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4節氣中立夏時節風俗的詩
立夏是代表著夏天的到來的一個時節,對于立夏,古人有什么想說的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夏詩句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關于立夏的詩句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唐•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
長風始飄閣,疊云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暑旱苦熱
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
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立夏
作者:陸游 朝代:宋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陸游 朝代: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余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芳草自隨征路遠,游絲不及客愁長。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立夏的氣候特點
立夏前后,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干燥和土壤干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后的干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系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立夏養生知識
在我國,很多地方有立夏“嘗新”的風俗,就是在這一天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這種做法對人的身體是很有好處的。特別是對小孩子,在立夏這一天合理地調配飲食,可以給一個夏季打下一個健康的基礎。這一天可以給孩子吃一些竹筍、櫻桃、麥仁、蠶豆等。還可以吃一點酸味的水果,用以生津開胃。
生活習慣要良好在進入盛夏以前應做好生活上的準備工作:一是給孩子把過長的頭發剪掉;二是少給孩子用尿不濕,到了盛夏就可以做到不用;三是培養孩子自己睡的習慣,而不是大人抱著、摟著;四是為孩子選購一款質地好、又透氣的涼席和枕席;五是要讓孩子養
成飲白開水的習慣。水果、蔬菜一定要跟上,可以適當減少牛肉、花生、豆腐的攝入量,而相應增加酸奶、紫菜和魚類的攝入量;六是有好的衛生習慣,孩子的衣服天天換洗,用品、玩具經常消毒,環境打掃干凈,避免生蚊蠅。
天氣熱起來,正好對孩子進行“三浴”鍛煉。也就是每天多通風,讓孩子開窗睡覺,進行空氣浴。帶孩子到戶外進行日光浴,夏季在每天早9:00左右為宜。日光中的紅外線照到皮膚上,對心肺功能起到有益的作用。紫外線照到皮膚上,可使全身功能活躍且循環加速,并能刺激骨髓制造紅細胞,防止貧血,此外尚有殺菌消毒作用。1歲以上的小兒可直接在陽光下進行。小嬰兒可以在樹陰下進行。還有就是水浴,天氣熱了,孩子們正好可以在水里多玩兒一會兒,注意水溫在35℃左右,一邊洗澡,一邊游戲,洗澡要天天進行,不只為了干凈,還為了增強體質。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淋浴,這是一種刺激性較強的鍛煉,注意噴頭不宜高于孩子頭頂40厘米。