有機酸,可潤燥、清熱、化痰,適合干燥的季節食用。因為天氣逐漸轉涼,如果過多食用梨,胃腸功能差的人,會出現腹瀉的現象。所以,建議吃梨時最好水煮,之后連梨肉帶湯一起吃掉。
起居:泡腳驅寒
建議早睡早起,適當增加運動量,促進血液循環,這樣有助于緩解秋燥。堅持晚上用熱水泡腳,每次泡20分鐘左右,泡到身體微微出汗最好,利于驅寒,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并做好保暖工作,保持平和的心態。
霜降氣候特點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一樣了。霜降時節,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
由于凍則有霜(有時沒有霜稱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統稱霜凍。而霜凍是指由于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象,其致害溫度因作物、品種和生育期的不同而異;而形成霜,則必須地面或地物的溫度降到0℃以下,并且貼地層中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要達到一定程度。因此,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但是,因為見霜時的溫度已經比較低,要是繼續冷卻,便很容易導致霜凍的發生。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國霜日最多的地方。
西藏東部、青海南部、祁連山區、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爾泰山區、北疆西部山區、東北及內蒙東部等地年霜日都超過100天,淮河、漢水以南、青藏高原東坡以東的廣大地區均在50天以下,北緯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兩廣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雙版納、海南和中國臺灣南部及南海諸島則是沒有霜降的地方。
“霜降殺百草”,嚴霜打過的植物,一點生機也沒有。這是由于植株體內的液體,因霜凍結成冰晶,蛋白質沉淀,細胞內的水分外滲,使原生質嚴重脫水而變質。“風刀霜劍嚴相逼”說明霜是無情的、殘酷的。
其實,霜和霜凍雖形影相連,但危害莊稼的是"凍"不是"霜"。有人曾經試驗:把植物的兩片葉子,分別放在同樣低溫的箱里,其中一片葉子蓋滿了霜,另一片葉子沒有蓋霜,結果無霜的葉子受害極重,而蓋霜的葉子只有輕微的霜害痕跡。這說明霜不但危害不了莊稼,相反,水汽凝華時,還可放出大量熱來,1克0℃的水蒸汽凝華成水,放出氣化熱是667卡,它會使重霜變輕霜、輕霜變露水,免除凍害。
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為初霜,初霜愈早對作物危害愈大。我國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漸推遲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區外,最早見霜的是大興安嶺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見霜;東北大部、內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現在沈陽、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薩一線;11月初山東半島、鄭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見霜;我國東部北緯30°左右、漢水、云南省北緯2°左右的地區要到12月初才開始見霜;而廈門、廣州到百色、思茅一帶見霜時已是新年過后的1月上旬了。
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產生初霜的現象。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露結為霜”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露滴凍結而成的凍露,是堅硬的小冰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