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炸撒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你知道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嗎?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開齋節相關知識。
一、開齋節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節日。在伊斯蘭教歷 10 月1日。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 )。按伊斯蘭教法 規定,伊斯蘭教歷 每年9月為齋戒 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 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的齋功圓滿完成。
開齋節是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節日。
20xx年7月6日(星期三)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保安族、撒拉族、東鄉族十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開齋節”。根據京政發〔1980〕66號文件和《北京市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規定,上述十個少數民族的職工放假一天并照發工資。確因工作需要,在開齋節當天上班的應給予補假。請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總公司,各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遵照執行。如遇例行假日、廠休日等不再補假。
二、開齋節習俗
據伊斯蘭教經典記載,伊斯蘭教初創時,穆罕默德在齋月滿時進行沐浴,然后身著潔凈的服裝,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曠野舉行會禮,并散發“菲圖爾錢”(開齋捐)表示贖罪,以后相沿成俗。
節日會禮前,回族群眾都履行這種交納課稅的義務,通常按各家人口多少計算,舍散“菲土爾”錢;刈迦罕娨话愣甲约涸敢饴男羞@種義務,否則就失去了齋戒的完美性。
開齋節時,成年回族穆斯林個個都要洗大凈,沐浴凈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刈迦罕娋蹠突顒拥膱鏊——清真寺節日前該維修的維修,節日里也都打掃得千干凈凈,有的地方還專門布置一番。大約到了早晨八點以后,回族群眾個個腋下夾一個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匯集到清真寺。
當阿訇宣布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禮拜后,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后。由阿訇帶領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后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一般中年婦女在家待客,年輕夫婦、未婚婿要帶上禮物,在節日的第一、二天去岳家給岳父母拜節。許多青年還在佳節舉行婚禮。節日期間回族的小輩要上門給長輩拜節。
哈薩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等還舉行叼羊、賽馬、射箭等活動。節日時的馬也與平日不同,馬身上扎滿紅色布標,馬鬃和馬尾上用紅色綢束上幾團野雞毛;馬鞍和套頭的皮帶上,系滿各種花飾。
三、齋 月
伊斯蘭教認為齋月是真主安拉將古蘭經下降給穆罕默德圣人的月份,是一年中最吉祥、最高貴的月份。齋戒是伊斯蘭教念、拜、課、齋、朝五項基本功課之一。
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習慣稱齋月為“萊麥丹月”。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東方發曉后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齋戒是伊斯蘭教規定的每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功”之一。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
這種會禮比平時主麻日的聚禮要隆重得多,即使刮風下雨也無所畏懼,情緒仍很高漲。會禮中,放眼望去,白帽耀眼,猶如一片銀河。禮拜后,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和平、平安、安寧)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后,由阿匐帶領游祖墳,念蘇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后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撒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等,做涼粉、燴菜等;ニ陀H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在節日里,除了鄰居朋友相互拜節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帶上節日禮品給岳父母拜節。拜節的時間要早;刈瀹斨辛鱾饕痪渌渍Z,叫作初一、初二拜節,初三、初四拜鱉,如果拜節遲了,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事。
有許多回族青年在開齋節舉行婚禮,使節日更加熱鬧,更增添節日氣氛。
隨著社會發展,回族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刈寰劬拥囊恍┑胤剑澣諈⒓訒Y等活動外,還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如遼寧回族青年在節日里喜歡耍獅子舞,踩高蹺;河北滄州的回民在節日里喜歡表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節日里唱花兒、摔跤、拔腰、打撲克;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歡游公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